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综合(2)班九月历史试卷 杨扬
2023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2023.1第一部分(共45分)12345678910D B C B C A A C A C11121314151617181920C D A A C D A C B A21222324252627282930C C A CD C B C C B第二部分(共55分)31.(16分)(1)饮食状况:东胡林人的食物来源除了猎取动物和采摘野果,已开始吃粟、黍等种植的谷物,食物品种增加。
(2分)原因:生活环境不同,生产工具/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用具的进步等等。
(任意一个角度即可得1分)(2)变化:从粒食到粉食。
(2分)条件:①旋转石磨的推广;(1分)②发酵技术的成熟。
(1分)(3)背景:新航路开辟。
(1分)影响: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农作物结构;增加了耕地面积;促进人口的增长;食物种类增加,改变了食物结构。
(任意3点可得3分)(4)原因:工业革命;陶瓷茶具普及;普通市民需求;英国成为世界茶贸易中心。
(任意3点可得3分)(5)主题:如“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与生活”等;(1分)解释合理即可。
(1分)32.(14分)(1)①儒家②无为而治(2分)相同点:背景:在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内容:文化成果多样;产生了大批思想家。
影响: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
(任意2点可得2分)(2)原因:政府设西域都护、进行屯田、设驿站作为保障。
(任意2点可得2分)影响: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联系。
(2分)(3)特点:双向传播;传播区域广泛;传播路线海陆并举。
(任意2点可得2分)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共2页)影响: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技术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历史9月月考答题卡及答案.doc

□I?□I?倒P6IP车PO IP圭PO IP等东源中学9月月考历史答题卡、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在每小题给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38题24分,39题28分)38.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分)39.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源中学9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期末检测卷
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 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 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1801—1851年, 英 国 国 民 总 产 值 增 长 125.6%……1700—1780 年 , 工 业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是 0.9%~1% , 1780—1870 年 已 超过3%……这些数字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惊人的。
-4-
期末检测卷
4.在古代罗马,当双方在商品交易中产生摩擦、冲 突时,一方不能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另一方产生支配 权,在财富上处于弱势一方则可寻求法律保护。 这表明,古代罗马( C ) A.贫富差距日渐突出 B.法律体系清晰完备 C.注重维护社会公平 D.存在杀富济贫倾向
-5-
期末检测卷
5.下图是英王亨利二世在位期间(1154—1189年)颁布的某一文 件节录。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
-21-
期末检测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产生 的影响,并归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4分) 影响: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2分) 特点:实践的理论,科学的理论。(2分)
-22-
期末检测卷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2分)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先进的思想家在思想解放 中起先锋的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3-
期末检测卷
(3)综合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 发展的认识。(2分)
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 基础;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伴随着对外扩张和掠夺; 科技进步是重要推动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发 展是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2 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031726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20分)1.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远古人类之一。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中,哪一项是站不住脚的()A.采集植物果实B.使用打制石器C.能够直立行走D.会烧制陶器2.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家学说()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成为官方哲学不利于自身发展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3.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使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
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视科学研究B.人地矛盾突出C.经世致用思潮盛行D.人们讲究绿色养生4.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
据此可知,该时期是()时期特点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③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5.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蜀、东晋、隋B.蜀、东晋、元C.东汉、东晋、北宋D.蜀、西夏、元6. 当时的人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上述情况出现始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7. 如图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8. 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D.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9. 以下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②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③由于中国这个大国和朝鲜一起作战,在军事实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④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改革先从开始。
14综合高中(1)(2)班历史试卷 杨扬

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4——2015学年第 一学期14综合高中(1)(2)班十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课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英国为扩大市场而疯狂扩张 B .中国奉行闭关自守政策C .中国经济军事技术落后于英国D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右图反映的是列强侵华战争留给我们中华民族 ( )的巨大创伤,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 .割占领土最多 B .开辟口岸更多 C .赔款数额更多 D .允许外国在华建厂 4.《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相比 ( )A .数量增多B 。
遍及中国南北沿海C 。
深入中国腹地D 。
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 5.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A .葛云飞B .邓廷祯C .左宝贵D .邓世昌6.《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 )A .赔款2亿两白银B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 .增开通商口岸D .割让台湾7.在近代史中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俄国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 )A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⑤8.“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
这一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其主要表现是 ( ) A .各列强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充当在华代理人 B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完全汇流 C .清政府变成列强侵华的工具,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 D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的条约分别是 ( )A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B .《北京条约》、《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D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11.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 . 七七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 .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C .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D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13.抗日战争初期,最能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会战是 (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14.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臭名昭著的细菌部队称为 ( )A.实验部队B.七三一部队C.三一七部队D.特种部队 15.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七七事变 ②九一八事变 ③平型关大捷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16.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 A .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 .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D .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17.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发生的地点与主要领导人是 ( ) A.华北、陈毅 B.华北、彭德怀 C.华东、林彪 D.华东、彭德怀 18.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源于 ( )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一二八事变之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华北事变之后 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1945年5月8日B.1945年8月15日C.1945年9月9日D.1945年9月2日 20.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 ) A .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1.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
2023上饶初三期末历史试卷

2023上饶初三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首次实现了大一统,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被废除B.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只考经书C.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为士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D.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为八股文下列关于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B.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C.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D. 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下列关于古代希腊文明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B.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C. 古希腊是第一个直接民主制的国家D. 古希腊文明只存在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在科学、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C. 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14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D.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传播到欧洲大陆和北美B.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C. 工业革命使得手工业被机器生产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D. 工业革命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下列关于冷战时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对抗和冲突B. 冷战期间,核武器的发展和使用成为了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C. 冷战期间,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单极格局,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朝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B. 商朝时期,青铜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C. 商朝时期,甲骨文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D.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的朝代下列关于古代罗马帝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B. 罗马帝国在法律、建筑和军事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C. 罗马帝国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政治腐败D. 罗马帝国的疆域从未扩展到北非和西亚地区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宋朝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B. 宋朝时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繁荣起来C.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D.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朝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士人阶层和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3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一历史模试卷:杨浦卷(含答案)

2023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一历史模试卷:杨浦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A)A. 淮海战役的胜利B. 平津战役的胜利C. 湖南战役的胜利D. 辽沈战役的胜利2. 以下哪个时期是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B)A. 全新世B. 晚更新世C. 更新世D. 古老寒武纪3. 钟表是古代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吗?(B)A. 是B. 否4. 以下哪个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C)A. 原始社会经济制度B.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 公有制经济制度D. 市场经济制度5. 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的国都?(D)A. 南京B. 广州C. 成都D. 西安第二部分:问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50字以上)答: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的出现使得书写和传播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和大规模化。
造纸技术的发展也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进行到更广泛的领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列举两个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并简要介绍其在交流与贸易中的作用。
(50字以上)答: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有长安和罗马。
长安是古代中国的国都,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长安,丝绸等中国物品被运往西方。
罗马是西方的重要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商品通过罗马进入欧洲市场。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论述中国解放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150字以上)中国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的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战争的胜利不仅彻底摧毁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也为中国人民赢得了独立、自由和解放。
解放战争的胜利还为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
同时,解放战争对世界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全球反帝反殖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和道路选择。
九年级历史考试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考试试卷附答案九年级历史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亚非欧的古代文明中,环地中海的四个文明古国是()①古埃及②古巴比伦③古印度④古希腊⑤古罗马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2、如果秦始皇穿越到古代印度去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3、2013年6月26日,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在北京召开“中非关系”研讨会,为加强中非合作、推进中非关系全面发展献计献策。
亚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共同点不包括()A.产生在大河流域B.分布在亚非地区C.海洋是其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地理因素D.处于北纬20~40度之间4、“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已不受国王管辖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5、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以下几种文字中,没有受拉丁字母文字影响的是()A.日语B.西班牙语C.法语D.葡萄牙语6、小华想了解中古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以下可供选择的书籍为()A、《古兰经》B、《大唐西域记》C、《天方夜谭》D、《荷马史诗》7、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这样“东西”是:() A.发动政变夺取政权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兵败滑铁卢D.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列的实践证明地圆学说正确的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行B.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C.达•伽马到达印度的航行D.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环球航行9、“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被人民送上断头台的有()①查理一世②查理二世③路易十六④罗伯斯庇尔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④10、2012年10月16日,合肥到北京的高铁全面开通,大大方便了安徽人的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13综合2班
九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课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4·泰州高二检测)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既有“新义”又有“中庸之道”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C.反对帝国主义,民族平等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2.(2013·泰州模拟)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是()
A.“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
”
B.“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
C.“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
D.“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
3.“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4.(2013·南京模拟)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5.(2014·西城期中检测)孙中山以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为此,孙中山()
A.反对学习欧美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主张平均地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6.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7.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辛亥革命——剪发辫,改称呼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8.(2013·合肥模拟)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9.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
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10.1991年3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
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A.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展开
D.国际局势剧变并影响中国
11.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该决议()
A.标志着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姓
名:班
级:
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毛泽东在一部作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3.(2012·河北学业水平测试)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指()
A.实行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小康社会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4.漫画(右图)“某些‘小吏’”寓意深刻,某些基层干部的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项原则()
A.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
1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2分,第17题18分,共40分)
16.(2013·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材料二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年)—小康(到2000年)—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6分)
(3)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4分)
17.(2013·怀化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TIME)》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
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毛泽东、邓小平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2)以毛泽东、邓小平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各有何现实意义?(6分)
材料二应该看到,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既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如何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胡锦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代序)》
(2001年3月19日)(3)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哪些国际国内方面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