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常用术语

合集下载

古玩行话术语大全

古玩行话术语大全

古玩行话术语大全一、“开门”。

这词儿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一眼就知道他是个老实人一样。

“开门”就是说这古玩是真家伙,那特征明明白白的。

比如说我去古玩市场,看到一个青花瓷瓶,那胎质、那青花发色、那画工,行家一看就说:“嘿,这瓶开门啊!”意思就是这瓶肯定是老物件,没跑儿。

二、“打眼”。

哎,这词可有点悲催。

就像你满心欢喜以为捡到宝,结果发现是个坑。

在古玩界,“打眼”就是买了假货。

我一朋友,刚入行的时候,看到一个号称是明代的玉佩,那色泽看着也像那么回事儿。

他一冲动就买了,回来找懂行的一看,被人笑话说:“你呀,打眼喽!这就是个现代仿品。

”三、“捡漏”。

哇,这是每个古玩爱好者都梦寐以求的事儿。

就像在一堆石头里突然发现了钻石。

当你花很少的钱买到了价值很高的古玩,这就叫“捡漏”。

有次我在一个小地摊上,看到一个旧笔筒,摊主都没当回事儿,我仔细一看,感觉像是清代的,就花了几十块钱买下来。

后来一鉴定,是个好东西,值不少钱呢,我这就是妥妥的“捡漏”啊。

四、“包浆”。

这东西可不好形容,就像岁月给古玩穿上的一层独特的“衣服”。

它是古玩在长时间的把玩或者存放过程中,表面形成的一层温润的光泽。

比如说老的铜器,经过岁月的洗礼,手上的油脂、灰尘等慢慢附着在上面,形成一种很自然的光泽,那就是“包浆”。

我见过一个老铜锁,那包浆油润得很,看着就特别有年代感。

五、“一眼假”。

这就很直白啦,就像你看到一个画得歪歪扭扭的假钞一样。

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古玩,就叫“一眼假”。

我去参加一个古玩交流会,有个人拿着一个所谓的“唐代佛像”,那佛像的造型比例失调,线条粗糙,材质看着也不对,大家都笑着说:“这东西,一眼假啊。

”六、“掌眼”。

这是个很客气的说法。

就是请行家帮忙看看东西的真假好坏。

我淘到一个古画,心里没底,就去找一位老行家,我说:“您给掌掌眼,这画到底咋样?”老行家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给我详细讲了这画的笔法、墨色、纸张等方面的情况,我这心里就有数多了。

文玩手串术语大全,看完你就入门了!

文玩手串术语大全,看完你就入门了!

文玩手串术语大全,看完你就入门了!星月菩提子珠子表面布有均匀的黑点,中间有一个凹的圆圈,状如繁星托月,成周天星斗,众星捧月之势,故名星月菩提子。

被称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星:指菩提子上小的黑色或者棕色的小点。

月:菩提子正中带有胚芽或者没有的最大的半球形的坑。

干磨:菩提子加工过程中完全用机器磨制,没有用水水磨:磨制过程机器上加过水漂白:水磨过程中,水里加入了漂白剂元宝籽:红藤子开出的星月菩提,多为白色,或者接近白色,星眼小金蟾籽:金蟾籽开出的星月菩提,密度认为低于元宝籽,星眼较元宝籽大且密冰花籽:摩尼籽开,一般制作的佛珠体积很大,比元宝籽星要密集,呈冰花状正月:月在珠子的正中上弦月:月与中轴成45度角阴皮:阴皮包括两种,一个是表皮是大面积绿色,甚至全是淡绿色,另一个是返青,小面积的星星周围的淡青色陈籽:籽制作成珠子长时间没有人盘玩,被放置,表面氧化变黄盘:经常性的搓捻把玩神器:搓澡巾,一般是用搓澡巾粗糙面,再用柔软面,起到抛光作用挂瓷:一般认为认为的摸索或者用布盘玩形成的类似于抛光的表面,只是更具灵性,不像机器抛光那么生硬高抛:一般是用400-2000目左右的砂纸及布片进行抛光,表面出现镜面光包浆:由人体分泌的汗液、油脂与珠子分泌的物质以及氧气作用在珠子表面形成的一层物质,最好看的包浆会让珠子发出玻璃光上色:珠子经过人的长期盘完会由原色逐渐变成枣红色花皮:阴皮、色差形成的各种颜色都有的珠子,一般以绿、白、深黄为主倒角:桶珠打磨成鼓珠那样,边角由直角变成弧形开片:这个词源自于瓷器,就是表面形成裂纹,类似于哥窑瓷的表面原籽:未经人工打磨雕琢过的籽喇叭孔:打孔口做成喇叭状,一般为减小线的磨损做旧:指不法商贩把菩提子经过一些特殊手段做出老籽样子供:如朱砂供等,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盘捻供奉方式后产生的与常态把玩佛珠形态不同的一些特殊类的把玩效果。

顺白:整条佛珠一样的白色,颜色非常的顺瓷白:白瓷一样的白色,同时具有陶瓷表面的光泽金刚菩提子与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并称三大传统菩提,又因为金刚菩提子纯粹天然,纹理遒劲,故最受欢迎。

文玩圈子里的专业术语

文玩圈子里的专业术语

文玩圈子里的专业术语关于文玩圈子里的专业术语文玩,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道具及器物的收藏、研究、展示、交流等活动,也是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

而在文玩圈子里,有许多特有的术语,这些术语不仅仅体现了文玩圈子的专业性,也反映了文玩爱好者们对于文化遗产和传统的爱和热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文玩圈子中常见的专业术语。

一、器物文玩器物是指传统文化中各种道具及物品,如玉器、陶器、铜器、石器等等。

而在文玩圈子里,常见的器物术语有:1.玉:玉是文玩圈子里的重要器物之一,也是非常热门的收藏品,玉可以包括天然玉石、人造玉石两种。

在文玩圈子中,玉石的质量、品种、颜色、纹理等等都有着相应的专业术语,如“翡翠”、“和田玉”、“冰种”、“油种”、“簪花玉”等等。

2.青铜: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环,文玩圈子里的许多藏家亦对此颇为青睐,如彩绘图案的青铜器、铜鼎等等。

青铜器常常被称作“器”,其中常见的器有“尊”、“鼎”、“斝”、“羽觞”、“簋”等等,每一种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3.瓷器:瓷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文玩圈子里的收藏者亦对此情有独钟。

瓷器的种类繁多,如青花白瓷、景泰蓝、汝窑瓷器等等,每种瓷器的特点也是千差万别,如“轻薄”、“清透”、“艳丽”、“纯净”等等都是常见的Qualifier。

4.金属器:金属器即指用金属制成的器具,如银饰、铜器、金器等等,每一种金属器的制作工艺都十分考究,常常被称作“金工”、“银工”等。

二、玉文化文玩圈子中的玉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术语系统,其背后隐藏着玉器、玉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玩圈子里的玉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术语:1.“穿翠拔节”:这是文玩圈子里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术语,其意思是拿玉器来润滑手指关节,能够保养手指,并减缓紧张、疲劳等症状。

2.“调养古石”:针对存放石头的方法,盛行的古时码法是以“安静养火”的方式保存,目的是养石的火气,以保证其色泽、纹理不变色、不受污染。

3.“养石养人”: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口头语,其显著意义在于机器可以做得到的,但养石养人不能替代,说明在养石养心、养气养形方面,玩石头是非常有意义的。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古玩常识及收藏行话术语玩收藏,先搞懂这个行业的若干江湖术语、一些行话。

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行话,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行业尤甚,收藏界便是如此。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

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

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

”就是这个意思。

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诸如……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假装)捡漏不好意思了……怎么又黄啦…...呵呵…....走眼了呗…...之类的。

呵呵,都是行话、切口。

行话、间隐语的兴起,始于各种社会秘密集团和行业组织。

这些集团组织出于保守集团秘密,维护行业利益起见,创制了具有各自特点的内部语言,即行话,俗称切(读四声、下音)口。

1、玉和玉石的不同:玉,是指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所言的硬玉(翡翠)和软玉(和阗玉)。

我们的基本概念中,玉专指新疆和田的玉,包括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以及缅甸的翠玉,除此之外都叫作玉石。

从硬度上讲,硬度6以上的叫玉,6以下的叫玉石,如岫岩玉、兰田玉、汉白玉、南阳玉和新开采的京白玉、京黄玉等都叫玉石。

玉和若干玉石都曾被当作玉使用,因此古玉包括玉和玉石,但是新作的玉石制品不可称为玉或古玉,应称为玉石制品或工艺品。

很多玉石制品用来仿古玉,甚至加以染色,薰烤后以假乱真。

玉因硬度高,因此敲击时声长清脆有若钢铁,玉石则低沉有若击木。

2、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一般形容那些没有异议的、一看便知的真品。

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3、玩:内行人称收藏者为“玩”,初次见面问“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4、交学费: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5、钓鱼:一些精明摊主的销售手段。

把镇店之宝故意置露在外面不出售,为的只是吸引买家买入其他货品(展品)。

6、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大开门”的收藏品。

卖主看假、但古玩是真货,被人买走,对买主来讲叫“拣漏”。

文玩常用术语

文玩常用术语

文玩常用术语miao用堂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文玩中的常用术语,希望大家可以yong有最心仪的文玩,希望大家可以200 天到达圆满之路。

(一)荒货:是指专门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拾荒收购来的古玩。

这部分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

但鱼目混珠,真假掺半。

鬼货:专门指盗墓人,挖掘盗窃古墓得来的古文物。

因盗墓违法,这种货一般不进入市场,多数是通过中间人买卖。

贼货:是指由文物部门或私人手中偷来的古玩。

量不大,真货多。

出价低,买了犯法。

水货:是指由国外走私进来的古玩。

新货:指的是假古玩,现代仿造品。

(二)1.一块:可能指的是一百元RMB,也可能是五百,一千,甚至是一万!2.一个手指头:跟"一块"的情况大致一样,随机应变.3.开门:指某一件东西毫无疑问是真"货".4.开门假:与"开门"的意思恰恰相反,按指某一件东西是低仿品.5.一眼假:同上.6瞎货:假"货".7.打眼:上当:8:开眼:长见识.9:掌眼:请某人给鉴别东西.10.生坑:指刚刚出土的钱币,一般锈色鲜美.11.熟坑:指出土时间甚长的钱币,一般已熟透了,包浆与锈色相混,腐迹类铁钱.也叫"老生坑".12.包浆:指古玩表面的一层氧化物,温润似玉,也叫"豆腐皮儿"(相当形象).(三)文玩收藏行话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吃-----我是吃瓷器的。

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

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

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

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常用的古玩术语

常用的古玩术语

古玩术语有些古玩收藏术语对于刚入行的收藏者来说实在很陌生。

然而行有行规,古玩收藏市场也不例外,它也有它独特的收藏文化。

在此列出一些较常听到看到的行话术语给大家参考,也许对初涉收藏领域的爱好者有些益处吧。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购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也指“快货儿”。

输:指亏本。

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经营具有很大的赌博性。

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赔本亏损,都叫“输”。

古玩商人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好手。

臭:顾名思义,指腐烂、人人讨厌的东西。

不过,臭是有过程的,就指本来是“香饽饽”的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偏偏让许多古玩商贩拿出去过手,变成任人皆知,谁也不想买的货色(因为从购买心理讲,凡是经过多人之手而无人购买的东西,都认为是内有毛病或问题,从而犹豫不前,不想购买),恰恰此时卖主绷不住了,越卖价格越低,也就越没人买了。

这就是古玩商人把东西卖臭了。

所以,古玩商人在做生意时都喜欢对“没见过天儿”的古玩伸手。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从另一古玩商人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

“活拿”的规矩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

言必有信。

价位比买断要高,一般说,不在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提:古玩商人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提出一成(百分之十)做为酬劳金,叫“提一点”,另有规定的不算。

通常说提,就是一成。

对导游、翻译,可另行规定。

古玩商人对这一做法不能装傻。

不然帮你卖货的人就没有积极性了。

行里人:从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员。

跑道儿:购买或出售古玩行为的中间人,有的是与买卖相熟的亲友,有的是专门的经济人,不出资不合伙,只从中奔走,说成一笔交易。

实际经纪人,拉纤的。

抄后路:生意本来是有人从中介绍的,但买主和卖主都抛开中间人,自行与对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后不提中介费),也防止“戴帽”。

古玩收藏术语

古玩收藏术语

古玩收藏术语以下是一些古玩收藏术语:1. 压堂:指古董商店里的镇店之宝。

2. 爬山头:指把损坏的古玩修补好。

3. 虫儿:指压箱底、让观者眼前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董加起来也抵不过这一件,通俗地说,就是镇店之宝;虫儿不但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即常年混迹于古玩行,对古玩行十分熟悉,能钻各种空子的人。

4.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品。

5. 生坑:新出土的文物。

6.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被“拿了”。

7. 绷价:坚持要高价、不让价。

8. 拉纤:中间人、介绍人。

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9. 看新:东西不到代,历代仿品或者现代仿品。

10.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假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设的局。

11. 看不好:卖家说货绝对到年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则委婉的说“看不好”。

12.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13.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枪打”也叫“一脚踢”。

14. 留下吧: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15. 吃仙丹:买了便宜的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16.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17.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18.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受人骗叫“交学费”。

19. 包袱斋:眼力好、没钱开店,转手倒卖的这种经营古玩的方式,称之为“包袱斋”。

20. 有一眼:乍一看东西不错,有价值、年代对,这样的叫做“有一眼”。

21.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起来”。

22. 走宝:卖方亏了,把有价值的东西卖亏,让买家“拣漏”了就叫“走宝”。

23. 捡漏:低价买到超过本身价值的东西。

24. 旧仿:古玩本身虽然不是当年的东西,但是其他年代仿制的,叫做“旧仿”。

文玩必知的十大术语,你知多少?

文玩必知的十大术语,你知多少?

文玩必知的十大术语,你知多少?一、撸串,别把跟吃的联想到一起。

该词,形象地把每位爱盘串的玩家的动作给描述出来,没事撸撸串,助包浆,还能起到按摩手的作用,身心健康,全靠它!二、顽主也叫“玩主”。

顽主是北京话,通常指把玩儿当成正经事的人。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对于文玩来说,如果不当正经事,会把星月盘花、金刚盘裂的。

所以,文玩的顽主们,切记要正经地玩!三、潘“周末潘见!”、“我在潘呢,你到哪了?”,往往是北京文玩朋友们常说的。

潘家园被简称为“潘”,亲切感自不多说。

提起文玩,要说不知道潘家园,会被笑掉大牙的。

周末的潘家园,是文玩爱好者们的乐园,不论严寒酷暑,我们都会按时到潘家园“点卯”。

四、捡漏虽然目前能够捡漏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我们在淘到一个超值的珠子或是串,都会告诉别人“我捡漏了”,或是“谁谁谁淘的那个蜜蜡真值,捡大漏了!”捡漏是每个人的梦想。

其实,在买东西的时候,成功砍价拿下心仪的东西,也算是一种捡漏了。

五、关二爷、刀在文玩圈,“关二爷、刀”常用于网上,通常卖家会说“关二爷绕行”,把新手弄得蒙圈。

关二爷、刀,均是砍价的意思,想想关二爷拿的大刀,往下砍,就能理解。

我们也可以这样问卖家:“刀吗?”、“小刀一下行吗?”,如此这般。

六、小四、中四、大五文玩估价用语。

三、四、五指的是几位数,小中大分别指1-3、4-6、7-9。

通常“小四”,就是价格在3000来下的4位数;“中4”则指的是4000-6000左右的价格;“大4”是指6000-9999的价格,一般表示的是一个价格范围,在帮别人估价的时候,倍有范儿。

七、拿货“这金刚拿货价多少?”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

“拿货”即为进货,也就是批发的最低价了。

往往一开口“拿货价”,显得是行内人,懂!有去买串的时候,问完拿货价,再砍价,最后只买一条的请举手!八、败“今天又败了一串菩提!”是文玩迷们常说的一句话。

玩文玩上瘾,有时候见到价格实惠的好东西容易禁不住诱惑下手,我们称之为“败”,有“败家”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玩常用术语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术语:
(一)
荒货:是指专门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拾荒收购来的古玩。

这部分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

但鱼目混珠,真假掺半。

鬼货:专门指盗墓人,挖掘盗窃古墓得来的古文物。

因盗墓违法,这种货一般不进入市场,多数是通过中间人买卖。

贼货:是指由文物部门或私人手中偷来的古玩。

量不大,真货多。

出价低,买了犯法。

水货:是指由国外走私进来的古玩。

新货:指的是假古玩,现代仿造品。

(二)
1.一块:可能指的是一百元RMB,也可能是五百,一千,甚至是一万!
2.一个手指头:跟"一块"的情况大致一样,随机应变.
3.开门:指某一件东西毫无疑问是真"货".
4.开门假:与"开门"的意思恰恰相反,按指某一件东西是低仿品.
5.一眼假:同上.
6瞎货:假"货".
7.打眼:上当:
8:开眼:长见识.
9:掌眼:请某人给鉴别东西.
10.生坑:指刚刚出土的钱币,一般锈色鲜美.
11.熟坑:指出土时间甚长的钱币,一般已熟透了,包浆与锈色相混,腐迹类铁钱.也叫"老生坑".
12.包浆:指古玩表面的一层氧化物,温润似玉,也叫"豆腐皮儿"(相当形象).
(三)文玩收藏行话
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吃-----我是吃瓷器的。

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

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

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

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品相---这件东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说品相好不好,如果有破损就是品相不好的意思。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

买家便是“拣漏”了。

如果你是藏文玩的新手,也许一个"开门"就把你弄蒙了。

miao用堂的微信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希望可以让大家更了解,可以yong有最心仪的文玩,希望大家可以
200 天到达圆满之路。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