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教案.docx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25,主题图。
例1,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经历认识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教具视频展示台、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
教学准备学具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学习探索新知1、认识面积⑴认识周围物体和表面①我们能看得见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全班交流。
②你能看到这些面的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③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你有什么感觉?抽生回答,全班交流。
生:我摸了摸,发现它们的面很光滑.表面很平。
有些能全部摸完,有些面摸不完。
有的面我能摸到边沿,有的不能摸到边沿。
④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一摸.看一看,都能发现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
它的这个大小1.①抽生回答。
例如:桌面.书面.地面.墙面......(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②能看到这些面的大小.还能比较它们的大小......③学生自由发言。
④介绍面积的含义。
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例如:书的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⑤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教室哪些物体的什么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⑴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这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一些平面图形,你能用颜色涂出它们的大小吗?颜色涂出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什么?(面积)⑵小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比较面的大小①讨论比较方法我们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什么好方法吗?抽生回答。
②进行类比,感觉比较方法看到书P27图A和图B,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以学生的发言,引发思考:当测量单位不统一时,我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必须统一参照物来进行比较。
⑤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找一找教室的面积。
2.抽学生涂颜色,颜色涂出的部分也就是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

小组合作自学: (一)首次尝试 1、体育馆的 A 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你能用算式 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怎样计算 48×10=?说说你的想法 3、从中发现了: 。 4、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二)二次尝试 1、怎样列式?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与例 1 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 (三)三次尝试 1、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你认为怎样口算最简便。
探讨估算方法。 导 案 1 、说出口算 过程 2 、说出估算 过程 3、尝试练习 学 小 小组合作自学: 案 导 案 1 、 出示例 4 图: 2、先自主探 索估算方法。 3、同桌互相 说一说。 4、组内交流
学 独 立 尝 2、请估算:205×7 3、估算:20×11≈ 学习准备: 1、口算 25×10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积的定位 导 案
学 独 立 尝
案
程
试
学习准备: 1、口算 30×20 12×40 50×20 40×16 10×23 53×30 12×4 12×10 25×10 2、尝试:每个篮子放 11 个乒乓球,11 个篮子可以放多 少个乒乓球? 学 案
1、让学生说 出口算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独 立 尝 试
案
导 案 1 、 出示主题 图, 2 、 让学生思 考 导 案 出示例 1 图: 组内交流 老师点拨。
学习准备: 1、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表示 吗? 3、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 学 案
小 展 学 习 过 程 示 小 组 合 作
2
课题 课型 学习 内容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学 习 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新授课 年 级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36―3.7,例1、例2、例3及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认识cm2、dm2、m2、km2、hm2的基础上,探索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2.会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视频展示台。
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学习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下面这个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呢?生:数格子,一个小格子边长是1厘米,面积就正好是1平方厘米。
大正方形里正好生: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边长×边长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生:大正方形的边长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面积就是1×1=1平方分米。
........(2)同样的一个大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也是1平方分米。
那么,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教学例2(1)出示例2图,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呢?1.(1)学生独立思考。
(2)抽生发言。
(3)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生: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边长×边长就是1×1=1平方米。
生: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也就10分米;那么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
........(2)同样的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分米,也是1平方米。
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3.教学例3出示例3图,计算这块窗户的面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90×40=3600平方厘米3600平方厘米=36平方分米(1)学生独立思考,抽生回答。
(2)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看图,独立完成,注意单位的换算。
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第1题。
量一量,再换算。
2.课堂活动第2题。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课堂活动第4题。
在O里填<、>或=。
注意单位之间的进率,再进行换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年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下载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一)【学习目标】: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习过程】(一)预习活动1.下面每组中哪些图形的表面大一些?在大的括号里打√。
()()()()数学书的面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2.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周长=(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用手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2)观察黑板和课桌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面积(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
(2)认识封闭图形。
下面是封闭图形的打√,不是封闭图形的打×。
并说明理由。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3、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1)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
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
(2)()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同学们打开书本36页。
1、先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数一数围成的图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有小组长组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记录第一图:第二图:小组汇报:抽一名组员写在小组展示区全班交流,小组质疑。
2、合作完成书上38页第一、二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学生自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学习目标】: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面积单位。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教案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2念。
3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
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
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外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外表,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外表比拟大,我们就说课桌外表的面积比拟大;数学书的外表比拟小,我们就说数学书外表的面积比拟小。
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外表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板:面〕。
比方数学外表的大小就是数学外表的面。
学生分小相互一教室的地面、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分指的是什么?2教:物体外表有大有小,那么些平面形也有大小?示4个形,引学生察比些平面形中最大?最小?教:,我可以直接地比出三角形比大。
学生在上画出一些平面形,用色涂出些平面形的大小。
教:些平面形的大小是平面形的什么呢?教:平面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时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32,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2题,练习六。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实验中.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教具视频展示台。
教学准备学具钉子板.橡皮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吗?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的呢?抽生回答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探究新知1、教学例3(1)求长方形积。
出示电视机荧屏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怎么计算呢?48×27=_____cm2(2)遮电视机的方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9分米。
它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分组讨论,交流。
(3)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长和宽1.(1)抽生回答,计算电视机荧屏的面积。
抽生汇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小结正方形的面都是一样的,就是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积公式。
巩固新知课堂练习1.练习六第2题。
独立审题,说思路,列式解答。
2.练习六第4题填表。
根据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表格。
3.练习六第5题。
配一块与方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1.动作操作,小组互相交流。
2.运用公式,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1.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同学们能非常熟练的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36―3.7,例1、例2、例3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认识cm2、dm2、m2、km2、hm2的基础上,探索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2.会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具
视频展示台。
学具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自主.
探索学习
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下面这个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呢?
生: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边长×边长就是
1×1=1平方米。
生: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也就10分米;那么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
........
(2)同样的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分米,也是1平方米。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教学例3
出示例3图,计算这块窗户的面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90×40=3600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36平方分米
1.
(1)学生独立思考。
(2)抽生发言。
(பைடு நூலகம்)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2.
(1)学生独立思考,抽生回答。
(2)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平方米=
5.动脑筋思考,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00平方分米
3.
看图,独立完成,注意单位的换算。
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量一量,再换算。
2.课堂活动第2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先在操场上分别量出边长为1米,10米的正方形。
说一说生活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1.抽生汇报测量结果,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2.小组合作,动作操作。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面积单位方面的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一下,课桌的面积是多少dm2?量一量,课桌实际的面积有多少dm2?
3.感知1m2
(1)做一做。
在操场上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这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成1m2。
(2)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约有多少m2?黑板呢?
4.小结:我们刚才认识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如果要测量和计算更大的面积时,我还可能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例如:公顷.平方千米等等。
学生完成以后,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cm2。
(2)量一量
估计一下,文具盒的上面大约有多少cm2?量一量,下面的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cm2?可以边量边作记号。
2、感知1dm2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这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成1dm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28,例5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到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建立cm2、dm2、m2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对长度单位与相应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能更好建立长度与面积的空间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 ( 一)学习目标: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活动1.下面每组中哪些图形的表面大一些在大的括号里打√。
()()()()数学书的面()2.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 .长方形的周长 =4 .正方形的周长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用手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 2)观察黑板和课桌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面积(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
(2)认识封闭图形。
下面是封闭图形的打√,不是封闭图形的打×。
并说明理由。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3、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 1)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
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
( 2)()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同学们打开书本36 页。
1、先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数一数围成的图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有小组长组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记录第一图:第二图:小组汇报:抽一名组员写在小组展示区全班交流,小组质疑。
2、合作完成书上38 页第一、二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学生自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 ( 二)学习目标:1认识面积单位 cm2,dm2, m2。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面积单位。
学习难点: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活动1.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用重叠法比较学具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2、用圆形、正方形等图形卡片在上面摆一摆。
比出哪个面积大。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卡片摆最合适为什么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1 平方厘米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厘米呢(2)1 平方分米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分米(3) 1 平方米。
边长是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
1 平方米的地面大约能()个小学生。
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米。
(三)拓展练习:1、哪个图形的面积大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连线。
测量火柴盒表面的面积用平方米测量课桌面的面积用测量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分米测量操场的面积用测量教室的地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检测。
(一)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空。
白天 , 我们坐在高约 4()的椅子上 , 望着面积约为4()的黑板,认真听讲 , 并不时举起面积约 1()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 , 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 1()的门牙 ; 到了晚上 , 睡在面积约为 2()的床上 , 做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梦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火柴盒的面积大约是6()。
2、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6()。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800()4、你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5、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
6、房间面积 18()7、汽车每小时行 50()8、讲台面的面积是56()9、小明的身高是 14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一)学习目标: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2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面积公式的来由。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活动1.叫做它们的面积。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一个长方形长 5 厘米,宽 2 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方法:我用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长方形全摆满了,我每行摆了()个,可以摆()行,一共摆了×=(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我猜测长方形的面积 =2.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下面我们小组同学合作验证一下: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若干个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摆成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拼摆的结果填在后面的表格里。
长( c2正方形的个2宽( cm) 1cm面积(cm)m)数长方形A长方形B长方形C通过观察,你有什么收获(3)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三)拓展练习:1、做课本第 42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并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2、计算出书上43 页第一题图形的面积。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我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二)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面积公式的来由。
学习过程( 一 ) 预习活动1.叫做它们的面积。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3.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电视机的荧屏长 56 厘米,宽 42 厘米。
电视机荧屏的面积是多少这个图形是形,选用面积公式来计算。
计算:答:2.遮电视机的方巾是边长 9 分米的正方形。
方巾的面积是多少我发现正方形是长和宽都()的长方形。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计算:答:(三)拓展练习:1、一块正方形玻璃,边长 5 分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
它的周长是64 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检验一下我们的自学成果吧,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哦!A 级: 1、篮球场的长是28 米,宽是 15 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边长40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 级:一绿化带长20 米,宽 5 分米,求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C级:小江家有一块菜地,长50 米,宽 30 米,(1)准备在菜地的中间挖一口边长为 5 米的正方形蓄水池。
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2)请你求出菜园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 )【学习目标】: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估计的一些技巧。
【学习难点】:估计面积的方法掌握。
【学习过程】( 一 ) 预习活动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3.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
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估测:出示长方形,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合作解决,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估计面积:c㎡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测量长㎝,宽㎝。
计算:周长:面积: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周长指的是面积指的是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小给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拓展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 1 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2)完成练习八第 1, 2, 3 题。
(3)实践活动。
①估计教室面积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m ,宽m,计算周长 :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估计操场长是,宽是,面积就约是。
(四)反思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了哪些认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习目标】:1、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观察比较法分析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学习重点】: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学习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一 ) 预习活动1、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小组猜测一下。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推导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1 分米,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3)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个,竖排每排摆()个,一共可以摆()×()=()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4)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平方厘米)。
( 5)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 1 分米, 1 分米 =()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结:我们可以用摆,用量,还可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
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平方厘米。
点拨: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2、探究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想一想:边长 1 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3)出示边长 1 米的正方形,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 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4)我知道了 1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 =()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4、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三)拓展练习(一)练习填空:1 米=()分米1分米=()厘米1 平方米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二) 83 页做一做:8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3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三)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 1) 6 平方米 =60 平方分米()( 2)边长 4 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