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肝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麻醉与肝脏精PPT课件

麻醉与肝脏精PPT课件

与蛋白质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2、氨基酸与血氨的测定: ⑴血浆游离氨基酸测定: 肝病时血浆游离氨基酸变化仅见于严重肝 损害病例。 ⑵血氨的测定: 测定血氨主要用于估计肝损害程度及其预后。在 重症肝病患者血氨可显著增加。
与蛋白质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3、血清酶的测定 ⑴转氨酶:以丙氨酸转氨酶(也称谷丙转氨酶 (ALT, GPT) )和门冬氨酸转氨酶(也称谷草转 氨酶(AST, GOT))最为重要。 ⑵乳酸脱氢酶: ⑶血清胆碱酯酶同工酶:诊断肝硬化. ⑷碱性磷酸酶: 升高的程度为胆汁淤积>肝癌>肝细胞损伤
2、肝小叶: 肝的基本结构与功 能单位,由中央静脉、 肝板、肝血窦、窦周间
隙和胆小管组成。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枯否细胞(Kupffercell): 存在于肝血窦腔内的肝 巨噬细胞,有很强的吞噬 能力。在免疫反应中它也 有重大作用,如产生促炎 细胞因子白介素一1、白 介素一6、肿瘤坏死因子。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肝、胆的主要功能
(一)肝的主要功能
①贮存和滤过血流; ②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功能; ③参与物质代谢,包括分解、合成、 转化、贮存; ④屏障和吞噬功能; ⑤生物转化(解毒)等功能。
肝、胆的主要功能
1、胆红素代谢
衰老红 细胞的Hb 未成熟 红细胞 含血红 素的酶类 间接 胆红素 肝 肾 粪便
直接 胆红素
3、门管区: 肝硬化时, 结缔组织增生, 小叶间静脉首 先受压,可造 成门脉高压。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肝腺泡学说: 以门管区 的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和 小叶间胆管为 中轴,两端以 邻近的中央静 脉为界。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胆小管 黑林管
胆汁
小叶 间胆管
左右 肝管
汇合

米勒麻醉学之肝脏病理学医学PPT

米勒麻醉学之肝脏病理学医学PPT

肝脏手术的麻醉要点
肝脏手术麻醉期间应特别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保证肝脏的有效灌注。 根据手术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麻醉药物,以降低对肝脏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密切监测手术过程中肝脏功能的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和并发症。
04
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肝脏疾病的诊断方法
80%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谷 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 素等,以及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研究肝脏在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激 素代谢中的作用,为代谢相关肝病的 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肝脏细胞分化与再生研究
研究肝脏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损伤后 的再生机制,为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治 疗提供理论基础。
肝脏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01
02
03
药物治疗进展
研究开发新的药物或优化 现有药物,以改善肝脏疾 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米勒麻醉学之肝脏病理学

CONTENCT

• 肝脏的解剖和生理概述 • 肝脏病理学基础 • 麻醉与肝脏病理学 • 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肝脏病理学的最新进展
01
肝脏的解剖和生理概述
肝脏的位置和结构
02
01
03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肝脏由左、右两个肝叶组成,每个肝叶又分为上、下 两个肝段。 肝脏周围有胆囊、胰腺、十二指肠等器官环绕。
环境因素控制
研究环境因素对肝脏健康 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控制 不良环境因素的暴露,降 低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动脉
为肝脏提供富氧的血液,主要供应肝实质细胞代谢 的需要。

麻醉与肝脏PPT医学课件

麻醉与肝脏PPT医学课件

如结果证实PT、aPTT延长确系 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应输入新鲜冻 血浆(FFP)治疗,若手术较大,还应准 备足量的FFP供术中使用。
(二)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的目的:尽可能矫正术前存在 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加强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 纠正贫血,改善凝血功能; 治疗腹水;
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术前用药。
麻醉与肝脏
肝脏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调节能量代谢; 调节凝血功能; 药物的代谢和清除; 急性失血时,调节低血压; 维持免疫监督,调节炎症过程。
一、肝脏的解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其 重量在成人为体重的2%,在小儿 为体重的5%。
(一)肝脏的叶和段
传统分叶:左叶和右叶; 根据形态学特点:左叶、右叶、方 叶和尾叶, 根据生理解剖特点:分为8个具有独 立功能的肝段。
疹、肝功检查酶学异常; 3.一般3~6日后出现黄疸; 4.病人既往多有用过氟烷的历史。
有关氟烷肝炎的几个特点:
儿童发病极其罕见,即使反复使用; 成人仅用一次也少见发生; 无可靠的实验诊断或排出; 易感因素: ①年龄>40岁, ②中年、肥胖女性, ③此前用过氟烷,尤其是短时间内(<6周) 。
(二)氧化亚氮对肝脏的影响
体检:发现有瘀点和瘀斑;
大的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器官移 植、全髋置换术、脊柱手术等。
凝血功能检查的内容: 凝血图; 血小板功能测定; 测定相关凝血因子
(3)严重凝血功能紊乱
如PT、APTT>正常值的1.5倍:
进一凝血功能检查,确定凝血异常的原 因;PT、APTT延长除凝血因子缺乏外,血小板 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减少、纤溶亢进等原因 均能使其延长。避免盲目用新鲜冰冻血浆(FFP) 治疗。

肝病患者的麻醉处理医学PPT课件

肝病患者的麻醉处理医学PPT课件
肝肺综合征 肝硬化患者低氧血症的原因: 氧离曲线右移(2,3—DPG含量升高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损伤肺贫氧性肺血管收
缩反应) 腹水引起通气不足 细胞外液体增加导致肺弥散能力下降 肺内分流增加:
肺内蜘蛛痣, 门肺静脉交通,
10
血液及凝血功能改变
肝硬化患者Hct降低,由于血容量增加或由于 胃肠道出血而下降。维生素B12及其它维生素 的缺乏,可导致巨细胞性贫血也是常见的。 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亦高。
36
术中输血
肝脏手术可能大量失血,非恶性肿瘤的患者 可用自体血回输。
大量输血时注意事项: 输血速度大于30mL/kg/h时,会发生低钙血症 肝功不全的患者清除枸橼酸盐的能力下降, 枸橼酸中毒可导致心肌抑制。 大量输血导致低体温,输血前加温。
37
大量输血的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凝血功能 的改变。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丢失 输血量达血容量1.5倍时,可出现显著的血小板 减少 血常规检查不能反映血小板的功能,TEG可 快速分析整体凝血功能。
14
激素代谢的改变
许多激素在肝脏内灭活 醛固酮、抗利尿激素、雌激素
激素运载蛋白在肝脏合成 甲状腺素结合蛋白,运皮质激素蛋白等
15
肝脏解毒功能的改变
肝病影响肝脏的药物代谢:①通过血流灌注 的改变而使药物代谢发生异常,例如通过侧 支分流,使门脉血中药物逃避肝细胞的代谢。 ②肝病损害了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如肝脏 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力的改变。③血清白蛋 白合成减少,药物同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或排泄也发 生改变,而易发生药物中毒。
40
必要时补充氯化钾。调整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
每日注射维生素K20~40mg,改善凝血。 保持腹腔引流通畅。防止血性液体(或染有

肝脏手术的麻醉ppt 课件

肝脏手术的麻醉ppt 课件
23
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评估
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确定手术适应证
·肺功能状况 ·肝脏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创伤大小 ·病人的体能储备
24
肺功能要求
一般要求
· 肺活量>预计值的50% · RV/TLV<50% ·一秒率 (FEV,/FVC)>50% · MVV>预计值的50%
应该结合病人的体能储备和心功能状况综合 评估
机体代谢
11
目前,肝脏手术病人仍以中年病人居多,因 此,合并上述夹杂症的病人也较少。 为确保病人的安全,仍然应当重视术前评估, 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12
肝脏手术的麻醉选择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13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目前肝脏手术的 首选的麻醉方法
14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优点
·深呼吸和吸气后屏气
29
术后管理原则
早期体疗
·翻身、拍背 ·早期活动
术后NPPV支持
·术前即可开始适应性训练 · 术后4~6小时开始间断NPPV 支持,有利于气道湿
化,减少病人呼吸作功,节省体力,降低代谢
30
肝脏手术后的呼吸功能不全
主要原因
·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减损 c3功能残气量下降 c 膈肌功能下降
19
保护肝脏功能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缩短肝门阻断时间 减少全麻药用量,减轻肝脏负担 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不输正内环境紊乱 注意外科医生的操作,如腹腔内填塞、放置 肝脏拉钩、阻断肝门或下腔静脉等,应及时 采取措施
21
腹水引流
大量腹水严重影响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传统理论
现为气促和低氧血症
8
泌尿系统
肾功能减退

麻醉与肝脏(精) ppt

麻醉与肝脏(精) ppt
麻醉与肝脏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教研室
-
1
教学目的
掌握肝的血流、调节及神经支配、肝 胆的主要功能,掌握肝功的评估,掌握 麻醉和手术对肝功的影响。
目录
肝胆组织解剖生理学 肝功能的评估 麻醉和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课后思考题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一)肝的组织结构
1、肝细胞: 为肝的实质细胞,
多为单核。 肝细胞的功能面: 肝血窦面、胆小管面 和肝细胞连接面
汁排放等功能。 ②胆囊的分泌、吸收和收缩排空功能受神
经与体液调节。
肝功能的评估
目前尚无一种试验能反映肝的全部功能。 单凭一种试验结果作出肝病判断易犯 错误,应作若干种试验,必要时反复检 查,且需配合临床表现或其他辅助项目检 查,全面考虑后作出判断。
与蛋白质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1、血清总蛋白: 正常值为60 ~ 80g /L,白蛋白35 ~50g /L, 球蛋白20 ~ 30g /L ,白/球比值为1.5~ 2.5。 血清总蛋白减少至60g /L以下,表明预后 不良有肝坏死的可能。 白蛋白浓度<20g/L ,表明预后不良。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1)线粒体: 是肝脏能量
产生和贮存的场 所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2)内质网: 分粗面内质
网和滑面内质网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3)高尔基复合 体:ຫໍສະໝຸດ 参与蛋白质 的加工和贮存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4)溶酶体 (lysome)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5)微体: 肝细胞
内最小的细 胞器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肝、胆的主要功能
(一)肝的主要功能
①贮存和滤过血流; ②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功能; ③参与物质代谢,包括分解、合成、
转化、贮存; ④屏障和吞噬功能; ⑤生物转化(解毒)等功能。

肝病与麻醉ppt参考课件

肝病与麻醉ppt参考课件
缺乏或不足。 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明显减少,提示已出 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表示肝脏已经坏 死,禁忌做任何手术。
8
LOREM IPSUM DOLOR
1. 肝脏病人的麻醉耐受力估计 ①轻度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影响不大; ②中度肝功能不全或濒于失代偿时,麻醉和手术耐受力显
肝病与麻醉
LOREM IPSUM DOLOR
1
LOREM IPSUM DOLOR
➢ 一、概述 ➢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常见的有肝炎、肝硬化、
肝脓肿、脂肪肝、酒精肝和原发性肝癌等多种肝病。 ➢ 常见的五大类肝病当中,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是乙
型肝炎(简称乙肝),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 数超过2.8亿,在中国人群当中约有1.3%人口感染。
12
LOREM IPSUM DOLOR
4、 屏障吞噬功能; 5 、生物转化解毒功能。与临床麻醉最密切的有胆红素代
谢、蛋白质代谢、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药物生物 转化和解毒功能。
13
麻醉药对肝功能的影响
药物→胃肠道→血液
14
LOREM IPSUM DOLOR
➢ 1、吸入麻醉药 ➢ 在低氧条件下,重复吸入氟烷课引起“氟烷肝炎”,
④急性肝炎病人除紧急抢救性手术外,一律禁忌施术; ⑤慢性肝病病人手术中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凝血机制异常,
与其常合并胃肠道功能异常,维生素K吸收不全,致肝 脏合成V、VII、IX、X因子不足有关,术前必须重视纠 正。
11
LOREM IPSUM DOLOR
肝脏的主要功能 1 、储存和滤过血流; 2 、分泌胆汁参与食物消化 ; 3 、参与多种物质的分解、合成、转化、储存等代谢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亚氮对肝脏的影响 长期接触N2O,对肝脏有毒性作用; 单用N2O,肝血流量并无改变,和巴比妥类药 合用可导致肝血流量降低; 和N2O相关的缺氧可导致肝脏损伤。
35
(三)非阿片类镇静药 常用静脉麻醉药不引起肝功能明显改变; 大剂量硫贲妥钠(>750mg),可导致肝功能 异常; 氯胺酮可引起肝脏酶学中等度升高。
疹、肝功检查酶学异常; 3.一般3~6日后出现黄疸; 4.病人既往多有用过氟烷的历史。
33
有关氟烷肝炎的几个特点:
儿童发病极其罕见,即使反复使用; 成人仅用一次也少见发生; 无可靠的实验诊断或排出; 易感因素: ①年龄>40岁, ②中年、肥胖女性, ③此前用过氟烷,尤其是短时间内(<6周) 。
34
15
3.肝血流量的激素调节 内分泌激素能改变肝血流量,包
括儿茶酚胺,胃泌素,胰高血糖素, 促胰液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垂体后 叶素。
16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导致肝动脉收缩,紧接着舒张,对门静脉
仅产生收缩作用。 多巴胺:
对肝动脉的调节作用极弱。 胰高血糖素:
产生渐进的,长时间的肝动脉舒张,拮抗生 理刺激导致的肝动脉收缩。
酶系统不成熟─早产儿、 新生儿黄疸,
遗传缺陷─Gilber’s综合 征,
药物性。
肝细胞性─肝炎,肝硬化、 药物性肝损伤,
肝内淤胆─药物性、妊娠,
良性术后黄疸,
脓毒血症,
梗阻性黄疸─肝内和肝外 梗阻。
30
血浆蛋白测定─反映肝脏功能重要指标: 在慢性肝炎病人,血浆白蛋白降低表明有
肝功能损害加重。 在急性肝功能紊乱病人,血浆白蛋白是一
麻醉与肝脏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麻醉科
1
肝脏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调节能量代谢; 调节凝血功能; 药物的代谢和清除; 急性失血时,调节低血压; 维持免疫监督,调节炎症过程。
2
一、肝脏的解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其重量在成
人为体重的2%,在小儿为体重的5%。
3
(一)肝脏的叶和段
传统分叶:左叶和右叶; 根据形态学特点:左叶、右叶、方 叶和尾叶, 根据生理解剖特点:分为8个具有独 立功能的肝段。
19
3.内分泌器官 ①合成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Ⅰ( IGFⅠ); ②合成促血小板生成素; ③合成血管紧张素原; ④转化或代谢激素。
20
4.红细胞破坏和胆红素的排泄 5.调节中间代谢:
肝脏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产能满 足机体的需要,其本身的能耗和氧耗占机 体总量的20%。
21
① 碳水化合物代谢; ② 脂肪代谢; ③ 氨基酸代谢。
量); 2.肝脏的内源性代谢功能; 3.药物经胆道排泄。
25
肝脏疾病降低大多数经肝清除药物的排除, 其作用半衰期延长; 肝功能障碍对药代学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 这类病人用药应小心和个体化。
26
五、肝功能的估计
(一)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前称SGOT) 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前称SGPT); 小量增加(<3倍):脂肪肝或慢性肝炎, 大量增加(3~20倍):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加 重,最大量增加(>20倍):严重肝细胞坏死。
8
9
10
门静脉系统的特点: 血流量大; 含氧量低; 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有丰富的侧枝循环。
11
二、肝血流量的调节 内源性调节:
肝脏通过不断清除许多内源性物 质和药物,保持肝的血流和氧供不变。 外源性调节:
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纠正大循环 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保证肝脏的血流 和氧供。
12
1.内源性调节 ①肝动脉缓冲反应
27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增加表明可能 有肝细胞坏死,但特异性差。 碱性磷酸酶(AKP):为估计胆道系统完整性 的一个敏感指标,同样特异性差。
28
血清胆红素测定: 1.血清总胆红素, 2.非结合型(间接)胆红素, 3.结合型(直接)胆红素。
29
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
非结合型
结合型
胆红素产生过多─溶血,
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 ↓, 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 ↑↑。
13
②肝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门静脉血的pH、PO2↓→肝动脉血
流量↑, 餐后血渗透压↑→肝动脉和门静脉
血流量↑。
14
2.外,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再分布,保证重 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门静脉和肝动脉 的α受体,门静脉和肝动脉收缩,肝血流量 降低。
22
6.重要蛋白质的合成: ①凝血蛋白; ②各种激素; ③白蛋白; ④急性相蛋白。
23
四、肝脏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肝脏几乎影响所有口服或肠外途径 给入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通过合成结合药物的蛋白,影响: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
24
肝脏和药物清除
影响药物肝脏清除的主要因素: 1.药物传送到肝脏的速度(肝血流
不敏感、不可靠指标。 营养障碍、激素失衡和肾病病人也有白
蛋白降低。
31
凝血功能测定 PT、aPTT、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
异常是严重肝功能紊乱的指标。 轻到中度肝功能障碍这些指标多正常。
32
六、麻醉药物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一)氟烷肝炎 发生率1/3,000~30,000, 临床特征:
1.多发生于短小手术后(<30min); 2.临床表现发热、厌食、恶心、肌痛、皮
36
(四)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本身对肝脏功能没有影响; 阿片类药物增加胆总管和Oddi’s括约肌张力; 导致胆道内压增加和胆管痉挛。
17
血管紧张素Ⅱ: 明显收缩肝动脉和门静脉,降低肠系膜
血管的血流量。 垂体后叶素:
强烈收缩内脏血管,明显降低门静脉血流 量,降低肠系膜的血流量。
18
三、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1.血液贮存: 肝脏含血量为总血量的10~15%,可对人
体的循环血量进行调节。 2.调节凝血功能: ① 合成凝血因子; ② 促进Vitk的吸收; ③ 产生促血小板生成因子; ④ 控制纤溶。
4
5
6
(二)肝脏的血流供应
肝脏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 25%; 100g肝组织的平均血流量约 为100~130ml/min;
7
肝动脉发源于腹腔动脉, 肝动脉血流量占1/4, 承担肝脏60~80%的供氧量;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有丰富的侧枝循环,在门静脉高压时形成门腔分流。门静脉血流量占3/4,承担20~40% 的供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