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布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绘画入门: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

绘画入门: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

连框画布 连框画布是在标准油画内框上绷好画布出售的,统⼀规格和成批⽣产的连框画布满⾜了画家和学⽣的⼀般需要。

国内现在也已有各种中⼩尺⼨的连框画布⽣产,但质地多为棉布并只作简单的丙烯底料涂底,主要作学⽣普通练习⽤。

质量还不能完全符合专业⽤途的要求。

油画板 油画板是⽤涂有丙烯底料的棉质油画布裱在胶合板或硬纸板上的现成依托材料,背⾯留有作品名称、作者、班级和成绩等空格供学⽣作业⽤,适合作油画或丙烯画。

标准油画板的尺⼨从10 × 15cm到50 ×70cm共⼆⼗余种规格,也很适宜外出写⽣或作⾊彩⼩稿之⽤。

油画纸 ⽬前国内画材商店出售的油画纸主要有两种类型,⼀种是在厚纸上直接涂刷底⼦涂料⽽成,另⼀种则是在卡纸等硬纸上裱上纱布再施加涂料。

⼤多制作较粗糙,质量不很理想,容易渗油,仅能勉强供初学者练习使⽤。

油画纸的尺⼨有8开、4开、对开和全张等。

油画布的绷张 绷画布是油画制作的第⼀道程序, 将油画布绷到油画内框上看似⼀桩简单的事,但真要做好还得要有正确的⽅法和⾜够的经验。

画布绷得歪斜、过松过紧或松紧不匀都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和寿命。

绷布的⼯具有锤⼦、钉枪和绷布钳,使⽤平头的画布钉或专⽤的 U 型骑马钉,没有专⽤钉时⼀般以鞋钉或订书钉代之,不得已时也可以图钉临时代替。

现将具体过程及须注意的问题分步骤叙述如下。

(1)裁剪画布 将画布反扣在⼲净平整的地⾯或桌⾯上,把内框放在画布上,画布的四边必须⽐内框⼤出⼀个内框侧⾯的厚度略多⼀些。

务必使画布的经纬线与内框的四边对齐,否则歪斜的布纹将影响画⾯的肌理美感,也可能使画布的四个边⾓歪斜不匀。

画好裁剪线后,将画布剪裁下来。

(2)湿润画布 棉质画布和已经做好底⼦的画布在绷布前要视其涨缩率的不同,在画布背⾯适当⽤⽔均匀地润湿,使之松弛膨胀。

润湿画布时⼀定要掌握好分⼨和时机,过多的⽔分易使底⼦脱胶。

画布绷上内框并⼲燥后,画布的收缩会使其变得紧⽽平整。

湿绷画布在阴⾬天进⾏更好。

油画布做法

油画布做法

现在的油画布做法与以前的传统做法不同,非常简单:1/用上等乳白胶涂刷一遍,用料浠一点清一点薄涂为上.干后再涂刷一遍,稍厚一点用肥盖瘦的原则,以遮盖完布孔为准.2/然后,用上等内墙乳胶漆涂刷一遍(或二遍),凉干即可使用.3/打磨画布的问题,可在做画布时用砂纸沙平和用刀修平,也可以在作画时将画布沙平和用刀修平,根据作者的作画风格而定.
可以先刷乳胶再刷聚乙烯醇。

画布紧韧都具备。

絮状聚乙烯醇,加两倍水隔火蒸半小时成胶水,凉后刷一遍。

优点是不会裂,韧性好。

干后刮贝毕欧底料两到三遍。

有色底是在最的两遍中加丙稀颜料。

用108胶替代聚乙烯醇民是可以的,主要成分一样。

水+白乳胶+立德粉3:2:1比例调和,用排刷均匀涂刷,干后,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再涂刷再打磨,至均匀无空隙即可。

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

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

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关于油画的画布,也是非常讲究的,很多时候很多画家都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画布的,而画布的制作也是有一定的步骤的。

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

很多画家喜欢购买未处理过的亚麻布坯自己动手做底子,无论是从适合个人的制作需要,还是从质量或经济上说都是较为可取的。

在商店选购油画坯布时则要特别注意辨别成分和质量,因为有些商店将混纺和其它麻类的织物也充做亚麻布。

挑选时可观察经纬线成分的区别、单股纤维的性质和强度,织物的轻重及疏密来区分棉、麻和混纺织物。

优质亚麻布的分量重,表面疵点少,纤维粗细均匀、整齐密实。

反之则会影响画面肌理美感,处理时也格外费力。

连框画布连框画布是在标准油画内框上绷好画布出售的,统一规格和成批生产的连框画布满足了画家和学生的一般需要。

国内现在也已有各种中小尺寸的连框画布生产,但质地多为棉布并只作简单的丙烯底料涂底,主要作学生普通练习用。

质量还不能完全符合专业用途的要求。

油画板油画板是用涂有丙烯底料的棉质油画布裱在胶合板或硬纸板上的现成依托材料,背面留有作品名称、作者、班级和成绩等空格供学生作业用,适合作油画或丙烯画。

标准油画板的尺寸从10 × 15cm到50 ×70cm共二十余种规格,也很适宜外出写生或作色彩小稿之用。

油画纸目前国内画材商店出售的油画纸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厚纸上直接涂刷底子涂料而成,另一种则是在卡纸等硬纸上裱上纱布再施加涂料。

大多制作较粗糙,质量不很理想,容易渗油,仅能勉强供初学者练习使用。

油画纸的尺寸有8开、4开、对开和全张等。

油画布的绷张绷画布是油画制作的第一道程序, 将油画布绷到油画内框上看似一桩简单的事,但真要做好还得要有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经验。

画布绷得歪斜、过松过紧或松紧不匀都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和寿命。

绷布的工具有锤子、钉枪和绷布钳,使用平头的画布钉或专用的U 型骑马钉,没有专用钉时一般以鞋钉或订书钉代之,不得已时也可以图钉临时代替。

油画布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太牛了!

油画布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太牛了!

油画布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太牛了!今天我们一起看看亚麻布的制作流程亚麻茎秆茎秆一般1.5--2mm粗,高度约90cm。

风干后将种子去除亚麻的茎秆可以制作亚麻线亚麻籽亚麻籽可以压榨成亚麻仁油用机器将亚麻线织成布亚麻与其他纺织品一样在制作前会分的比较细如:细纹系列,中纹系列,粗纹系列及合成系列。

成品的原色亚麻布制作基底前的准备道具将亚麻布均匀平铺在悬浮架上然后将两头锁住接下来需要两人配合将亚麻布两侧固定钉子上固定时需要两侧受力均匀保持布面平整。

万事俱备后准备一些小工具如壁纸刀、小剪刀、镊子亚麻布上难免有一些线头存在为了使制作出来的的画布平整在这步必须要将线头都去除掉线头处理完后将布面上的杂物都清理掉底层制作熬制兔皮胶用仪器检测兔胶的粘稠度将胶水倒入准备好的道具当中由于布面过大需要多人协作方可均匀涂刷因为至少需要涂刷三遍所以每一遍不宜过厚使用刮板将胶水处理均匀若每层都过厚的话日后容易龟裂就会失去涂刷胶水的意义刷完每一遍应呈现薄而透的效果在涂刷下一遍前必须等上一边干透进行下一步涂刷若上一边没有干透容易将已经刷好的胶洗下来三遍胶刷完后然后准备小刀将小刀磨锋利去除遗留下的线头上层制作调配底料底料层一般会用到:白垩粉、钛白粉、兔皮胶、纯净水、日晒亚麻仁油等…制作的底子分:吸收性、半吸收、不吸收性,所以使用的基底材料也会不同。

因为需要的量比较多要使油、胶、水要完全融合需要搅拌机持续搅拌调配好的底料将底料倒在准备好的道具上多人合作将底料均匀涂刷同样也要注意多遍薄刷依照此方法均匀涂刷3--5遍需要注意的是每遍需要干透干透后并使用砂纸打磨光滑将做好的画布卸下最后做打磨处理,修整画布。

现在可以包装好贴上标签准备进入市场记得留言互动。

油画入门: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

油画入门:关于油画布的制作步骤

很多画家喜欢购买未处理过的亚⿇布坯⾃⼰动⼿做底⼦,⽆论是从适合个⼈的制作需要,还是从质量或经济上说都是较为可取的。

在商店选购油画坯布时则要特别注意辨别成分和质量,因为有些商店将混纺和其它⿇类的织物也充做亚⿇布。

挑选时可观察经纬线成分的区别、单股纤维的性质和强度,织物的轻重及疏密来区分棉、⿇和混纺织物。

优质亚⿇布的分量重,表⾯疵点少,纤维粗细均匀、整齐密实。

反之则会影响画⾯肌理美感,处理时也格外费⼒。

连框画布
连框画布是在标准油画内框上绷好画布出售的,统⼀规格和成批⽣产的连框画布满⾜了画家和学⽣的⼀般需要。

国内现在也已有各种中⼩尺⼨的连框画布⽣产,但质地多为棉布并只作简单的丙烯底料涂底,主要作学⽣普通练习⽤。

质量还不能完全符合专业⽤途的要求。

油画板
油画板是⽤涂有丙烯底料的棉质油画布裱在胶合板或硬纸板上的现成依托材料,背⾯留有作品名称、作者、班级和成绩等空格供学⽣作业⽤,适合作油画或丙烯画。

标准油画板的尺⼨从10 × 15cm到50 ×70cm共⼆⼗余种规格,也很适宜外出写⽣或作⾊彩⼩稿之⽤。

油画纸
⽬前国内画材商店出售的油画纸主要有两种类型,⼀种是在厚纸上直接涂刷底⼦涂料⽽成,另⼀种则是在卡纸等硬纸上裱上纱布再施加涂料。

⼤多制作较粗糙,质量不很理想,容易渗油,仅能勉强供初学者练习使⽤。

油画纸的尺⼨有8开、4开、对开和全张等。

油画布的绷张
绷画布是油画制作的第⼀道程序, 将油画布绷到油画内框上看似⼀桩简单的事,但真要做好还得要有正确的⽅法和⾜够的经验。

画布绷得歪斜、过松过紧或松紧不匀都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和寿命。

油画布如何?做底子?打底子,油画布制作方法,油画布价

油画布如何?做底子?打底子,油画布制作方法,油画布价

油画布如何做底子打底子,油画布制作方法,油画布价油画布如何做底子如何打底子手工油画布打底子是经验性的技术,甚至是秘法,是传统的做法。

门派繁多,五花八门。

这其中很多画师经历过无数的尝试和无法挽回的重大失误和损失。

由此造成的画作变色,灰暗,黄污斑迹,收藏要求,毁损修复难度问题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

创作其实早已从画布的选择就开始了。

直到最后一道光油保护层,中间层层涂刷,混合的材料不同而且性能复杂及在不同外界环境下随时间推移变化反应难以控制。

做底子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强力弹力和耐受潮汽,氧气,PX气体,微生物以及调色油的吸渗黏附亚欧专业雨露麻/亚麻油画布使用前切记以下注意事项(详细探讨E-MAIL:,187****1918):1:量剪布时用笔沿布纹画线,沿线剪齐剪好以免剪斜浪费;2:钉框时钉距保持2-1厘米,不可太稀疏,以免上底后不平;有画家钉好后先将四周刷底胶固定布纹,十分平齐美观;3:第一层底胶请一定不要加水,以免上底后不平,直接将胶用刮刀刮到最薄打平(酌情可重复一次),干后才可刷加一定量水的底胶,封好布纹针眼;4:底胶干后打底料,必要时打磨,达到您所要求的白度(也可添加丙烯颜料调出色底),平整光洁度,厚度等。

赶好后使用。

勃克林(瑞士浪漫主义画家)说过,没有对材料的基本理解,我们就是材料的奴隶。

多奈尔教授说:对画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材料的化学成分,而是它们的应用性能。

材料技法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实现作品的精神及美学价值是画家的难题。

多数情况下,画家缺乏有关的材料知识,又缺乏鉴别判断能力。

无论哪个画家如想正确地和最有效地使用材料,就必须了解和遵循选择运用绘画材料的一些基本法则,否则他迟早会对自己的错误,失误付出高昂的代价。

画家只有完全掌握了各种材料才能奠定发展个人风格的牢固基础,同时也才能保证其作品的永久性。

油画布制作是要通过底子解决亚麻油画布基布的以下问题:1:封堵纹路孔隙毛头粒结解决油画布的平整问题;2:阻隔吸油渗油透油解决油画布的吸收问题;3:形成紧密厚实强韧尺寸稳定基底解决油画布耐久问题;4:遮盖基布颜色加白色颜料解决油画布明亮问题。

油画布制作方法

油画布制作方法

1.画布为什么要做底子?以亚麻布等纺织品作画布,必须经过预先处理方能使用。

所谓"处理"就是"做底子"。

理由是:(1)填充纺织物纹理之间的孔隙,创造一个既节省颜料又适宜绘画的纹理表面。

纺织物孔隙多,对于较精致的绘画作品来说,直接在上面作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

只有在做好底子的画布上作画,才能有效地控制油画颜料的使用。

(2)使支承材料与颜料色层隔离开,以免颜料中的油侵蚀纤维,同时防止色层受到从画布后面渗透潮气的损害。

油画颜料中的酸性物质能使画布变脏,而潮气又会氧化色层中的油分子,使之老化。

所以画布底子的处理与作品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

(3)良好的画布底子,能保证着色层的明亮度与鲜艳度。

不合格的底子或没有做底子的画布,着色后会使画面灰暗。

(4)亮底子能够提高画面颜色的鲜明度。

(详见"底色对画面有哪些影响?")(5)做过底子的油画或坦培拉绘画一旦支承材料遭到腐蚀,可以通过"换背术",将色层从旧支承材料上移植到新的支承材料上去。

2.做油画底子的材料有哪些?(1)胶类用于制作画布底子的胶类有:动物胶(骨胶、皮胶等)、植物性树脂乳胶、白乳胶等合成胶。

(2)油类用于制作油质画布底子的油类有:松节油、亚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剂。

(3)支承材料软支承材料:纯亚麻布、半亚麻布、棉布帆布等。

硬支承材料:木板、胶合板、纤维板、纸板、金属板等。

(4)填充材料大白粉,又称白垩粉、西班牙白、巴黎白、白土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市场上出售的大白粉为60%碳酸钙与40%碳酸镁的混合物。

做底料时只能与胶结合,若与油结合会变成油腻子。

可用大理石粉替代大白粉。

铅白粉(碳酸铅):中国古称官粉、胡粉。

古代欧洲画家多用它制作底子或白颜料。

因有毒,现代画家已很少使用。

石膏粉(硫酸钙):做底子多用天然的水合地石膏或熟石膏。

比白垩密实、明亮,但柔韧性差。

在木板等硬质支承材料上做石膏底子效果更佳。

现代西方油画内框和油画布的标准制作

现代西方油画内框和油画布的标准制作

现代西方油画内框和油画布的标准制作油画内框和油画布的制作是油画画前非常重要的材料准备,其好坏是直接影响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油画材料的质量,包括油画布的底料和涂料,解决了很多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龟裂、吸油、发灰、发霉等,同时也对油画框制作及画布、颜色、调料等材料的使用趋于相同的规范化认可,艺术院校也把新材料的使用和制作技术作为一门学生必修的知识,各专业画廊和博物馆所展出和收藏的当代油画作品的制作要求也以规范化为标准。

以下简述有关现代西方油画内框和油画布的标准制作方法:一油画内框现在很多油画已不再需要配上外框才能展出,新型的内框可将原来的画的表面延伸到画框的侧面四边,增加了油画的空间,具有立体、美观、厚重的效果,即使需配外框的油画,现在风格品种多样的外框,也不只是以前的单一的套盖式,许多是立体的、凹凸的形式,可同时展现内框全貌的新式外框。

自己动手制作内框是西方艺术学院为入校新生(绘画专业)所开设的第一堂课,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使用各种机器和工具的性能,自己制作符合画廊要求的内框。

以下是其中几种内框的示意图:以上内框都有以下的特点:1、框子反面所有木条必须保持平齐,不能有任何木条凸出平面。

2、边框斜面的角度以30度左右为好,框内各斜档、直档和横档都不可高出框子内侧,这样画布绷上之后,就不会与任何内边的木条接触,从而使画布具有弹性。

3、木料要选用干透、不易变形、质地优良的木头。

不同大小的框子,选用的木料大小也不一样,原则上框子越大,木料就越粗。

一般来说,自己做的框子,如果小于l米,框子侧边的木料可为2.5×4厘米;大于1 米的框子可用3×6厘米的木条;框子侧面用木条宽的一面,这样框子绷上画布后挂在墙上有厚度,有份量感和立体感。

反之就显得单薄,且不牢固。

横档、直档和斜档的木料可为2×4厘米,特别小的框子,可不用横档和斜档,或取其一做就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画布为什么要做底子?以亚麻布等纺织品作画布,必须经过预先处理方能使用。

所谓"处理"就是"做底子"。

理由是:(1)填充纺织物纹理之间的孔隙,创造一个既节省颜料又适宜绘画的纹理表面。

纺织物孔隙多,对于较精致的绘画作品来说,直接在上面作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

只有在做好底子的画布上作画,才能有效地控制油画颜料的使用。

(2)使支承材料与颜料色层隔离开,以免颜料中的油侵蚀纤维,同时防止色层受到从画布后面渗透潮气的损害。

油画颜料中的酸性物质能使画布变脏,而潮气又会氧化色层中的油分子,使之老化。

所以画布底子的处理与作品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

(3)良好的画布底子,能保证着色层的明亮度与鲜艳度。

不合格的底子或没有做底子的画布,着色后会使画面灰暗。

(4)亮底子能够提高画面颜色的鲜明度。

(详见"底色对画面有哪些影响?")(5)做过底子的油画或坦培拉绘画一旦支承材料遭到腐蚀,可以通过"换背术",将色层从旧支承材料上移植到新的支承材料上去。

2.做油画底子的材料有哪些?(1)胶类用于制作画布底子的胶类有:动物胶(骨胶、皮胶等)、植物性树脂乳胶、白乳胶等合成胶。

(2)油类用于制作油质画布底子的油类有:松节油、亚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剂。

(3)支承材料软支承材料:纯亚麻布、半亚麻布、棉布帆布等。

硬支承材料:木板、胶合板、纤维板、纸板、金属板等。

(4)填充材料大白粉,又称白垩粉、西班牙白、巴黎白、白土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市场上出售的大白粉为60%碳酸钙与40%碳酸镁的混合物。

做底料时只能与胶结合,若与油结合会变成油腻子。

可用大理石粉替代大白粉。

铅白粉(碳酸铅):中国古称官粉、胡粉。

古代欧洲画家多用它制作底子或白颜料。

因有毒,现代画家已很少使用。

石膏粉(硫酸钙):做底子多用天然的水合地石膏或熟石膏。

比白垩密实、明亮,但柔韧性差。

在木板等硬质支承材料上做石膏底子效果更佳。

钛白粉(二氧化钛):有较强的覆盖性,常与大白粉混合使用。

立德粉(硫化锌与碳酸钡):学名为锌钡白。

有的材料专家不主张单独使用立德粉,可与大白粉混合使用。

(5)GESSO成品底涂料"GESSO"意大利语意是灰泥或熟石膏,是成品底涂料,可直接涂于绷好的画布上。

传统的GESSO由兔皮胶、大白粉与白颜料(钛白或锌白)混合而成。

现代合成胶(丙烯类)与填充材料合成的丙烯GESSO,既可以用于丙烯画,也可以用于油画。

它干得快、不开裂,操作简便。

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底涂料有白色、土红色和银灰色。

(6)辅助材料甘油式蜂蜜:添加少许能增加粘合剂的弹性。

明矾:一公斤胶液中加入10克明矾,能防潮。

甲醛:用4%的甲醛溶液喷涂画布的两面,能防腐、防虫、抗湿。

3.古典油画的底子类型有多少?古典油画无论在木板或画布上作画,都需要进行涂刷底子,底子使用的材料有粘结材料和填充材料两类。

根据不同的材料,古典油画有八种制底方法。

(1)胶底。

古代大师常使用动物胶,如骨胶、兔胶等。

最好的是羊皮纸胶,可用清水浸泡、加热熔化。

(2)白垩底子。

白垩(碳酸钙)粉、锌白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而成。

(3)半白垩底子。

白垩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

再加入半份熟亚麻籽油,使用这种底料之前,先用7%的水胶涂底层。

(4)酪素底子。

自古代有美术记载起,画家就使用酪素。

酪素是一种易碎而柔软的物质,作底子时需要用水稀释,并溶渗透少量碳酸铵。

(5)鸡蛋底子。

鸡蛋黄能增加底子的柔软性。

蛋黄底作为最后涂层使用时,可以产生最好的结果。

蛋清蛋黄都可以作白垩底子的添加剂。

(6)石膏底子。

石膏(硫酸钙)也称轻晶石。

通常在木板上作底子使用。

具有异常的明度,制法与白垩底子方法相同。

(7)油性底子。

跟制作半白垩底子一样,只是增加了油的含量(两份熟亚麻籽油)。

(8)有色底子。

在已完成的白垩、半白垩和油底子上,根据画家的需要,薄涂各种透明色来制作色底子。

鲁本斯曾把木炭、白颜料、结合剂混合后涂在石膏底子上做成银灰底子。

4.如何使用乳胶做底子?乳胶有植物树脂乳胶和合成树脂乳胶两类。

以水作溶剂,干后胶膜有弹性且透明,是制作画布底子的合格材料。

目前商店出售的白乳胶属合成树脂乳胶--乙烯胶。

最适宜作绘画材料的白乳胶为聚醋酸乙烯乳液,这种胶浓度高,干后胶膜光亮,透明度高,有韧性,不开裂。

乳胶的质量对于画布底子至关重要。

胶底干后,用手在画布背面按一下,若有开裂声,说明乳胶质量不好。

购买乳胶时,应打开盒盖察看其浓度,浓度越高越好,兑水的乳胶不易保存。

若盒盖的边缘有干透的乳胶皮,检查其透明度和柔韧性,坚硬易断者不能使用。

使用乳胶做底子的常见方法有:(1)若画幅较小,用刮刀将未兑水的乳胶在画布上刮两遍即可使用。

或者先用兑水的胶液刷一遍,略干后再刮一遍纯乳胶。

(2)先用兑水较多的稀薄胶液涂第一遍,干后多加胶少兑水(以能在画布上拖动刷子为准)涂第二遍。

涂第三遍之前用细砂纸将布面打磨一遍,清除掉凸起的线头。

这样涂刷四五遍即可。

反复涂刷胶液是为了减少画布的松弛度。

但用胶不能过多,只要确认布孔全都填充为准。

用胶过多会影响画布着色。

(3)粗纹理画布不能单纯刮胶,必须在涂刷第二遍胶液时加入大白粉或立德粉,水、胶、粉的比例约等量。

用同等比例的胶粉液刷第三遍。

其间用砂纸对表面稍作修整。

最后用稀释过的胶再涂一至二遍。

无论粗纹理画布、中密度画布还是细纹理画布,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来做白色底子。

在做白色底子时,专业画家习惯于将大白粉与钛白粉按等量混合使用。

因为大白粉易于画布吸收(填孔),钛白粉能提高明度。

涂胶液的工具一般为宽板刷,上下或左右刷到边,不要用力过大。

除板刷外,画家常使用刮板(装修工具)来刮胶。

刮板有塑料和金属二种,在涂胶粉混合底料时,使用不同的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刮出来的底子较平滑,而刷更能体现画布的纹理特质。

为了长久保存,一般认为绷装在内框上的画布四周应涂上胶液。

但胶干后,四周的画布会粘在木框上,不利于拆卸,因此不主张在四周刷胶。

5.胶质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如何?胶质底子的制作,用料与程序都较简单造价底,所需时间短,着色牢固,柔韧性强,最适于表现性较强的厚涂画法。

胶底画布是现代画家写生与创作的理想材料,它不仅适于油画,也适合坦培拉、蜡画、丙烯以及其它混合媒介绘画。

曾风行于古典透明油画技法时代,后来又被印象派画家所采用。

胶质底子的缺点是不抗潮,在潮湿的环境下,画布易松弛;不具备石膏底子那鲜明、耐久的白色;不及纯油底子有弹性。

古代欧洲画家采用动物皮胶(兔皮、羊皮、鹿皮等)。

皮胶须用冷水浸泡,然后加热溶解。

动物胶液的浓度可根据加水的多少来调整,用于作底的胶液一般采用45~80克动物胶加一升水。

现代画家多用乳胶作底胶,使用方法详见"怎样使用乳胶做底子"。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底涂料(GESSO)均为胶质涂料,可直接涂底作画。

除动物胶、乳胶外,还有少数画家使用工程用胶,但不能含酸性物质,不能有腐蚀性、白色立邦漆作为胶质漆也可以做底子。

专业画家在制作底子上各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这与画家的作品风格有关。

下面介绍几种中国油画家制作胶底子的方法:(1)画家杨飞云使用中密度亚麻布,将乳胶用水稀释,用板刷在布面上刷一遍作为底层,干后再用乳胶加水和大白粉刷二遍,干透之后用细砂纸稍作打磨,平整布面,最后用乳胶加水稀释薄涂一至二遍,布面底子呈亚光效果。

(2)全山石先生使用的是粗纹理亚麻布。

先用牛皮胶刮底层,再刮一层鱼皮胶,第三层是上底色(立德粉+胶),一般至少刷五遍。

这种胶质底基本不吸油。

(3)画家朝戈使用中密度亚麻布。

由于布纹不是很粗,经几遍胶粉薄涂之后呈半吸油状态,露出亚麻布纹理。

如果表层有颗粒,将画布靠在平地上,取硬物从背面顶一下即可。

不要用砂纸过多打磨布面,以免使画布表面过于光滑妨碍用笔。

(4)画家韦尔申选用"4215"型工程用胶(用于粘陶瓷、木板、石板等材料)刷底子。

他通常用刮刀将胶在画布上刮一遍即成。

若布面缝隙太大,则需在胶中加水用板刷再刷一遍。

(5)画家何多苓常选用中纹理化纤布。

先用胶液涂刷底层,再用GESSO涂第二遍。

(6)画家刘小东习惯用粗纹理亚麻布。

先用白乳胶一份,加水三份薄涂底层,干后按上述方法多加些乳胶再刷一遍,隔天用细砂纸整理布面,将线头颗粒磨掉,接着用GESSO涂料加水稀释薄刷二遍。

布面呈亚光效果,半吸油状态。

(7)罗尔纯先生通常选择粗纹理亚麻布。

先用乳胶加水薄刷,干后用砂纸略作修整,再用立德粉加胶加大白粉加水刷一至二遍,最后薄涂一遍胶液。

6.油质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如何?油质底子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最为普及,它主要用于画布,但也适用于木板等。

油质底子基本上由胶底和油料层两部分组成。

传统的底料为动物皮胶(多为兔皮),底涂料为油性涂料(亚麻仁油15克+松节油15克+铅白25克)。

制作方法是:将皮胶兑水加热熔化,趁胶液温热时涂于画布,凉干后再涂上白色油质底涂料。

底涂料中的油要尽可能少才能保证随后的着色层牢固。

涂一层底涂料,画布就能使用,但若需要较平滑的表面,画布就要抹平,所以底涂料要涂二至三遍。

作好油质底子的画布需放臵数月才能使用,且时间越长越好,最理想的时间为半年。

油质底子属于弱吸收性底子,表面细腻,弹性强,耐撞击,耐潮湿。

缺点是缺乏渗透性,没有胶质底子着色力强,年久会失去弹性,色层因脆化而龟裂,甚至脱落。

另外油质底子易变黄。

自合成胶产生之后,现代画家多用白乳胶作底胶。

作法是:将乳胶加水稀释后在画布上涂二至三遍,再用乳胶加少量的水,加立德粉(还可以在里面加上调色油),搅拌均匀后涂或刮于画布上。

待干后,用油画颜料(通常用白,也可以加少许群青、土红等调成灰色)薄薄地刷上一层即可。

克劳德.依维尔教授曾来我国传授古典绘画技法,他采用古典绘画大师的制底方法,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刮胶底。

先用砂纸或浮石将绷紧的画布稍作修整,然后涂上兔皮胶(胶和水的比例为7~10∶100)。

将胶片敲碎,然后在凉水里浸泡5~6个小时,使其发涨,再用隔水炖的方法使其熔解。

或者先用少许凉水浸泡,待其发涨变软再注入暖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在胶液尚温时(约17℃左右)便可往画布上涂刮,刮胶时画布要平放,先倒上胶液,用一把大刮刀将胶液刮到画布上。

在整张画布都刮到胶液后,趁其未干透时将线头和小结除去或压平。

第二步:涂红底色。

用黄色氧化铅(一氧化铅)煮过的核桃油研磨赭红色粉(氧化铁红)至适当的稠厚度,在涂过胶的画布上,用刮刀将颜料刮上去,凉干后再用浮石打磨一遍,使画布表面平滑均匀。

第三步:涂灰色底。

用一份核桃油加一份亚麻油,研磨铅白粉和炭黑色粉。

用硬毛刷把研成的淡灰色薄涂于画布上。

黑白色粉比例随意。

灰底涂得要尽量薄,那样画布底子不易裂。

不能只涂刷一次,以免红色底浮现出来,也不能盖住麻布的布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