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23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分析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该组60例患者经辨证治疗后,22例(36.7%)痊愈,25例(41.7%)显效,9例(15.0%)有效,3例(5.0%)无效,总有效率95.0%。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18~56岁之间,平均为(41.5±5.5)岁;病程在7个月~19年之间,平均为(6.6±2.3)年。
1.2 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将慢性肾小球肾炎分为本虚证及标实证两类证型,其中,本虚证分为脾肾阳虚证、(脾)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以及肝肾阴虚证4个证型,标实证则分为湿热证、血瘀证以及湿浊证型3种证型[2]。
根据不同证型辨证用药,具体方法如下。
1.2.1 脾肾阳虚证治以温阳健脾法,选择实脾饮加减治疗,药用大腹皮20 g,川厚朴、木瓜各15 g,茯苓、木香、法半夏及白术各10 g,干姜8 g,附子3 g,对于湿重者,加用泽泻及猪苓各10 g,对于气血乏力者,加用黄芪15 g。
1.2.2 (脾)肺肾气虚证治以补益肺肾或者健脾益肾补气法,选择四君子汤加减进行治疗,药用茅芦根20 g,茯苓、潞党参、山药、生黄芪及益母草各15 g,车前草、白术及仙灵脾各10 g,甘草5 g。
1.2.3 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法,选择参茂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药用凤尾草30 g,泽泻、茯苓、太子参、车前子及生黄芪各15 g,生地、山药、山萸肉及丹皮各10 g。
对于咽干痛者,可加用麦冬、玄参各6 g,对于血压较高者加用牛膝、杜仲及石决明。
1.2.4 肝肾阴虚证治以滋养肝肾之法,选择杞菊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药用黄柏15 g,丹皮、山茱萸、山药、熟地、枸杞子、茯苓、菊花及泽泻各10 g。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患者以西药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以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尿检结果中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的变化,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尿检结果中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炎;治疗效果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ephritis.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72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phritis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2 -2014 year in March,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36 patients with western medicine Shenyankangfu tablets fo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6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efficiency,results of urine the urine protein,urine red blood cells and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 change sel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symptom scor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s of urine urine protein,urine red blood cells and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se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nephr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ronic nephritis;treatment effect 慢性肾炎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小球免疫性炎症,导致慢性肾炎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本病当属中医“水肿”范畴,为多种病因损及肾脏所致。
由于风寒热毒等病邪侵袭以及劳伤内伤等,损伤脾肾。
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统摄固摄失职,精微下泄,故出现大量蛋白尿;由于外邪侵袭,或内伤,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致水失泛滥而致水肿。
久病入络,血行不畅化为瘀血可进一步加重水肿。
湿热久稽伤及气阴,或大量长期使用激素可致阴虚或气阴两虚。
常见辨证分型如下。
1、风水泛滥主证眼睑及头面先肿,继则波及四肢及全身,来势迅速,伴发热恶风,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证。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间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
治法祛风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10g,石膏30g,甘草6g,大枣5枚,白术12g,生姜3片,茯苓20g,泽泻15g,白茅根20g。
2、湿毒侵淫主证头面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则溃烂,伴恶风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桑白皮15g,大青叶15g,白茅根30g,小蓟10g,泽兰10g。
3、寒湿侵渍主证头面及全身浮肿,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通阳化湿利水。
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桂枝10g,白术12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茯苓皮15g,陈皮10g。
4、血瘀水阻主证全身浮肿日久,常反复发作,面色晦暗或黧黑,肌肤甲错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利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生地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大腹皮20g。
5、脾肾阳虚主证浮肿反复消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没指,脘腹胀闷,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腰膝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补脾肾,通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附子15g,白术12g,生姜12g,茯苓15g,干姜10g,草果10g,大腹皮30g,猪苓18g,泽泻15g,厚朴15g,炙甘草6g,大枣3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摘要】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中医辨证施治在其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辨证要点和治疗思路。
然后探讨了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以及在中医理论下对其进行的辨证分类。
接着列举了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常用的方药,并介绍了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的应用。
结论部分分析了中医辨证施治对慢性肾炎疗效的影响,总结了中医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优势,并对中医综合辨证施治体会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深入了解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施治方法及其疗效,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病因、分类、治疗方药、针灸、推拿、辅助治疗、疗效、优势、体会、综合治疗1. 引言1.1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施治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脉象、舌象、症状等,中医医师可以辨别出患者的病证类型,从而针对不同的证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包括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类、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方药以及中医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医医师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对慢性肾炎疗效的影响,介绍中医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优势,并总结中医综合辨证施治的体会,旨在为慢性肾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2. 正文2.1 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是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核心。
根据中医理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独特的辨证特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具体原则和方法:1.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求因、辨证施治。
首先要明确患者的病情特点,包括症状、脉象、舌苔等,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不同症状水肿病例验案精选(PPT课件)

04
案例五
案例五
芦某某,男,21岁。半月前因贪凉露宿,次日即感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身 重,骨节酸痛,1周前发现全身水肿,微恶风寒,无汗,小便短少,脘闷纳差, 大便溏而不爽,查颜面及周身明显水肿,舌苔白腻,脉沉细,体温37.6℃,血压 140/90mmHg。
辨证分析: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脉沉细,此为风湿袭表,卫气被郁;苔 腻脘闷,纳差,大便溏而不爽,是湿阻脾胃;小便短少,全身水肿乃湿遏于表, 肺气失宣,三焦闭塞,脾肾阳气被湿所困。
02
本案重在宣肺理脾、畅达三焦,收到良好效果。方中柴胡 、葛根、细辛、白芷等宣肺开达玄府;枳壳、厚朴、陈皮 等,和中理气以助行水之力,兼除呕逆;瞿麦、茅根,利 下焦水湿;桂枝通阳化气行水。
03
临床上若遇水肿病屡用利水法而不效者,可酌情选用此法 ,或将会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07
重证水肿泛呕
重证水肿泛呕
绝。
舌苔白腻、中灰黄,脉沉弦无力。
余观此证仍为初失宣化后过服滋补之剂,致使水湿长 期停聚,而造成肺、脾、肾三脏功能紊乱。
重证水肿泛呕
当前医屡用利尿法,反致小便淋 漓减少,此乃上源不宣之故,拟 桑 白皮15克 桂枝9克茵陈9克 大腹 皮9克 白术12克 带皮茯苓30克 甘草5克。
中医治疗不同症状水肿病例 验案精选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1
目录
• 风水(急性肾炎) • 案例二 • 风水(急性肾炎) • 案例四 • 案例五 • 案例六 • 水肿(肾炎、尿毒症) • 重证水肿泛呕
目录
• 水肿关格 • 水肿(大气虚陷案) • 急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案例十三 • 案例十四 • 案例十五
案例五
诊断:风水风湿型(急性肾 炎)。
肾炎(水肿)中医中药治疗肾炎良方

肾炎(水肿)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肾位于后腹膜脊柱两旁,左右各1个,外形像蚕豆。
成年人每个肾重量130克左右。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尿的生成,维持人体内水分、酸碱的平衡,排泄体内的代谢产物和进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保持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恒定。
此外,还具有一些内分泌功能。
肾炎,全称是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
它的病变主要在肾小球,而且是弥漫性的,即许多肾小球都被侵犯。
肾小球是由肾动脉末端毛细血管组成的球状的血管网。
肾炎的主要症状是:(1)水肿:也称浮肿。
早晨起来,眼睑及面部出现水肿,午后面部水肿可能消退,而下肢却加重。
病情较重者则全身水肿,甚至引起胸水及腹水。
(2)蛋白尿:将小便加酸加热之后,会出现云雾状混浊物质,这就是蛋白质的沉淀。
正常人24小时尿中含蛋白量少于0.2克,肾炎患者则大大超过这一数值,甚至可高达10~20克。
在门诊,常用(+)表示尿蛋白的含量。
1个(+)约为尿蛋白0.3克/升,2个(++)含尿蛋白0.6~1.0克/升,3个(+++)约含尿蛋白1.5克/升,4个(++++)尿含蛋白大于3.0克/升。
(3)血尿:尿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每一个高倍视野中有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血尿。
(4)尿量减少: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1~2升,肾炎患者每天尿量少于1升,病情越重,尿量越少。
根据病情的不同,肾炎可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种。
急性肾炎发生于青少年较多,占70%以上;慢性肾炎则大多见于成年人。
西医认为,肾炎的病因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80%以上的急性肾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患过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链球菌感染的疾病。
但并不是由链球菌直接侵犯肾脏引起炎症,而是由于链球菌及其产物在体内发生的非正常免疫反应,对肾小球的损害。
中医没有肾炎的病名。
从症状看,属于中医的水肿范畴。
中医认为,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肺为水之上源,水液只有经肺气的宣降才能到达全身并下输膀胱。
风邪外袭,肺气不宣,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风压水阻,致水液流于肌肤而成水肿;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致水湿不能下行,泛于肌肤而成水肿;房劳不节,肾气内伤,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常,水湿停积,以致泛滥横溢而成水肿。
水肿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效果分析

水肿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水肿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水肿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辩证施护能够有效提高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肿;中医辨证施护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的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易治,阴证难除。
水肿在西医学中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如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功能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1]。
选取我科收治的40例水肿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水肿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效果。
汇报如下。
1资料选取我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水肿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占65%),女性患者14例(占35%),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52.6±2.1)岁。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具体如下。
2.1辩证施护2.1.1水肿:与肺失通调或脾失转输或肾失开合,水液潴留有关。
(1)病情观察:①观察水肿的部位、起始部位、程度、消长规律以及小便的量、色、次数,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并应辨别阴水和阳水:若病势急,浮肿多由上睑起,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易复则为阳水;若起病缓,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则为阴水。
②定期测血压、量体重,如有腹水,定时测腹围;并监测各项理化检查的变化,如尿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和B超、X线的结果等,及时记录以判断水肿消长情况。
慢性肾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肾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和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肾炎患者,辨证分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结果肺肾气虚证患者20例,总有效率为95.0%(19/20);肝肾阴虚证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83.33%(15/18);脾肾阳虚证患者22例,总有效率为81.92%(18/22);气阴两虚证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66.67%(12/18)。
结论通过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中医辨证;慢性肾炎;疗效慢性肾炎虽病情复杂,但比较公认的病机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涉及肺、脾、肾三脏的亏虚和气血、阴阳的不足,标实则主要是外感、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等。
慢性肾炎有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三大症,在某个阶段常以一个表现为主,因此也可以据主症进行辨证[1]。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肾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3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2±5.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4.2年。
1.2方法辨证分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①肺肾气虚辩证治疗方法:参苓白术散合二至丸加减。
党参15g、山药15g、白术10g、茯苓20g、米仁10g、桔梗6g、甘草6g、莲肉9g、扁豆12g、砂仁3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杜仲15g;②脾肾阳虚水肿型辩证治疗方法:肢体甚至全身水肿。
腰酸肢冷,面色苍白,大便稀薄,尿少色清,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
真武汤加味。
附片6g、茯苓9g、白芍9g、于姜9g、白术6g、肉桂3g、补骨脂12g、大腹皮15g、车前子15g、黄芪15g、党参15g;③肝肾阴虚辩证治疗方法:麦味地黄汤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上所 述 , 了加快 治疗 速 度 , 少后 遗症 的发 生 , 者 为 减 笔
采 用 中医辨 证 方法 治 疗 与西 药 方 法治 疗 .设 对 照 组进 行 观
察 , 果 发现 , 医 辨证 疗效 满意 、 疗速 度 快 、 遗 症 轻微 。 结 中 治 后
料, 依据 水肿 治疗 方式 分为 西药 对 照组 (2例 ) 中医治 疗组 (3例 ) 西 药对 照组 采用 西药 对患 者进 行加 固治疗 , 2 和 2 。 而
中医 治疗 组采用 中医辨证 疗 法 。结果 : 中医治疗 组痊 愈 5例 , 显效 5例 , 有效 8例 , 无效 5例 , 总有 效率 为 7 . %; 82 6 而 西药 对照 组痊愈 4例 , 显效 1例 , 效 1例 , 有 无效 1 6例 , 总有 效率 为 2 .7 72 %。中 医辨证 治疗 可 明显改 善患 者 肾功 能 , 而且 总有 效率 和半 年后 的 日常生 活行 为能力 明显 优 于西 药治 疗 , 组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 .5 。结 论 : 两 P 00 ) 中医辨 证
基 础值 有所 下 降 ; 有效 : 状 与体 征基 本消 失 , 蛋 白持 续减 症 尿 少>0 5 %,尿 红 细胞 正 常 ,c 较 基 础值 无 变 化或 升 高< 0 Sr 5 %;
无 效 : 床表 现与 医 院检查 无改 善嗍 临 。
1 . 计 学 方 法 4统
[] 李 晓玫 . 物 引 起 的 急 性 肾功 能 能 衰 竭 【. 国 实 用 内 科 杂 志 , 0 , 3 药 J中 1 2 28 0
3 讨 论
本 组 收集 2 o 0 8年 3月 一 0 9年 1月本 院 4 20 5例 肾炎 水 肿 患者 。 符合 肾炎 水肿 的诊 断 标准 。 均 随机将 4 5例 肾炎水 肿
患 者分 为西 药对 照组 和 中医治 疗组 。 西药 对 照组 2 2例 , 男性 l 9例 。 女性 3例 ; 龄 3 ~ O岁 , 均 4 . 。 中医治 疗 组 年 26 平 60岁 2 3例 , 男性 2 1例 , 性 2例 , 女 年龄 3 ~ 2岁 , 56 平均 4 . 。 8 5岁 两 组 年 龄 、 别 、 化 程 度 、 济 状况 、 情 程度 等 一 般情 况 比 性 文 经 病 较, 差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 .5 , 有 可 比性 。 P O0 )具
无效 1 6例 , 总有 效率为 2 .7 7 %。两组 总有效率 比较 , 异有统 2 差 计学 意义(如 . )说 明 中医治疗组疗 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 0 , 5
22 随 访 .
床 表 现多 为 中等 量 蛋 白尿 、 眼血 尿 或镜 下 血 尿 , 程 度 不 肉 伴
同的水 肿 、 高血 压I ” 。晚期 出现 肾水 肿 功能 不全 , 而消 除或 减 少 蛋 白尿 是 预 防 肾小 球硬 化及 延 缓 进入 肾功 能 不全 的主 要 措 施之一 闭 。目前 为止 , 西药疗 法 尚无确 切疗 效 。本文 采用 中 西 辨证疗 法 , 高 了疗效 , 提 现报 道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中医治疗 组痊 愈 5例 , 效 5例 , 效 8例 , 效 5例 , 显 有 无 总
1 2 中 国 当代 医药 CHIA MOD N ME CI 3 N ER DI NE
12 治 疗 方 法 .
水肿为急性肾炎主症之一 , 其病机主要为 , 肾小球滤 ① 过率降低 , 肾脏排除水 、 钠减少而发生水肿 ; ②球管失衡 : 肾
小 球 发 生急 性 炎症 时 , 肾小 球 滤过 率 明 显 降低 , 肾小 管 重 但
吸收则 相对 良好 , 使球 管之 间失 去平 衡 , 、 钠 水在 肾小 管重 吸
运 用 S S 50对 数据 进 行处 理 , 1 00 P S1. 以 9 .5为差 异 有统 <
计 学 意义 。
2结果 21两 组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
() 4 -11 5: 1 5 . 1 [ 4 】李琳. 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 4 例疗效 观察叨. 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
f1 李 俊 芳 , 闻 生 , 世 雪 . 病 综 合 征 激 素 疗 法 中 医 源 皮 质 醇增 多 症 的 1 张 李 肾 中 药 防治 叨 . 国 中西 医结 合 肾病 杂 志 , 0 ,(1: 1 12 中 2 1 1) 0 — 0 . o 7 1 []童安荣, 2 代艳芳 . 中医风水病证治体会Ⅲ. 上海 中医药杂志,0 671) 2 0 ,(1 :
在 临 床治疗 上 及时 防止 疾病 的发 生 和发展 , 从而 达 到促进 健 康 的 目的 . 利 于减少 肾炎水肿 患者 疾病 的发生 。用 中药 治 有
疗 可 缓解 肾炎 水肿 , 改善 临床 症状 、 活 状态 和 生活 质量 、 在 生
减 轻 副作 用方 面均 起到 了 良好 的作用 . 得 临床推 广使 用 。 值 【 参考 文献】
治疗 肾炎 水 肿见 效快 、 安全 系数 大 、 方法 简单 , 临床 与实 际疗 效研 究 紧密 结 合 , 高 了临床 疗效 , 短 了患者 康 复 将 提 缩 的时 间 . 有 利 于患者 的身 心康 复 。 更
【 键词1中医辨 证 ; 关 肾炎 ; 水肿
【 中图分 类号 ]2 65 9 5.
【 文献标 识码 】B
【 编 号】1 7 — 7 12 1 )8 a一 3 — 1 文章 6 4 4 2 (0 00 ( )1 2 0
肾炎 患者 多 以水 肿为 首发 症状 。 是 水肿 的 轻重 和 肾病 但 的轻重程度 不成正 比, 是临床 常见 的原 发性 肾小球疾 病 , 它 临
有 效 率 为 7 . %。 药 对 照 组 , 愈 4例 , 效 1 , 效 1 , 86 西 2 痊 显 例 有 例
7 - 9. 8 7
痊愈 : 临床 症状及体 征完全 消失 , 医院检查 正常 , 随访 1 年 未 复发 : 效 : 肿 、 显 水 肾实 质 性 高 血压 等 症 状 与 体 征 完 全 消 失 , 白尿 持续 阴性 , 蛋 白定量 < . 2 , 肌酐 (c) 蛋 尿 O2 4h 血 S r较
志,0 0() — . 2 1, :1 18 2 17 1
[】 单 书健 , 至 书 , 志 超. 今 名 医 临 床 金 鉴 ・ 肿 关 格 卷 【 . 京 : 5 陈 石 古 水 M】 北 中
国 中 医药 出版 社 .9 9 19 .
[】 王 新 华 , 瑶 . 医基 础 理 论 [ . 京: L E生 出 版 社,0 15 . 6 童 中 M】 北 A ̄ 20: 0 ( 稿 日期 :0 0 0 — 5 收 2 1- 5 2 )
中医中药
20 8第7第2 0年 月 l 2 1 卷 期
中医辨证治疗 肾炎水肿 2 例疗效观察 3
谢 益 军
( 南省 衡南 县第 二人 民医院 , 南衡 南 湖 湖
4 10 ) 2 0
【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 肾炎水肿的疗效和意义 。方法 :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肾炎水肿患者 4 例 的临床资 5
收中相对增多而致水肿 ; ③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 使毛细 血管内液过多地移向组织间隙而致水肿 ; 肾炎水肿时, ④ 部
分 患 者 由 于血 容量 增 加 、高 血压 等 原 因 发生 充 血性 心力 衰 竭, 加重 水 、 钠潴 留[1 5。 - 6
西药 对照组 2 2例给予控 制感 染 , 用抗 生素及 青霉 素类 采
或 头孢类 进行 加 固。中医治疗 组采用 甘草 梢 2 、 0g 苡仁 1 ; 5g 若 腹 水 明 显 , 辨 证 清热 解 毒 , 肾利 水 法 、 血 化 瘀 利 水 加 宣 活 法、 疏滞 泄 浊 法 治疗 肾 炎水 肿 ; 党参 补 肾 气 、 冬 养 阴 生津 、 麦 五味子 敛补 肾津 , 三药 合用 , 奏益 气 养 阴生津 之 功【 共 3 J 。两组 均 治疗 6 1 月 。 ~ 0个
11一 般 资 料 .
对 中医治疗 组 2 3例 进行 随访 。观察 项 目: 自觉 症状 、 水 肿 、 压 、 沉 、 常规及 爱迪 计数 等 。 血 血 尿 观察 结果 : 院 6 7个 出 ~
月2 3例患 者各 项 指标 均正 常 ,出院 8个 月 仅有 1例 爱迪 计 数 略偏 高 。 他项 目均 正常 。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