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辩证法 认识论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主要讲联系、发展、 第7-10课 矛盾、创新
实践与认识 真理与谬误
第6课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价值观(第12课)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证 唯物论
第4-5课

马物 克主 思义 主
教材P5“探究问题2” 提示:(1)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等主观世界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待 同一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决 方式。而哲学对于人们思维方法的形成起 着重要的作用。
(2)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程度 和效果至关重要。正确的、科学的、创造 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促 进作用。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黑格尔
康德
杜威
萨特
马克思
胡塞尔
罗素
毛泽东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
哲学就在 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处
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学 哲学是指 人聪明的学问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1)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
哲学在哪里?哲学从何而来?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
生产实践
改造世界
科学实验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 不起!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 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 地去欺骗敌人呢?”
自主思考
这些哲学家身上有哪些共同 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知识提炼
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有人认为哲学智慧来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只要勤于思考就会产生哲学智慧。你怎么看?
实践——困惑——思考——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知识整合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 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是否所有的哲学都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知识整合
要区分哲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表哲学的应然状态, “作用”表哲学的实然状态。
第三篇 有一种学法叫“思维导图”
本课小结
来源
哲 任务 学
作用
源于在生活实践中对 世界的追问和反思
是指导人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篇 有一种人叫“哲学家”
朱熹·南宋哲学家·理学大成者
朱熹刚刚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教他说: “天也 。”朱熹反问父亲:“天上有何物?” 他五岁能读懂孝经,八岁对八卦很感兴趣。
陆九渊·南宋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
史书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 没有尽头,父亲没有回答他。他为了想清楚 这个问题而废寝忘食。
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得与失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 家中。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 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柏拉图说:“这倒是真的,可是我得到了更大的荣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2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27张PPT)

1从哲学的本义上看是什么具体说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一句话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看待三个对待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哲学源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哲学的任务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
两点论和重 点论相结合
用发展的眼光 看问题,人的 认识不能停止 在一水平上
文科 VS 理科
• 选择的理由?
喜欢···

擅长··· 不擅长···

高考···
专业···

就业···

家长···
PPT学习交流
一切从 实际出 发
全面的、 联系的 看问题
13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
哲学
考试排名
学生在校期间 该不该用手机

真理与谬误

唯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物 主
价值观(第12课)
义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2
学习目标
1、哲学在哪里? 2、哲学从何而来? 3、为什么要学哲学?
1、你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哲学家吗? 对于这些哲学家,你了解他们的思想吗?
2、对于“哲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能否用一些关键词描述一下?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4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哲学的智慧。
哲学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阅读课本P4—5

1.1 生活处处有哲学(41张)(共41张PPT)

1.1 生活处处有哲学(41张)(共41张PPT)

生活处处有哲学
你能再说出一些蕴涵哲学道 理的生活常识、成语、警句、典 故么?
“煲汤下盐”--- 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 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 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刻舟求剑”--- 否认事物的运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 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 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 田 忌 赛 马 》
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 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 下马。由于齐威王珠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 果田忌三战三败。 孙膑得知此事,帮田忌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 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以下等马对齐 威王的上等马,结果二胜一负,这次田忌胜利了。
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先开口了:“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哲学家 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 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散上石灰就会除 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要除根,要把根挖出来才 行。”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课,就上到这里, 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 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 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坐了 下来,等待老师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 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哲学家在书的最后 补上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 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 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3张PPT)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3张PPT)
导 语
要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就要学好经济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就要学好政治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情趣,就要学好文化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就要学好生活与哲学。
【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哲学 唯物的辩证法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整体知识结构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主 义辩 证 唯 物 辩证唯 物论 唯物辩 证法 认识论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联系、发展、矛盾) 矛盾、创新 实践与认识 真理与谬误 第6课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 智慧 =爱智慧/思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中国的哲学
• 《易经》 • 孔 子——中庸之道 • 老 子——无为而治 • 庄 子——宿 命 论 • 荀 子——人定胜天 • 董仲舒——天道不变 • 王守仁——心外无物 • 严 复——物竞天择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 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 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 迸发出哲学的火花。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 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 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 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因此,我们说,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的思考。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说课(共23张)PPT课件

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说课(共23张)PPT课件

主义
价值观 人生观
-
4
课标要求
说教材
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 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发人的智慧。
知识目标
理解哲学智 慧的产生; 真正的哲学 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可 以使人们正 确地对待世 界和人生。
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活 实例和相关 故事,运用 理性和智慧 的眼光认识 自然、社会 和人生的变 化与发- 展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体 验和列举实 例,使学生 认识到哲学 并不神秘, 培养学生学 用哲学思维 解决生活问 5 题意识。
说模式 说学情
说设计 说板书
说评价
说教材
生活处处 有哲学
说开发
-
6
身心特点
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初具规模但仍有 可塑性,身心发展更加成熟,情感细腻,个性鲜明,
内心敏感,看问题时观察角度独特且尖锐。
豆”的农谚 设问:农谚是怎样产生的?
-
13
二、情境交流 知识牵引
10′
【设计意图】
活动二:
展示孟子名言“不违农时,谷
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设问:农谚产生后是否被束 之高阁?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引导学生了解农谚的产生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人类的 农业生产实践,从而引出 哲学智慧的本义和任务即
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7
说模式 说学情
说设计 说板书
说评价
说教材
生活处处 有哲学
说开发
-
8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利用已 有知识和经验,将自己置于情境之中,使学 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达 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44张)PPT课件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44张)PPT课件

2021
22
仰望星空
2007年5月14日,前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建 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 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 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 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 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11课)
价值观
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第四单元) 价值观的判断标准
(第12课) 价值的实现
2021
6
2021
7
2021
8
2021
9
2021
10
一位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 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 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 外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 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 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这些哲理与人们的生活与实践有什么关系?
2021
18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产生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
一是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2021 的实践活动
19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 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2021
11
2021
12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2021
13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17张PPT)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17张PPT)
《生活与哲学》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1.识记哲学的含义。 2.理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重点: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难点: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1.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
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哲学的
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 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产生:
(2)从方式上讲: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在实践,每个人都在思考, 每个人都在追问。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 活和实践,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 追问和思考的结果。因此,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
1.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 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3. 真正的哲学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的、智慧的明
灯,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这表明()
A.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只要掌握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能取得成功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的灵丹妙药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影响人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对世界的思考。
注意:
哲学上讲的世界
自然界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主观世界— 人的思维和意识
这不同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
× 判断:①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能自发的生成哲学。
②哲学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
×√ ③哲学是聪明人想出来的。
总结:
1、哲学的产生(哲学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改造世界)
说明:有了希望,生命就会生生不息。 哲学智慧与生活息息相关,影响我们的生活。
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老太太,她下雨天哭,晴 天也哭,成年累月都精神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 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 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布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 晴的日子,我想的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日子, 我又想的大女儿的布鞋一定没有人买。我怎么能不伤心落 泪呢?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应想到大女儿的布鞋一定 生意兴隆;下雨时,你应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的很多。” 老太太当即“顿悟” ,破涕为笑,从此由“哭婆”变成 “笑婆”。和尚使老太太观察生活的什么变了?和尚的劝 话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唯物的辩证法(7、8、 9、10)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11课) 人生观、价值观(12课)
整体与部分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规律是客观的Leabharlann 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 律会受到惩罚。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具有两重性。
" 两毛钱 ?" 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 ," 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 钱而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 ,不干了 " 。
从此以后 ,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既然生活处处有哲学,那么这些哲学智慧是 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说明: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对生活的认 识就不同。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故事: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 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 黑暗的房间尽可能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很 勉强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 叹了口气。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一天,有位 学生在课堂上问贝克莱:“先生,您认 为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贝克莱迟疑片刻,面带难色地回答道: “我是一位很谦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出 这位哲学家的名字,但作为真理的追求者, 我又不能不说真话。这回你应当知道他是 谁了吧?”
生活处处有哲学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但若合作不好,再小的障碍也要翻船
生活处处有哲学 古今智慧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 ,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 , 想在那 儿安静些写点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 ,一切都很好。但有一天 , 三个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 ,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 ,玩得很 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 ,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 我很喜 欢你们踢桶玩 ,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 钱。 ”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 ,更起劲表演它们的 足下功。 过了三 天 ,老人忧愁地说 :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 , 明天起 ,我只 给你们 5 毛钱。 "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 , 但还是答应。每天放学后 , 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 ,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 :" 最近 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对不起 ,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
●另外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 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 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 法。”
(1)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这两种 不同的解释?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
起什么作用?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 好驭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 脾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
注意: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
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那么人们 在经历了实践以后,是不是就能自发的生成哲学? 是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 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1)认识世界 (2)改造世界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树叶》 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有个生命垂危的病 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 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 也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 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 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使最后一片叶子始 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叶,病人竟奇 迹般地活了下来。老画家的这片绿叶给病人带来的 是什么?老画家的做法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导语
要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就要学好经济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就要学好政治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情趣,就要学好文化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就要学好生活与哲学。
【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4、5课)
哲学 (第一单元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二、三、 四单元)
一般到个别
辩证唯 物主义
杞人忧天 春秋时,杞国有个人一天到晚 都在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 然陷下去。为此,他睡不着觉、吃 不下饭。当人们告诉他天是由大气 组成,不可能掉下来时,他又担心 起太阳、月亮、星星是否会落下来 ,砸破自己的头。 杞人忧天的故 事中有可贵的一面吗?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 什么启示?
产生方式:哲学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