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的一些综述分析

合集下载

昆明生态类型气候特点

昆明生态类型气候特点

昆明的气候特点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

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出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重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害。

简述我国高原区重要机场的气候特点

简述我国高原区重要机场的气候特点

简述我国高原区重要机场的气候特点
我国高原区的重要机场包括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等。

这些机场所处的高原地区气候特点明显,主要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原地区的气温变化大。

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压较低,
空气稀薄,导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昼夜温差较大。

同时,高原地区的气温季节性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
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其次,高原地区的降水量较少。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空气稀薄,导致水汽含量较低,降水量也相应较少。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高原地区,降水量更是极少,常年干旱。

而在西南地区的高原地区,由于受到季
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但冬季降水量较少。

第三,高原地区的风力较大。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导致风力较大。

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高原地区的风力更是强劲,常
常伴随着沙尘暴和风雪天气。

最后,高原地区的气候干燥。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水汽含量较低,导致空气干燥。

尤其是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空气
湿度更低,导致空气干燥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我国高原区重要机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变化大、降水量少、风力强劲、气候干燥等方面。

这些气候特点对机场的运营和飞行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机场管理部门和航空公司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和预测,提高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航空公司加强对飞行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复杂气象条件的能力,确保飞行安全。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一、环流的季节转换1、近地面的平均流场(1)冬季: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四川伸入低纬高原并一直延伸到北部湾,在辐合线南面和西面盛行西南风,风速普遍大于5~6m/s。

这与地形和海拔高度有关系,南支西风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南支槽,低纬高原处于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影响下;在辐合线北面和东面盛行东北冬季风,气流具有很强的反气旋曲率,这是冬季风绕过青藏高原后,受地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形式主要是以西北气流的影响为主,而云南则受偏东回流气流的影响,这是由于在冬季风的引导下,地面冷高压的南下路径偏东,当冷空气进入华南或入海后,冷空气沿冷高压南侧的偏东回流气流影响云南。

(2)夏季:盛行偏南气流并有气旋式弯曲,当其偏南气流向北翻越高原进入四川盆地后出项气旋式涡旋,大致在105oE附近,西南气流和东南气流成汇合状。

即所谓的印度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汇地带。

2、700hPa和500hPa平均流场(1)冬季:700hPa上南支西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到青藏高原东南侧进入云南,转为西南气流呈现出明显的的气旋性弯曲,并形成一支狭长的强风带,滇中的昆明西南风达到15m/s,这一特点在500hPa上表现尤为突出。

云南从700hPa到500hPa都为正涡度中心控制,昆明附近为深厚的最强正涡度中心。

北支西风气流从西北向东南,700hPa上在云南北侧30oN附近与南支北上气流相汇合。

这一辐合线以北为负涡度区所控制,最强负涡度中心处于青藏高原东北侧。

500hPa上青藏高原的北侧也有一支强西北风,在急流南侧 (青藏高原的大部、四川盆地北部)为负涡度控制,南北两支西风在低纬高原汇合。

⑵夏季西风绕流效应依然存在,但与冬季有很大不同,南支西风已不存在。

700hPa上低纬高原被西南季风控制,季风一直围绕青藏高原东南侧推进到秦岭一带,云南在气旋式流场的控制之下;500hPa上一支由孟加拉湾一带来的西南季风代替了南支西风,以青藏高原北侧的偏北气流形成了一条横贯青藏高原的切变线。

昆明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哪些特点

昆明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哪些特点

昆明属于什么⽓候类型有哪些特点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原⼭地季风⽓候。

昆明全年温差较⼩,市区年平均⽓温在15℃左右,最热时⽉平均⽓温19℃左右,最冷时⽉平均⽓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温最⾼31.2℃,最低-7.8℃。

昆明市虽位于北纬亚热带,但境内⼤多数地区夏⽆酷暑,冬⽆严寒,素以“春城”之称⽽享誉中外。

昆明的⽓候特点
⼀是春季温暖,⼲燥少⾬,⽇温变化⼤。

⽉平均⽓温多在20℃以下。

⼆是夏⽆酷暑,⾬量集中,降⾬量占全年⾬量的60%以上,平均⽓温22℃。

三是秋季温凉,天⾼⽓爽,⾬⽔减少,霜期开始。

四是冬⽆严寒,⽇照充⾜,天晴少⾬。

每⽉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照230⼩时左右,⾬⽇4天左右,全⽉降⾬量仅占全年的3--5%。

昆明的地理位置
昆明位于中国西南云贵⾼原中部,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市中⼼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南濒滇池,三⾯环⼭,滇池平原。

昆明是中国⾯向东南亚、南亚乃⾄中东、南欧、⾮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昆明市中⼼海拔约1891m。

拱王⼭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点,海拔4247.7m,⾦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

市域地处云贵⾼原,总体地势北部⾼,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一、环流的季节转换1、近地面的平均流场(1)冬季: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四川伸入低纬高原并一直延伸到北部湾,在辐合线南面和西面盛行西南风,风速普遍大于5~6m/s。

这与地形和海拔高度有关系,南支西风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南支槽,低纬高原处于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影响下;在辐合线北面和东面盛行东北冬季风,气流具有很强的反气旋曲率,这是冬季风绕过青藏高原后,受地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形式主要是以西北气流的影响为主,而云南则受偏东回流气流的影响,这是由于在冬季风的引导下,地面冷高压的南下路径偏东,当冷空气进入华南或入海后,冷空气沿冷高压南侧的偏东回流气流影响云南。

(2)夏季:盛行偏南气流并有气旋式弯曲,当其偏南气流向北翻越高原进入四川盆地后出项气旋式涡旋,大致在105oE附近,西南气流和东南气流成汇合状。

即所谓的印度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汇地带。

2、700hPa和500hPa平均流场(1)冬季:700hPa上南支西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到青藏高原东南侧进入云南,转为西南气流呈现出明显的的气旋性弯曲,并形成一支狭长的强风带,滇中的昆明西南风达到15m/s,这一特点在500hPa上表现尤为突出。

云南从700hPa到500hPa都为正涡度中心控制,昆明附近为深厚的最强正涡度中心。

北支西风气流从西北向东南,700hPa上在云南北侧30oN附近与南支北上气流相汇合。

这一辐合线以北为负涡度区所控制,最强负涡度中心处于青藏高原东北侧。

500hPa上青藏高原的北侧也有一支强西北风,在急流南侧(青藏高原的大部、四川盆地北部)为负涡度控制,南北两支西风在低纬高原汇合。

(2)夏季西风绕流效应依然存在,但与冬季有很大不同,南支西风已不存在。

700hPa上低纬高原被西南季风控制,季风一直围绕青藏高原东南侧推进到秦岭一带,云南在气旋式流场的控制之下;500hPa上一支由孟加拉湾一带来的西南季风代替了南支西风,以青藏高原北侧的偏北气流形成了一条横贯青藏高原的切变线。

昆明机场大雾特征及地温场数据在预报中的作用

昆明机场大雾特征及地温场数据在预报中的作用

昆明机场大雾特征及地温场数据在预报中的作用摘要:通过查阅长水机场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月总簿数据,得到转场以来昆明机场大雾日数据,做初步统计分析,并对17年5月后的雾结合地温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试图为长水机场雾预报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分辨率0.75x0.75)对典型大雾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水机场大雾多出现在10月-2月,且有64.8%的大雾日与降水有关联;可将地气温差变化作为夏季雾消散时刻预报的参考依据之一;,可将地表以下几层温度变化趋势结合作为冬季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雾的生消预报的参考依据之一。

关键词:长水机场;大雾;地温前言雾指的是悬浮于近地层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距离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

根据民航飞行需求按其特征可划分为大雾,冻雾,轻雾,部分雾,碎雾及浅雾,其中对飞行影响较大的为大雾、冻雾及部分雾。

长水机场位于多山地带之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低能见天气时有发生,6年来多个航班受到影响,“1.03”大雾更是给长水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为了减少低能见天气对机场运行的影响,2017年5月昆明机场完成地温场的建立,希望能用地气温差进一步优化雾的判识指标。

本文对2012年6月-2018年2月昆明机场雾日(大雾,冻雾,部分雾)进行了统计,并对17年5月后的雾结合地温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试图为长水机场雾预报提供更多的理论依。

1.资料与方法民航云南空管分局气象台2012年6月-2018年2月月总簿数据;本场自动观测站数据;欧洲中心(ECMWF)逐六小时再分析资料,格距0.75°×0.75°。

通过月总簿数据统计出2012-2018年的大雾日,做简要的统计分析,然后重点分析17年5月-18年2月大雾日的本场自动气象站各个气象要素特征及环流背景。

2.雾的统计分析逐日统计12年6月—18年2月月总簿天气纪要栏数据得出12年-18年,长水机场共有193个大雾日,除17年到达42日,其余每年在30日左右。

(优选)我国各区航空气候特征

(优选)我国各区航空气候特征

三、江淮区
气候特征
1.冬季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云量南部多 于北部
2.春季天气多变,淮河以北以晴天为主, 淮河以南雨日稍多,
影响:大风,黄河沿岸多风沙,雷暴。
气候特征
3.夏季气温较高,云雨多,初夏有梅 雨季。
影响:常有暴雨和雷暴 4.秋季天气晴朗,秦岭及渭河谷地 多秋雨。
重要机场 上海机场
主要受雾、海陆风及市区烟粒的 影响。 ▪ (1)全年多雾 ▪ 辐射雾:9~12月; ▪ 锋面雾:12~3月; ▪ 平流雾: 3~5月。
▪ 4.秋季天气一般晴好, 凉爽,晴天日数增多。
气候特征
▪ 另外: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冬季易产生扰动 低云,夏季易产生平流低云,云底高度低, 移动快,对飞行影响较大。
首都机场气候特点
▪ 1.冬半年多晴天,有时 有低云;
▪ 2.冬春季有大风、风沙 ▪ 3.夏季有雷暴; ▪ 4.能见度 ▪ 一般大于10千米。
▪ 地方性天气特点显著: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周 围山多坡陡,地形复杂,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常以中小尺度对流天气为主,具体表现为发生 发展快、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小,但强度大、 来势猛、时间短、次数多等特点。
西风急流
▪ 2—4月,昆明上空的南支西风急流非常强 盛,地面热低压也强烈发展,受动量下传 的影响,昆明午后风速增大,加上山区特 殊地形的影响,飞机在昆明管制区航线上 飞行或在机场起飞着陆过程中,常常会遇 到较强烈的晴空颠簸。
▪ 春季多西南大风,并偶伴有风沙,影响能见 度。
▪ 夏季多冷锋雷暴及冷涡雷暴,春秋季的雷暴 都是强冷锋雷暴。
二、华北区
(一)气候特征
东部湿润、西部干燥。 ▪ 1.冬季较为寒冷,降水少,有偏北大风; ▪ 2.春季天气多变,气候干燥,多大风、风沙;

昆明气候特征(图表)

昆明气候特征(图表)

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的一些综述分析
一、引言
昆明气候以降水为其主要特征。

全年划分为“雨季”和“干季”两个自然天气季节。

雨季(5-10月),西南季风决定了其天气特征;温度显著增加,温度日夜变幅减少,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增加和温度响应降低。

干季(11月-次年4月),印度大陆北部平流过来的干、暖空气决定其天气特征:湿度显著减少,温度日夜变幅增大,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减少。

就天气气候而言,降水对飞行活动固然有一定影响,但非主要的天气特征。

在“雨季”,雷暴对飞行安全与正常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雷暴就成为雨季期间的天气气候的主要特征。

就此,本文根据昆明机场1980-1988年的天气历史资料,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做一些综述分析。

二、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
云南气候有干、雨两季之分,同样,昆明气候也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

由表1的各标准层月平均露点温度可以看出,1-4月昆明700hPa的平均露点温度均小于0.6℃,至5月则突升至3.67℃,至11月则又突然降至0.36℃在800hPa、600hPa、500hPa和400hPa等压面上的露点温度同样也表现出了这种突升和突降的情况。

水汽含量的显著差异,正是昆明存在“雨季”和“干季”的例证之一。

下面将做进一步的探讨。

表1:1990年昆明探空各标准层月平均露点温度(℃)
(一)雷暴
雷暴是发生在积雨云中既有雷声又有闪电(或仅闻雷声不见闪电)的天气现象。

当雷暴出现时,常常伴随着暴风骤雨,是一种对飞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

在雷暴区飞行,强烈的气流扰动,会使飞机发生剧烈的颠簸,大量的过冷却水滴会使飞机产生积水,闪电会严重地干扰无线通信,甚至烧毁部分电子设备。

所以,飞机应尽量避免在雷暴天区中飞行。

据统计昆明机场雷暴历史资料得知,昆明机场任何一个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但在同一年中每一个月却不一定出现(见表2)。

由表2的统计中可知,盛夏季节的6、7、8三个月雷暴的多发季节,3个月雷暴的总和占全年雷暴总数的60.3%,其次是雨季前的4、5月和雨季后期的9、10月,这4个月的雷暴总数占全年雷暴总数的29.1%。

而11月至次年3月5个月的雷暴总和占全看雷暴总数的10.6%。

显而易见,昆明机场的雷暴主要集中在雨季(夏季),约占总数的82%。

以雷暴出现的时间序列(表略)来看,雨季绝大多数雷暴均发生在午后,分析得知热力因素是雨季昆明机场地区产生雷暴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午前雷雨和夜雷次数相对较少。

干季(冬季)则以夜雷和午前雷居多,其形成大多是冷锋(或静止锋)和槽线(或切变线)相结合影响的结果。

从雷暴持续时间来看,干季大多数小于1小时,而雨季绝大多数大于半小时而小于2小时,超过4小时的极少,如1980年7月11日曾出现一次,其天气实况记录如下:
R1831N-2010NE-2101E-2220S-2305
▽2035-2400
超过4小时的强暴雨尽管极少,但对飞行活动却影响最大,特别是对进近过程中的飞机,应避免在强雷雨阶段着陆。

表2:昆明机场1980-1988年雷暴出现日数
(二)降水
降水往往造成能见度变坏,同时常常伴随着雷暴、风切变的出现,对飞行活动影响较大。

据对降水资料统计发现(见表3),昆明机场干季(从11月-次年4月)的雨量是100.2毫米,雨日是39天;湿季的雨量约为干季的9倍,湿季的雨日为干季的3倍多。

全看总降雨量为980.4毫米,雨日为152.4天。

9年中日最大降水量曾达到92.4毫米(1983年7月31日)和91.3毫米(1981年9月20日),同时,能见度极差,跑道积水,影响了航班正常运行。

表3:昆明机场1980-1988年平均雨量、雨日表
(三)能见度
低能见度是不利于飞行的气象要素之一。

低能见度的存在,危及着飞机的起降,直接影响航班的正常与安全。

做好低能见的预报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能见度的历史资料,昆明机场干季(冬季)能见度较坏,雨季(夏季)较好。

雨季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是降水,当降水较大较密时,会出现短时间的小于2000米的低能见度,当降水强度减弱时,能见度随之好转。

在干季由于昆明近地面层的多幅射逆温,大气层结稳定,雾较多。

由表4可看出,昆明机场轻雾出现日数平均为164.1次,干季(11月-次年4月)约占总数的68%。

再由表5可知,能见度小于或等于2500米的年平均日数为40天,小于或等于2000米的低能见度年平均日数为20天,同时82%的都发生在干季。

小于或等于1000米的年平均为4天,而大雾日年平均仅为2天,同时绝大部分发生在11月-次年1月。

由此可见,昆明机场小于或等于1000米的能低见度较少出现。

就冬季雾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在早晨7点到11点半这间,雾在8点至9点之间最浓,能见度最差。

这是由于辐射逆温的存在、大气层结稳定,风速较小(静风或1-2米/秒的微风),日升后,地面霜及水汽的蒸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0点后,随着地面温度的升高,近地面点层辐身逆温层被破坏,雾渐渐消失。

表4:1980-1988年昆明机场轻雾出现日数
表5:昆明机场1980-1988年年平均低能见度日数
(四)风
昆明机场地区一年四季主要盛行西南风。

干季,由于副热带西风急流逐渐南移至20°N至30°N之间,且强度大,昆明上空由强劲的偏西风控制,地面为干、暖的大陆气团控制,地面盛行西南偏西风,风速较大,午后平均风速5-8米/秒,阵风12-21米/秒;雨季,由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北移,强度减弱,昆明机场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盛行西南偏南风,风速明显减小,午后平均风速2-5米/秒,但若有冷锋、槽线或切变线过境,会出现短时间的大风或较大的阵风,Cb风就是其中一种。

阵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绝大部分在1小时内停息,尽管持续短,但对飞机起降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五)低云
天气历史资料表明,云量≥4/8,云高≤250米的低云年平均为8次,云高≤150米的低云年平均为3次。

一般情况下,低云大多产生于午前,对飞行影响较大,午后随着地面温度的增加,云高显著上升,对飞行已无大的影响。

昆明机场低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干季是低云的多发季节,雨季则较少;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干季低云的形成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且持续时间长,雨季低云则和暖湿气流的辐合相关联,但持续时间短。

(六)温度
昆明机场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度1895米。

夏季,由于地面温度的升高,往往迫使飞机减载。

主要是因为高原机场地面温度升高后,空气密度减少,造成飞机升力减小。

表6对昆明机场1984-1988年的天气历史资料的温度要素值进行了计算。

表6:昆明机场1984-1988年的一些温度要素值(℃)
三、大气环流特征
普查多年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后,发现与昆明天气气候相联系的有以下几种天气系统。

(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一个稳定少动的暖性深厚系统,副高除在盛夏偶尔有南北狭长的形状外,一般长轴都呈西南西-东北工走向。

副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位置冬季最南,夏季最北。

从冬到夏,高压带由南向北移动,而且北进带与西伸相结合;雨季(夏季)由于副高的北进和西伸,而且昆明处于副高西部的边缘部分,大气呈潮湿不稳定状态,天气日变化非常明显。

当高压脊西部有小范围气旋式风切变地区,易产生雷雨天气,随着高压脊的进一步西伸,下沉气流逐渐加强,则又转为晴朗少云天气。

当高压脊东撤时,其西部往往伴有低槽东移,若大气潮湿而且不稳定,往往造成大范围的雷阵雨天气。

这就是为什么副高西进东撤时,昆明机场地区形成雷阵雨天气的原因。

(二)青藏高压
夏季,在500hPa图上,高原地区常有一暖性高压活动,即青藏高压。

它的活动也常常影响昆明天气。

当其加强东移时,往往引导冷平流进袭云南上空,或者与西太平洋
高压脊在本区形成两高间的切变线,若有适当的水汽含量不稳定层结,往往能产生强度较强、范围广的雷雨天气。

(四)孟加拉湾低压
普查多年卫星云图资料,影响本区的孟加拉湾低压位于18°N以北,90°E附近,低压中心或中心轴线位于20°N以北的孟湾和中印半岛北部,而孟湾北部、印度东北部和孟买附近更为集中,有时低压北移发展为飓风。

受其影响,云南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

孟湾低压的存在和发展,是昆明夏季雷雨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南支槽
北部的高原南侧地区,南支槽(即副热带西风槽)的平均位置有两个,一个在70°E 附近,一个在90°E附近,夏季的南支槽是位于或南伸到青藏高压与伊朗高压之间的低槽,它的活动与发展,与副高和青藏高压密切相关。

南支槽发展东移,往往造成云南地区的雷雨天气,槽过以后,天气转晴。

而冬、春、秋三季的南支槽是位于副热带、西风带之中的低槽。

(五)冷锋、昆明准静止锋
夏季,由于副高的稳定维持,而且位置偏西、偏北,常使冷锋受阻于川南或云贵北部而静止。

若冷锋南下的同时,青藏高压加强东移,副高减弱撤退,则冷锋南侵至昆明-贵阳以南地区,配合南支槽或500hPa以下的切变线,所到之处,常常导致成片的强雷雨或暴雨天气过程。

由四川、贵州进入云南的冷空气,因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的阻挡作用,使冷空气常静止在沾益、威宁以西,昭通以南,昆明和会泽的东北方,从面构成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出现于冬半年者较多,出现于夏半年者较少,其停留时间冬半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