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杜仲创始人罗眼科与杜仲的成长历程
关于杜仲的概述

②硫化杜仲胶弹性高、硬度大,又特耐摩擦,可用来制造飞机、汽车、摩托车上的高质量轮胎,其产品比三叶橡胶生产的轮胎更适用、耐用。
(3)国内外杜仲胶开发生产概况
国际上对杜仲胶研究和开发生产最早的是前苏联。30年代苏联建国初期,因帝国主义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使其无法进口三叶橡胶,被迫大面积栽植杜仲,并建立提胶厂。我国建国初期也建立了杜仲林场,并提取杜仲胶,主要供生产海底电缆用。后来塑料工业兴起,而杜仲胶生产成本太高,且未能开发新产品,最后中断。1982年我国有关专家利用硫化工艺解决了杜仲胶无弹性问题,使杜仲胶与橡胶、塑料按不同比例进行共混加工,从而得到不同弹性、硬度的特殊新材料,广泛用于电力、通讯、交通、水利、航空及人民生活当中。有人预言,这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硫化杜仲胶系列新材料将逐渐替代目前人类广泛使用的钢材和塑料,从而引发一场新的材料工业革命,我国目前已在杜仲集中产区建立了数家杜仲粗胶厂,并在北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杜仲精胶厂,这说明我国对杜仲胶的开发生产已步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轨道。
叶可作为保健食品来食用。 北京市区利用杜仲绿化水渠
杜仲皮一向是我国外贸当中大宗出口的名贵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每年为我国换回大量的外汇。但近些年来货源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引起杜仲产区对杜仲乱砍滥伐,造成我国杜仲资源日趋匮乏。近代医学研究发现,杜仲除传统的医疗功效外,还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并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证明,杜仲具有促进记忆、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及提高综合免疫力的独特效用,美国航天局专家认为,杜仲能促进机体代谢和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可用于加工生产航天食品和老年保健用品。
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上的四次飞跃

中成药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2011 年8 月August 2011第33 卷第8 期Vol.33,No.8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上的四次飞跃马希汉1 ,张康健2*收稿日期:2011-01-15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K11 -G7(13))作者简介:马希汉(1958—),男,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化学研究。
* 通信作者:张康健(1939—),男,教授,主要从事杜仲植物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研究。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2.中国林学会杜仲研究会,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根据作者与国内外专家研究资料,对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进行了评述。
总结出中国杜仲近代认识史上的四次飞跃:杜仲调节血压功能的发现;杜仲叶药用功效的发现,杜仲叶载人《中国药典》(2005年版);杜仲次生代谢物对人类健康作用的发现;杜仲开发利用新资源与不同部位组合增效作用的发现。
关键词:杜仲;杜仲叶;杜仲籽油;近代认识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11)08-1393-04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植物,本科仅1属1种,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属我国珍稀濒危第二类保护树种。
根据科学家对杜仲化石的考究[1-2],在运古时代,也就是在6500 万年前,杜仲选择了最简单的花式繁衍在中国浙江东部。
5500万年前,远洋到达北美洲,2300万年前,遍布于欧亚大陆,茂盛生存,并形成十余个种类。
例如,当时存在于美洲的杜仲有E.montana Brown 和E.browni Beckeri,日本有E.japonica Tanai,俄罗斯有E.palaeoulmoides Baik,德国等欧洲地区有E.europaea Madley,等。
然而,中新世早期(即2300 万年前),由于环境的变化,杜仲先在北美消失。
杜仲

杜仲百科名片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另有著名人物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主席杜仲、西周监国杜仲等。
中文学名:杜仲拉丁学名:Eucommia ulmoides 别称:杜仲、丝楝树皮、丝棉皮、棉树皮、胶树二名法:Eucommia ulmoides 界:植物界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金缕梅亚纲科:杜仲科属:杜仲属分布区域:温带遮阴的地区生境:海拔500米以上山区。
药用部位:树皮、叶、雄花药用功能:补肝肾、强筋骨、调节血压药用主治:肾虚腰痛、胎动胎漏、高血压植物药材杜仲基本信息【出处】《神农本草经》【类别】树皮类。
【杜仲异名】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扯丝片。
【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树皮。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 ③《药性论》:"味苦。
"④辛,平,无毒,理气补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
归肝、肾经。
”【用法与用量】①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②6~10g。
【采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
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
置通风干燥处。
物种简介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
杜仲(2012.4.9)

别名乱银丝、玉丝 皮,杜仲科杜仲属, 本科仅1属1种。株 高达20米,树冠圆 球形,树体各部折 断均具银白色胶丝; 我国特产树种,原 产我国东部及西部, 以四川、贵州、湖 北为著名产区。
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表面网脉凹下,皱纹状;花单性,与叶同放或先叶开放, 雌雄异株,雄花簇生,雌花单生于新枝基部苞腋,花期3~4月;翅果长椭圆形,果 熟期9~11月。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较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 性土壤,耐旱,较耐盐碱;萌蘖性强。
杜仲树的功效
• 杜仲树无心材、边材之分,是制造家具、农具、舟 车和建筑的良好材料。 • 用杜仲叶配制的 “杜仲茶”,对预防和治疗高血 压、头昏目眩等症效果显著。 • 杜仲树的皮、枝、叶、果均含有杜仲胶,不仅是电 器、橡胶、航空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可用于制造各 种医用器材。 • 杜仲树皮
Hale Waihona Puke 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植 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的干燥树皮,是中 国名贵滋补药材。 具补肝肾、强筋骨、 降血压、安胎等诸 多功效。
杜仲由于药用价值高,并且用途广, 所以杜仲又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 杜仲的特征是表皮草质,内有韧性较 强的白丝状相连,剥皮后又生。只要 保护好母树,便可以经常剥皮,一年 一次。
杜仲为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 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 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 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随后死去;另一种方 法是应用"环剥法"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 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 究其主要原因,是"环剥法"在理论与实践 管理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再生操作过 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 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 统的杜仲剥皮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 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
杜仲的名称

杜仲的名称与来历黎云昆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树种。
杜仲不仅是重要的中药材,而且还是重要的制取橡胶的工业原料树种。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资源危机与天然橡胶的产能严重不足,杜仲这一资源树种又被社会广泛地重视起来。
杜仲大约是拥有别名最多的树种了。
清屠粹忠《三才藻异》载:“植物而人名者杜仲。
”故杜仲树也称杜处士(明黄一正《事物绀珠》)。
杜仲的叶、皮折断以后有白丝相连,这白丝的主要成分就是橡胶。
以杜仲的这一特征而得名的有如下述:——棉丝树(南北朝萧统《文选笺证》);——木绵(宋李昉《太平御览》转引《吴氏本草》);——丝檰树(清胡文铨《(乾隆)广德直隶州志》);——棉木(清王如玖《(乾隆)直隶商州志》);——曼榆(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转引《图经》:“绵与曼,古同声。
”);——王丝皮(宋陶谷《清异録》);——玉丝皮(清张玉书《御定佩文韵府》转引《辍耕录》;——檰芽木(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转引《图经》:“江南人谓之檰,初生叶嫰时可食,谓之檰芽木。
”);——古贝(源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绵古贝杜仲”,古贝当为“吉贝”之误。
吉贝即指木棉);——逐折(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弘景曰:杜仲子亦名逐折”)。
因杜仲以杜仲药材治病而获得百姓爱戴和思念而得名的有如下述:——思仲(宋李昉《太平御览》转引《吴氏本草》);——思仙(明王圻《三才图会》)。
因杜仲树的形状而得名的有如下述:——粗糠树(见清倪文蔚《(光绪)荆州府志》,以树皮皴裂二得名);——王孙象皮(源自明汪宗姬《儒函数类》。
杜仲皮类似象皮,故称)。
得名的缘由难以确定的有如下述:——王孙友(宋陶谷《清异録》);——冻绿树(清郭嵩焘《(光绪)湘阴县图志》);那么,杜仲又是什么人呢?元佚名《氏族大全》转引宋朝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中载:“尹轨、杜仲,有道之士也。
周穆王召之,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
”由此可知,杜仲应当是周朝的人,而且在那个时代就已经非常有名了,能够受到周穆王的召见。
芝味本草——第63期(杜仲)为什么它是植物活化石、濒危物种?

芝味本草——第63期(杜仲)为什么它是植物活化石、濒危物种?芝味本草——第63期(杜仲)为什么它是植物活化石、濒危物种?2021-07-01 09:40·九芝堂植物活化石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杜仲科杜仲属的落叶乔木,是科学家们眼中的“植物活化石”,同时也是中药杜仲和优质天然橡胶的来源,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同银杏一样,杜仲也是单种属(杜仲科杜仲属,独此一种),雌雄异株,从第三纪孑遗,历经第四纪冰川侵袭而在中国境内幸存的珍贵植物,仅分布于我国,并被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现在世界各地生长的杜仲,都是19世纪末期先后从中国引进的。
药用价值中药杜仲是杜仲树的干燥树干皮,是中医临床常用补肝益肾的良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日常生活中泡酒、泡茶以及煲汤的过程中都能看到杜仲的身影,杜仲由于功效显著而有“植物黄金”的称号。
中医认为,杜仲性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胎动不安或习惯堕胎。
《神农本草经》载杜仲:“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别录》言:“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本草正》中记载杜仲:“暖子宫,安胎气。
”《本草从新》记载,一少年新娶媳妇,得脚软病,并且脚痛得厉害,因为当做脚气病,用除湿之品,治疗效果不理想,原来这是肾虚,遂用杜仲一两,水酒各半煎服,六日痊愈。
杜仲能壮腰膝,以酒行之,补肾通脉更容易,必须节房劳,惜精神,方不复发。
《直指方》记载,杜仲乃腰痛要药,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
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
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
故杜仲主下焦气分,而牛膝主下焦血分。
杜仲现代药理研究——植物降压药1955年,在列宁格勒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杜仲药理学研究学术讨论会。
在这次学术大会上,正式公布了杜仲降血压的研究成果。
中药杜仲的传说由来

中药杜仲的传说由来中药杜仲的传说故事。
杜仲是名贵滋补药材,关于杜仲的由来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中药杜仲的传说故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杜仲的传说由来,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杜仲的传说由来传说一根据中国古书记载,“杜仲”的名称由来,是一位名为杜仲的人,发现喝了某种树的树皮煎出来的汤汁之后,身体变得十分轻盈,而且病痛消除,体力也恢复了。
所以就将这种树称为杜仲树。
古时候,有位叫杜仲的大夫,一天他进山采药,偶尔看见一棵树的树皮里有像“筋”一样的多条白丝“筋骨”。
他想人若吃了这“筋骨”,会像树一样筋骨强健吗?于是,下决心尝试。
几天后,不仅无不良反应,反而自觉精神抖擞,腰、腿也轻松了,他又服用一段时间后,结果奇迹出现了,不仅身轻体健,头发乌黑,而且得道成了仙人。
人们知道了这种植物后,把它叫“思仙”、“思仲”,后来就干脆将它唤作“杜仲”。
中药杜仲的传说故事从前在洞庭湖畔有一群纤夫,他们由于每日弯腰拉纤,时间长了都患上了腰膝疼痛的疾病其中一个名叫杜仲的青年纤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上山采药为己及同伴治疗疾病。
在途中遇到一个老翁,他便向老翁求教,老翁感动于他的心地善良,便给他一块树皮,并告诉他树皮可以治疗腰膝疼痛的症状。
杜仲拿着这块树皮继续上山寻找,等到他发现这种树皮时,便拼命采摘,但是由于他累得筋疲力尽,所以掉入洞庭湖内。
后来人们在湖内发现了他的尸体,怀中紧紧抱着采摘的树皮,纤夫们吃了这些树皮后,身体上的疼痛都好了。
人们为了纪念杜仲的英雄作为,便把这种树皮命名为“杜仲”。
传说三古时候有个名叫杜仲的人,家里十分贫寒,全靠上山砍柴维持生活,由于积劳成疾,落了个腰腿疼的病根。
一天,他上山砍柴,腰腿疼突然犯了,疼得他抱着树杆咬住树皮不敢松手也不敢松口,不自觉地把树皮汁吸进肚里。
不一会儿,腰腿似乎疼得不那么厉害了,后来真的不疼了。
杜仲想:“每次犯病都把我疼得死去活来,可是这次怎么咬住树皮吸进树皮汁就不疼了呢?”他好奇地看了看咬过的树皮,发现同别的树皮不一样,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于是剥了一些带回家中,准备日后发病时再用。
杜仲的起源与历史

杜仲的起源与历史杜仲,学名为Eucommia ulmoides Oliv., 是一种古老且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
它是中国植物学家施孟仪教授于1895年发现并命名的。
杜仲被认为是世界上仅产于中国的树种之一,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及四川、陕西、吉林等地。
杜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发现了杜仲树皮的药用价值,并开始使用它治疗疾病。
在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使用杜仲的相关文物,如陶器中出现的杜仲树皮图案等。
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杜仲被描述为一种“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材。
它被广泛应用于补肾、壮骨、滋补肝肾等领域。
据文献记载,杜仲在汉朝时期就开始被使用,并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医书《千金方》中详细描述了杜仲的功效与用法。
在明清时期,杜仲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杜仲被广泛应用于壮阳、强肾、治疗腰腿酸软、腰腿冷痛等症状。
在这个时期,杜仲的药用地位逐渐得到确认,并开始广泛流传。
许多杜仲园和杜仲庙也因此而建立,人们开始重视杜仲的保护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关注度提高,杜仲也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许多科研机构开始对杜仲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和发掘其更多的药用价值。
研究发现,杜仲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杜仲素、杜仲酚、维生素C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衰老、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保健作用。
杜仲的起源和历史凸显了它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杜仲经历了数千年的应用和验证,其疗效也得到了临床实践的认可。
今天,杜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行业,成为人们关注和追求健康的重要选择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野生杜仲资源逐渐减少。
杜仲的合理种植、保护和利用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许多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进行杜仲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和传承。
总之,杜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其起源和历史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杜仲创始人罗眼科与杜仲的成长历程
杜仲是我国独特树种,生命力旺盛,对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生态绿化效果明显。
同时,杜仲还有着很强大的药用作用。
但长久以来,人们都是通过使用杜仲树皮取得他的药用价值,罗眼科不愿走砍树剥皮的老路,他要创出一条综合开发利用杜仲的新路。
他的第一个目标瞄准了杜仲雄树的花。
杜仲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树开花,雌树结果。
近代研究发现,杜仲雄花含有杜仲树皮全部所有的药用有效成分,而且主要成分如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杜仲黄酮等的含量高于其在杜仲皮中的含量,这就是说,杜仲雄花的医疗保健作用不仅可以替代而且大大优于杜仲皮。
中国林科院郑州经济林研究所研究员杜红岩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多年研究试验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杜仲雄花茶并申报了国家专利,罗眼科和他的杜仲基地参与了杜仲雄花茶的研制过程并最终出资买断了专利权,开始了杜仲雄花茶的批量生产。
杜仲雄花茶的成功上市是罗眼科在杜仲开发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杜仲的果实——杜仲籽。
经过良种改良后,杜仲雌树的数量大大超过雄树的数量,杜仲籽就成为杜仲基地的主要产品之一,杜仲籽仁榨出的杜仲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其他植物无法比拟。
所以,杜仲籽是提取α-亚麻酸的最好原料,杜仲籽油是补充α-亚麻酸的最好食品。
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一直是罗眼科的主导思想。
在研究杜仲综合利用过程中,先后研制出如何从杜仲籽中提取出杜仲籽油。
在不损坏杜仲树皮的前提下,认定其杜仲叶的药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杜仲传统意义上的医疗保健功效。
杜仲是一种乔木,树干高几米到十几米,树叶、树籽和雄花的采摘十分不便,昂贵的采摘人工费用大大增加了杜仲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怎么办?罗眼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
灵宝是全国驰名的苹果之乡,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果树栽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罗眼科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把栽培管理苹果树的方法用到杜仲树上,把杜仲林变成杜仲园?他的想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支持,于是在局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一场大规模的林园改造行动全面推开。
果园式标准化种植模式为杜仲的全面开发提供了保障。
种植模式的改变使得杜仲叶、花、籽的产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提升,杜仲园产品的收获率十分可观。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被河南省副省长王明义形象地比喻为“绿色银行”。
经过十几年发展,罗眼科的杜仲基地已经由原来的荒山坡变成了现在的绿树林。
罗眼科的杜仲基地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1996年,杜仲基地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星火项目。
1998年被列入“黄河中上游生态防护林工程”。
2006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灵宝杜仲”地理标志保护产地。
2007年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授予“国家级杜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罗眼科本人也被评为高级经济师。
中国林学会杜仲研究会理事长张康健教授到基地视察后深受震撼,倍加赞赏,认为罗眼科的果园化杜仲栽培模式是一个创举,为杜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张康健教授的提议下,杜仲研究会把罗眼科的闫家驮杜仲基地命名为“中国第一杜仲籽园”。
罗眼科做人很低调,也很简朴,他不喜欢出去跟人吃饭喝酒。
从1997年到2001年,他自愿负担闫駄村20名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和书籍费,同时让7名离校较远且生活困难的学生在基地工区食堂免费就餐。
1999年,他一次性提前支付该村土地承包款40余万元,让村里还清了外债,并新建一所中心小学。
阌西村群众发展中药材,他花3000元为群众买种子。
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他自己花钱请剧团为村里唱戏。
2000年,他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踊跃参与市政设施建设,投资600余万元对市区涧河东岸老大难区段进行综合治理,此举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昔日是杂草丛生、泥污遍地,今日是绿树红花、碧水玉栏,成为灵宝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把自己的青春和财富献给了杜仲事业,他对杜仲的倾情和执着令人感动。
迄今为止,没有人像他那样在杜仲事业上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那么多财产和资金,他亲历了杜仲从种植、栽培、管理到林园改造的全过程,他的研究试验几乎涉及到杜仲开发的所有领域,他在杜仲种植和产品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把杜仲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从不满足。
创造财富、奉献社会是他不倦的追求。
他正在全身心投入杜仲事业,力争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