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实用版
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3篇)

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引言: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特别是在煤矿等煤炭相关工作场所。
2024年,尽管有了技术的进步和安全措施的加强,但煤工尘肺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第一部分:煤工尘肺的危害1.1 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煤工尘肺是由于煤炭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引起的。
煤尘中的煤尘颗粒被吸入肺部后,会引起肺泡和细支气管的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肺功能的丧失。
1.2 煤工尘肺的危害煤工尘肺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具体的危害表现为:1) 呼吸系统问题:长期暴露于煤尘中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并导致气道炎症和纤维化。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等问题。
2) 肺气肿:长期吸入富含煤灰的空气会导致肺组织的弥漫性气肿,从而影响呼吸功能。
3) 尖顶锥、硅硅化工人尘肺病:尘肺病病人中会有少数发生支持性结核和结节病。
同时,煤尘可能富含硅酸盐等物质,使得煤工不仅患有煤工尘肺病,还可能患上尖顶锥、硅硅化工人尘肺病等其他职业病。
4) 肺癌和肺气肿: 煤工尘肺病患者可能因为吸入的煤尘中富含有害物质而发生肺癌。
同时,慢性暴露于大量煤尘中还可能导致肺气肿的发生。
第二部分:煤工尘肺的预防2.1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强对煤工尘肺的监管,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覆盖煤炭开采和处理全过程,并确保相关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2.2 安全设备和设施的改进煤矿和煤炭处理厂等工作场所应加强设备和设施的改进,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煤尘的产生和散播。
例如,使用湿法喷淋系统来降低煤尘的浓度,安装高效的尘肺防护设备,如空气过滤器和防尘口罩。
2.3 健康教育和培训工人应接受关于煤工尘肺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这包括如何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和其他防尘设备,如何减少暴露于煤尘的时间,以及如何寻求医疗帮助等。
此外,工人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接受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尘肺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尘肺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昨天,在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尘肺病较前一年增加3721例,成为全国职业病“主力”。
报告显示,去年,职业性尘肺病较2013年增加3721例,其中九成以上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
此外,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95起,中毒486例,死亡2例。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30余种,其中一氧化碳中毒的起数和人数最多。
各类慢性职业中毒795例,死亡2例,均为苯中毒。
很多人还不清楚尘肺病味何物,甚至不清楚该病的危害:1、早期尘肺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通过健康检查才能发现早期尘肺病的存在。
2、中晚期尘肺病人一般会有或轻或重的自觉症状,尘肺病主要侵犯呼吸系统,因此病人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气短。
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休息后就能好转。
稍重患者从事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爬楼梯时就有明显气短。
3、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这时候即使休息或不活动时也会感到喘气困难,甚至出现连睡觉也不能躺平。
除气短意外,可以有胸闷、胸痛、咳嗽,特别是干咳较多见。
还可以有咳痰、咳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下降等。
那我们改如何预防尘肺病?1、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2、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3、控制尘源、防尘降尘:尘肺的病因是吸入致病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没有粉尘或控制粉尘浓度在容许浓度之下,可以消除尘肺或明显降低尘肺的危害。
4、开展健康监护和医学筛检: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开展健康监护和定期的医学检查,是早期发现尘肺病人的主要手段。
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人群,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使高危人群不发展成尘肺病人。
做好健康监护和医学筛检是做好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尘肺病的危害、预防及防治措施

尘肺病的危害、预防及防治措施摘要:尘肺病在我国所有职业病发病率中居首位,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致死率高达20%,是对煤矿职工健康损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
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
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
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
根据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所述,我国尘肺病种类多达12种,严重危害了劳动者的健康。
关键词:职业病;尘肺病;预防;身体健康;防治措施1.哪些人会患尘肺病?粉尘作业工作者是患尘肺病的主要群体,粉尘作业是在地勘生产过程中各种接触有害粉尘的作业。
包括坑探作业中的(手掘或机械)凿岩、爆破、搬运岩(矿)石、打支柱窝及刻槽取样;探矿机械制造或修配铸造作业中的配砂、造型、型砂处理、开箱落砂及清砂等;地质实验室岩矿样品加工的破碎、过筛、拌匀缩分、清扫及选矿等。
粉尘作业工作者大部分为农民工,农民工作业环境恶劣,缺乏相关的安全保护意识,企业安保措施不到位,并不重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2.为什么会患尘肺病?(1)生产性环境中很少有单纯石英粉尘存在,通常是多种粉尘存在,应考虑混合粉尘会有联合作用。
(2)工人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对尘肺发生也起一定作用。
(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
(4)矽肺发生病变程度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
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防护措施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越大,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
3.我国尘肺病的现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近几年职业病病例数上升趋势来看,我国职业病趋势严峻。
职业病是当今社会影响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因素,而我国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提出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尘肺病与防治措施

尘肺病与防治措施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导致肺部受到损伤的疾病。
目前,尘肺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职业病之一,严重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症状和发病原因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痛、疲劳、低热等。
患者可能会发现,这些症状开始时很轻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如果不及时治疗,尘肺病会导致肺部纤维增生和功能丧失,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尘肺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职业有关。
一些职业天天接触粉尘,很容易患上尘肺病。
比如在煤矿、建筑工地、钢铁厂等工作的职工,对尘肺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还有一些职业的环境中,存在着空气中的微小粉尘颗粒,例如木工、陶瓷生产、石材切割等行业,职工患上尘肺病的危险性也比较高。
防治措施要防治尘肺病,职场中的雇主和职工都需要做出努力。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1. 穿戴防护装备在高风险职业中工作的人员应及时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比如,在粉尘环境下工作的职工需要戴帽子、口罩、手套等相应的防护装备。
防护装备的选择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保护职工免受粉尘颗粒的侵害,同时还要适合他们在工作中的活动。
2. 环境清洁工作现场的环境应保持清洁。
将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粉尘颗粒清除,减少职工吸入粉尘颗粒数量的体积。
清洁工作涉及到地面、墙壁、机器等各个方面。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定期的清洁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对固定的区域进行清洁操作。
3. 定期体检职业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每个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员都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接触了粉尘颗粒的职工,一定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期发现疾病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4. 保持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还可以提高免疫系统,从而降低患上任何职业病的风险。
在饮食方面,职工尽可能地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运动方面,可以参加一些适合的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的耐受性和抵抗力。
5. 停止暴露如果已经被诊断患有尘肺病,那么第一时间应该尽量避免暴露在粉尘环境中。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3篇)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篇幅控制在____字内)引言:尘肺病是一种矿石工人、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所引起的职业病。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加,尘肺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加强对尘肺病的了解,了解其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对社会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尘肺病的概述1.1 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吸入尘埃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有煤尘肺、硅尘肺和石棉肺等。
其主要病因是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长期暴露在这些粉尘中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
1.2 尘肺病的分类尘肺病按照不同的粉尘来源和引起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煤尘肺:主要由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矿粉尘引起。
2)硅尘肺:主要由石英砂、石英含量较高的岩石等产生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
3)石棉肺:由长期暴露在含有石棉纤维的空气中引起。
第二部分:尘肺病的症状2.1 早期症状尘肺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早期的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咳嗽和咳痰:咳嗽和咳痰是尘肺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最初可能是干咳,后来可能会有痰液出现。
2)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3)乏力和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和体重减轻的症状,这是因为肺部功能受到损害,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2.2 中后期症状尘肺病的中后期症状更为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中后期症状:1)气促和胸闷: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加剧,比如上楼梯、行走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胸闷不适。
2)嗜睡和疲劳:由于肺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感到长时间的嗜睡和疲劳,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
3)胸痛:由于肺组织的受损,可能会导致胸痛的出现。
胸痛的程度和位置可能因人而异。
第三部分:尘肺病的预防3.1 个体防护个体在工作中应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三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尘肺病是由职业性暴露于粉尘工作环境中的人群所患的一种职业性疾病。
其病因主要是吸入进入呼吸道的粉尘颗粒,从而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纤维化、硬化和肺部功能减退等病变。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工作环境改良:尘肺病的主要病因就是暴露于粉尘环境下工作。
因此,改善和控制工作环境是预防尘肺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工作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和粉尘过滤器,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护服等等,以减少粉尘的吸入。
2. 定期健康体检:对于那些工作于粉尘环境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和迹象,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同时,体检还可以监测和评估病情的进展,为预防和管理尘肺病提供依据。
3. 积极预防感染:尘肺病患者由于肺部功能减退,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因此,加强感染控制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不随地吐痰,经常洗手等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因素。
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度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等等,都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肺部的健康。
5.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加人们对尘肺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其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
工作单位应该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向员工介绍尘肺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等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渠道,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提高社会对尘肺病的关注度。
尘肺病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和控制来降低发病率的职业性疾病。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定期检查、加强感染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宣传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健康。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尘肺病,又称尘肺、矽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矽尘、铁尘、煤尘等颗粒物的空气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症状:尘肺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气喘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 胸痛:尘肺病患者在胸部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肺部受损引起的。
3. 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病情影响到食欲和营养吸收所致。
4. 疲劳和体力下降:尘肺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疲劳和体力下降。
这种疲劳和体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肺功能受损所致。
5. 咳痰: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并伴有咳痰。
咳嗽的痰可能呈现黄色、浓稠或带血丝等情况。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职业暴露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以下是尘肺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关职业暴露情况的信息。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医生会了解其患病时间、暴露情况和就诊原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肺部症状、听诊肺部呼吸音和敲诊肺部叩诊音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可以评估肺活量、呼气峰流量和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
4.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尘肺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可以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如肺间质纤维化、斑片状结节阴影等。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并观察气道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和肺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取材。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职业防护、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是尘肺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
其中矿山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
矿山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煤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职业危害严重(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
煤矿尘肺病不仅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尘肺病概念尘肺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矽结节是不可逆转的。
得上尘肺病,特别是矽肺,会逐渐发展,最后因肺脏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
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二、我国尘肺病现状1. 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以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最严重。
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根据2005年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专家预计今后10年至15年我国尘肺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
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
2.尘肺病分布广泛,向中小型煤矿转移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三大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
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
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煤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2536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20xx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0%,在矿山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100万。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矿产资源利用史。
矿业生产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各类职业病普遍高发对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尘肺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矽结节是不可逆转的。
得上尘肺病,特别是矽肺,会逐渐发展,最后因肺脏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
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1. 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截止20xx年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07,570例,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
其中已经约有14万多人死亡,病死率在20%以上,现存活病人为470,089例。
近年来,每年新发尘肺病达1万例。
20xx年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各类职业病总数的75%。
尘肺病例死亡966例。
根据20xx年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专家估计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万人。
现在厂矿企业劳动者的体检率低,报告不全。
据20xx年对山西、辽宁两省进行的尘肺病情况调查统计,国有重点煤矿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体检率为64%,国有地方煤矿体检率为37%,乡镇煤矿体检率为39%,非煤企业体检率为38%。
以此推算,平均体检率不到50%。
专家预计今后10年至15年我国尘肺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
2. 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十分严重20xx年尘肺新病例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我国23个省市16792个煤矿企业20xx年尘肺病例调查统计数据。
据并不能说明国有煤矿尘肺病例比地方和乡镇煤矿企业发病率高,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地方级乡镇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比较或者非常差,特别是乡镇煤矿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3.农民工成为尘肺病主要受害群体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三大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
1.3亿进城农民工,相当一部分在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3个行业的工作场所,大部分是农民工。
有些企业一旦发现农民工患职业病或有患病苗头就立即解雇;对农民工和本企业固定职工的劳动保护待遇实行双重标准,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告知其作业岗位危害因素、不进行岗前培训、不给农民工进行健康体检,不给农民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和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这些农民工一旦患上职业病,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企业主不提供职业史证明,致使诊断、治疗和工伤补助得不到落实。
据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状况调查表明,接受健康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高达4.74%,最短患病工龄只有1.5年,平均6.69年,与正式职工发病最短工龄25年、发病率0.89%的数字相比,农民工职业病具有发病工龄短、患病率高的特点,其职业病以尘肺病最多。
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xx年前后,农民尘肺职业病将成为农村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生产性粉尘危害与尘肺病危害控制1. 尘肺病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性粉尘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同时,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作业环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①非吸入性粉尘。
又可称做不可吸入粉尘,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μm的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因此称为非吸入性粉尘。
②可吸入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 的粒子可以吸入呼吸道,进入胸腔范围,因而称为可吸入粉尘或胸腔性粉尘。
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
医学上的可吸入粉尘则具体指可吸入而且不再呼出的粉尘,它包括沉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及呼吸道深部的所有粉尘。
③呼吸性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μm 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进入气体交换的区域,称之为呼吸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在医学上是指能够达到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一部分粉尘。
2.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标准自1986年以来,为加强粉尘监测的科学管理,国家前后颁发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这对指导实际监测工作,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卫生部颁布的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将分散公布的50余种粉尘容许浓度汇于一表之中,统一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代替了原来的最高容许浓度(MAC),这是一项重大改革。
卫生部颁布的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矿山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3.现场粉尘检测合格率低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
随着采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越来越大,其中采煤工作面的产尘量占井下总产尘量的60%。
如何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对于我国煤矿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开滦集团唐山矿工作面产尘量较大,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割煤时工作面下风向粉尘浓度最大处浓度为800mg/m3左右,最大时可达到1000mg/m3,移架和放顶时也分别达到200mg/m3和100mg/m3以上。
从长期的测尘纪录看,综采工作面的平均粉尘浓度为200mg/m3左右,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
荆各庄矿煤质较软,但综采工作面采煤时粉尘浓度最大也可达到200mg/m3以上。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大同、西山、阳泉等国有重点煤矿的粉尘检测表明,采煤、掘进和开拓工作面总粉尘测点合格率仅为16.05%,呼吸性粉尘测点合格率仅为9.87%。
国有重点煤矿尚且如此,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很多乡镇煤矿根本就没有检测数据。
4.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二是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
四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五是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上。
建立我国尘肺病预防体系我国对尘肺病的研究,在其发病规律、毒理学、病因学和三级预防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广义的预防体系,包括法律、技术、管理、监督保障、工伤保险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本文试图探索从法律法规保障、企业责任保障、监督管理保障、诊断治疗保障和保险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入手,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尘肺病预防体系。
1.法律法规保障建国50年来,主要通过制订行政法规、规章,有计划、有重点地解决最突出的职业危害,并注意总结经验、健全法规。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颁布的根本大法《宪法》中提出了原则规定。
随后,在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都依据《宪法》规定,坚持了此项原则。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但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用人单位无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切实履行法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没有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在监督、监察不力、执法不严的情况下,劳动者没有得到应用的职业卫生服务,劳动用工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
2.企业责任保障(1)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是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职业卫生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