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完整版
一汽资本控股未来发展计划

一汽资本控股未来发展计划一汽资本控股是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金融投资控股公司,致力于推动一汽集团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未来,一汽资本控股将继续加强自身的资本实力和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推动一汽集团的创新发展。
首先,一汽资本控股将继续加大对一汽集团核心产业的投资力度。
一汽集团在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一汽资本控股将通过增加对这些核心产业的投资,推动一汽集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一汽资本控股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市场对于一汽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汽资本控股将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推动一汽集团产品的出口和品牌的国际化。
此外,一汽资本控股还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在汽车产业链中,金融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汽资本控股将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一汽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提供融资、保险、租赁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
最后,一汽资本控股将注重创新发展,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机遇和挑战。
一汽资本控股将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一汽集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一汽资本控股未来的发展计划包括加大对一汽集团核心产业的投资、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等。
通过这些举措,一汽资本控股将为一汽集团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持,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一汽集团国际化战略管理分析

一汽集团国际化战略管理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国内汽车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国际市场,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一汽集团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本文将对一汽集团的国际化战略进行分析,从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探讨一汽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战略制定1.1 多品牌战略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丰富的品牌资源,包括丰田、马自达、奥迪、一汽奔腾、一汽红旗等知名汽车品牌。
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应充分利用这些品牌资源,采取多品牌战略,将各品牌定位清晰,开拓不同的国际市场。
一汽丰田在美国市场打造高端品质形象,而一汽奔腾则可以在新兴市场寻求增长空间。
1.2 投资并购与跨国合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一汽集团可以通过投资并购或跨国合作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资源和渠道。
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进行技术转让和共同研发,寻求在国际市场的增长。
一汽集团也可以通过收购国外汽车制造商或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二、组织管理2.1 人才培养和管理国际化战略需要一汽集团拥有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应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包括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2 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需要加强对海外市场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改进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升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三、市场开拓3.1 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需要充分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既要保持自身品牌特色,又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提供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3.2 拓展新兴市场一汽集团应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抓住国际化的机遇,寻求增长空间。
一汽集团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一汽集团入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汽集团成立于哪一年?A. 1949年B. 1956年C. 1960年D. 1978年答案:B2. 一汽集团的总部设在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长春D. 广州答案:C3. 一汽集团主要生产哪类汽车?A. 轿车B. 商用车C. 越野车D. 所有上述类型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一汽集团的核心价值观?A. 创新B. 诚信C. 效率D. 保守答案:D5. 一汽集团的企业文化中,哪一项不是其企业精神?A. 团结B. 拼搏C. 进取D. 懈怠答案:D6. 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哪些主要产品?A. 纯电动汽车B.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C. 燃料电池汽车D. 所有上述类型答案:D7. 一汽集团的哪款车型曾获得“中国年度车型”称号?A. 红旗H7B. 红旗H5C. 红旗HS5D. 红旗HS7答案:A8. 一汽集团的员工总数大约是多少?A. 10万以下B. 10万至20万C. 20万至30万D. 30万以上答案:B9. 一汽集团的国际业务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亚洲B. 欧洲C. 北美D. 全球答案:D10. 一汽集团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有哪些技术成果?A. 自动驾驶技术B. 车联网技术C. 智能座舱技术D. 所有上述技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一汽集团的发展历程。
答案:一汽集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
自成立以来,一汽集团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汽车工业的转变,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一汽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
2. 一汽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答案:一汽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教育支持、灾害救援等;二是推动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关注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四是推动行业进步,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因此,如何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国际化战略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行业不断迈向国际市场,但是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汽车国际化步伐较为缓慢。
原因在于,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水平、品牌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因此,对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国汽车行业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饱和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中国汽车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国际化的重要性。
其中,中国政府也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支持了众多中国汽车企业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挑战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实施国际化战略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较低。
当下,在德国、日本等国际汽车品牌众多的市场中,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较弱,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其次,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也是影响其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汽车品牌的关键技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对于国际市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使得中国汽车品牌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
再次,中国汽车品牌在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短板也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挑战。
相比于其他国际品牌,中国汽车品牌在品牌的口碑、形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也影响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推进速度。
3. 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国汽车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首先,中国汽车行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独立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大对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式实现。
其次,中国汽车行业也需要注重品牌塑造。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中国汽车行业还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的服务质量和真实参展度,让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有更好的选择和信任。
中国一汽发展历程

中国一汽发展历程中国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骨干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3年,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一汽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成立初期(1953-1978)中国一汽的前身是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在成立初期,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和设备水平都相对较低。
中国一汽在这个时期主要从苏联引进技术和设备,开始了集装式汽车的生产。
1956年,中国一汽成功生产出第一辆CA10型卡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中国一汽在这一时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中国一汽成功生产出第一辆轿车——“红旗”轿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市场开放与自主品牌建设(1999-2010)1999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开放。
中国一汽在这一时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2001年,中国一汽推出了自主品牌“奔腾”,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功。
2009年,中国一汽推出了自主品牌“骏派”,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四、转型升级与国际化发展(2010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一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
2017年,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2019年,中国一汽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年销售量超过300万辆的汽车企业。
除了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中国一汽还积极开展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
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出行。
同时,中国一汽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教育、扶贫和灾后重建等领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一汽也在不断探索和前进。
走向世界的一汽集团

维普资讯
汽 车生 产 经 验 的 中 国 计生产捷达轿 车 1 万辆 , 1 国产化率达到 最 大 的汽车 生产 厂 ,
8 % 。后来 , 4 随着奥迪 2 0 都市高尔 夫 0、
是 不 甘 心捧 着 一辆 卡 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档轿 车顺 利投产 ,标 车 吃 饭 的 此后 随着 志 一汽 大众公 司的产 品 已经走 向宽 系 国家 取 消 汽 车指 争 性 列 、 品种 的 发 展 格局 。 多 生 产 计 划 一汽 人更
舞旃 可 潮璃多 瑚 e 薏 -母 镕 幢攀, j 一
满 鬻 鹈汇集各夸掏攀的兜进技 幂誊 l际^的备肆葡群囊中嗣汽 髯 自 1
:I 裕
此 ,走国际合作 与自力更生相结 合的路 而且吸收 r国外 发动机 、传动器等多项
子成 为必 然 =这 就 是 在 一 汽 的发 展 中起 技术 。从 而形成 了以 自我为主的开发能 到关 键 作 用 的 “ 轨 制 , 一 双 条是 采取 技 力 不仅保 住了红旗这个牌子 , 红旗 使 术 引进 的方 式 ,建 设 3万辆 中 、高级 轿 成 为我 国 目前 唯一拥 有全 部知 识产权 车阵地 .并逐 步 由此 转 化 为新一 代 的红 的、 唯一 中 国 品牌 的 国产 轿 车 。
托, 轻轿结 合 , 分期实
了伏笔。 95年 , 19 合作一终止 , 已经过几
上 进入 批 量 生 产 。
施 ,先建 一 个年产三 年悄悄 试 制开发演 练 的小红旗 轿 车马
提 高 产 品 开 发 能 力
髫 巍, 我申奇罐, 溅囊擎对手
的轿 车 基 地 。
万辆 的先 导 厂 ,进 而
中 国的 汽 车 工 业 是 从 卡 车 开 始 的 , 从 15 9 6年 7月 l 口第 3 辆 解 放 牌 国 产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结课论文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自0902班姓名:岑运鹏学号:090101063指导老师:宿恺评语:成绩:2012年06月21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是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
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转型的崭新实践,使一汽深刻体会到:有形的物质力量在企业发展中变得相对脆弱,而那些无法触摸到的“无形”的力量却在日益强化。
用文化打造竞争力成为一汽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汽的核心理念: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促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 出汽车依托厚重积累,强化自主创新,掌握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不断为用户制造满足需要、安全环保、品质卓越、服务至诚的成熟汽车产品,创造物有所值的生活享受。
打造中国最优、世界知名的“中国一汽”品牌。
>> 出人才建设具有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复杂经营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掌握技术攻关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专业知识更新能力的专家团队;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身怀绝技的拔尖人才。
打造一支忠诚一汽、挚爱事业、献身追求、奋发有为的员工队伍。
>> 出经验传承一汽历史经验,创造具有一汽特色、激发员工潜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造就最优的人文环境,稳健经营,做实企业,迎接世界汽车生产重心的转移。
>> 促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承担车企责任,打造精品汽车,做“绿色未来”的积极实践者,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一汽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以用户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变革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文化创新,以人为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向意识形态的更新要效益。
指导方针: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发展思路: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干自主理清思路,统一目标干自主科学配置,统一资源干自主发展步骤:生存做实做强做大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使自主战线经营面貌明显改观,使自主产品竞争力明显改观中期目标:实现以做强做大一汽自主事业为标志的第四次创业长期目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一汽的品牌战略:品牌架构:“中国一汽”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品牌,下辖“中国一汽”和“红旗”两个伞品牌。
一汽改革的思考与战略方向

AUTO REVIEW25如何看待新时代汽车产业的机遇和挑战?汽车产业当下处于告别旧时代、迈向新时代的转折时期,这一点恰恰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转型相一致,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是产业问题、社会问题的双重叠加,所以汽车人的焦虑可能比一般大众的焦虑更多一点。
因此这个过程中,焦虑、困惑、动荡、斗争我认为是必然的。
有一句话虽然极端了一点:人生就是苦恼,就是焦虑。
但在这样的转折时期,这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
我对当前汽车业的变化有以下几点体会:1、汽车消费者的变化是中国甚至于全球汽车产业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现在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个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其荷尔蒙是按照年龄分布的,在高的时期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这些年轻的消费者越来越成为主力人群以后,必然会带来整个消费的多样化、先驱化。
2、影响汽车产业的因素多样化和多维化,并且有些时候互相矛盾、截然相反。
如果说过去把汽车产业定位为三维,现在它可能处于四维、五维空间,如果仍用三维的理念理解处于四维、五维的汽车产业,肯定会焦虑、会不理解,根源就在这里。
我个人理解,现在和中国汽车产业相关的重量级政策主要有国家经济开放政策、产业开放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投资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消费使用政策、地方政策等,这些政策对产业无疑是重要的约束。
汽车产业已经构建了一个比原来更多元的、更复杂的方程组,求解是比较难的,结果也不稳定,要么是机会,要么是陷阱或挑战。
3、中国自身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可能比全球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更大。
为什么?首先,中国当前对外开放的政策已经明确化,带来了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新一轮的合作与竞争。
这个社会没有完全竞争的关系,也没有只有合作、而没有竞争的关系。
其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相关的产业政策为汽车产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因为我们对于能源的可供给量、能源价格以及地缘政治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确定的,而能够替代的可再生能源(无论是一次的、两次的),这一系列能源的成本、价格和可获得性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正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国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中文摘要:本案例从介绍中国一汽集团公司的背景以及汽车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入手,描述了国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通过与国内外其它竞争对手的产品相对比,说明了一汽集团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状况,并介绍了一汽集团公司对外进行投资建厂,对内积极引入资金技术、建立合资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最后针对一汽集团在面临WTO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国际化战略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关键词:规模经济、产品竞争力、合资企业、进出口、国际化战略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FAW (First A utomobile Works)’s backgrounds and the environments of automobile industry,the case describes the country policy’s impacts on this industry. Comparing with the products of other competitors’, we show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FAW’s products in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markets, and list the fruits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such as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and assimilating the foreign capital & technology . Then in the end of this case, we should think of this question: how can FAW Group implemen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more effectively?KEY WORDS: scale economy products’ competition ability joint venture import & export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中国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中国加入WTO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根据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所签订的协议,中国的轿车进口关税从目前的80%—90%降至25%,大部分零部件关税降至10%;另外,世界跨国汽车公司凭借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积极争夺中国的汽车市场,这将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很大的冲击。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头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在面临着国内其他汽车厂家激烈竞争的同时,又受到国际各大着名厂商所推出的质优价廉产品的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在受到国外着名汽车厂商在技术、管理、市场销售等各方面冲击的同时,而又能根据一汽集团的市场背景、产品特点等自身特点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这是一汽集团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当前所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难题之一。
(一)公司简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名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地。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目前已发展成为汽车品种齐全,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立足于东北,面向全国,跨地区、跨部门,具有科研、开发、生产、销售、金融、外贸等多功能的大型汽车工业企业。
我国的汽车工业企业是国家为合理配置资源,调整汽车产业结构,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规模经济而设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逐渐增添了活力,并增强了企业实力。
具有国际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CA141载重汽车于1987年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一汽二次创业的结束。
1988年,开始了投入到轿车、轻型车为重点的第三次创业,在“红旗牌”高级轿车的基础上,建成了现代化中高级轿车基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奥迪”轿车和“红旗”轿车,成功地走出了中外合资生产轿车的道路。
精良的设备代表了我国轿车生产的最高水平,一汽在我国汽车行业中形成了重、中、轻、轿多品种宽系列的生产格局。
“奥迪”轿车、“捷达”轿车、“红旗”轿车、“解放”重、中型车、“解放”轻型车已经成为“中国驰名产品”,并批量打入了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组织结构:中国一汽以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为己任,不断发展与壮大企业规模。
目前,中国一汽发展成为拥有总装配厂等21个直属专业生产厂;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1个全资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即一汽拥有全部资本的企业法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18家控股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即中国一汽与他方共同出资,但出资额额度大于任何一方的企业法人);一汽四环股份公司等26家参股公司(参股公司是中国一汽与他方共同出资,但出资额度未达到控股程度的企业法人),其中:中国一汽中外合资企业20家;党群行政部门52个处级和处级以上单位;224家关联企业(关联企业是与中国一汽在业务上有紧密联系的法人)。
产品结构:中国一汽在开工时期只有中型卡车一种产品,但到现在已发展到重、中、轻、微、客等几大系列上百种产品,具有很强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重型车:宽体宽桥9吨车、新9吨、16吨系列成为畅销产品。
中型车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全面引进产品和制造技术,生产CA10解放牌4吨载重汽车;80年代经过“六五”计划改造换型为CA1415吨载重汽车;1983年根据市场需求又推出了CA142改进型汽车。
目前,中型汽车已形成了吨、4吨、5吨、6吨加长车、平头汽车、柴油发电机等40个系列产品。
轻型车是中国一汽“七五”期间发展的产品,是以自主开发为主与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有1吨、吨及3吨系列卡车和厢式面包车等28个系列产品。
轿车产品主要有红旗高、中级轿车;奥迪中、高级轿车和捷达王系列;高尔夫轿车。
其中:奥迪轿车又有四缸、五缸机、奥迪200C V 、奥迪200 、奥迪V 等几种车型。
中国一汽集团所生产的汽车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CA141汽车在1991年以最高分被评为国家级优质产品,1992年又被用户评为“信得过”金奖产品。
1993年2吨轻型车刚投放市场,就以产品先进、性能可靠、价格低廉的优势成为用户的抢手货,并称之为“小解放”。
1994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国内汽车用户调查,中国一汽的CA141、奥迪、捷达以及微型汽车被誉为知名产品,并在十项最佳排名中,关键指标都排名第一。
生产规模:中国一汽建厂之初设计能力是年产6万辆汽车,现有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0万辆,固定资产原值由5亿元提高到80亿元。
中国一汽集团现有土地面积2127万平方米。
厂房万平方米。
设备近2万台,员工有10万名左右。
(二)汽车行业背景当今,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是依靠于跨国大集团的实力支撑,而汽车产业的竞争早就越出国界,已经是跨国汽车集团之间瓜分和争夺世界市场份额的竞争,它们的目标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近几年来,国际汽车业加快了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汽车工业的购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仅1997年全球汽车工业有700多次购并活动,交易总额高达280亿美元。
1998年,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和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合并,组成全新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DAIMLER——CHRYSLER),这一合并的金额高达92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合并,并使之一跃成为本次500强排行榜中的第二位。
今年雷诺和日产的合并案同样引人注目。
除整车企业外,零部件企业之间的购并也颇为活跃。
最近10年间,世界零部件企业的销售额翻了一翻,但厂家数量却从3万家减少到1 万家。
有关专家预言,10年之后,世界汽车工业有可能形成6大汽车集团和16家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格局。
联合兼并的不断深入,会导致汽车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的局面。
当国外的兼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我国的汽车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八五”时期的建设和联合兼并也形成了一批企业集团,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998年年产汽车1万辆以上的6家骨干汽车企业和企业集团共生产汽车146万辆,占全产量的%;其中,年产量在10万辆以上的企业有7家共生产万辆,占全行业产量的%;其余9家企业生产汽车万辆,平均每个企业只生产汽车1780辆。
虽然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汽车行业规模小,实力弱,无法与跨国汽车集团相比,现在还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此外,汽车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同档次汽车比较,在可靠性、油耗、废气排放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且国产轿车的价格约为国外同档次轿车的一倍左右。
目前,国外新车型的设计开发周期已缩短到两年以内,而我国现在还没有独立设计开发轿车的能力。
对于国外早已进行研制的电动汽车、混合燃料和液化天然气汽车,国内着手的研究工作还刚刚起步,投入的人力、财力也极为有限。
(三)我国国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由于受国外经济形势(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和国内通货紧缩的持续影响,我国近几年来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增发6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外贸部门增加进出口退税鼓励出口、恢复征收利息税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等,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促使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使其汽车产品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另外,我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第一章的政策目标中就已经提出要引导大型企业和骨干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在2010年以前形成3——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实现自主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这样就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组成国内企业战略联盟,以便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但五年来的实践说明,虽然汽车整车的生产集中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企业的“强强联合”、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其难度依然很大。
再者,加入WTO后,我国将按照关贸原则,对汽车产业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如下几点:1、汽车进口税率减让,到2005年整车的关税税率降至25%,零部件降至10%;2、汽车进口以过渡期开始,配额基数逐年递减,到2005年取消配额,以便于逐步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限制;3、国家在资本流动、国产化比例、股权比例等方面的规定有所松动,用以降低外资准入条件,提供市场准入渠道;4、国家将撤消技术壁垒,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取消目录管理,实行产品认证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