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绪管理策略与情绪ABC理论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的常用模式分析word版本

合集下载

情绪管理:利用“ABC”,尝试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利用“ABC”,尝试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利用“ABC”,尝试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能力往往与情商高低有很大的关联,常常陷入情绪之中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做好情绪管理,能让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然而,你知道么?情绪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情绪管理的四个步骤。

一、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当情绪袭来时,我们应该有足够冷静的头脑发现它们,究竟是开心的、幸福的,还是难过的、痛苦的?这是对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如果察觉不到,一味受情绪控制,可能做出一些事后让自己后悔的事。

二、接纳自己的情绪。

由于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应有的情绪的。

如当一个男孩摔倒时,悲伤地哭了,周围人会安慰他:“男孩子要勇敢,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样当相似的事情发生时,就迫使他隐藏起来这种悲伤的情绪。

可是生活中能引发悲伤情绪的事件太多,长期隐藏,极容易把这种悲伤情绪转换成其他的形式,比如暴躁、易怒等等。

当有情绪的时候,接受和承认他,我就是悲伤,我就是难过,先接受自己,才能有突破的可能。

三、弄清楚情绪为什么产生心理学的“ABC理论”,通俗一点讲,A表示发生的事件,C 表示情绪,B表示导致情绪发生的根源。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可以利用ABC理论进行分析。

以“书包掉在地上,书本散落一地,我很生气”为例,介绍一下分析方法:书本散落一地(A),我很生气(C)。

这是表面的,那根源(B)是什么呢?静下心想想,原来,书包掉落,书本散落,可是没人帮助我一起捡起,而是冷漠的走开,让我很难过,甚至生气是B。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就发现了“生气”这种情绪产生的根源。

ABC理论能帮助我们发现这件事让情绪产生的根源,我们对情绪进行分析,其实也就是寻找B的过程,而我们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个调整B的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当我发现了B是来自于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缺少好朋友,能帮忙,所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少生气,要尝试去多交朋友。

调整了B之后,我生气的情绪(C)自然而然就改善了。

ABC情绪理论管理情绪-情绪管理

ABC情绪理论管理情绪-情绪管理

ABC情绪理论管理情绪-情绪管理ABC情绪理论管理情绪-情绪管理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

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

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

ABC情绪理论是我比较偏爱的一个理论,简要的说就是:A(事件)B(认知/看法)C(情绪/结果)相关不相关不相关相关相关相关对于一件事情发生的结果或者情绪,通常有三种看法:1)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或情绪,仅取决于这件事本身,而和人们的看法、认知没有关系;2)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或情绪,仅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认知等,而和这件事本身没有关系;3)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或情绪,不仅和这件事本身相关,而且和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认知等相关。

正确的选项是:2)。

它的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情绪及结果,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认知和信念。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

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

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

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第一个秀才之所以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果(C1),是因为他考场上文思枯竭,而文思枯竭是因为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又是因为他看到令他感到“触霉头”(B1)的棺材(A)。

浅谈情绪管理策略与情绪ABC理论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的常用模式分析

浅谈情绪管理策略与情绪ABC理论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的常用模式分析

浅谈情绪管理策略与情绪ABC理论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的常用模式分析------------------**的心理分析与成长报告时逢大数据时代,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压力、快节奏、多变化、强竞争的时代,在如此的时代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日益剧增的各种各样巨大的压力,在不断调整自身的状态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时还要与团队有效的融合。

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不被情绪左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可以确定的是,情绪产生的机制的比主观意识的神经中枢级别低,换句话说就是主观意识是可以支配情绪的,而我们所谓情绪管理策略以及情绪管理的方法的存在都建立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之上。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因此面对同样的情景,抱有不同信念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以情绪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自己的信念,通过一定方式使自己持有相对有利的信念就是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

在我看来,保持良好心态的关键在于保持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幼年时期我,很容易处于被某种情绪支配的状态,比如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满脑子都是那件事,对任何人态度都会极端恶劣;更糟糕的是有些情况下,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在我的心头萦绕很长时间,并且随着时间腐烂发酵孕育出更强烈的不良情绪,有的时候甚至忘记了最初生气的原因只是因为生气而生气,毫无意义的对周遭的一切进行着发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了“克制”与“忍耐”,逐渐明白了世界并不是围绕着我一个人旋转的,明白了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会按照我的意志来发展。

明白了有些事情,就算用尽全身力气哭到昏天黑地,把所有能拿起来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摔个粉碎也不会实现。

情绪管理ABC理论-情绪管理:我的情绪我做主

情绪管理ABC理论-情绪管理:我的情绪我做主

情绪管理ABC理论-情绪管理:我的情绪我做主
情绪管理ABC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爱德华·爱萨克斯(Edwin R. A. Selas)提出的一
种情绪管理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一个人对某种情绪的处理能力。

这种理论是基于他认为,
一个人可以通过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和调节情绪,以及利用这种能力来改变自己的情绪。

ABC理论看似简单,但其实也非常有效。

具体来说,ABC理论在情绪管理中被分成三个步骤:A、B、C。

第一步,A代表事件(A for Antecedent)。

A是指一个导致一种惩罚的事件,识别这
个事件,并对其负责,将使你能够更好地把握下一步的工作。

第二步,B代表行为(B for Behavior)。

B是指你对该事件做出的反应,要探索你自
己的行为,并分析是什么激发了你的情绪,这将有助于你更准确地判断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第三步,C代表结果(C for Consequence)。

C是指你对自己情绪的反馈结果。

知道自
己情绪对事态情况的反应,可以帮助你考虑其他可能的解决办法。

总之,ABC理论就是发现、识别和改变情绪的一种情绪管理方法,是基于自己有效地
控制情绪的基本原则:我的情绪我做主。

要想成功应用ABC理论,必须具有自我意识、好
奇心和分析性,才能更好地控制情绪。

只有当你能够清楚、准确地理解你情绪的基础原因,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控制你的情绪,有效保护自己的情绪。

合理应用ABC理论,能够帮
助我们更好的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情绪,有效的控制情绪,改善心情,进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情绪abc 理论” 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情绪abc 理论” 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情绪abc 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情绪ABC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理解和操纵情绪的准则。

它要求做出一个当事人的情绪,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或改变某一特定情况的情绪。

情绪ABC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之一、乔治沙奇(Albion Ross)发明的。

他将此理论应用到班级的管理上,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情绪ABC理论假设,所有的情绪都由三个因素组成:A(激发情绪的事件或经历),B(当事人对该事件或经历的个人反应或认知),C (当事人对该事件或经历的行为或情绪反应)。

作为一种管理技术,情绪ABC理论用一个5步的步骤来描述:首先,当观察者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应立即记录此行为,以方便日后复查。

其次,观察者应发现和分析事件发生时哪些原因激发了学生的行为,这就是A(因素)。

第三,观察者应发现学生当时的个人感受,比如愤怒、恐惧、焦虑或委屈等,这就是B(反应)。

第四,观察者应发现学生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例如大声喊叫、打闹或伤害他人等,这就是C(行为)。

最后,观察者应针对事件中的B(反应)和C(行为)进行改变,以有效地解决此事件。

由于情绪ABC理论能够更有效地理解情绪,所以它可以在班级的管理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用这种方法,老师可以分析学生的行为,发现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经历和情绪反应,并依此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改善学习环境。

以具体案例来说,假设一个学生发脾气,老师应该首先记录此行为,并发现和分析激发他发脾气的原因(A因素),如老师进行作业讲解时,学生有收不到全部信息而打断老师的感受,或与老师之间出现摩擦而产生的抵触(B反应),然后老师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学生的行为,如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耐心和耐心地拨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这种发脾气是不正确的(C行为)。

从而,情绪ABC理论是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情绪,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行为,从而调整学生的行为,改善班级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如何运用“情绪ABC理论”指导中职生进行情绪调试

浅谈如何运用“情绪ABC理论”指导中职生进行情绪调试

浅谈如何运用“情绪ABC理论”指导中职生进行情绪调试一、何为“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

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简称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简称C)的间接原因,其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elief,简称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后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起。

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非理性观念。

同样的一件消极的事情,对不同人的心理打击程度及其后果差别是很大的,其中最重要一点原因就是不同的人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不一样。

人的情绪在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与认知的过程。

一个人的情绪不但源自于个人的哲学信念,且会因为不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而使不良情绪持续下来。

而中职生处于一生中正确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固有的观念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存在,所以,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教会学生改变自身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来改变并控制情绪。

外界的人、事物从不主宰自己的情绪,信念系统才是情绪的主人。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哪些信念会让自身产生负面情绪,哪些信念会阻碍自身的成绩提升。

在教师的辅导下,改变或修正局限性信念,面临困境时,停止报怨,寻求信念上的突破,建立积极的思维路径,才能及时地调试好自己的情绪。

二、中职生情绪问题一般是指中职生的消极情绪,或称负情绪,是基于不幸事件而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

另外,情绪问题也不排除因高兴事件而引起的高度兴奋,对身心造成危害。

这两个方面合称劣性情绪。

劣性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过度的情绪、情感体验会引发生理上的病变,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在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还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

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气语调来识别其情绪,适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其学会正确地进行情绪调试。

举例说明对情绪管理中abc模型的理解

举例说明对情绪管理中abc模型的理解

举例说明对情绪管理中abc模型的理解
,行文流畅
ABC模型是一种可以用于情绪管理的框架,其定义了一种整体性的策略,可以
帮助个体有效地处理情绪。

什么是ABC模型? ABC模型包含三个重要的步骤,Accurent,Behavior,Consequences,即现状、行为和后果。

假设,一个人想要减轻压力和管理情绪,ABC模型提出,这个人需要首先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以精确地定义当前处于哪种状态。

其次,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行为,以便使情绪得到有效管理。

最后,应对采取的行为的后果进行评估,看看自己行为的影响,并进行结果调整等。

通过ABC模型,有助于识别如何能够成功调整情绪,而不影响其他的心理健康。

ABC模型的一般用法是,框架允许个体弄清自己沮丧和紧张的原因,并更加明
确地看到自己,从而帮助控制情绪。

采用ABC模型控制情绪,通常需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首先,准备一些实物资源,如放飞自己的心态,想象释放压力,以助于把情绪压抑下来。

其次,准备心理资源,例如发展肯定性思维,促进联想思维。

最后,重要的是要反思行为的后果,贴切地回答问题的步骤,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情绪管理行为。

因此,ABC模型可以帮助个体实现有效地支配他们的情绪,应对当下的危机,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行为责任能力,提升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以及拓展情绪处理技巧。

ABC模型所提出的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处理情绪体验,洞察情
绪驱动因素,并从根本上改善情绪状况。

做情绪的主人ABC理论的应用

做情绪的主人ABC理论的应用

阿拉怎么啦?
数学考卷发下来了……
79!比上次退 步了10分!爸 爸妈妈一定会 对我很失望。
阿拉非常沮丧,趴在课桌上闷闷不乐……
这道题怎么多扣 了我2分?王老 师从来没对我有 过好感! 唉……
好朋友小强过来了……
阿拉,放学了, 我们一起走吧!
才不跟你 一起走呢!
小强上前看阿拉的试卷……
啊呀,第三道题你不是 复习 过了吗? 怎么做
K+N+O+W+L+E+D+G+E ▪ =11+14+15+23+12+5+4+7+5 = 96% ▪ Love(爱情)
L+O+V+E=12+15+22+5 = 54% ▪ Luck(好运)
L+U+C+K=12+21+3+11 = 47%
▪ 什么能使得生活变得相对圆满? ▪ 是Money(金钱)吗? ...
不理同学、尖刻
躲避老师 不敢告诉父母
如果阿拉不那样想,他的情绪和行为就会……
原来的想法
他还可以这样想
那么,他就会这样做
成绩不可以下降
难过、伤心
例:成绩总会有升有降 保持原有的热情
平静
我太笨了
悲观、自责
例:一次不代表一生
自信
加倍努力
同学都幸灾乐祸
讨厌、恼怒
例:同学们没有恶意
友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师对我没好感
小结
➢ 谁控制着我们的情绪? ➢ 什么导致消极的情绪? ➢ 你愿意让不合理想法控制着你的情绪吗? ➢ 你愿意让自己陷入消极情绪的深渊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情绪管理策略与情绪ABC理论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的常
用模式分析
------------------**的心理分析与成长报告时逢大数据时代,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压力、快节奏、多变化、强竞争的时代,在如此的时代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日益剧增的各种各样巨大的压力,在不断调整自身的状态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时还要与团队有效的融合。

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不被情绪左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可以确定的是,情绪产生的机制的比主观意识的神经中枢级别低,换句话说就是主观意识是可以支配情绪的,而我们所谓情绪管理策略以及情绪管理的方法的存在都建立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之上。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因此面对同样的情景,抱有不同信念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以情绪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自己的信念,通过一定方式使自己持有相对有利的信念就是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

在我看来,保持良好心态的关键在于保持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幼年时期我,很容易处于被某种情绪支配的状态,比如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满脑子都是那件事,对任何人态度都会极端恶劣;更糟糕的是有些情况下,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在我的心头萦绕很长时间,并且随着时间腐烂发酵孕育出更强烈的不良情绪,有的时候甚至忘记了最初生气的原因只是因为生气而生气,毫无意义的对周遭的一切进行着发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了“克制”与“忍耐”,逐渐明白了世界并不是围绕着我一个人旋转的,明白了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会按照我的意志来发展。

明白了有些事情,就算用尽全身力气哭到昏天黑地,把所有能拿起来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摔个粉碎也不会实现。

值得庆幸的是,事实上从小到大我并没有摔过几次东西。

对幼年时期的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亲的一言一行。

后来我才明白,有一位温柔理性而又充满耐心与智慧的父亲是何等的幸运。

随着年龄的成长,我逐渐对那些在极端情况下能够保持理智与善良,慷慨大度能够原谅别人的人萌生了名为向往的感情。

一些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可贵品质深深吸引了我,这些向往和吸引仿佛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为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了前进的方向。

我经常反思自己在处理事务中的态度与情绪,并且找出其中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以便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更好的处理。

就是再这样一个漫长的模仿、反思、积累的成长过程中,我逐渐成为了现在的我,直到现在我仍在不断改变。

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我总结出了以下保持乐观豁达的三个关键:
1.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要明白自己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犹如尘埃的行星文明的几十亿分之一,自己是如此的平凡与渺小,世间万物不会围绕自己旋转。

如此一来,对
于许多看似忍无可忍的事情就感到释然了,自然会珍惜时间,不会再为了无所谓的事情而不开心,也能避免自己陷入名利虚荣的沼泽。

2.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之后不能因此而破罐破摔,相反因为自己的力量十分渺小所以要拼尽全力变得更强,以此为动力努力活下去。

使自己渺小的躯体下孕育出一个高贵的灵魂。

定下了目标就拼死努力,但是绝不被失败打垮。

3.换位思考。

这四个字也许说来简单,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如果大家都能作到客观的换位思考,许多尖锐的矛盾与误会根本就不会产生。

中国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无疑会避免许多矛盾,也能使人们相互理解。

转换立场也能够帮助我们原谅他人。

前面说过情绪管理的核心就是抱有正确的信念,而在众多的信念中,以上三点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也是很多人所欠缺的,虽然我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发展。

如同开头所述,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人合作,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性格,所以同不同人有着不同的交往和相处的方式。

我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

但是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建立在信任和尊敬的基础上的,而前面说到的换位思考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心理健康课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人际交往分为八种常见模式。

个人而言,无论对方是谁,我都更倾向于抛开年龄身份的平等交流,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卑不亢。

彼此之间不会因为世俗的脸面等问题产生纠纷,相互适时恰当的指出对方的错误,指出的一方不会高人一等,被指出的一方也不会低人一头。

在人际交往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信任,除此之外的换位思考、诚信、包容等等都是为了这个名为信任的强大羁绊服务的。

所以我也总结了出人际交往中我所认为的最为重要的几点:信任、诚信、换位、宽容、感恩。

我的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与陌生人开始接触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对方会感到胆怯和紧张。

对于新结交朋友我一般都是自来熟的模式,只要一开始就把对方当作朋友给予相应的信任和态度,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回应,然后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朋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
都能接受这种自然而然的态度,所以我也在积极提高自己的相对客气的交往方式的能力。

总之,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都是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我们都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余经常反思努力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