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
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专题十四 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第20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政治
高考分组联播 高考焦点访谈 高考热点聚焦 高考仿真预报
(2)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革命精神,关注变化发展着的 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 思想观念;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专题十四 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第21页
专题十四 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第 6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政治
高考分组联播 高考焦点访谈 高考热点聚焦 高考仿真预报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 联 系 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 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 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 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专题十四 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
第 9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政治
高考分组联播 高考焦点访谈 高考热点聚焦 高考仿真预报
考点二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的关系
原理 主次矛 盾的辩 证关系 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 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 主要矛盾;要学会 统筹兼顾,恰当地 处理次要矛盾
高考分组联播 高考焦点访谈 高考热点聚焦 高考仿真预报
考点三
辩证的否定观
1.含义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 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也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它总是汲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高二政治期末复习讲义(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第九课矛盾观一、基础自查1.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辩证唯物论的知识2.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教材P67前言部分)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观的主要知识:8选n(1)矛盾的含义+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④(总分式)+方法论(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方法论(承认、分析、揭露、寻找)(4)矛盾的特殊性:含义、情形+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一一对应)(7)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一一对应)(8)两点论与重点论:含义+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归纳总结:①“一分为二”也可以看作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
②“答题常用语言”《步步高》P257思维建模系列(1)—(7)4.对比区分(1)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某事、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某事A与B的关系(2)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矛盾观点与矛盾分析法:见《步步高》P256图示(4)dut 与put(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②特殊性③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put;离不开)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极少用)(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范畴、原理、含义、要求)(7)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步步高》P256图示 + P257 失分点图表(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P1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分歧P83三、典题回顾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否定观(讲)(含解析)

专题1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否定观【讲备考】1. 本专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
在复习过程中要围绕三个方面。
第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矛盾规律。
第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即创新。
要注意理解联系、发展、矛盾和创新的内在联系。
2. 一条主线: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又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
一大对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三个方面: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一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一矛盾,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三大观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一种意识:创新意识。
3. 从考点角度看,矛盾的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属于高频考点。
从题型角度看,矛盾观点考查主观题的几率较大。
从命题背景材料角度看,生活处处有哲学,平时要提高运用哲学思维解读热点问题和漫画、古文的意识和能力。
【讲重点】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 •矛盾的基本属性一一同一性和斗争性(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2.矛盾的普遍性(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 .矛盾的特殊性(1) 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 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 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

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高二哲学《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A .联系观B .发展观C .矛盾观D .辩证否定观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
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薄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 .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
蕴含的哲学观点是()A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B .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C .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D .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4.“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句话表明A .真理和谬误是不可分割的B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C .真理和谬误推动了事物的发展D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5.人的尊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侧重。
今天,我们所向往的人的尊严,是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公民的各种权益,更加关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A .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C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6.右图漫画《领导还是被领导,有时候确实要看实力》画了一个本来应该牵着狗走的小朋友却被狗牵着走。
其寓意主要启示我们A .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认识事物必须把握其发展的趋势7.孟子:“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意义是A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矛盾双方有相互贯通的属性和趋势8.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考点1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辨证否定观(解析版)

考点1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辨证否定观一、单选题1.(2020·浙江宁波诺丁汉附中月考)抖音短视频作为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15秒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像赌博一样上瘾。
这表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贯穿事物始终B.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侧面各有特点C.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答案】C【解析】C:材料中,抖音短视频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同时,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像赌博一样上瘾,表明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有相互转化。
C符合题意。
ABD:材料强调矛盾的同一性,而没有涉及矛盾的斗争性,也没有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ABD 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020·义县高级中学月考)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
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
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做出客观评价。
这说明①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②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同类中的重点代替两点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有关知识。
“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说明题中“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
”现象都不尽然。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物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题肢①中“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说法错误,排除;题肢②中“不能用同类中的重点代替两点”,这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的延伸,不符合题意,排除;题肢③和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唯物辩证法_矛盾观与辩证否定观课件

考点59
考点60
考点61
试做真题
透析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高手解惑 对点精练
3.(2015· 重庆卷,10,4分)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 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①片面强调义或利,割裂了两者的同一性;垃圾可以 转化为资源,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② 应选;卑鄙与高尚对于同一人来说具有同一性,③把两者绝对对立 起来,忽视了两者的同一性,不符合设问要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变,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正确。正确答案 为C项。
考点59
考点60
考点6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做真题
透析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高手解惑 对点精练
〔2016· 全国Ⅱ,39(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 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 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 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 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 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 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 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 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 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 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五年(2018-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辩证的否定观

专题1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辩证的否定观【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全国甲卷)《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
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①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这体现了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①③正确。
③: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强调的“自我革命”无关,③排除。
④: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2.(2022全国甲卷)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
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
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
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①说发错误,排除。
②④: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专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使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
辩证法矛盾观和辨证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原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 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 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 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 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主要矛盾
区 别
次要矛盾
联 系
支配地位对事物发 从属地位对事物发 展不起决定作用 展起决定作用(方 向、趋势) 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解决 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会影 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1.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方 法 2.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论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 一、考点导航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考点梳理 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矛盾主要方面
区 别 联 系 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 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
是指在事物内部处被支 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的矛盾方面。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 法 论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 主流和支流。
1.作用不同: 主、次矛盾—影响—事物发展过程(方向) 矛盾主、次方面——影响——事物的性质 2.方法论不同: 主、次矛盾——解决问题 矛盾主、次方面———认识事物 3.关键词: 关键、中心、重点、突出、首要、基础 性质、利弊、主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学案编制人:田宝路审核人:马明刚时间:2017.1.4课前预习案一、命题规律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一是结合诗词、漫画、热点材料等考查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基本属性,题型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二是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理解;三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矛盾分析法,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知识。
二、核心考点1、矛盾观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5、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三、易错易混点1、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一分为二就是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3、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4、矛盾就是问题,就是困难,因此矛盾越来越少;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
5、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可以解决的。
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0、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11、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12、创新就是要敢于否定权威,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
1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四、知识拓展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作为分析的指导。
(2)以普遍性为指导,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①分析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的特点;②分析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分析事物矛盾双方的特点。
(3)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
五、知识体系构建六、高考真题练1、(2017年新I)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协定坚持了发达估计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7新I)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
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7新II)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是因为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③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A. ①②B. ①④C.②③D. ③④4.(2016新I)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
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
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
”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16新I)图3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图3 《学习先进经验》(赵汀阳,《读书》)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的发展自己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6年II)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这表明学科&网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课内探究案7、(2016年II)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12分)课堂巩固8、(2017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12分)(2)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体提出两个观点。
(4分)能力提升1、(2017江苏)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 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
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
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7江苏)下列选项与图3 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3、(2017江苏).在古希腊时期,由 2 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
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4、(2017江苏)某村本来比较落后,村支书王某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希望把该村打造成3D壁画村。
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认为没有什么用。
但后来随着计划的实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老人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由此可见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认识具有反复性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④认识具有普遍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5山东)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
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A.既要侧重与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6、(2017北京)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材料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着美好生活前行的历史。
城市生机勃勃,予人无限可能。
关于首都北京未来的设想,有“和谐北京”“宜居北京”“智慧北京”“人文北京”“创新北京”……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怎样绘就我们五彩缤纷的未来北京。
(12分)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学案参考答案课内探究、(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穷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3)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抚平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课堂巩固、(1)辩证法对现存在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