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版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尘肺病是一种因长期吸入或接触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它主要影响透过粉尘云进入呼吸道的细小颗粒,比如煤尘、硅尘、石棉尘等。
尘肺病的防治十分重要,以下将介绍一些尘肺病防治知识。
一、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1. 症状尘肺病的症状可能是呼吸急促、胸痛、疲劳、体重减轻等。
患上尘肺病后,肺部也会出现硬化现象,导致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
病症晚期可能会严重到需要呼吸器才能正常呼吸。
2. 预防尘肺病的最佳预防方法就是防止吸入或接触有害粉尘。
工人们应该佩戴防护面罩、手套、护目镜和长袖衬衫等工具,以保护自己免于直接接触粉尘。
此外,工人们还需要在尘肺病高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上必须穿越透气性质的防护服。
二、尘肺病的危害尘肺病是一种富有破坏性和危险的病症。
慢性尘肺病可以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而持续暴露于粉尘环境会促进肺部接触氧气的表面积和肺功能的下降。
这种持续性的毁伤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打击,进而导致肺炎和其他疾病。
此外,车祸和压力,在罹患尘肺病的过程中会加速这些病症的恶化。
三、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补充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肺扩张剂,以确保呼吸道保持敞开状态,以便有助于呼吸。
营养补充可能也是治疗尘肺病的关键因素,铁和钙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身体充分吸收氧气。
物理治疗可以让患者依赖设备来支持呼吸。
四、预防尘肺病的方法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性。
2. 使用防尘面罩和防护服。
3. 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质量进行测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工作。
4. 进行定期清洗,避免积尘量过大。
5. 建立常规的粉尘和风险评估系统,引导工人自我检查并检测有害物质和粉尘的含量。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十分破坏性的病症,需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它的治疗方法可能很强大,但目前对尘肺病科学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仍极为有限。
因此,预防一直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尘肺病与防治措施

尘肺病与防治措施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吸入沉积于肺部的尘埃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工作环境中有粉尘、石灰、石棉等粒子物质,影响员工长时间吸入而诱发的。
当这些小颗粒积累在肺部时,它们会引起肺部组织的损伤,并导致肺功能障碍。
尘肺病的普遍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上呼吸道感染和胸部疼痛。
长期患有尘肺病的人通常会发生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病,并可能会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尘肺病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和劳动问题。
尘肺病的原因尘肺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工作环境中长时间吸入微小的灰尘和颗粒(如煤尘、硅尘和矽尘)。
这些颗粒物沉积在肺组织中,引起组织损伤和肺间质纤维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颗粒物会导致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从而导致肺活量下降和呼吸困难。
全球各地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人群体面临着吸入尘埃和颗粒物的风险,例如煤矿工人、石匠、焊工、木工、建筑劳工和农民等。
这些职业中的许多人长期被迫吸入高度浓度的粉尘和颗粒物,从而在其后期生活中发生尘肺病。
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工作在可能存在尘埃污染环境的员工。
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预防尘肺病发生:1.环境控制:确保员工在清洁的和无尘的环境中工作,这有助于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浓度。
可以通过使用湿布和抽风设备等措施来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产生和分散。
2.员工培训:提供充分的培训,以确保员工知道有关尘肺病的风险和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
3.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和手套,以保护员工免受粉尘和颗粒物的伤害。
4.定期健康监测: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以确保员工没有受到尘肺病的影响。
如果他们出现任何尘肺病的症状,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尘肺病的治疗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无法治愈,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停止与尘埃和颗粒物相关的工作。
2.通过口服或吸入药物来缓解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尘肺健康教育

尘肺健康教育尘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从事矿山、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工人中。
为了提高尘肺病防治的意识和知识,我们开展了尘肺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工人了解尘肺疾病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
1. 尘肺病的危害: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
尘肺病的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2. 尘肺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工作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及时排除粉尘。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合适的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粉尘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 定期体检:工人应定期接受尘肺病相关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3. 尘肺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 密切关注症状:工人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合理用药:尘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工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遵守用药规定。
4. 尘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增强工人的防护意识:通过尘肺健康教育,工人可以了解到尘肺病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 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尘肺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工人了解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 提高职业安全意识:尘肺健康教育可以加强工人对职业安全的认识,提高对工作环境的警觉性,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通过尘肺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工人对尘肺病的认知和防护意识,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尘肺病的调查报告

尘肺病的调查报告尘肺病的调查报告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影响呼吸系统。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尘肺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尘肺病的现状,本文进行了一次尘肺病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尘肺病患者的特征通过对尘肺病患者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这与尘肺病的潜伏期较长、发病时间较晚有关。
其次,尘肺病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这与男性在工业生产中的从业人数较多有关。
此外,大部分患者都是长期从事粉尘暴露的工作,如矿工、建筑工人等。
这些特征为我们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二、尘肺病的危害和影响尘肺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患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出现。
其次,尘肺病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心病、肺结核等,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健康风险。
此外,尘肺病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三、尘肺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定期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让职工了解尘肺病的危害和防护方法,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
其次,加强工作环境的监测和改善,减少粉尘暴露的风险。
通过定期检测和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通风设备的安装、粉尘防护设施的使用等,降低粉尘暴露的程度。
此外,加强对尘肺病患者的医疗和康复服务,提高其治疗和康复的效果,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
四、加强尘肺病的监测和管理为了更好地了解尘肺病的发展趋势和掌握尘肺病的防控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尘肺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的尘肺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状况。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或大量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一类职业病。
它主要发生在从事煤炭、金属矿山、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工人中。
尘肺病主要由煤尘、二氧化硅尘、石棉、煤矸石等微细粉尘引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尘肺病的症状通常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患者可能会有胸闷不舒服的感觉,出现痰液增多的情况,痰液可能呈现白色、黄色或褐色。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工作时加重,而在休息时有所缓解。
中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气短、乏力、消瘦等症状。
此时,痰液可能会带有血丝,并且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咳嗽、咳痰加重以及胸痛。
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不全、心脏病及肾脏功能损害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非常疲倦和虚弱,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动。
有时,晚期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癌或其他恶性疾病。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1. 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雇主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包括安装合适的排风系统、使用湿磨削和湿冲洗等工艺,并提供带有过滤装置的呼吸防护设备。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根据实际情况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带有过滤装置的口罩、防尘面具、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3. 定期体检:与尘肺病有关的行业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病变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4. 严格的工作管理:雇主应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知晓预防尘肺病的措施。
此外,雇主还应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并对可能造成尘肺病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5. 提高员工意识:雇主应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除了以上措施外,患有尘肺病的患者还应及时进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此外,他们应尽量避免接触尘肺病原因,减少吸入粉尘颗粒的机会。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3篇)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篇幅控制在____字内)引言:尘肺病是一种矿石工人、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所引起的职业病。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加,尘肺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加强对尘肺病的了解,了解其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对社会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尘肺病的概述1.1 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吸入尘埃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有煤尘肺、硅尘肺和石棉肺等。
其主要病因是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长期暴露在这些粉尘中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
1.2 尘肺病的分类尘肺病按照不同的粉尘来源和引起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煤尘肺:主要由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矿粉尘引起。
2)硅尘肺:主要由石英砂、石英含量较高的岩石等产生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
3)石棉肺:由长期暴露在含有石棉纤维的空气中引起。
第二部分:尘肺病的症状2.1 早期症状尘肺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早期的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咳嗽和咳痰:咳嗽和咳痰是尘肺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最初可能是干咳,后来可能会有痰液出现。
2)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3)乏力和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和体重减轻的症状,这是因为肺部功能受到损害,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2.2 中后期症状尘肺病的中后期症状更为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中后期症状:1)气促和胸闷: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加剧,比如上楼梯、行走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胸闷不适。
2)嗜睡和疲劳:由于肺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感到长时间的嗜睡和疲劳,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
3)胸痛:由于肺组织的受损,可能会导致胸痛的出现。
胸痛的程度和位置可能因人而异。
第三部分:尘肺病的预防3.1 个体防护个体在工作中应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

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一、尘肺病的定义及危害1、尘肺病的基本概念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目前,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有12 种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尘肺病在全球分布最广, 一旦发生, 病情便不断加重且不可逆转, 控制尘肺病着重在于预防[1]。
2、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尘肺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粉尘。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空气动力学尺度d> 10Lm 的粉粒子, 基本上被阻止于人的鼻腔; 2Lm< d< 10Lm 的粒子,约90%可以进入并沉积于呼吸道的各个部位, 10%可以到达肺的深处, 并沉积于肺中; d< 2Lm 的粒子, 100%可以吸入肺中, 其中0. 3~ 2Lm 的粒子几乎全部沉积于肺部而不能呼出。
根据进入人体内粉尘量及各类粉尘理化性质的不同, 可引起同的病变。
1局部刺激作用2中毒作用3变态反应4光感作用5致癌致畸作用。
6感染作用7致纤维化作用。
一般情况下由于粉尘本身引起的肺部疾病是有限的, 加之机体的强大防卫机能, 可阻抑疾病的发生。
因此, 只有某些特殊性质的粉尘( 如石英、煤尘等) , 在特定的作业环境下达到一定的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才能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即尘肺[ 6] 。
二、我国尘肺病的流行现状1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依然不很乐观, 每年新发病例占各类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0% 左右。
据了解,作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病的种类有10多种,其中煤矿工人尘肺占多数。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尘肺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新增病例2万人左右。
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病72.7万人,死亡15万人,煤炭行业约占全国尘肺病人51%,尘肺病也因此被称为“隐性矿难”.据卫生部资料,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病死率为22.04%。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三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尘肺病是由职业性暴露于粉尘工作环境中的人群所患的一种职业性疾病。
其病因主要是吸入进入呼吸道的粉尘颗粒,从而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纤维化、硬化和肺部功能减退等病变。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工作环境改良:尘肺病的主要病因就是暴露于粉尘环境下工作。
因此,改善和控制工作环境是预防尘肺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工作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和粉尘过滤器,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护服等等,以减少粉尘的吸入。
2. 定期健康体检:对于那些工作于粉尘环境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和迹象,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同时,体检还可以监测和评估病情的进展,为预防和管理尘肺病提供依据。
3. 积极预防感染:尘肺病患者由于肺部功能减退,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因此,加强感染控制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不随地吐痰,经常洗手等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因素。
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度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等等,都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肺部的健康。
5.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加人们对尘肺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其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
工作单位应该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向员工介绍尘肺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等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渠道,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提高社会对尘肺病的关注度。
尘肺病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和控制来降低发病率的职业性疾病。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定期检查、加强感染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宣传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版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20xx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
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0%,在矿山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100万。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矿产资源利用史。
矿业生产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各类职业病普遍高发对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尘肺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矽结节是不可逆转的。
得上尘肺病,特别是矽肺,会逐渐发展,最后因肺脏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
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1. 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截止20xx年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07,570例,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
其中已经约有14万多人死亡,病死率在20%以上,现存活病人为470,089例。
近年来,每年新发尘肺病达1万例。
20xx年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各类职业病总数的75%。
尘肺病例死亡966例。
根据20xx年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专家估计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万人。
现在厂矿企业劳动者的体检率低,报告不全。
据20xx年对山西、辽宁两省进行的尘肺病情况调查统计,国有重点煤矿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体检率为64%,国有地方煤矿体检率为37%,乡镇煤矿体检率为39%,非煤企业体检率为38%。
以此推算,平均体检率不到50%。
专家预计今后10年至15年我国尘肺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
2. 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十分严重20xx年尘肺新病例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我国23个省市16792个煤矿企业20xx年尘肺病例调查统计数据。
据并不能说明国有煤矿尘肺病例比地方和乡镇煤矿企业发病率高,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地方级乡镇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比较或者非常差,特别是乡镇煤矿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3.农民工成为尘肺病主要受害群体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三大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
1.3亿进城农民工,相当一部分在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3个行业的工作场所,大部分是农民工。
有些企业一旦发现农民工患职业病或有患病苗头就立即解雇;对农民工和本企业固定职工的劳动保护待遇实行双重标准,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告知其作业岗位危害因素、不进行岗前培训、不给农民工进行健康体检,不给农民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和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这些农民工一旦患上职业病,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企业主不提供职业史证明,致使诊断、治疗和工伤补助得不到落实。
据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状况调查表明,接受健康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高达4.74%,最短患病工龄只有1.5年,平均6.69年,与正式职工发病最短工龄25年、发病率0.89%的数字相比,农民工职业病具有发病工龄短、患病率高的特点,其职业病以尘肺病最多。
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xx年前后,农民尘肺职业病将成为农村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生产性粉尘危害与尘肺病危害控制1. 尘肺病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性粉尘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同时,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作业环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①非吸入性粉尘。
又可称做不可吸入粉尘,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μm的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因此称为非吸入性粉尘。
②可吸入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的粒子可以吸入呼吸道,进入胸腔范围,因而称为可吸入粉尘或胸腔性粉尘。
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
医学上的可吸入粉尘则具体指可吸入而且不再呼出的粉尘,它包括沉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及呼吸道深部的所有粉尘。
③呼吸性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μ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进入气体交换的区域,称之为呼吸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在医学上是指能够达到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一部分粉尘。
2.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标准自1986年以来,为加强粉尘监测的科学管理,国家前后颁发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这对指导实际监测工作,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卫生部颁布的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将分散公布的50余种粉尘容许浓度汇于一表之中,统一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代替了原来的最高容许浓度(MAC),这是一项重大改革。
卫生部颁布的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矿山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3.现场粉尘检测合格率低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
随着采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越来越大,其中采煤工作面的产尘量占井下总产尘量的60%。
如何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对于我国煤矿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开滦集团唐山矿工作面产尘量较大,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割煤时工作面下风向粉尘浓度最大处浓度为800mg/m3左右,最大时可达到1000mg/m3,移架和放顶时也分别达到200mg/m3和100mg/m3以上。
从长期的测尘纪录看,综采工作面的平均粉尘浓度为200mg/m3左右,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
荆各庄矿煤质较软,但综采工作面采煤时粉尘浓度最大也可达到200mg/m3以上。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大同、西山、阳泉等国有重点煤矿的粉尘检测表明,采煤、掘进和开拓工作面总粉尘测点合格率仅为16.05%,呼吸性粉尘测点合格率仅为9.87%。
国有重点煤矿尚且如此,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很多乡镇煤矿根本就没有检测数据。
4.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二是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
四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五是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上。
建立我国尘肺病预防体系我国对尘肺病的研究,在其发病规律、毒理学、病因学和三级预防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广义的预防体系,包括法律、技术、管理、监督保障、工伤保险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本文试图探索从法律法规保障、企业责任保障、监督管理保障、诊断治疗保障和保险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入手,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尘肺病预防体系。
1.法律法规保障建国50年来,主要通过制订行政法规、规章,有计划、有重点地解决最突出的职业危害,并注意总结经验、健全法规。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颁布的根本大法《宪法》中提出了原则规定。
随后,在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都依据《宪法》规定,坚持了此项原则。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但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用人单位无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切实履行法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没有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在监督、监察不力、执法不严的情况下,劳动者没有得到应用的职业卫生服务,劳动用工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
2.企业责任保障(1)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是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职业卫生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
企业内设机构不适应现行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模式,有的企业,根本就不设职业卫生防治部门;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严重投入不足,防治技术装备得不到更新,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部分职工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不重视个体防护,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能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