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防治

合集下载

瘢痕的防治

瘢痕的防治

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防治㈠非手术治疗1 药物治疗用于防治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药物非常多,目前临床比较常用或研究有一定苗头的主要有:皮质激素类药物、多肽生长因子、抗自由基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甲酸类、酶类、抗组织胺类以及中药制剂等。

⑴皮质激素类:去炎松-A(Triamcinolone Acetonide)又名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其商品名为康宁克通(Kenalog),是目前常用于病损内注射的皮质激素类药物。

注入增生性瘢痕组织或瘢痕疙瘩后,一方面通过使成纤维细胞的mRNA下调,抑制胶原的合成及GAG产生,减少ECM的过度堆积; 另一方面使胶原酶抑制剂-α巨球蛋白的量减少,胶原酶的活性增强,加速胶原的分解,导致瘢痕组织的表皮层变薄,真皮乳头变平,基质被吸收,胶原纤维间隙变小,产生治疗效果。

常用的方法:去炎松-A行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内注射,每次用量10~40mg, 分多点注入病损内, 每周一次,4~8次为一个疗程。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尤其是瘢痕疙瘩病变。

用量过大要防止激素的副作用。

操作时需要加压才能将药物注入,最好用无针头注射器注药。

为减轻疼痛,往往要加入适量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

⑵维甲酸(retinoic acid)类(16):是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 是维生素A类相关药物,它包括维甲酸、维胺酸、维胺酯。

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减少胶原合成,使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减少,抑制细胞生长。

维甲酸类药物浓度越大,抑制生长作用越明显。

减轻局部炎症。

维甲酸能使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前胶原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Daly等用维甲酸乳膏治疗14例瘢痕疙瘩病者,3个月观察有一定疗效。

与去炎松合用效果更佳。

⑶腐胺(丁二胺)(fibrostart)(putrescine)(17) :通过抑制组织胺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在Ⅲ型胶原交联过程中的用,抑制胶原的连接合成,使胶原产生减少。

瘢痕指南详解

瘢痕指南详解


注意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Scar management
Scar management

未成熟、发红的增生性瘢痕:预防措施-硅胶、低过敏胶布、洋葱提取物



等。超过一月无效则转到线性瘢痕治疗,使用PDL 脉冲染料激光 每月一 次 2-3月,若反应不佳则改用点阵激光 线性增生性瘢痕:硅胶产品是第一线治疗措施,当效果不佳时可使用注 射激素或者5-FU;点阵或脉冲激光是二线治疗,还可合用使用压力治疗; 如果治疗12个月无效,则考虑手术切除并使用硅胶。若发生瘢痕挛缩影 响功能,必须用手术缓解张力。Z成形、S成形、W成形是减少张力的好 办法。 对严重病例,手术切除必须配合注射激素、皮下缝合,以及术后每月注 射激素。也可使用5-FU、激素局部注射。 广泛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硅胶产品是第一线治疗措施,也可使用压力治 疗或者洋葱提取物,但证据不强。点阵激光对烧伤瘢痕有益处。
瘢痕疙瘩的治疗

瘢痕疙瘩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 1、小的单发的瘢痕疙瘩:单一治疗方法,如 激素注射、激光、冷冻或瘢痕内抗肿瘤药物注射, 如无效则更换以上其他治疗方法或选择手术。 2、大的多发的瘢痕疙瘩: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包括激素注射、激光、冷冻、瘢痕内抗肿瘤药物 注射、硅凝胶等,如无效则考虑手术。
瘢痕防治指南
孙岩伟
瘢痕防治指南
International Advisory Panel on Scar Management
瘢痕的分类
成熟瘢痕:轻微色素改变,平整; 未成熟瘢痕:发红,时有痛痒感,轻度突出。通常随着时间

变平整,有轻微色素改变。

限于原有创伤范围内,通常在术后数周发生。可在3-6月内迅 速增大,在稳定期后进入衰退期。通常成熟后形成一个突起的, 绳索一样的外观,完全成熟需要长达2年。 广泛增生性瘢痕(烧伤后):范围广,发红,突起,时有发 痒,在烧伤范围内。 小瘢痕疙瘩:局部增生的,发痒,侵袭正常组织;生长超过1 年,不自行消退;单纯手术切除常复发;可能存在基因异常, 常见于耳部。 大瘢痕疙瘩:大的、突出的瘢痕(>0.5cm),可有疼痛及 瘙痒,侵袭正常组织;常因微小创伤引起,并持续生长数年。

瘢痕防治讲座(一)

瘢痕防治讲座(一)

8 5



瘢痕是 整形美容外科 的常见病之 一,广太群焱需要 了解防治瘢痕的基本知识 ,而 医务 工作 者对瘢痕 的认识也有 一些值 得 商榷 的地 方,对于瘢痕研 究的新动 态也想有要 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此我们特 聘请 国内瘢痕研 究专 幂、第四军 医大 学西京 医院整形外科 中心李菩元教授撰 写了瘢痕防治讲座 的系列文章 ,依 丧在本刊刊载 。该讲座共分六讲 ,# 内容如 下:
实际需要上讲都不适用,更严重 的是把病理学上的 伤 口都以正常瘢痕形式愈合 ;手术后的伤 口 病理性 分类与临床所见的分类 混在一起 ,缺乏科 学的界 瘢痕的发 生率则增高 至 3 % ~6% ;而烧伤后 其 9 8 定 。从病 理 学 讲 ,瘢 痕 (cr 只 分 为 正 常 瘢 痕 发生率则 可高达 3 % ~9 %。黑色人种病理性 瘢 sa) 3 1 (oma s r、病理 性 瘢 痕 (boma sa) 两 大 痕的发生率为白人的 5 0 ,而且瘢痕疙瘩的发 nr l c ) a anr l cr ~l 倍 类 :而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 生性瘢痕 (y et — 生率很高 ;肤色较浅人种如亚洲人,其发病率介于 hpro r p is r H )和瘢痕疙瘩 (e i,K h a, S cc kld )两类。其 黑人与 白人 之间。皮 肤中色 素细胞的多少与此有 o
— —
容易理解的皮肤伤 口为例 , 除了发生在真皮以浅的 病 ,才是 防治 的主要 对象 。 关于瘢 痕 的 分 类 +许 多 书 刊 上 有 着 不 同 的 描 表浅伤 ( 如皮肤表浅抓伤 、 I 度烫伤等 )和在子宫 内前 6个月 ( 23妊 娠期 )的胎 儿 的 皮 肤伤可 以 述 ,罗列起 来 这些类 型包括 :增生 性瘢 痕 、瘢痕疙 前 / 无瘢痕愈合外 ,凡涉及真皮层的伤 口几乎都 以瘢痕 瘩 、萎缩性 瘢痕 、挛缩性 瘢 痕 、表 浅性 瘢 痕 、扁 平 愈合而告终。伤 口的 自 然愈合过程有 3种机制在起 瘢痕 、凹陷性瘢痕 、线状瘢痕 、蹼状瘢痕、桥状瘢

疤痕的治疗和预防

疤痕的治疗和预防

疤痕的治疗和预防在我们的生活中,皮肤损伤所留下的疤痕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一旦我们的皮肤受到损伤,无论是创伤、手术还是痘痘,都可能留下疤痕,这些对我们的外貌和自信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疤痕的出现,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治疗和预防疤痕的出现。

一、疤痕的类型在治疗和预防疤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疤痕的不同类型。

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正常疤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疤痕,通常在创伤愈合后6-12个月内形成。

这种疤痕会逐渐变淡,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愈合。

2.凹陷疤痕。

这种疤痕通常是因为组织的损伤或过度治疗。

它的外观类似于一个凹陷或坑洼,可能与周围的皮肤不一致。

这种疤痕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来改善外观。

3.肥厚疤痕。

这种疤痕可能是体内胶原蛋白的过度生长所致,通常是在愈合后6个月内出现。

这种疤痕看起来像一个凸出的肿块,可能会瘙痒和疼痛。

这种疤痕可以通过某些药物和手术治疗来改善。

4.瘢痕疙瘩。

这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疤痕,通常是由于严重伤口引起的。

这种疤痕通常很大,红色,坚硬,并产生疙瘩。

二、疤痕的治疗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有疤痕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方法来改善其外观和滋润皮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植物油。

一些植物油,如乳木果油、橄榄油、椰子油和芦荟,可以帮助滋润和改善皮肤。

只需在清洁面部后轻轻按摩所需的油即可。

2.硅凝胶。

硅凝胶是一种成分为硅的透明凝胶,可以帮助改善疤痕的外观并减少瘙痒和疼痛。

它们可以在局部药店或网上购买。

3.减轻瘢痕疙瘩手术。

这种手术可以通过打磨或简单的手术来减轻大型瘢痕疙瘩。

4.激光治疗。

许多皮肤疾病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来改善,包括疤痕。

激光治疗适用于各种疤痕类型,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看见显著的改善。

三、疤痕的预防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疤痕的出现,特别是在手术之前或创伤愈合时:1.保持皮肤清洁。

我们应该每天洗脸并喷洒适当的痤疮药水。

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疤痕出现的机会。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

·402·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 2017 年第 12 卷第 6 期 Chin J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 ( Electronic Edition) ,December 20适。瘢痕生长具有一 定的时程,一般 1 年左右,长者则需要数年可达到成 熟期,颜色与周围皮肤近似,表面不见扩张的毛细血 管,厚度变薄,质地变软,不适症状消失,称为成熟瘢 痕或瘢痕的成熟期[7]。
一、对瘢痕形成的认识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 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适度的瘢痕形 成,是机体修复创面正常的表现,是人体自卫体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的瘢痕增生则是一种病 态表现。 瘢痕形成机制虽未完全清楚,但相关认知探索 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均得以不断深化。微观方面不 仅涉及细 胞 ( 成 纤 维 细 胞、肌 成 纤 维 细 胞、肥 大 细 胞、中性粒细胞等) 、细胞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肿 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细胞外基质 ( 胶原的代谢与排列失常、糖胺聚糖的改变等) 等成 分的相互作用,组织空间结构( 修复细胞间形成的 空间调控网络等) 的三维层面也可能参与瘢痕形成 的全过程[5]。 而 宏 观 方 面 的 因 素 对 瘢 痕 的 形 成 也 有着极大影响,包括患者个体的人口学特征( 种族、 性别、年龄等) ,以及外在因素( 伤情、手术切口等治 疗因素) 等[6]。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因素造成了 瘢痕形成的复杂性、多元性。因此,对临床工作者而 言,对瘢痕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是必要的,它可以为 医务工作者科学地进行瘢痕分类、有的放矢地进行 瘢痕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更有效的瘢痕临床防 治奠定基础。 二、瘢痕的分类 关于瘢痕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方法。 根据颜色、质地、感觉的不同,瘢痕分为未成熟 瘢痕和成熟瘢痕。未成熟瘢痕多指伤口愈合后早 期,局部瘢痕颜色红,表面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厚 度可达数毫米到数厘米,表面粗糙,质地较硬,弹性

医疗美容瘢痕的美容技术

医疗美容瘢痕的美容技术

医疗美容瘢痕的美容技术瘢痕作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影响患者容貌,甚至导致功能异常,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危害巨大。

瘢痕的形成仿佛是机体创伤愈合的双刃剑,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多样的形态变化,目前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从循证医学角度,仍缺乏切实有效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瘢痕的防治,一直是美容皮肤科学临床和基础的热点之一,因此本节将对瘢痕的概念、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防治进行论述,以期系统化、规范化瘢痕的诊治,提高该损容性皮肤病的理论认识和临床水平。

一、瘢痕的概念和发病机制(一)概念瘢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的不规则改变的统称,是一种血液循环不良、结构异常、神经分布错乱的纤维化改变,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

也就是说,瘢痕是机体组织受到严重创伤后修复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损伤愈合的产物和指征,适度的瘢痕形成是创伤修复的正常生理表现,即生理性瘢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由于瘢痕形成的复杂病因和发病机制,皮肤受到不同程度创伤后,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受伤组织异常过度增生,形成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即病理性瘢痕。

创伤修复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有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皮肤的表浅伤口,仅仅影响表皮,由毛囊、皮脂腺的上皮细胞增生起始,通过简单的上皮形成而愈合,修复后均能达到结构和功能的完全恢复;另一种形式则是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创伤,以结缔组织的再生与沉积来替代被损伤的组织为表现,这种再生与修复的结缔组织就形成了瘢痕。

皮肤瘢痕的本质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失去正常组织活力的不健全组织。

对于伤前组织来说,是一种不完善、不规则的替换和修复。

皮肤的瘢痕不仅破坏了体表美,还可妨碍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畸形。

瘢痕对人体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①美容:表现为局部组织增厚,有色泽变化,或色素沉着、色素脱失;②感觉:瘢痕局部常有痒、痛感,可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③恶变:在长期营养不良或经常受牵拉的部位,局部破溃后形成慢性溃疡,慢性溃疡的长期存在有癌变的可能;④功能:瘢痕本身或瘢痕挛缩对周围组织的牵拉常导致功能障碍。

中医药防治瘢痕形成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防治瘢痕形成的研究现状

10g、小茴香10g、生蒲黄10g、肉桂6g、当归10g、红糖30g、甜酒糟30g。

4剂,1剂痛减,嘱每月经前3日仍服原方4剂,疼痛逐月减轻,连续4疗程而痛除至今未复发。

5 消化系腹痛:下之以通消化系疼痛有炎性及痉挛性,临床常见有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等。

本证皆因腑气不通,邪气壅塞,浊气上逆。

临床表现多见腹痛剧烈,伴呕吐,且与饮食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中焦为升降之枢纽,若中焦壅滞,则满实而痛。

《内经》云:“中满者泻之于内”。

欲止痛祛其壅滞,我们遵“下之以通”之法,选大柴胡汤加减,可谓“通则不痛”也。

例5,患者汤某,女,51岁,九江县永安乡农民,2000年4月,患者因腹痛伴恶寒发热,呕吐频作1周,在当地乡医院治疗无效而转来九江市,经市一院外科诊为胆石症并感染,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经费不足而求治于我院。

证见恶寒发热,腹痛喜按,呈屈卧位,呻吟不已,呕吐时作,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轻度反跳痛。

巩膜黄染,舌质暗红,苔黄腻,大便3日未行,此乃邪郁少阳阳明,遂与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0g、枳实10g、法夏10g、赤白芍各15g、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茵陈20g、栀子10g,1剂大便通痛减,寒热罢,复用原方出入,3剂后黄疸渐退,7剂诸症消失而痊愈。

6 内痈疼痛:清之以通内脏脓疡常见有肺脓疡、肝脓疡、阑尾脓肿等。

祖国医学统称为内痈,因气血郁滞,热毒壅结于脏腑而致。

临床上均可见憎寒壮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热毒证。

但因脏腑疼痛部位不同,肺脓疡者表现为胸痛,肝脓肿者表现为胁肋痛,阑尾脓肿者为右下腹痛。

大凡热毒壅结疼痛当以清热解毒,清之以通,毒除热清方能痛除。

我们在临床统以仙方活命饮加减,可达毒除痛止之效。

但在溃脓期当佐以托毒排脓之品。

例6,患者陈某,男,31岁,武宁石渡乡农民,2001年10月患者因肝脓肿高热寒战伴肋痛2天,转入当地县中医院,我们当时在该医院义诊,见患者高热恶寒,肝区叩击痛明显,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超声波提示肝脓肿,遂选用仙方活命饮化裁。

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瘢痕是皮肤受损后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异常修复反应,其主要特点是胶原纤维的过度合成和排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富含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可以在瘢痕防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PRP是通过将血液经过离心分离得到的血浆,其中富含了大量的生长因子、血小板外泌体和细胞外基质。

这些成分可以刺激和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在瘢痕防治中,PRP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PRP中的生长因子可以刺激和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PRP中富含的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这些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胶原合成,从而加速瘢痕的修复过程。

第二,PRP可以调节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瘢痕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

PRP中的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外泌体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和炎性因子的释放。

PRP中的生长因子也可以促进抗炎细胞的活化和释放,使炎症反应得到适当控制。

PRP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血流改善。

瘢痕的形成需要足够的血液供应,而PRP中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新血管生成和血流改善。

这样一来,为瘢痕修复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提高了瘢痕修复的效果。

第四,PRP可以调节胶原合成和重新排列。

PRP中的生长因子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从而增加胶原的含量。

PRP中富含的血小板外泌体可以促进胶原纤维的重新排列,使其更加有序,从而改善瘢痕的质地和外观。

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通过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改善血流,以及调节胶原合成和重新排列,PRP可以加速瘢痕的修复过程,改善瘢痕的质地和外观。

目前对于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治疗手段
非手术治疗
糖皮质激素瘢痕注射-- 10-40mg/次,2-3周复诊
压迫治疗-- 硅凝胶膜、弹力套等 放射治疗-- 主要针对瘢痕疙瘩,一般于术后1-12天,治疗剂量 达到1400rad以上。
激光治疗– 主要可以用于促进瘢痕软化,祛红、减少色素沉着。
整形美容外科
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原则-- 瘢痕挛缩引起的畸形、功能障碍是明确的手术适应征
部位:最常见于上背部、肩部、胸前部、上臂三角肌区 ,这些
部位的所有瘢痕几乎都可能发展为瘢痕疙瘩 。其次为有胡须的位 置
年龄和家族倾向:年轻人较易发生(),瘢痕疙瘩有明确家
族史。
内分泌、免疫等体内因素
整形美容外科
主要预防措施
一个观念:瘢痕一旦形成,即使采用最精细的手术方法,也只
能使其得到部分改善,而不能彻底根除。
瘢痕防治基础知识
提纲
什么是瘢痕,分类及发病相关因素 主要预防措施、治疗手段 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要点
整形美容外科
瘢痕-- scar [ska:]
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必然产物,瘢痕类型创伤深 度密切相关 伤口愈合的两种形式
--完全性修复: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Ⅱ度灼伤,或皮肤
受表浅的感染后所形成的,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由毛囊及 皮脂腺的上皮细胞起始进行修复 ,可以创面上皮化并能达到结构 完整性和皮肤功能的完全恢复 。
后所形成。瘢痕除外表稍异于正常皮肤,表面粗糙或有色素变化 外,一般都无功能障碍。
整形美容外科
萎缩性瘢痕(atrophic scar) --发生于较大面积的三度烧伤,特别是深及脂肪层的创面,未经植
皮,经过较长时间,仅依靠四周边缘上皮细胞生长而使创面愈合 者。小腿、足底或其他部位的慢性溃疡经久而愈合者也是属于这 种性质的瘢痕。
整形美容外科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凡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如深Ⅱ度以上灼伤、切割伤、感染、切取
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等,均可能形成。
整形美容外科
瘢痕疙瘩(keloid) -- 实质上瘢痕疙瘩是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良性肿瘤,它不断向四
周增长,并且向周围正常皮肤侵润性扩张。易出现于上颈、耳朵、 胸部、肩部及上臂等处。超出伤界是区别于其他瘢痕最大的特征。
瘢痕手术-- a.断层皮片移植--松解植皮和切除植皮 b.皮瓣转移修复 ★断层皮片的种类选择依据所修复部位及功能需求而定 ★手足等多摩擦部位及颜面部多采用全厚皮片及皮瓣转移等方式修 复 ★松解为主的部位多采取中厚皮片
中厚供皮区多在大腿外侧,后背 全厚皮供区多在耳后、上臂内侧、腹部等部位
整形美容外科
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要点
5、大小便情况(患者长期卧床,易出现大便不畅)
整形美容外科
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要点
特殊部位的瘢痕植皮手术的临床护理要点 1、四肢 肢端血运应放在观察首位。 充盈试验《3s,提示动脉供血良好,警惕苍白 青紫、淤血,提示静脉回流不畅
整形美容外科
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要点
2、头颈部 首要观察呼吸情况,床旁备锋利剪刀;颈部尽量后仰 头面手术涉及遮盖眼、耳者需询问眼耳的局部情况, 有无疼痛不适 前额植皮时,注意敷料厚度,时常询问患者主诉,前 额部有无不适,防治皮片压坏
--瘢痕性修复:凡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及更深,如深Ⅱ度以上灼
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等。 胶原的合成代 谢与降解代谢之间失衡,胶原大量沉积。有人称之为“愈合性的 皮肤损伤”。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Βιβλιοθήκη 整形美容外科瘢痕分类
浅表性瘢痕(superficial scar) --由于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Ⅱ°烧伤,或皮肤受表浅的感染
整形美容外科
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要点
术后临床护理要点
1、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术区制动– 供植皮区,皮片越厚存活难度愈大 48h内新生血管长入,局部移动严重影响皮片存活 3、术区敷料包扎情况:厚度(3-5cm),松紧(患者的主诉)、 滑脱,外层渗血、渗液
4、术区周边有无淤血、青紫等情况,提示术区出血(术中使用 肾上腺素失效后血管扩张)
创面处理 --清创、预防感染、积极尽快封闭创面(2周以内) 病例选择 --避免高危人群、避免好发部位(对于严重油性皮肤、
汗毛孔粗大和存在粉刺的患者,应该考虑到术后有瘢痕增生的可 能性 )
手术操作 –切口隐蔽、顺皮纹、顺张力线、避免直线切口,尽
可能做到无菌、无创、彻底止血、无死腔、无张力对合创缘。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
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要点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美容外科
瘢痕胶原分部情况
正常皮肤(左)和增生性瘢痕(右)胶原VG染色的对比
整形美容外科
瘢痕形成的相关因素
外伤和感染:深II度以上的皮肤创伤 张力 :瘢痕增生易发生于张力高的部位 种族 :黑色人种和黑肤色的人较白色人种更易形成瘢痕疙瘩和
增生性瘢痕,大约为3.5∶1—15∶1。 白化病人尚未有瘢痕疙 瘩的报道
术前准备
完善常规全身体检,选择供皮区,视手术大小合血等 局部瘢痕备皮-- 瘢痕多隐窝,一般在术前2-3天可彻底清洗(肥 皂水、松节油、新洁尔灭等)并外涂碘伏
术中视具体手术要求
准备取皮鼓(大、小)-- 中厚皮片 滚轴刀(大、小)-- 刃厚皮片 手术刀-- 切去全厚片(缝合线) 配制1:200000(或者更浓,限外用)肾上腺素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