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和计算公式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会计工作人员在制作累计折旧的账目时,具体要怎么做会计分录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累计折旧会计分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1、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指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方法简介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折旧法(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u8固定资产折旧贷方科目设置

u8固定资产折旧贷方科目设置摘要: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意义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3.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4.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规定5.固定资产折旧的科目设置正文: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意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自然磨损和技术进步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一种经济现象。
折旧费用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1.年限平均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来计算每期折旧额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寿命(年)×12。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使用寿命(年)×1。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计提折旧时: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折旧费,贷:累计折旧。
2.折旧费用转回时:借: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折旧费。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科目设置在金蝶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折旧科目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科目:在金蝶财务软件中,可以通过“科目设置”模块,设置“管理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折旧费”、“销售费用—折旧费”等科目。
2.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在金蝶财务软件中,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设置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等。
3.设置固定资产折旧期限:在金蝶财务软件中,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设置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以便正确计算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和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和计算公式
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分录:
借:固定资产折旧费账户
贷:累计折旧账户
固定资产折旧费账户记录了当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该账户属于损益
类科目,所以借方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的费用,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累计折旧账户是资产类科目,贷方增加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反映了整
个使用寿命内的累计折旧额。
2.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的处理分录:
借:累计折旧账户
贷:固定资产账户
贷:固定资产出售收入账户(或其他相关账户)
当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需要将其原值从固定资产账户中减少,并
将累计折旧从累计折旧账户中减少。
同时,如果产生了收入,收入(如出
售收入)需要记入固定资产出售收入账户或其他相关账户中。
1.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方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平均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2.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年限来计算折旧。
年折旧率=1/平均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每年的净值计算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折旧率
折旧率=2/折旧年限
4.论证法
论证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重要性和价值变化等因素来确定折旧额。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公式和折旧方法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行业有所不同,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折旧方法应根据当地财务会
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进行确定。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一、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折旧方法,在折旧期间内,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递减。
这种方法适合于资产的使用寿命较长且价值递减平稳的情况。
具体折旧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以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折旧计算,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期间按年数总和递减。
折旧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当前年份的折旧率。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固定的比例以固定的速度把固定资产的价值递减到预计残值。
在早期年度,折旧费用较高,随着年份的增加,折旧费用逐年减少,但是扣除折旧后的残值和即可。
折旧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累计金额)×折旧率。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心概念1.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购置资产时支出的金额,包括购买成本、安装成本、运输费用等。
2.预计残值:预计残值是指在资产使用寿命结束后,经过报废或出售所能获得的金额。
3.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做出的估计。
4.每年折旧费用:每年折旧费用是根据折旧方法的不同,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将固定资产原值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金额。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在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记录固定资产原值:企业需要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将支出金额记录为该资产的原值,并对应生成固定资产的账户。
2.确定预计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对资产的估计,确定预计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
3.选择折旧方法:根据资产的特点和预计使用情况,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4.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根据所选择的折旧方法,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
5.计提折旧: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企业需要将当期的折旧费用计入折旧费用账户,同时将折旧费用分配到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
固定资产折旧表(含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表(含公式)固定资产折旧表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折旧核算所必须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反映企业资产折旧情况,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固定资产折旧表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定义、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折旧表的定义固定资产折旧表是一种列示企业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过程中的数额、折旧方法、折旧轨迹以及最终净值的表格。
在固定资产完成投入后,企业需要将其的成本平均分配到多个会计年度,并在每个会计年度对期初投入计算折旧以及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以保证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按照合理的速度减少其原值,确定其最终净值。
二、固定资产折旧表的编制方法1、确定每个资产的折旧方法在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表之前,企业需要先确定每个资产的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应首先考虑适用于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二是应基于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选择相应的折旧方法。
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1)直线法: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其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年度中,每个会计年度折旧额相等。
(2)余额递减法:企业在计提折旧的过程中,按照固定资产的残值,对上一个会计年度的折旧基础进行递减计算,以提高前期折旧额,减轻后期折旧压力。
(3)递增递减法:企业结合其特定业务进行折旧核算,按照固定比例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进行折旧计算。
2、编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表在确定每个资产的折旧方法后,企业可以根据折旧方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表。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折旧表包括资产名称、资产编码、规格型号、数量、投入年月、使用年限、折旧方法、期初原值、期末净值、当年折旧和累计折旧等呈现的内容。
固定资产折旧表的编制涉及到很多的公式和操作,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折旧方法正确计算折旧额:在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表时,企业需要按照所选折旧方法计算每个会计年度的折旧额,确保折旧额的计算正确,避免因为计算错误造成的财务风险。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的要求,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按照一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计算方法,把固定资产的成本金额按照它的使用年限从盈利总额中分摊出来,并在每期报表期间将其当作正常经营费用进行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百分比法等多种方法,而且折旧方法也有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指把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周期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年度,每年折旧金额均等,即把固定资产的原值平均分摊到各个折旧期间。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二、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剩余价值的两倍,把剩余价值逐年递减,每期所折旧的金额为上期剩余价值的两倍,直至剩余价值折旧完毕为止。
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使用年限-已折旧年限)×2三、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把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划分为若干部份,每部份的工作量均相等,按照其所制造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或者品质来计算,把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至零,每一部份折旧额等于原值除以该设备使用寿命的工作量,然后乘以该年度的工作量,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的工作量)×本期工作量四、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不同,把原值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折旧,每一期折旧额等于原值乘以折旧率,其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原值×折旧率上述四种折旧方法,都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一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计算方法,把固定资产的成本金额按照它的使用年限从盈利总额中分摊出来,并在每期报表期间将其当作正常经营费用进行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把企业的成本效益分散到每一期,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产折旧状况,让企业更好地把握资产状况,减少固定资产的购置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分录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与意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由于资产价值的逐渐减少而将其原值分摊到各个期间的过程。
折旧是企业核算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一种方法,具有以下意义:1.反映资产价值的损耗:折旧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逐步补偿资产的损耗。
2.体现资产的使用效益:折旧分摊了资产原值,使资产的成本在不同期间得到合理分配。
3.合理计算成本:折旧有助于企业计算产品成本,从而更好地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
4.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通过折旧,企业可以及时更新固定资产,提高生产效率。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1.直线法:直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平均分摊到使用年限的每个月份。
计算公式为: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为:折旧额=工作量消耗额×(1-预计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金额,按照预计使用年限逐年递减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数总和。
4.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直线法基础上,每年折旧额是上一年折旧额的两倍,直至最后一年的折旧额等于预计残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分录1.折旧开始时的调整分录:在固定资产开始使用时,需要进行折旧的核算。
此时的调整分录为: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原值。
2.折旧进行中的调整分录: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企业需要按照折旧计算方法,定期进行折旧的核算。
此时的调整分录为: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折旧结束时的调整分录:当固定资产使用完毕,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此时的调整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贷:累计折旧。
四、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对财务报表有以下影响:1.影响利润表:折旧分摊了固定资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公式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机械设备提取折旧,是通过计提转作生产费用的办法使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得到补偿和积累。
那么该设备折旧总额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各期分摊的数额应该与其创造价值的大小成正比,这也是会计配比原则的要求。
目前,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多数是采用直线法平均分配折旧总额在各会计期间的数额,这对于机械设备来说,其折旧额的平均分配是不符合会计配比原的。
机械设备在购人初期工作性能良好,运转正常,能为生产产品提供较好的服务,所需要的维修费用较少,它所创造的价值较大,应多分摊一些折旧额。
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机械设备逐渐磨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老化的设备在维修费和修理费用上较期初逐年增加,为生产服务的效果较差,它所创造的价值相对逐年减少,应少分摊一些折旧。
这样可以使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期内各年分担的费用水平与同期创造的效益相配比。
如果采用直线法平均分配各期的折旧额势必造成期初因折旧较少产品成本过低,经济效益较好,而后期因产品成本过高引起效益巨减的现象,加上资产的无形损耗使之过早淘汰,在淘汰时其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是不符合稳健原则的。
另外,为了降低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产生的无形损耗的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果,客观上也要求单位采用加速折旧法。
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两种方法能使机械设备的价值在其使用的前一半时间里有近于2/3至3/4得到补偿,在后一半时间里不会因为维修费用过高而导致成本过大,使生产协调稳步进行,同时也给企业设备的及时更新累积了足够的资金。
下面笔者从概念界定、两者的异同、基本账务处理三个方面运用比较法进行论述。
一、概念界定1.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以平均年限法折旧率(不扣残值)的两倍作为折旧率,乘以每期期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求得每期折旧额的一种快速折旧的方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为了保证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终了时账面净值与预计净残值相等,在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每期应计提额的一种方法;其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4、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其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等(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的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其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