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饲技术要点
反刍动物过瘤胃保护技术

反刍动物过瘤胃保护技术作者:马晨来源:《新农业》2016年第11期由于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特殊性,饲料中添加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非蛋白氮、脂肪、淀粉、维生素类等)进入瘤胃后会被瘤胃微生物所降解,不能完全被小肠等后消化道所吸收和利用,降低其生物学效价,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等工艺手段来处理这些营养物质,保护其有效组分活性,降低其在瘤胃内的降解效率,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1 过瘤胃保护技术1.1 物理加压加热方法研究报道,通过加压或加热等物理手段对淀粉、蛋白质等常规饲料养分进行加工,以增加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减少瘤胃微生物的降解程度。
一般淀粉饲料主要通过加压方式处理,降低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率,提高小肠对淀粉的可消化利用率。
蛋白质饲料主要通过加热烘干方式处理,通过热处理后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蛋白质的自由氨基与碳水化合物中的羰基相结合,以此抵抗酶的水解,使饲料蛋白质受到保护,更多的通过瘤胃进入后消化道被有效利用。
1.2 化学保护方法化学保护方法所采用的化学试剂主要有甲醛、单宁、乙醇、戊二醛、锌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等。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类营养物质,通过这些化学试剂与蛋白质分子间的交叉反应,以及酸性环境中可逆的特性,来达到保护瘤胃中蛋白质的目的。
例如甲醛能使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羧基和硫氢基发生烷基化反应,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甲醛与蛋白质反应可逆,以此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改变蛋白质的消化部位。
1.3 物理包被方法物理包被方法是用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原料(全血或脂肪酸)对营养物质进行包被,这些包被材料通常是C12~C22的脂肪酸,其特点是在瘤胃这样的中性环境中不易被降解,而在真胃等酸性环境中分解,并在真胃中消化利用。
而全血、血粉、干血浆、骨粉、鱼粉等血液制品及其他动物性饲料由于其易传播疾病等原因已禁止用于反刍动物饲料中。
1.4 微包被技术微包被技术是反刍动物营养中使用较为广泛、生产方式较为先进且过瘤胃保护效果较好的一类过瘤胃技术,这种方法常用于营养物质单体,如胆碱、维生素、氨基酸和尿素等。
绒山羊的补饲技术

绒山羊的补饲技术绒山羊补饲技术是提高绒山羊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绒山羊补饲技术的成功,需要科学的饲养技术和合理的饲料组成。
以下是一些绒山羊的补饲技术:1. 饲料品种及质量绒山羊补饲常用的饲料包括玉米秸秆、苜蓿草和豆饼等。
这些饲料的特点是易于获得和价格相对低廉。
在技术上,绒山羊饲料的品质和成分也是影响其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比如,玉米秸秆中的水分含量不能超过20%;优质干草,不含黑色或褐色斑点;豆饼中的生物毒素含量要小于3%。
2. 饲喂时间绒山羊宜在早上和傍晚各餵一次饲料。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饲喂的次数。
一般来说,饲喂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绒山羊对饲料的贪食,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3. 饲料搭配在绒山羊补饲过程中,可以将苜蓿草、豆饼和水果等不同种类的饲料搭配使用。
绒山羊特别喜欢豆饼,是因为含有高蛋白和优质脂肪,可提高其免疫力和生产能力。
同时,苜蓿草富含蛋白质、钙、镁、铜、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强化绒山羊的骨骼和肌肉系统。
4. 水的供应水是绒山羊必不可少的补给,在补饲期间也需要保持充足的供应量。
水的供应应该确保每日在1.5升以上,要求水质清洁、新鲜。
5. 营养补充剂在绒山羊补饲中,有时可能需要补充营养,这就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营养补充剂。
常见的有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补充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
总之,绒山羊的补饲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搭配方式、饲喂时间和水的供应等方面的细节,再配合使用营养补充剂,以确保绒山羊的生产能力,提高其经济价值。
“返饲”在病毒性腹泻防控中的应用

“返饲”在病毒性腹泻防控中的应用1 返饲的操作要点“返饲”是模拟自然感染方式,将发病动物的粪便、病料或含有病原的其他材料经口感染未发病动物,以达到全群同期感染并同期恢复,最终控制疫病流行以降低损失的一种临床操作方法。
针对病毒性腹泻防控采取的“返饲”操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返饲样品采集“返饲”样品以发病种猪的粪便或发病仔猪肠管及肠内容物为主,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种猪的粪便或发病仔猪的肠管及肠内容物均要求在被采集个体发病后24小时内,种猪粪便以后备猪或一胎猪只的稀粪为好(病毒含量较高)。
2. 样品的采集要有代表性,最好每批“返饲”采集不少于5~10头猪只的粪便或3窝仔猪(每窝2头以上)的肠管及肠内容物,并进行有效混匀。
3.样品采集要尽量减少其他污染,种猪粪便可采用限位栏后铺塑料袋进行收集,仔猪肠管及内容物在收集时注意避免沾染泥土等杂质。
1.2 返饲样品处理样品的处理要及时,防止时间过长导致样品中活病毒数降低,影响返饲效果,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稀释液为饮用水(不含漂白粉及其他消毒药物)加抗生素,选可溶于水且没有苦味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青霉素+链霉素等,加入的剂量为返饲时每头猪摄入不超过保健时的单天用量。
2.种猪粪便要随时收集,随时稀释处理,杜绝上午收集下午稀释处理或下午收集第二天上午稀释处理。
3.仔猪肠管要先剪(磨)碎,可应用手术刀将肠管剖开,然后用刀柄从内膜上刮拭内容物及肠粘膜上皮,然后同肠内容物一起进行稀释。
4.样品处理后可经静置和纱布过滤,以除去大的杂质。
5.样品的采集、稀释到返饲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在20 ℃环境中)。
1.3 返饲操作返饲要做到足量,均匀,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返饲要足量,每500 g种猪粪便稀释到1 Kg稀释液后返饲种猪30~50头猪,每头仔猪肠管及肠内容物稀释到500 g稀释液后返饲约15~20头种猪(均依据发病猪临床症状的剧烈程度决定)。
2.返饲要均匀,限位栏种猪可采取喂料时候将稀释处理好的样品洒在料上,大栏需采用拌料且多点投料进行返饲。
PED的有效预防法——返饲

1 ) 将同源的病料分为病料1 、 病料2 和病 料3 , 将用于稀释
的 自来 水 、 商用 生 理盐 水 、 冷 开水分 组 。
母猪 ( 5 0 g / 头) , 1 次/ d , 连续3 ~ 5 d , 直到猪
只 发生腹泻为止 。 如 未腹泻, 可 合 理 加 大使 用剂量 , 饲 喂 时优 先返 饲 后 备 母 猪 和 一 胎 母
发生过猪流行性腹泻 ( P E D) 的猪场而言, 发
生 腹 泻 率 的比例 有可 能 会有所 降 低 。
注: 猪只在第1 顿会厌食, 在第2 顿添加葡萄糖以改善口感; 根据有关 资料, 用牛奶稀释也具有好的效果。
实 验 结 果表 明 , 使 用 商 用生 理 盐 水 加 葡 萄 糖 可 以有 效 地 提 高效果, 并 基 本能 达 到 预期 效 果 。
是 返 饲 试 验 失 败 的主 要 原 因。但 返 饲对 减 少 产 房 仔猪 腹 泻 的 不 失为 一种 有效 方 法 。圈
( 收稿 : 2 0 1 4 - 0 3 - 2 0 ; 编辑 : 胡彬 弘)
仔猪腹泻不是全由猪流行腹泻 ( P E D)
引起, 由 于 返 饲 后 母 猪 腹 泻 粪 便 中 还含 有 其 他病原, 可 引起 返 饲 无 效 和 继 发感 染 其 他 病 原, 必 须 确 定 猪 只 腹 泻 是 否 由猪 流 行 性 腹 病 毒 引起 , 有 效 地 区分 出其他 疾 病 , 同时要 通 过 有 效 的防 扩 散手段 来 确保 猪 只安 全性 。 4 . 2 返饲 记 录
返饲记录是返饲 的第一手资料, 也是返 饲计划的推进、 实施 、 效果评估的依据 , 是实
践 过 程 中 不 可缺 少 的一 部分 。 养 猪人 必 须 严
PED反饲操作流程-NEWHOPE BY congmin

PED返饲总结1、材料准备:乳胶手套,吸水性好的毛巾,塑料桶,2、病料搜集以早期出现腹泻的为最佳;粪便要随时收集,安排专人来做,不断巡栏,发现腹泻物,立刻收集;粪便收集的工作比较苦和脏,需要员工保持很强的责任心。
3、粪便处理:(1)拌料返饲比饮水有效:拌料能够保证所有的返饲物能够被母猪采食,而饮水却无法保证;(2)如何确定返饲使用粪便的量?粪便含量越多返饲效果越好,但是也要考虑适口性以及搜集粪便的工作量,如果粪便添加过多,会影响母猪采食的适口性,也会增加病料的收集的工作量;如果腹泻物太少,则病毒含量不够,可能会影响返饲效果;建议先将粪便与水进行1:4混合,做实验,如果返饲效果不好,可以增加粪便的含量;(3)稀释返饲物的水稀释粪便所用的水必须不能含有消毒剂(如漂白粉,卫可等),还要考虑水温,越低越好,例如猪舍内水温没有走廊水管水凉,所以当时选择冷水进行稀释。
4、饲喂方式:在饲喂方式方面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是如何尽可能多的让母猪采食到足够的病料;第二是如何减少返饲过程中的逐个饲喂对猪群的应激;第三就是根据所拥有病料的多少来决定首先返饲那个群体;首先保证饲喂的质量,必须保证母猪采食到足够的病料,所以第一次饲喂很重要,母猪在没有感染前采食量是很好的,能保证所有病料都能吃得很干净,接下来两天可以跟进在做2次,也可以选择没有症状的母猪重点饲喂。
如果第一次返饲做的好,后面的工作会比较轻松;第二如何在饲喂时减少猪群的应激,如饲喂过慢,后面饲喂的母猪应激过大,要考虑工作效率如何提高。
饲喂时集中所有人员提前分好组、划好区域,做到团队的高度协调;第三,一般第一次返饲所采集的病料都是不够的,考虑到以上两点,我们建议可以选择部分群体进行重点返饲,首先需要返饲的是小体重后备猪,因为它们比较易感,很容易出现拉稀,还有就是如果有大栏,也可以考虑优先返饲大栏的母猪,因为大栏的母猪相互接触比较多,如果有一头猪开始拉稀,同栏的母猪基本上都会接触到,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多猪同时拉稀,也也有利于后面腹泻物的搜集,便于后面大群的返饲。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返饲经验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返饲经验
前年冬天,我场病毒性腹泻严重,乳仔猪死亡率极高,我试用返饲办法效果明显,现在我将返饲方法晒晒,欢迎大家指点。
将发病2-3天的小猪剖开腹部,取出猪胃和小肠大肠及其内容物,切碎后加适量牛奶【病组织1,牛奶4】,病组织混合液最好现采现用,饲喂待产2周以上的母猪在饲料中加10毫升牛奶病组织液。
一周左右就会发病,此时不采取用药消毒措施,加强营养,加强护理,用此方法返饲母猪,感染康复后,其所生仔猪基本不发生腹泻,包括传染性腹泻、流行性胃肠炎、白痢、黄痢,这个方法在猪场爆发腹泻时比疫苗预防有效,不过要注意一个问题:采取病组织的猪不能有除腹泻以外的其他疾病。
猪病求助、技术分享、在线问答、行业资料下载可移步中国养猪网
官方论坛http://bbs.zhuwang.c c或新浪微博@中国养猪网。
中国猪群猪流行性腹泻返饲操作的关键点分析

猪场成功控制 PED 的两个关键因素: 母猪获得足够的免疫刺激后,产生足够 的免疫力,并能通过初乳持续保护仔猪 到生后 15 日龄以上 ;仔猪生存环境里 PEDV 浓度为 0 或低于引起发病的含量。 2.1 返饲前的准备工作 2.1.1 返 饲 技 术 方 案 和 操 作 人 员 培训并及时引进足量后备母猪
从而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返饲也称为受 的必须工作内容之一。在 2010 年底发生
控制的口腔接触抗原,本质是收集引起腹 大规模腹泻以前,使用经产母猪粪便或
泻的病原(无论是来自仔猪还是母猪)返 胎衣等物对后备猪进行驯化,对许多疾
作者简介 :龙进学(1976-),博士 , 从事猪传染性疫病研究和猪群健康管理工作,2013 至今任中粮肉食 养殖部猪群健康保障中心主任,龙阔(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返饲前设计好完整详细的方案及时引进 轮状病毒强毒的腹泻粪便等对母猪进行
足量后备母猪,避免返饲后 6 个月内频 返饲 , [3,4] 针对出生仔猪可提供有效保
繁引进后备猪 ;2)制备高质量的返饲用 护。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导致的腹泻也一
病毒样品,必须含有足量的猪流行性腹 样,由于大肠杆菌多血清型的原因,使
因此,中国在发生 PED 时,需要 根据本场疾病情况和基础设施等条件, 进行综合考虑判断选择是否返饲。不能 一旦发生 PED 就进行返饲,哪些猪场 需要返饲?哪些不能返饲?要结合发病 情况、猪群大小、疾病情况等,确定是 否返饲。一般来讲,猪场若有丙型肝炎 病毒和腺病毒就不适合使用本场仔猪肠 段进行返饲,可以考虑使用灭活苗 + 仔 猪清群 + 严格生物安全进行控制。
58 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8 年 35 卷第 04 期
鹅肥肝填饲技术要点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11期鹅肥肝营养丰富,特别是其所含的卵磷脂比正常肥肝高4倍左右。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在法国市场上,由优质鹅肥肝加工成冻肝后,1kg 售价可达200美元。
如果把鹅肥肝加工成肥肝酱,经济效益大约又增加10倍左右。
因为肥肝酱可与鲜鱼籽酱、松茸磨相媲美,称得上是世界三大美味,如同我国的三大美味熊掌、燕窝和鱼翅一样。
由此可见,肥肝酱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知名度都非常高。
法国是鹅肥肝的主要消费与生产国,匈牙利是第二大生产国,世界年贸易量约10000t ,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因此,掌握好鹅肥肝填饲技术要点,生产出又多又优质的鹅肥肝,是获得更高养殖效益的基础。
1品种农户想要提高鹅肥肝的生产效率,选择优良鹅的品种是基础。
莱茵鹅是原产于德国莱茵州的优良中型肉用品种,辽宁省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
莱茵鹅的突出优点是繁殖力高,母鹅年平均产蛋量为50~60枚,种蛋受精率7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为80%~85%。
莱茵鹅的产肉性能也很好,8周龄重可达4.2kg 左右,肉料比1∶2.73。
莱茵鹅的肥肝性能也很高,填饲15d ,肥肝可达270~400g 。
我国的优良地方品种豁眼鹅的特点是:繁殖力强、肉质好、抗逆性强且耐粗饲。
因此,在鹅肥肝商品生产中用引进品种莱茵鹅为父本,用本地品种豁眼鹅做为杂交母本,生产出杂交1代可以提高鹅肥肝产品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2预填期饲养填肥鹅达到100日龄时,进入预填期。
在15~20d 内要按照预填期的饲养方法进行管理,并且做好防疫和驱虫工作。
首先,填饲季节在辽宁省朝阳地区要避开7~9月的炎热天气,避免因为填肥鹅的热应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预填期主要是锻炼填肥鹅的消化道,促进个体偏小的填肥鹅发育,缩小差距,提高肥肝整齐度。
最后,填肥鹅饲料的选择原则是饲喂配合饲料,其中玉米占70%左右,豆粕占20%左右,再加上微量元素、维生素、肉骨粉、矿物质等形成配合饲料,日饲喂3次,达到每只每天补饲精料250g 左右,同时青粗饲料自由采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病毒性腹泻病很容易传播,而且传播很快,如果在一个猪场内发病,想阻断其传播很难。
所以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此外,对于猪病毒性腹泻病,最好要做到让母猪有免疫力,母猪具有免疫力后有两个好处:第一、一旦发病后,母猪不向小猪排毒或者排毒两很少,而且,母猪有抗体可以保护小猪,最起码他可以在周龄内保护小猪,而周龄外就不怕了;第二是在分娩舍母猪不会发病,所以即使小猪发病了,母猪也能够有足够的母乳给小猪(因为所有的饲料都不能代替母乳),因此母猪有奶的,能保证小猪的食物供应的话,小猪的死亡率也会下降。
返饲是一种原始的免疫方法,其原理是将发病猪的肠和粪便感染全场成年猪,尤其能使妊娠母猪产生免疫能力,从而使新生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抗体,抵御病毒的侵袭。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畜牧养殖户认为只要做了返饲就能获得抵抗力,这个想法并不正确,现向各位说明在母猪返饲中容易忽略的4个问题。
1 对妊娠母猪返饲不只 1 次
一般在产前 6、5、4 周进行,使每头母猪每周都能接触到病原,使其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不至于在产仔舍散毒。
据国内翻译的《猪病学》第九版介绍:“PEDV 的传播方式与 TGEV 差别不大,但在农场急性暴发后更容易持续存在。
”“在实验感染后 3~11 d内均可由粪试子检出 PEDV 抗原,其中接种后 4~5 d为排毒高峰。
”上述介绍提示我们,猪场内腹泻不止的原因,可能与 PEDV 持续感染有关。
再就是国内一些资料建议的返饲要在怀孕母猪距分娩前两周以上的做法,可能与母猪距分娩时间较近,不能产生充分的抗体有关。
2 必须使用新鲜的病料
必须使用新鲜病料的原因,一是细菌在几小时内可以产生毒素,增加对母猪的毒害。
二是有些病原脱离动物后会很快死亡,其抗原性发生改变而消弱了返饲的效果。
据《猪病学》介绍:“TGEV 冷冻贮存非常稳定,而在室温或室温以上不稳定。
病毒对光很敏感,在含有 105 感染滴度的肠道排泄物中的病毒在阳光下照射 6 h 后全部被灭活。
”虽然灭活对病毒的抗原性不一定有影响,但由于病毒被灭活在体内就不能增殖,因而总的抗原量就会减少。
因此,Tim Loula 建议混合病料和使用要在 1 d 内完成。
3 检测返饲的材料中含有的病原
《猪病学》介绍“:轮状病毒强毒感染猪后,机体就会产生保护力而不被同型(一般是 P 或 G 型)轮状病毒重新感染”。
Tim Loula 说“:轮状病毒 C 型如果不在返饲的材料中,就很难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力”。
此外,我们认为,如果仔猪感染了伪狂犬病毒后,腹泻的症状也非常明显,但却不能采取返饲的形式,以防妊娠母猪被感染。
所以,最好还是做一下病毒分离以确认腹泻的原因为好。
4 对引进后备猪隔离期间的返饲
如果是蓝耳病阳性场引进阴性后备猪,在隔离时要让猪适应 60 d,使其产生对蓝耳病的抗体,然后再返饲。
因为如果此时饲喂了病料,场内蓝耳病的病毒就会感染新后备猪,从而使其不能产生足够的抗腹泻病毒的抗体。
而引进蓝耳病阳性的猪也需要时间恢复,所以要给后备猪留出时间来产生抗体。
假如引进 6 月龄的后备母猪,7 月龄的时候抗体可能还不高,到 8 月龄时才能配种。
返饲具有快速、简单和低成本的特点,但由于一般猪场都不会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因而病料中所含病原的性质和含量都不确定,则返饲效果有时也难以保障。
对初学者来说必须选择好返饲的对象,比如,哺乳仔猪发生腹泻,就不能把哺乳仔猪的病料给保育或肥育猪使用来进行“返饲”,因为同样的病原可能会引起这些猪群发病。
因此,猪场发生疫病时最好还是先做出准确的诊断,然后再及时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控措施。
1、一个合理的返饲应掌握以下原则:
1)目的是在整个母猪群中建立整齐的免疫水平,使得母源抗体可以保护哺乳仔猪(至少是2周龄以内的仔猪)免受病毒感染;
2)需要空怀和怀孕100日龄以内的所有母猪、后备猪;
3)返饲过程中隔离怀孕100日龄以上母猪和哺乳母猪;
4)返饲的时间最好相对集中,如在l周内完成;
5)怀孕100日龄以上及产房母猪,在断奶后进行返饲。
2、返饲病料的制备过程:
1)患病仔猪7-10日龄(发病2-3 d)放血后,清水冲洗体表的粪便等污物,然后用手术刀小心剖开腹部皮肤,勿将肠管割破。
2)剖开腹部后,从十二指肠往下顺着找,当找到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大致交界处时用缝线结扎此处,之后找到回盲交界处也用缝线结扎。
用手术剪剪下两个结扎点之间的小肠段部分,连同小肠或其它肠内容物一起置入无菌容器中。
3)当采集足够的小肠组织后,用消毒手术剪将其剪成碎状小块,置于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
4)向匀浆中加入抗生素(每100 g组织中加庆大霉素3 mL、新霉素1 g、硫酸黏菌素2 g)和稀释剂(如每100 g组织中加400 mL鲜牛奶)。
3、病料的采集和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选择日龄小(10日龄以内)的发病猪;2)症状越典型越好,若同窝母猪带有腹泻更佳,如果能进行快速确诊PEDV,则更理想;
3)在出现腹泻后2d内扑杀,采集小肠;
4)尽量剔除有细菌继发感染和球虫感染的病料;
5)一般不选择2周龄以上的仔猪,因为无法排查球虫感染;
6)病料最好现采现用,如需长期储存(7 d以上),须-20℃冻存。
4、饲喂方法和注意观察:
1)将制备好的返饲用组织匀浆给符合条件的母猪一次性投喂,包括后备母猪,10 ml/头;
2)返饲后,注意观察母猪是否有减料和拉稀症状;
3)无需对出现上述症状的母猪作任何处理,2-3 d后自然恢复;
4)7 d后对在上次饲喂时未出现拉稀的母猪再次拌料投喂,哺乳母猪断奶后投喂;
5)返饲当天,勿在饮水中加入次氯酸和消毒剂。
6)在返饲期间,严格控制猪场内外的猪和人员流动;
7)对于出现腹泻的猪,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防止细菌感染以及添加电解质多维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对于自然免疫不发病猪,不做处理。
对于出现腹泻的保育/肥育猪,也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防止细菌感染和添加电解质多维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对于2周龄以上的腹泻哺乳仔猪,采取早期断奶隔离,并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细菌感染和添加电解质多维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对于1周龄以内的腹泻仔猪,扑杀收集病料,符合条件的可用于返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