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古诗词PPT
合集下载
统编五下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PPT课件

第一部分( 1 ):总写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 月亮。
第二部分( 2~4):写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的回
忆。
第三部分( 5~6):写“我”离开家乡后见到 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 却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平 凡的“小月亮”。
第四部分( 7 ):与开头相呼应,再次表达 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
作者为什么以“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为题? 题目妙在哪里?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旖旎
qǐnɡ
é
mào dié yān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耄耋 燕园
莱
徘徊 顷
缀
瑞旎
渺
篝澈
垠
萌
峨 澄
旖 燕
➢ 多音字 燕
yān( 燕园 ) yàn( 燕子 )
运用:春日的晴空,几只燕( yàn )子 斜掠而过,为燕( yān )园增添 了几分生机。
➢ 词语解释
【恍然大悟】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悟:心 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喜欢的写月亮的诗,背诵下来。
方的月亮 朗润园里的美月亮 凡的小月亮
课
堂
小
作者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
结 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恬淡
的明月,那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
种亲切的感受,同时使我们感受到了作
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拓
展
欣赏视频《月夜忆舍弟》
延
伸
课
后
作
业
收集关于月亮的古诗,感受这些
古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找一首你最
【烟波浩渺】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 无边。
【篝火】 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后指在空旷 的地方架木柴烧起的火堆。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 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有关月亮的诗词ppt课件

精选ppt
15
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
▪ 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 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 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 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 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 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 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 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 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 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精选ppt
14
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
▪ 张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 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 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 传递。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 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 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 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精选ppt
4
▪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 “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 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 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精选ppt
5
诗词朗读并鉴赏
——小组竞赛环节
精选ppt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PPT课件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李煜《虞美人》
CHENLI
6
▪ 古代诗人们透过皎洁的明月,忧思荡漾。 离家远游的异乡客透过明月追怀故乡的恬 静;闺中的思妇透过明月思念着远方的爱 人;壮志未酬的文人墨客透过明月寄托着 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凄凉和无奈。 清幽的月光下,每一个人的感伤和思索都 是不同的,但这份感伤却都因月亮的清辉 而悠远绵长。
CHENLI
7
(三)月光与人格意境
▪1、映照文人独立的情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CHENLI
8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CHENLI
9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
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HENLI
3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李煜《虞美人》
CHENLI
6
▪ 古代诗人们透过皎洁的明月,忧思荡漾。 离家远游的异乡客透过明月追怀故乡的恬 静;闺中的思妇透过明月思念着远方的爱 人;壮志未酬的文人墨客透过明月寄托着 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凄凉和无奈。 清幽的月光下,每一个人的感伤和思索都 是不同的,但这份感伤却都因月亮的清辉 而悠远绵长。
CHENLI
7
(三)月光与人格意境
▪1、映照文人独立的情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CHENLI
8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CHENLI
9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
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HENLI
3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资料PPT课件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 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 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但诗人不用直 接的方式,而用疑问的口吻,明明是自己 在对月怀人,却偏说“秋思落谁家”,这 样就把自己对月怀人的情思表达的蕴藉深 沉。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 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受,似乎看见了那 恼人的秋思随着月的银辉一起洒落人间。
二、探究主旨 1.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己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 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2.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 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 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 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 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 代相传的“中秋词”, 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 的。这时,苏轼因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 廷,来到“寂寞山城” 密州,已经整五年了。 政治失意,妻子亡故, 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心 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 天问月排遣愁绪。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中秋的来历
1.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探究主旨 1.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己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 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2.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 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 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 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 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 代相传的“中秋词”, 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 的。这时,苏轼因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 廷,来到“寂寞山城” 密州,已经整五年了。 政治失意,妻子亡故, 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心 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 天问月排遣愁绪。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中秋的来历
1.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1 苏教版 (共26张PPT)

理解诗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关于小序: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 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 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 载,而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子 由)又长达六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 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 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清风明月, 家家团圆之时,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 边的弟弟苏辙。这小序即交代了作此 词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诗人苏轼,他在政治如此失意之时, 也没有完全消沉,而愈显豁达开阔,他在 亲人多年离散的中秋之月下,也没有过分 沉浸在孤独中不能自拔,而是借月送去美 好的祝福。 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对苏轼、对自己、对其他……)
表达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能 力 训 练
结合下面的图片,任选一幅, 发挥联想与想像,描写画中的 月亮。
想像
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用语言或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 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词作于丙辰(1076)年中 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 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 由己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明此银暮 月生汉云 明此无收 年夜声尽 何不转溢 处长玉清 看好盘寒 。,。,
滋理 寞 无 味还 梧 言 桂花浮玉, 在 乱 桐 独 心, 深 上 正月满天街, 头是 院 西 夜凉如洗。 。 离 锁 楼 清, 风泛须眉并 愁 ,秋月 骨寒,人在 别 。 如 水晶宫里。 是 剪 钩 一不, 般断寂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 优秀课件

艾青(1910——1996),现代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 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36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
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 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 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 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 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 诗人心中的感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 李白《忆东山二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 李白《把酒问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寓意》 夜静深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 韩愈《山石》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 徐凝《忆扬州》
此词作于丙辰(1076)年中 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 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 由己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 • • 1、小序里交代了些什么? 2、对照注释,疏通全词意思。 3、词中作者问天问月是哪些诗句? 4、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5、从上面这些词句,你认为本词的主题是什 么?(明确) • 6、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确) 下一环节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团聚的人家”与 “骨肉被分割”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对团 圆的渴望。
《有关月亮的古诗词》课件

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庐山谣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长恨歌
楼中窈窕淑女,十岁琴书君王。一朝选在君王 侧,插翅难逃玉笼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进酒
杯中酒,喜相逢,美人醉,舞翩翩。我有嘉宾, 鼓瑟吹箫,长安市上酒家少,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仙人掌上观,三杯如剑,人生如棋,白发 千丈,究竟谁……是老大。
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以月亮寓 意为隐喻,深受海尔曼•黑塞粉丝 的喜爱。
西蒙妮•德•波伏娃《情人》
该小说中月亮所陪伴的性爱情节 极具张力,并为小说增添了非常 热烈的气氛。
东方与西方对月亮的不同诠释
1
东方传统文化中的月亮
月亮在东方文化中是富有灵性的“精灵”,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月亮
2
代表庇佑和神秘力量,被人们尊为吉祥 和福祉的符号。
月亮的珍稀现象:月蚀、月食、月亮彩 虹等
1
月食
月食是指月亮被地球遮挡而看起来变成阴影的自然现象。
2
月蚀
月蚀指的是地球完全遮挡住了太阳,月球处于地球的本影区时产生的自然现象。
3
月亮的彩虹
学术名词称为月晕或月辉,因月光照射到云层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反而在云内的水珠 和冰晶,形成了美丽的圆形光环。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
元曲词牌中的月亮
1
《鹧鸪天·流水连绵草色连》
2
月亮总是被元曲词牌用浪漫的笔墨所渲
染,清雅之中又富含一丝神秘的情感。
3
《摸鱼儿·临江仙·春夜喜雨》
引经据典:“明月照片先照人”,反映了元 曲中女子悠闲,世事无知,没有任何愁 苦的境地
1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3张PPT)

情节导入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 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 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 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 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初“ 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 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 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 触 觉 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 清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诗人 在异乡孤寂、 怅然的心情 。
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深挚的思乡之情
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全诗营造了月圆人缺、静寂孤苦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
观赏图片,根据令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 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海上生明月
明月照山川
月下的城市
明月映桥头
看完这么多的图片,相信你应该有很大的感悟。有 没有同样的诗句,表达思念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体思想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 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 由会联想起 李白 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 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 周邦彦 《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不知秋思落谁家?
霜,树枝上安歇着鸦
鹊。夜深了,秋露悄 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朗诵者:茅钦柄
花。人们都在望着今
夜的明月,不知那秋
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
谁的一边。
6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朗诵者: 王晨宇
诗意: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意: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 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 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 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 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 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
配乐:二泉映月
1
同学们都应该很熟悉明月吧! 在古代,月亮既代表思乡之情又代表 纯洁,如:李白的《静夜思》里的诗 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一些有关思乡的古诗,让我们一 起欣吧!
2
诗意: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 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 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 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 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 乡。
朗诵者:詹嘉伟
4
《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朗诵者:李晨杰
诗意:玉石砌的台阶上 生起了露水,深 夜独立很久露水 浸湿了罗袜。回 房放下水晶帘,
仍然隔着帘子望 着玲珑的秋月。
5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意: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
寒水。夜晚在秦淮河停了
船,那边上有一个酒家。
可以听到,酒家中的歌女
哪知道什么亡国的耻辱,
隔着江水,还唱着那《后
庭花》。
7
水调歌头
全班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