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1

叶多为网脉
花常4~5 基数(少3)
叶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常3基数(极少4)
花粉3个萌发孔
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七、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双子叶植物中也有1片子叶的 (睡莲科、毛茛科、小檗科、报春花科、罂粟科、胡椒科、伞 形科)
2、双子叶植物也有须根系(毛茛科、车前科、茜草科、菊科 )
3、双子叶植物也有茎星散维管束(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 4、单子叶植物也有网脉(天南星、百合科) 5、双子叶植物也有花3基数(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
单性、木本、风媒、单被原始
单子叶植物在双子叶植物之前
1964年更正。
七、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恩格勒系统: 认为被子植物分为: 1 双子叶植物纲: (1)原始花被亚纲(离瓣、单瓣、无被) (2)合瓣花亚纲 2 单子叶植物纲:
七、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2、哈钦松系统:英国1926年 《有花植物科志》
真花学说 两性、花部分离、虫媒较单性、联合、风媒原始 分木本、草本 两平行支分别由木兰目、毛茛目演化 (导致亲缘关系近的科被分开,如唇形科、马鞭草科)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毛茛目
7、以植物特征命名: Abies(冷杉属)来自拉丁文,abeo,意离开,示 其离地分枝的姿态 Corylus(榛属)来自Korus,意指头巾,指花遮 盖坚果 8、由想象命名: Juglans(胡桃属)由Jovis, glans两字转化而成, 意为Jupiter神吃的果 Quercus(栎属)quer 意为美好,cuez 意为树, 即优良的树木 9、以特征命名: Trifolium(三叶草属)
八、植物的拉丁学名
2 异名: 每一植物有一个正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植 物有多个不同学名,据法规规定,保留一个 最早而又符合法规的学名,其他为异名。 Populus tomentosa Carr 1867 Populus pekinensis Henry 1903 Populus glabrata Dode 1905 经确认三个学名是一种植物,因此1867年发 表的学名为正名,其他为异名。
植物分类知识点总结

植物分类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和演化关系。
植物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征、生态习性、遗传变异等信息,也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植物的分类原则、分类系统、主要分类单元等内容。
一、植物分类原则1.形态学原则: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特征。
2.生态学原则: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分类,如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3.生殖生物学原则:根据植物的生殖特征进行分类,如有无花果、孢子的类型等。
4.进化分类学原则:根据植物的演化关系进行分类,如根据植物的起源、进化和分化进行分类。
5.综合分类原则:综合运用形态学、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和进化分类学等原则进行分类。
二、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系统是指将植物按照一定规则分成不同的类群,并给它们命名的体系。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是“科—目—科属—种”的分类体系。
1. 科:是植物分类的最高类群,它包括一组相关的属,如李科、蔷薇科等。
2. 目:是植物分类的次高类群,由一组相关的科组成,如被子植物目、蕨类植物目等。
3. 种:是植物分类的最低类群,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代表着一类具有相同形态、生态和遗传特征的植物,如水稻、玫瑰等。
三、主要分类单元在植物分类体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单元,如亚科、属、亚属、变种、品种等。
1. 亚科:在科和属之间的一个分类级别。
2. 属:是种的集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马铃薯属、玫瑰属等。
3. 亚属:在属和种之间的一个分类级别,代表一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种。
4. 变种:是某一种植物群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形态特征。
5. 品种:在紧缩的种内分成的具有一定遗传特征和形态特征的群体。
植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生殖生物学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等。
1. 形态分类法: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

三、地衣植物门
特征: 真菌(子囊菌)与藻类(蓝藻、绿藻)的共生植物。 形态: 1、壳状: 2、叶状: 3、枝状
壳状地衣
王兆龙2001年 摄于美国罗格斯大学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外)。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物体。 4、陆生。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四个 门。
(三) 真菌门
。 2、生活方式:寄生、腐生、或兼寄腐生。 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发达;有性生殖各 式各样。 有70,000种。 可分为4纲: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 半知菌纲。
各纲代表植物
1、藻菌纲:黑根霉 2、子囊菌纲: 酵母菌 青霉菌 3、担子菌纲: 蘑菇—伞菌的结构:菌盖、菌褶(侧丝、担孢子)、 菌柄、菌环 4、半知菌纲: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对有性生殖阶段还不明了。 稻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等病原菌。
繁殖方式:
1、细胞分裂。 2、丝状体断离。
异形胞—丝状体上厚壁的细胞,胞质均匀透 明,大小与营养细胞相同。 厚垣孢子—丝状体上比营养细胞大的厚壁的 细胞。 藻殖段—丝状体上由异形胞分隔形成的片段。
3、孢子生殖(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垣孢子)。
念珠藻属
代表植物:
例如: 稻 Oryza sativa L.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梅花 P. mume (Sieb.) Sieb.et Zucc.
(二)有关命名人表示法的含义
植物学 分类基础知识

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L. f. pendula Loud.) 是槐树的变型。
杂交种
杂交种是在两个种之间加用×表示:如杂交狗牙 根Cynodon dactylon x C. transvaalensis 是普通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 非洲狗牙根Cynodon transvaalensis 之间的杂交种。
例如毛茛科5个属的分属检索表如下:
1.果为瘦果;花无距……………………………………………………2 1.果非瘦果;花有距……………………………………………………4 2.花无花瓣………………………………………. …………………..3 2.花有花瓣…………………………………………毛茛属(Ranunculus) 3.萼片通常4枚,总苞缺失……………………..铁线莲属(Clematis) 3.萼片通常5枚,总苞存在……………………..白头翁属(Pulsatilla) 4.花整齐;距5枚……………………………..耧斗菜属(Aquilegia) 4.花不整齐;距1枚…………………………..翠雀属(Delphinium)
第四节 植物检索表
检索表(key)是用来鉴定不明学名的植物的工具。
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拉马克(Lamarck)的二歧分 类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相对的特征性状分成 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 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 的科、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例:毛茛科5个属的特征:
第十二章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王兆龙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生物界的划分与系统
二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瑞典Linnaeus,1735)
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德国 Haeckel,1866) 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后生植物 界、后生动物界(美国,Copland,1938)
植物学分类

无花果
树菠萝
漆 树 科( 芒果)
漆 树 科( 腰果)
6 .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荔枝、龙眼 7 . 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猕猴桃
8 . 胡桃科(juglandaceae) 核桃、美国山核桃、野核桃
9. 鼠李科(rhamnaceae)
枣、酸枣
10. 壳斗科(fagaceae) 板栗
主要特征:叶片在秋季和冬季全部脱落,第二年
春重新长出,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 主要种类:苹果、梨、桃、李、柿、枣、核桃、
葡萄、 无花果、山楂、板栗、樱桃等。
苹 果、李
蔷薇科
梨
丰水梨
蔷薇科
樱桃、杏
蔷薇科
柿树科柿属 —甜柿
(二)按生态适应性分类
寒带果树 ( cold-area fruit tree )
第一章
果树的分类
一、 植物学分类 二、 园艺学分类
一. 植物学分类 银杏科:银杏
裸子植物果树
紫杉科:香榧
松 科:果松
凤梨科:菠萝
单子叶植物果树 芭蕉科:香蕉、芭蕉
被子植物果树
双子叶植物果树
棕榈科:槟榔、椰子
大部分果树
香榧Chinese torreya
槟榔Areca
椰子Coconut
重要的双子叶植物果树
温带果树 ( temperate-zone fruit tree ) 亚热带果树 ( subtropical fruit tree )
热带果树 ( tropical fruit tree )
1 . 寒带果树 ( cold-area fruit tree ) A . 主要特征
能耐-40℃以下低温,只能在高寒地区栽培。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1.木兰科:木本,具油细胞,有托叶环痕,同被花,雄蕊多数,两性花,心皮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白兰、紫玉兰、白玉兰、含笑、夜合、鹅掌楸、厚朴2. 毛茛科:草本,少灌木或木质藤本,异被花,子房上位,蓇葖果或瘦果。
代表植物:乌头、白头翁、黄莲、飞燕草、毛茛3.桑科:木本,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单性花,无花冠,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由坚果、核果构成复果。
代表植物:桑、无花果、榕、菠萝蜜(面包果)榕属:常绿大乔木,有托叶环痕,有乳汁,果瘦小,骨质,花单性,同株,隐头果。
4.锦葵科:草本、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掌状分裂,单体雄蕊,中轴胎座。
花下有副萼,有刺,子房上位,蒴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陆地锦、红麻、扶桑、红秋葵、蜀葵5.葫芦科: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5连合成3体,,侧膜胎座,子房下位,瓠果。
代表植物:南瓜、冬瓜、西瓜、黄瓜、西葫芦、罗汉果6.十字花科:草本,少为半灌木,有辛辣味,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具假隔膜,子房上位,角果。
代表植物:萝卜、荠菜、油菜、卷心菜、花椰菜7.蔷薇科:乔木、灌木或草本,叶互生,有托叶,无胚乳。
花为5基数,花萼瓣5数,具萼筒,雄蕊多数离生或轮生,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
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少有蒴果。
(根据花托、萼筒、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四个亚科。
)(1)绣线菊亚科:灌木。
无托叶,无萼筒,无副萼,花托微凹或凸起,5心皮,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珍珠梅(羽状复叶,有托叶)、绣线菊(2)蔷薇亚科:草本或木本,托叶发达,草本有副萼,花托凸起或凹陷,心皮多数离生。
子房上位,聚合瘦果。
代表植物:草莓、月季、玫瑰、树莓、地蔷薇(3)苹果亚科:木本,有托叶,心皮2~5,与杯状萼筒结合成子房下位,梨果。
代表植物:苹果、海棠果、山楂、枇杷、黑枸子(4) 李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叶基部有腺体,花托杯状,子房上位,核果。
归纳总结植物界的分类

归纳总结植物界的分类植物界的分类是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对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归类和总结,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植物。
植物界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特性进行划分,如植物的形态、生长方式、生殖方式等。
本文将对植物界的分类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一、植物界的基本概念植物界是植物学中最高的分类单位,也是种群生物界的一个重要类群。
它涵盖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绿色植物,包括地上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界的特点是具有细胞质内生物体、无性生殖、过程性或永久性细胞分裂、静止性细胞和有性生殖等特征。
二、植物界的主要分类根据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标准,植物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藻类:藻类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植物类型,包括海藻、硅藻、蓝藻等不同类型的藻类。
它们的特点是具有细胞壁、一维或二维的生长方式、无根、茎和叶等结构。
2.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类原始的陆生植物,包括苔藓、角苔等。
它们的特点是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而是由类似于叶状体的结构组成。
3.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具有根、茎和叶等结构的植物,包括蕨类、铁角蕨等。
它们的特点是具有复杂的根、茎和叶的结构,有利于陆地环境的适应和生长。
4.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一类没有真正的种子包被的植物,包括松树、银杏等。
它们的特点是具有裸露的种子和木质的茎,适应性强,能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
5.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主要的植物类型,包括各种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它们的特点是具有真正的种子包被、高度的组织分化和复杂的花器官结构。
三、植物界的进化和演化植物界的分类是基于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的,反映了植物在进化和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和适应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界的分类也在不断演化和调整。
通过对不同植物类型的研究和比较,可以了解植物界的进化路径和演化趋势。
四、植物界的意义和应用植物界的分类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的多样性,还为植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植物学知识1. 植物分类学(1) 植物的分类标准:植物的形态、生活史和遗传特征(2) 植物的分类等级:门、纲、目、科、属、种(3) 主要的植物分类: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分类等2. 植物形态(1) 植株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树干、叶片、花朵、果实等(2) 植物的习性:如灌木、乔木、攀援植物等3. 植物生理学(1) 光合作用(2) 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3) 植物的水分运输和营养吸收4. 植物生活史(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授粉、结果结实(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5. 植物生态学(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氧气释放、水循环(2)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6. 常见园林植物(1) 常见树木树种:如柳树、白蜡树、槐树、法国梧桐、水杉等(2) 常见草本植物:如牵牛花、鸢尾花、地被植物等二、土壤学知识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 土壤的颗粒组成:砂土、粉土、壤土等(2) 土壤的孔隙结构:大孔隙和小孔隙(3) 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2. 土壤理化性质(1) 土壤的颜色和质地(2) 土壤的酸碱度:PH值(3) 土壤的肥力和持水性3. 土壤生物学(1) 土壤中的微生物(2) 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蝼蛄等4. 土壤改良(1) 土壤的施肥和施药(2) 土壤的翻耕和松土(3) 土壤的保护和恢复5. 土壤与园艺栽培(1)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肥力对植物品质的影响三、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 园林设计原则:自然、艺术、实用(2) 园林设计方案:平面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构建等2. 园林设计元素(1) 园林的空间构成:景观、庭院、树林、水体、建筑等(2) 园林的景观特色:如中式园林、西式园林、现代园林等3. 园林植物配置(1) 植物的选材原则: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经济性等(2) 园林植物的布局和构图4. 园林水体设计(1) 水景设计:喷泉、人工湖、溪流、水塘等(2) 水生植物配置5. 园林灯光设计(1) 园林照明的原则:照明方式、照明区域、灯光配色等(2) 园林夜景的设计6. 园林材料及构造(1) 园林石材:石阶、石桥、石台面等(2) 园林木材:木栈道、木亭、木栏杆等(3) 园林的金属构造:铁艺门、铁艺栏杆等7. 园林施工和养护(1) 园林施工工艺:浇水、翻土、栽植、修剪等(2) 园林养护管理:植物修剪、草坪修剪、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四、园艺学知识1. 园艺栽培知识(1) 园艺作物的选种和育种(2) 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如施肥、浇水、修剪等2. 园艺设施(1) 棚室的构造和作用:温室、冷棚、蔬菜大棚等(2) 园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3. 园艺技术(1) 园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 新型园艺技术:如水培、空中园艺、绿墙技术等五、园林生态学1. 生态环境保护(1) 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2. 生态景观(1)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2) 生态公园建设3. 生态修复(1) 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2) 生态植被的修复六、园林管理1. 园林规划(1) 园林用地规划(2) 园林景观规划2. 园林公园管理(1) 公园绿化管理(2) 公园设施和设备的维护3. 园林绿化(1) 城市绿化规划和实施(2) 园林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维护4. 园林景区管理(1) 景区植被的维护和管理(2) 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七、园林美学1. 园林文化(1) 园林的历史渊源(2) 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特色2. 园林艺术(1) 园林设计艺术(2) 园林植物艺术3. 园林规划(1) 园林规划的审美要求(2) 园林设计的美学原则以上所提及的园林必备知识点是园林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园林工作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一种工具,通常植物态、植物分类手册都有检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二歧归类原则编制。
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各种特征的异同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相显着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
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检索表。
检索表的式样一般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的分类为例列检索表如下:
(1)定距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明同样号码如1~1,2—2,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象(科、属、种)。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3)连续平行检索表从头到尾,每项特征连续编号。
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查到所需要的对象。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6.(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有真根。
9.(10)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10.(9)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在应用检索表鉴定植物时,必须首先将所要鉴定的植物各部分形状特征,尤其是花的构造进行仔细的解剖和观察,掌握所要鉴定的植物特征,然后沿着纲、目、科、属、种的顺序进行检索。
初步确定植物的所属科、属、种。
用植物志、图鉴、分类手册等工具书,进一步核对已查到的植物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达到正确鉴定的目的。
二、藻类植物小结
1.藻类各门形态结构的比较
多叶绿素a及叶
绿素b、β-胡萝
卜素及叶黄素
2.藻类各门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的比较
藻类生活史类型
A.无有性生殖;原核藻类和仅进行营养繁殖和无性生殖的真核藻类,如蓝藻、裸藻等
B.合子减数分裂;只有一种单倍本植物、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时产生新植物之前(如衣藻属、水绵属、轮藻属等)
C.配子减数分裂;只有一种二倍体的植物体,减数分裂在产生配子之前进行(如松藻属、硅藻、鹿角藻属、马尾藻属
D.居间减数分裂:有二种或三种植物,即单倍体植物和双倍体植物进行世代交替(如石莼属、多管藻属、水云属、海带属)
藻类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类型
3.藻类的演化
原始鞭毛生物
光合色素有3条进化支系:
① “红色路线”:从原核蓝藻进化到真核红藻,它们都含有藻胆素,并以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
② “黄色路线”: 包括隐藻门、甲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褐藻门,以叶绿素c 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
③“绿色路线”: 包括裸藻门、原绿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以叶绿素b 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
注:三条进化支系都含叶绿素a 和光系统Ⅱ
藻体形态的演化:
在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中有类似“茎叶”的组织体,而且在生殖方式、生活史类型方面都发展到比较高级的水平,因此称为高等藻类,其它个门称为低等藻类。
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1)
繁殖方式: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2) 有性生殖: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三、菌类植物小结
单细胞具鞭毛
单细胞具鞭毛的群体
单细胞具鞭毛的多细胞体 单细胞无鞭毛
群体
多细胞
不分枝丝状体
分枝丝状体叶状体
异丝体
枝状体
2.真菌生活史
四、苔藓植物小结
1.苔藓植物各纲比较
五、蕨类植物小结
蕨类植物各亚门比较:
比较项目石松亚门楔叶亚门真蕨亚门
根
孢茎
子叶
体孢子囊真正的根
气生茎
小型叶
厚孢子囊,形成孢子球
真正的根
根状茎和气生茎,
具有节和节间
小型叶,轮生
厚孢子囊,形成孢子球
同型,具弹丝
真正的根
大多仅具根状茎,
少数具有气生茎
大型叶,幼叶拳卷,多
为复叶
薄孢子囊,常生于孢子
叶背面
孢子 同型或异型
多数同型
形态 配 营养方式 子 体 精子 柱状、不规则块状 与真菌共生,有部分组织含叶绿素 长卵型,具2条鞭毛 垫状
绿色自养
螺旋型,具多条鞭毛 心形 绿色自养
螺旋型,具多条鞭毛 代表植物
石松、卷柏
木贼、问荆
蕨
六、裸子植物各科比较
七、被子植物各科比较
项目 苏铁纲
银杏纲
松柏纲
红豆杉纲
叶
孢子叶球 精子 颈卵器 种子
代表植物
大型羽状复叶
大孢子叶球球状,小孢子叶球圆柱状,雌雄异株,大孢子叶羽状。
小孢子叶鳞片状窄楔形。
具鞭毛 有 核果状 苏铁 扇形叶
大孢子叶球简化为1或2胚珠,小孢子叶球葇荑花序状,雌雄异株;大孢子叶特化为珠领。
具鞭毛 有 核果状 银杏
针形、鳞形叶
大小孢子叶球球果状,雌雄同株或异株;大孢子叶特化为珠鳞
无鞭毛 有 球果状
松、杉、柏
条形叶
大孢子叶球由1或2个胚珠组成,小孢子叶球穗状或球状,雌雄同株或异株。
大孢子叶特化为珠托或套被。
无鞭毛 有 核果状,外有假种皮包被。
罗汉松、红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