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荒缪的苦难哲学,常常以对受难者的赞美,来转移我们对苦难根源的追问。从这个意义看,苦难哲学不啻.(chì)是一味甜美的麻醉剂。

B.《一路书香》是具创新形态的户外读书类节目之一,通过嘉宾体验书中的“人、事、物”来“3D 还原”名著中的精髓.(suí),让嘉宾在体验中领悟书中的深刻内涵。

C.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怏.(yàng)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珊珊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D.进入五月,石榴树高过了房檐,树冠.(guān)日渐伸展,深红色的花儿登上枝头。

满树繁花闪烁在浓密的绿叶间,绽放在阳光妩媚的夏日里,别样的热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在我们的经验中,常飘荡着一些义愤填膺

....的声音:“对害群之马谈何道理!”“以牙还

牙,以暴制暴,以恶惩恶!”【甲】可以说,这类话已比比

..皆是

..、广为流传(甚至深入人心)了。【乙】而“目标大于手段”的本能逻辑和“痛打落水狗”的文化冲动,在现实的司法行为中也浸渗很深,诸如逼供、诱供、违规和非法取证等。

或许,我们现在和将来的司法定义,都未必和“米兰达法则”重叠,但普及同质的司法

理念和执法信仰,则完全必要,且迫在眉睫。【丙】作为一个警察或法官,尽管

..打击犯罪的

心情多么迫切,同情受害者的心理何等强烈,若不能忠实地维护嫌疑人的权利,就背离

..了正义立场和法律本位,还有什么资格代表法律和威严?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义愤填膺B.比比皆是C.尽管D.背离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6 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B.根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的调查和统计,近年来浙江海洋经济稳步增长,呈现出增速加快、质量提升、效益向好、带动力增强的态势。

C.当下许多“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展示自我,也让人深信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大学生被骗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是否真如人们所说的“高学历,低智商”?《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68.4%的受害者归因于缺少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所致。5.这幅漫画取材于“我国圆珠笔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这一新闻事件,但作者却意不在拷问中国制造业。请说说你对这幅漫画主旨的理解。(3分)

6.苏轼《江城子·江景》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张先共赏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时“忽闻江上弄哀筝”的情景,请你展开想象对筝声进行描写。要求: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60 字。(6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10 分)

速读,按字面解释,就是快速地阅览。它注重的是阅读过程的提速,目的是应对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书本,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把握更多的机会。

早在上世纪中后期,“速读”一词就经常出现在报刊的读书专题版面,以期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中央电视台曾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的广告,为速读之风推波助澜——大有谁不速读,谁就要被时代淘汰之意。许多不明真相的读者和好奇者,纷纷购买定价很高的《学习的革命》,然后反复翻之读之,希望快速掌握速读的各种“要领”,准确运用速读的各种“方法”。一些出版社顺应社会上猛刮劲吹的速读之风,趁势而上推出众多的“速读外国名著丛书”“速读中国现代经典文学丛书”“速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本”一类的图书。结果,一些读者购买了这些“压缩书”和“精简书”之后,随即发出了“原来名著和经典也就这种水平”的喟叹。其实这是“速读”惹的祸。为了读者能够速读,几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一部名著或经典,被压缩或精简成数千字、上万字的故事梗概或者作品简介。读者发现,这些被抽剥了“血肉”的“经典”,读得再多也是白读,更要命的是,它还

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信心。

速读的正面价值被夸大以后,培训速读的商业机构就应运而生。它们收费招生,以函授、面授和网络教学等各种方式,培训阅读者的速读能力。他们安慰受训者,最常见和最有蛊惑性的话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速读能力,只是缺少速读方法。经过训练,改变阅读习惯,就能够把阅读的潜能激发出来。”然而即便成功了通过速读的培训,具备了所谓“眼脑直映,一眼看一行甚至整个页面”的速读能力,又能怎样呢?这样的速读,能享受多少阅读的乐趣呢?

速读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价值,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阅读者是不是都得提高阅读的速度呢?我看未必如此,更没必要刻意如此。一个纯粹的阅读者,其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各种文凭或者是形形色色的证书,而是为了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丰富内心生活与透亮内心世界。只有不受速度制约的入心入脑的品读,才会让人真正体验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维护阅读的信仰和尊严。

生活在一个图“快”的年代,生存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与“快”字沾上边,只有具备“快”字当头的思想意识,你才能赢得良好的生存能力与生活条件。然而就阅读而言,最好不要一味图“快”。图书毕竟是一种精神产品,其性质决定了人们的“使用方式”,不在多而在精,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

作为一个自由阅读者,我一直拒绝速读。我宁可用速读十几本书乃至几十本书的时间来有滋有味地品读一本书。

7.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有些阅读者希望更快地阅读更多的书籍。

B.报刊版面经常出现“速读”,是为了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

C.一些出版社推出众多的速读图书,起到了为速读之风推波助澜的作用。

D.图书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图书的使用不在阅读的数量而在阅读的质量。

8.对作者拒绝速读的理由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速读是为了获取各种文凭或形形色色的证书,但不会速读也不会被时代淘汰。

B.把名著或经典压缩、精简成故事梗概或作品简介,这必然会让读者产生误会。

C.商业机构为了收费招生蛊惑人心:速读能改变阅读习惯且能激发出阅读潜能。

D.速读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却无法达到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的阅读目的。9.某高中学校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展了课外阅读考级评比活动,每个等级都规定一定的阅读篇目和数量。请结合本文的基本观点,简要评析上述做法。(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 分)

记忆中的老台门

沈卫君

一位好友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她曾居住过的老台门照片:雕花镂空的花墙,古朴典雅的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