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

合集下载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
第四课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高考考点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课堂探究三: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从我 国资源、环境所面临的现状和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 间面临的矛盾这一实际出发的。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正确发 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惩罚。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是 尊重客观规律,从能源资源的客观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 (3)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 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承认自然界的客 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加快节约型社会建 设是尊重自然客观性的必然选择。
课堂探发,实事求是。江苏 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目前综合创新能力和“三创”活动 开展情况的实际,提出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正说明了 这一点。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 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弘扬“三创”精 神是正确的意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原理应用1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 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成功 送入太空。 •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 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 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 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高二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二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4

我国航天科学家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 人航天”精神,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克服了无 数难关,确保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中 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 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 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 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是中华民族为人类 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上述材料中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如何 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6分)
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
4.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
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 事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式 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学习小贴士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 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是说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学习小贴士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
想的世界。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关于“意识” (1)“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借助
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不能认为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面
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
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 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 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 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 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 映。 误区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误区2: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一、考纲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核心线索:一个概念:意识一个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两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能动性三、命题规律:1、从内容看,意识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物质决定意识考查较少。

2、从形式看,往年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选择题往往以漫画、古诗文、名人名言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非选择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点梳理:考点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的反应特性___生物的反应形式__动物心理__人的意识。

(2)意识更严重的是_____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产物,社会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的机能。

注意问题:A、大脑不等于人脑B、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C、有了人脑就有意识D、电脑有意识,可以取代人脑E、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3、意识的内容(1)意识是_________(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_________的反映。

注意问题: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能独立存在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例外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和知识构成等例外,意识例外D、意识的形成过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是本原的,_____是派生的,物质_____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

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
答案:D
1.(2012年北京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
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内形容式::客主观观的的。。 提示:任何意识(包括按意识的性质分成的正确意识和错误意 识;按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程度分成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以及 按照意识的具体内容分成的对现状的感受、对过去的思考以及对未 来的预测)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复习建议 1.通过深圳特区 30 年的成功经验、“十二五”规划 的制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 2011 年“一号文件”的 政策措施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 2.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务院抑制物价“组 合拳”、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措施的必要性, 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考点剖析
一、物质决定意识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解析:“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答案:D
考向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1年上海卷)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A项 是强调生理基础;B项是强调意识的本质;D表述错误。 【答案】 C
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是统 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 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政治复习课件:课时34把握思维的奥妙

政治复习课件:课时34把握思维的奥妙

2021/4/9
12
考点1 │ 要点探究
(2)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物质第一性),后有意 识(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A.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 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021/4/9
7
考点1 │ 主干梳理
【特别提示】 在意识问题上要明确以下几个“并不意味 着”:(1)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 反映;(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 意识;(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 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_目__的__性___和__计__划__性__。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 如预先制定蓝图、目标和计划。而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 本能活动。
2021/4/9
10
考点1 │ 主干梳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 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__高__昂____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__萎__靡____的精 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特别提示】 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 观点:(1)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 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2)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 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 尽”;(3)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 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课时34 │ 把握思维的奥妙

复习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公开课)

复习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公开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热点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 举行。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 调。 3、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 好地结合起来。 4、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 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 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 善。”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秘
意 识 的 作 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考点1、物质决定意识
意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识 的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本 ≠大脑的机能 质
通过生活和实践 内容是客观的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反映)
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 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 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 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关系。(10分)





答(1)①从材料l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 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 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 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 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 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 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 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 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教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教案

作业
4
1
通过对意识本质的学习, 结合第 四课对世界的物质性的论证, 明 确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一个 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要求 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方法论) 。
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 改造而成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不能 说意识是客观的。 小结:如何正确把握意识: (1) 、从起源看,意识 (3) 、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所以: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4、探究活动一: 5、练一练:选择题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 意识的作用首先表现在,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①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 划性的,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 动方式和步骤等。 ②人的意识活动除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之外还具 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1)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表现在意识主要依据人自 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并通过主 动作用于对象的观察、实践而自觉反映对象。 2)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 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不仅能反映 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小结: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 识之物(这句话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 性) 。 练一练:选择题。 2、 意识的作用还突出的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 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意识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注 意:意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 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②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 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小结: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一是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对人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二是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意识的作用,精神的 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

2015-2016 一轮复习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2015-2016 一轮复习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温故: 1.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知新: 1.意识的含义? 2.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 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 (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训练7 [2014· 大纲全国卷]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 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 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 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 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 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 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 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 改革开放时期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 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强大思想武器。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 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 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训练3 [2011· 全国高考]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 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 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 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 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 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探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 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知识梳理:
3.什么是意识的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反作用的含义: 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
4.什么是意识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什 么?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讲】知识梳理:
1.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生理基础 内容 起源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探讨:虚幻的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
第五课
把握思维 的奥妙
高考考点: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 定意识。 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五课
【学】自主研读:
把握思维的奥妙
1.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意识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整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 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 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自主探究: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写一段 “节能减排”宣传材料,重点说明节能减排的 必要性。
知识梳理: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是什么?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 合起来。 ◎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总结纠正】自主研读:
1.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意识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意识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什 么?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五课
自主练习:
把握思维的奥妙
3.意识活动的特点: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思考:如何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分析说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热点链接:人类对日食的预测、对太空的探 索、对甲流的认识……
知识理:
3.什么是意识的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反作用的含义:
知识梳理:
1.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生理基础 内容 起源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结论: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 决定意识。
知识梳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 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 反映 反作用
一、完成《学案》典型例题1、3、6、7。 二、构建第五课知识体系结构。
第五课
意 识 的 本 质
起源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 切 物 从 质 生理基础 物质决定 实 意识 和 际 意 内容 识 方法论 出 发 的 意 能动地认 , 辩 意识对物 识 识世界 实 证 的 质具有能 事 关 作 能动地改 动作用 求 系 用 造世界 是 整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