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焊工的自我防护

合集下载

焊接岗位劳动防护有哪些

焊接岗位劳动防护有哪些

焊接岗位劳动防护有哪些焊接岗位劳动防护是保障焊工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列举了焊接岗位劳动防护的几个方面,以保障焊工的安全和健康。

1. 火焰防护:焊接过程中会有明火,所以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防火涂层或火焰护罩等。

焊工应穿戴符合标准的焊工帽、护目镜、防护面罩、耳塞等,以保护眼睛、头部和耳朵。

2. 粉尘防护: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金属粉尘和烟尘,因此焊工应佩戴口罩或面具,以防止吸入粉尘和有害气体。

此外,工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粉尘。

3. 辐射防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强光和紫外线会对人体眼部和皮肤造成伤害。

焊工应当佩戴防紫外线的护目镜和防辐射的手套,以保护眼睛和皮肤不受辐射伤害。

4. 气体防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有毒气体或刺激性气体,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焊工应佩戴适当的防毒面具或呼吸防护装置,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5. 爆炸防护: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火花和高温,对易燃和易爆物品构成潜在危险。

焊工应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易燃物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散落。

6. 个人防护装备:焊工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以保护身体免受火花、热源和溅射金属的伤害。

同时,手部应佩戴耐磨防烫的焊接手套,并确保身体暴露部位被适当地保护。

7. 工作台防护:焊工应在工作台上放置防火毯或耐热垫,以避免火花或高温烫伤工作台面。

8. 基础设施防护:焊工应确保使用焊接设备和工具符合安全规范,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发生事故。

要保障焊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焊接岗位劳动防护至关重要。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焊工能够安全地进行焊接工作。

焊工高空作业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正式版

焊工高空作业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正式版

焊工高空作业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正式版一、防护设备的准备:1.头盔:选择抗冲击、防护能力强的头盔,以确保头部受到必要的保护。

2.眼镜:选用具有防护作用的密闭眼镜,以防止火花、烟雾和其他杂质引起眼睛受伤。

3.防护面罩:选择合适尺寸的防护面罩,用于保护面部免受灼伤和烟雾的刺激。

4.防护服:选择阻燃材料制成的防护服,保护身体免受火花的溅射和高温的烧伤。

5.手套:选择防火、耐高温的手套,以防止焊接过程中受伤。

6.防护鞋:选择耐磨损、防刺穿和防滑的安全鞋,以保护脚部不受外力伤害。

二、准备工作:1.安全培训:参加高空焊工安全培训,了解焊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操作规程。

2.检查装备:对所使用的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工作场所清理:保持高空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齐,防止杂物堆积和绊倒等意外事故发生。

4.高空安全设施:确认高空工作场所安装有适当的安全设施,如护栏、安全绳索等。

三、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措施:1.使用安全绳索:在进行高空焊接作业时,始终保持系好安全绳索,以防止意外坠落。

2.注意扶手和护栏:在高处焊接时,要始终依靠扶手和护栏保持平衡,确保不会滑倒或跌落。

3.高空动作缓慢:在高处进行工作时,动作要缓慢、稳定,以防止因意外动作引发坠落事故。

4.避免长时间操作:高处工作往往较为疲劳,因此应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适当休息以保持集中注意力。

5.确保电源安全:在进行高空焊接时,要确保电源接地正确,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6.安全检查:在每次作业前后,对焊接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四、紧急情况的处理:1.紧急停止:一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紧急处理。

2.报警求助: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寻求帮助。

3.紧急撤离:根据所在工作场所的紧急撤离计划,迅速有序地撤离高空作业现场。

以上是一个高空焊工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正式版,这些措施旨在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但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焊接作业的个人防护措施

焊接作业的个人防护措施

焊接作业的个人防护措施前言在进行焊接作业时,不仅需要注意焊接技术的操作,还需要重视个人防护,确保安全。

本文将介绍焊接作业中常见的个人防护措施。

火焰和高温的防护焊接作业时,产生的火焰和高温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穿戴防护服:防护服应选用优质纯棉或棉质帆布材料,穿上后应注意袖口、裤腿口与身体的贴合度,防止火星等火焰飞溅进入衣服内部。

•戴上防护帽和眼镜:焊接过程中产生眩光和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戴上抗紫外线的防护帽和护目镜。

同时,需要确保防护帽和护目镜与面部贴合度高。

•穿戴隔热手套和鞋子:隔热手套和鞋子可以减少因接触热物品而导致的烫伤。

需要选择隔热性能好的手套和鞋子,以保护手和脚的安全。

电气和辐射的防护除了火焰和高温的防护外,焊接作业还存在电气和辐射的危险,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戴上绝缘手套和鞋子:焊接机产生的高压电会对人体造成危险,因此需要穿戴绝缘手套和鞋子,以保护皮肤不受电击。

•穿戴辐射防护服: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辐射,这对皮肤和身体的伤害都很大,因此需要穿戴防护服,减少辐射导致的伤害。

•保持距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焊接机和工件,以减少电气和辐射的危险。

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在焊接作业中特别注意:•操作前需检查:在进行焊接作业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漏电,这是保证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

•避免长时间暴露:焊接作业时间一般不宜过长,最好每次操作不超过四小时。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和防护物品的完好程度,如有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

结语以上是焊接作业中的个人防护措施,必须时刻注意个人安全,确保每次操作的安全性。

只有把握好防护措施,才能保证操作的顺利与高效。

电焊作业该如何自我保护

电焊作业该如何自我保护

电焊作业该如何自我保护电焊作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如果没有适当的自我保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保护自己的关键措施: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头盔、防护面罩、手套、护目镜、耐火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您的身体不受火花、电弧和热辐射的伤害。

2.确保良好的通风:电焊作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需要良好的通风系统来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

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应该穿戴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或口罩。

3.使用灭火设备:在电焊作业区域附近应该配备灭火器和灭火毯。

这些设备可以用于迅速扑灭突发的明火,确保火灾不会蔓延。

4.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可以防止绊倒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将焊接设备和材料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堆积杂物。

5.注意电源:在进行焊接作业之前,要确保电源已经关闭,并断开了焊接机的插头。

在接通电源之前,应仔细检查焊接设备的线缆和插头是否有损坏。

6.避免触摸焊接区域:热弧会产生高温,接触焊接区域可能导致烧伤。

因此,要避免触摸焊接部件,同时避免其他人靠近焊接区域,以免他们受伤。

7.防止电击:如果同时接触金属且接地,电流会通过身体流动,导致电击。

要确保焊接区域与其他金属部件隔离,并保证接地正确。

8.定期维护和检查焊接设备:定期检查和保养焊接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停止使用并报修。

9.进行培训和教育:所有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总结起来,保护自己在电焊作业中的安全需要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和正确的操作,才能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自身的安全。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三篇)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三篇)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电焊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

电焊过程中产生的强光、高温和放射性物质都对电焊工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方法,以帮助电焊工提高工作安全。

一、光线和紫外线辐射电焊过程中产生的光线和紫外线辐射对电焊工的眼睛和皮肤都具有伤害。

紫外线辐射可以引起电焊工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而白光线则会烧伤皮肤。

防护方法:1.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电焊工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紫外线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伤害。

2.使用防卡焊光眼罩:电焊工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卡焊光眼罩,以减少眼睛对光线的直接暴露。

3.涂抹防紫外线防晒霜:电焊工在露天工作时,应将暴露部位的皮肤涂抹上防紫外线防晒霜,以降低皮肤被紫外线烧伤的风险。

二、高温和火焰电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火焰对电焊工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高温和火焰可以引起烧伤和灼伤等皮肤损伤,同时吸入火焰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防护方法:1.穿戴防火防热服装:电焊工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火防热服装,以减少皮肤被火焰和高温烧伤的风险。

2.佩戴防火手套和鞋子:电焊工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火手套和鞋子,以保护手部和脚部的皮肤免受火焰和高温伤害。

3.避免吸入有害气体:电焊工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吸入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焊接烟尘、一氧化碳等。

4.学习正确使用灭火器:电焊工应接受灭火器使用培训,并随时保持手边有可使用的灭火器,以应对突发火灾。

三、噪音和振动电焊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电焊工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都有损伤。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下会造成听力下降、耳鸣等听力问题,同时也可能导致手部和其他身体部位的振动性损伤。

防护方法:1.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电焊工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噪音耳塞或耳罩,以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2.使用低振动工具:电焊工应使用低振动的工具和设备,以减少振动对手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3.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电焊工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听力问题。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焊接作业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焊接作业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焊接作业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制造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焊接作业中,由于需要使用高温的火焰、电弧等工具,该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焊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该篇文档将介绍焊接作业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焊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鞋以及防护服装等个人保护装备,防止火花、火焰、光弧等对人身和眼睛的伤害,防止火花烧焦衣物和皮肤。

口罩口罩是焊接作业人员用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烟雾的重要装备。

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有预混燃气焊接中的氧化剂、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选择合适的口罩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有害气体和烟雾的吸入。

护目镜护目镜可以防止光弧熔溅、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对眼睛的伤害。

焊接过程中的光弧和火花都有可能反射到人眼,如果没有护目镜的保护可能会造成失明。

手套焊接过程中使用的手套需要具有耐高温、防火、耐腐蚀等功能,避免火花燃烧手部皮肤。

同时手套需要选用合适的大小、材质和长度,以保护手背、手腕以及手臂的安全。

防护鞋防护鞋需要防滑、防刺、防砸等多重功能,避免受焊接过程中的火花、热溅等物品的伤害。

在购买防护鞋时,可以根据作业的特点选择塑料或橡胶底部的防护鞋,这样的鞋子不容易被火花点燃、融化和损坏。

防护服装焊接人员需要穿着防护服装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火花、火焰、光弧和其他危险物品的伤害。

防护服装应选择可预防火灾、耐火,同时需要根据作业的特点制作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也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防护服。

个人防护措施为了保证焊接作业人员的个人安全,除了使用防护装备外,还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危险。

注意观察焊接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其它人员的活动,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注意观察燃烧情况,当发现不正常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注意防火焊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不要将火花和烟雾散布到作业区及其周边范围内,避免其它物品的着火。

焊工职业病防护的注意事项范文

焊工职业病防护的注意事项范文

焊工职业病防护的注意事项范文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焊接行业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粉尘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焊工职业病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居住环境、工作设备、个人防护及健康管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焊工职业病防护的注意事项。

首先,改善居住环境是焊工职业病防护的首要措施。

焊工的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安静、干燥、清洁。

居住地附近不应有重污染的工业企业,以免进一步对焊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此外,焊工在工作后应更衣并清洗干净,以减少有害物质对居住环境带来的影响。

其次,工作设备的保养和检查也是焊工职业病防护的重要环节。

焊工应经常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使用电焊机的焊工来说,应定期检查电焊机的电缆是否破损、接地是否良好等。

对于气焊工来说,应定期检查气瓶的使用寿命和连接管道是否有泄漏等问题。

保养好工作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风险。

第三,个人防护是焊工职业病防护的关键。

焊工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焊接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等。

焊接手套能保护焊工的双手不受火花的灼烧,护目镜和防护面具能防止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此外,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作服,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保持体力充沛,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也是重要的个人防护措施,这样能提高身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最后,焊工要进行健康管理,及时进行体检和职业病筛查。

焊工应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肺部、眼睛等易受焊接有害物质侵害的部位。

此外,焊工还应关注自己是否出现咳嗽、气短、头晕等职业病症状,如有必要及时就医治疗。

及早发现职业病,对于焊工的康复和职业病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焊工职业病防护需要从居住环境、工作设备、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焊工应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安静。

焊工应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焊工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电焊工个人防护规范

电焊工个人防护规范

电焊工个人防护规范电焊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然而,虽然电焊提供了有效的连接金属的方法,但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因此,为了保证电焊工作人员的安全,个人防护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头部的防护非常重要。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金属渣滓、火花和强光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是必要的。

这些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防止火花和强光刺激眼睛,并且能保护眼球不受金属渣滓的侵害。

此外,还建议电焊工戴上头盔,以防止头部受到金属块的砸伤。

其次,身体的防护同样重要。

因为电焊时会产生热量和火花,所以穿戴防护服是必不可少的。

防护服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隔热,并且能防止火花穿透。

此外,电焊作业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建议穿戴防毒面具,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对于有可能接触到高温金属的部位,如手部、脚部等,需要穿戴防护手套和安全靴。

这些装备能够保护皮肤不受热量和金属刺激。

另外,呼吸的防护也是必要的。

在电焊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烟尘。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空气中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在电焊作业中,建议佩戴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过滤掉有害物质。

这些装备不仅能保护呼吸系统,还能减轻对身体的其他器官的影响。

此外,防护措施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防护设备的选择,电焊工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需求选购合适的装备。

在使用时,应正确佩戴和调整防护设备,确保其密合度和稳定性。

并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总之,电焊工个人防护规范对于保障电焊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头部、身体和呼吸系统的防护都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适合的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因此,电焊工们应该高度重视个人防护,确保每次电焊作业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电焊工和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焊工的自我防护
摘要:职业焊工在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介绍了焊接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和焊工易患的疾病,详细阐述了职业焊工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职业焊工职业焊工自我防护
中图分类号:u67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现代生产工艺的发展,焊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焊接是现代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的生产工艺之一。

与此同时,伴随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严重地威胁着焊工及其它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烫伤、中毒、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病等职业病症。

此外还可能危及设备、厂房和周围人员安全,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许多重大、特大事故是由于焊接切割作业人员违章操作造成。

1焊接作业中的职业危害
1.1 焊接电弧光
焊接作业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刺眼的弧光。

焊接弧光主要含有强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强可见光可导致短暂失明,当受到照射时眼睛疼痛,看不清楚东西,通常叫电焊“晃眼”。

紫外光可诱发白内障;亦可灼伤裸露的皮肤,出现红斑甚至水泡,并有明显的灼热痛感,短波紫外线可导致皮肤癌。

红外光长时间的接
触会导致眼睛的晶状体混浊,造成白内障。

通常焊接工人若防护不及而受到电弧光伤害,会引起俗称“电弧眼”的眼疾。

1.2焊接烟尘
焊接烟尘是焊接材料《如焊条或焊丝)及其药皮,保护气,母材及其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产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短期过量吸入会造成金属烟热,长期过量吸入会造成焊工尘肺。

1.3 有害气体
在通常情况下,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含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臭氧对呼吸道粘膜和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吸入低浓度的臭氧会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人体吸入后进入肺泡内形成具有毒性的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1.4 噪声危害
噪声存在于施焊过程中,此外其他工种如校正时的锤击、铲边和修复铲根等也会产生噪声。

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短期则会产生听觉疲劳,造成听力下降;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会造成职业性听力损失导致耳聋。

2电焊工易患哪些疾病
2.1电光性眼炎
手工电弧焊的电弧温度高达3000℃以上,在这种温度下可产生强烈的电焊弧光。

电焊弧光包含了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

其中
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症。

早期眼部有异物感和不适,以后变重,眼部有烧灼感、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物模糊不清。

检查可见眼睑充血、水肿,瞳孔缩小,角膜上皮有点状,甚至有片状剥脱。

轻者1-2天内即可恢复,重者可持续3-5天。

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焊接电弧中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是一个慢性过程。

眼睛晶状体长期吸收过量的红外线后,将使其弹性变差,使视力减退。

严重者还会使晶体状混浊,损害视力。

2.2电焊烟热
电焊烟热也称焊工热,是金属烟热的一种。

最常发生在焊接镀锌钢板和焊接涂有富锌底漆钢材后,烟尘经呼吸道进入肺内以后,会刺激人体体温调节中枢,而使肌体产生发热反应。

焊工白天吸入含锌的焊接烟尘,晚上睡觉时体温升高,发热可达38℃-39℃,然后出汗,全身乏力,次日症状好转,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但应防止反复发作,损伤体力和健康,患者自感口内有金属甜味、口渴、喜冷饮、咽痒、咽痛、咳嗽、胸闷、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

2.3电焊工尘肺
电焊烟尘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电焊工尘肺,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
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肺通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电焊工尘肺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咳嗽、咳黑色痰、胸闷、气短为多,肺活量降低,i期电焊尘肺患者的x线胸片出现不规则小阴影或类圆形小阴影。

2.4电磁污染
无论是高频电磁场,还是低频和极低频电磁场,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降低人体免疫力,并对神经系统有不利影响。

所以,操作时应采取屏蔽等防护措施,并避免在工作的电焊机和电炉、烘干炉等设备旁边休息,工作时不要把焊接电缆缠在身上等。

3职业焊工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3.1 焊接弧光的防护
目前市面上的焊接眼面防护产品,最常见的是传统的手持式焊接面屏,还有一些焊接眼罩。

焊工使用时,需要在起弧的瞬间将眼睛遮住,遮蔽不及常常会使眼睛在瞬间受到弧光照射的伤害。

3.2自动变光焊接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问世是焊接防护产品近三十多年来的一次
科技革命,是目前国内外焊接市场大力发展的一种焊接眼面部个人防护产品。

3m speedglas自动变光焊接面罩是1976年瑞典人hornell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变光焊接面罩.随着现代科学技
术不断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已经在汽车、造船、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精密焊接和tig焊接上应用尤
其广泛。

在欧洲、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自动变光焊接面罩已经成为焊工的必备工具。

焊工还可依据眼睛对焊接弧光强弱程度的感受和个人习惯选择
遮光号,根据焊接熔池消失时间的长短来调整延迟时间(焊接完从暗态到亮态的时间),可视焊接类型和焊接作业特点选择合适的灵敏度。

相对于传统的带固定遮光号焊接镜片的手持式面罩和头戴式面
罩防护用具,自动变光焊接面罩具备很多优越性。

首先,自动变光性能提供了可靠的眼面部防护,同时彻底地解放了焊工双手,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从人体工效学的设计上与传统的防护用具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3.3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防护
目前大量焊工在使用12层纱布口罩,此类纱布口罩对粒径在1微米以下的焊接烟尘的过滤效率极低,其平面的结构无法与使用者的面部密合,造成泄漏,不能起到防尘的作用。

而对于焊接作业时产生的有害气体,纱布口罩更是没有任何防护效果。

3m公司为不同工作需要的焊工设计了符合美国niosh标准的防尘口罩,专利抗阻塞滤棉可以有效过滤焊接烟尘,阻燃表层防止飞溅的火花烧穿口罩,专利的冷流量呼气阀可以帮助排出湿热的气体,有效降低面部呼吸区域的温度,减少二氧化碳在口罩呼吸区聚集,在给焊工提供呼吸防护的同时,提高焊工的舒适度,减少疲劳感。

对于焊接中产生的有害气体,3m公司开发了可以提供专业防护的面具及滤毒盒、
电动送风装置和长管供气设备,提供综合防护解决方案。

3.4噪声危害的防护
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是让焊工佩戴护耳器。

3m 1270圣诞树型带线耳塞,其中度的降噪值可以维持沟通的便利,橡胶材质可以清洗重复使用。

同时焊工也可以选择佩戴耳罩,可放大谈话声音使交流更方便。

4结束语
职业焊工在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是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二是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手工电弧焊适合使用移动式抽风装置,在基本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抽风排烟,降低作业点电焊烟尘的浓度。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

四是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友坤.焊接过程中焊工的安全防护.《电焊机》 2006 第5

[2]王怀芝.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治.《劳动保护》 2002 第1

[3]魏康何立.焊接操作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电焊机》 2005 第3期
作者简介
王国新(1974.11-),男,高级技师,1993.12毕业于胜利油田第三职业高中,长期从事焊接操作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