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环境生态学课件(PPT 63页)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1975年美国召开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国际 会议,讨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等许多重要的环境生态学问题。1980年 卡林等出版《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一书,探讨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 重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等问题。1987年 福尔德曼出版了《环境生态学》教科书, 环境生态学的框架基本形成;1989年在 北京召开生态工程国际研讨会,研讨了 受害生态系统的重建问题,对推动环境 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1、 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对生态学产生
贡献比较大的人以及他们的著作有:
(1)化学家保尔,他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
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成果,标志着动物生 态学的开端. (2) 马尔萨斯,他1803出版《人口论》,分析 了生物的繁殖与食物生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分
环境生态学
主要参考书
1.

2.

3.

4.

5.

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金岚. 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李博主编. 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9 杨京平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9 卢升高, 吕军主编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社 ,2019
(二)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出版了 一本《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 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该书是在58个国家 152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协助下编写 而成的,它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联合 国环境会议提供了背景材料。
该书从整个地球的环境出发,从社会经
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出发,评述环境污 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指出人类所 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醒人们认识人类所 居住的地球的局限性和易变性。呼吁各 国人民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书 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 63张)

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 63张)

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1马斯河谷2多诺拉3光
3.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60年代)
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环 境问题突出。自产业革命-1984年臭氧层空洞,“八大公害” 事件,是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
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
二.环境构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 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 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
从狭义上: 来讲是指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造的环
境空间,如人工气候室,无尘车间,温室,密封舱,各种建筑,人工园 林等。 从广义上:
2008。 5.尚玉昌 著《生态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6.同济大学 编《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毛文永 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1998-5。 8.周曦 编《生态设计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6。 9.《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8。 其他与生态学相关书目,特别须关注关于生态景观的书目。
三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生物资源的破坏,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丰 富度的下降,大量物种灭绝或处于濒危境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人类对于这个问题严重性的认识还 远远不够。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加剧的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人类活动以生活活动为主,以生理代谢过程

2024版年度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63张大纲

2024版年度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63张大纲
生态风险的管理与应对措施
提出生态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措施,包括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 处置等,以及加强生态风险管理的建议。
26
07
环境生态学的未来发展
2024/2/3
27
环境生态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生 态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遇
和岩石圈上层。
2024/2/3
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 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生物群落
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 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 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成功实践,如退耕还林、湿 地保护等。
24
生态工程与技术
1
生态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介绍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强调其在解决 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生态工程的技术与方法
详细介绍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生态修复 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园林技术等,以及其 在实践中的应用。
2024/2/3
16
群落的动态与演替
群落动态
包括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以及长 期演替趋势,反映了群落随时间 的变化规律。
演替过程
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群 落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 的有序变化过程。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 地貌)和人为因素(如土地利用、 环境污染),对群落动态和演替 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生态学精选 课件

环境生态学精选 课件
汞的循环
汞在生物体内易于神经系统的某种酶相结合,引起神经错乱 甚至死亡。有机形式的汞毒性比无机汞高出50~100倍。有机汞也 是脂溶性物质,易于吸收,但难以排泄。
汞有两种方式进入生态系统:自然界的地址活动;人类活动。
汞可以存在于土壤和水中,通过植物吸收和饮水进入生物体 内,在生物活动过程中它可以被排出体外。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 术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环境生态学研究内容
环境与生态系统基本关系 环境中污染物在生态系统内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
的过程及规律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生态系统的环境评价准则 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 环境的生态学规划 环境的生态学恢复 环境的生态学管理
2.)高空臭氧的高速耗竭
平流层内由于甲烷、氮氧化物、硫化物、 溴化物的存在,它们作为催化剂加速了 臭氧的分解,以氯为例
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吸收:经消化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 分布:分布广泛,但各种污染物分布具有一定选择性。 排泄:肾脏、肝脏和肺是重要的排泄污染物的器官。
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
生物增毒作用和生物降毒作用 降解作用和结合反应
3.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放大
1.)高空臭氧的形成和消耗: 在没有其它物质干扰是,臭氧的形成由
太阳光辐射形成:
O2+hv->2O O+O2->O3 净反应:3O2->2O3
消耗反应: O3+O->2O2 同时水汽存在对这种消耗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H2O+O->2OH OH+O3->HO2+O2 HO2+O2->OH+2O2 净反应:2O3->3O2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第十章 生态监测
2019/12/25
2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什么是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环境生态学前沿
2019/12/25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环 境
环境定义: 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019/12/25
11
四、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 了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25亿公顷,占全球耕 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29%。
水土流失包括“三大损失”和“六大危害”: ⑴水分损失、洪涝灾害和旱灾交织 ⑵土壤损失导致土壤薄层化和泥砂淤积,生态灾难加剧。据联合国环境 署(UNEP)的统计,全球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量达600亿吨, 如果以土层平均厚度1米计算,只需809年,全球耕地土壤将侵蚀殆尽 ⑶土壤养分损失导致土壤贫瘠化和河流盐碱化、湖泊富营养化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以研 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2019/12/前25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2被7
现代生态学时期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 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24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 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2019/12/25
25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 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 学的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 地。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 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地球是一个整体
1、我们所继承的
地球
1)人类创造了自己 2)革新的开始 3)早期的文明 4)历史的转折点
2、未曾料到的秩 序
1)新的知识 2)能量与测量 3)从商业到工业 4)繁荣的代价 5)继承者的革命 6)国家与市场
科学的一致性
能量与物质 生命的起源 脆弱的平衡
发达国家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差异 污染的代价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 资源的平衡
环境安全的观点
1)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和对国家安全的环境威胁开始在 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严峻形势是促进环境问题成为国家 安全和国际和平问题的一个基本动因;
2)环境问题是国家外交,安全、军事部门不得不考虑和 对待的和平、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和环境压力是引起国家 间冲突和政治紧张局势的起因之一;
3)传统的国家安全,国际和平观点发生改变,增加环境 安全观点;
2 O3+ 2 M
总反应 2O3+ hv
3 O2
1.4.1.3臭氧层破坏的机理
飞机排放的NO、土壤反硝化产生的N2O
NO + O3
NO2 + O2
NO2 + O
NO + O

O + O3
O2 + O2
制冷行业排放的制冷剂——氟里昂(CFCs:CFC-
11,CFC-12,CH3Cl)
CFCl3 + hv CFCl2 + hv Cl + O3 Cl O + O

O3 + O
CFCl2 + Cl CFCl + Cl
Cl O + O2 Cl + O2 2 O2

环境生态学课件

环境生态学课件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加强废水处理
建设和完善废水处理设施,提 高废水处理率,保护水体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 维护生物多样性。
05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生物在环境 中的适应、进化和保护等问题。
任务
揭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预测 和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 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生态学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它继承了生 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同时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对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维护生态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理念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 安全,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现途径
绿色发展理念
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适应系统二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p35二生物多样性的四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 海洋植物— 光合作用色素对光谱变化具有明显的 适应性:
–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 –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
• 高山植物— 对紫外光作用的适应,发展了特殊的 莲座状叶丛。
• 动物— 不同动物发展不同的色觉。
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红光的生态作用 (1)光合活性大; (2)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3)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4)促进发芽; (5)增加植物体温度。
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 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的。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态适应
1. 太阳辐射及其变化规律 2. 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 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4. 光周期现象
13
2)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
a.大气圈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太阳高度角对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0°~90°) c. 日照长度的变化 d. 地形因素的影响:朝向、坡度、海拔高度 e. 不同的生境中的太阳辐射: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
一、生命的产生与进化 (重点) (一)、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 2.从自然发生说到生源论
自然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古希腊的哲学家自然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前322), 他认为生物的繁殖有三种主要方式: ①自然发生,如通常产生蚤类、蚊虫和各种虱子。 ②无性生殖,像海星、蠕虫、贝类等。 ③有性生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环境构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 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 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
从狭义上: 来讲是指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造的环
境空间,如人工气候室,无尘车间,温室,密封舱,各种建筑,人工园 林等。 从广义上:
环境生态学
目标: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 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 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 生态系统的保育,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所开展的生态建设等知 识。
基本要求: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 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生物的生态关系及对其进行修复与重 建的理论和方法; ➢结合环境艺术专业掌握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景观生态学的应 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因此,在改进环境质量时,必须对环境诸要素的优劣状态进行数值 分类,遵循由查到优的顺序依次改进,使之均衡的达到最佳状态。(和 木桶原理较接近)
2.等值性 各个环境要素,无论他们在规模或数量上有何不同,但只要是一个独
立的要素,那么他们对于环境的限制作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也就是说, 各个环境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在他们处于最差状态时,具有等值性。
社 1998-5。 8.周曦 编《生态设计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6。 9.《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8。 其他与生态学相关书目,特别须关注关于生态景观的书目。
第一章 环境概论
一.环境的概念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结构
环境的本义是指周围的境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本法所称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 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围绕人类展开的一个概念)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 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由于人工形成的物质, 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由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 者也称之为社会环境。(包含了物质,精神以及社会关系3个层面)我们 现在研究的环境是围绕着人类活动而展开的,在时间上随人类社会的发 展而发展,在空间上随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张而扩张。
➢地质环境指地理环境中除去生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
➢星际环境指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环境空间。
第二节
环境要素及属性
一.环境要素的概念
环境要素: 又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 又服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等。
第三节 环境的功能与特性
一.环境的功能 环境的功能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构成的环境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
体的生存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用途和相应价值。
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环境最基本的功能包括:
1.空间功能
环境能提供供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生长,繁衍的场所,且这种场所 是适合他们生存发展的 2.营养功能
3.整体性大于各个个体之和
一个环境的性质,不等于组成该环境的诸要素性质简单相加之和,而 是比“和”丰富的多,复杂的多。就是说,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 和。环境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是在个体效应基础上 的质的飞跃。
4.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
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 现,又先后之别,但他们又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从演化的意义上看,某些 要素蕴育着其它要素。(岩石圈的形 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 和大气圈的存在又为水圈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蕴育 了生物圈,而生物圈又会影响岩石圈, 大气圈和水圈的变化。
这是广义的营养,包括环境提供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须 的各类的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后者主要针对人类而言) 3.调节功能 主要指环境要素的自我恢复调节功能及对于其他要素的调节功能。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调研
主要参考书目:
1.曲向荣著, 《环境生态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洪远著, 《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盛连喜著, 《环境生态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宇振荣著, 《景观生态学》,宇振荣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5.尚玉昌 著《生态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6.同济大学 编《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毛文永 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水组成江,河,湖,海等水体,全部水体又组成水圈;
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大气圈;
生物体组成生物群落,全部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
这种模式正是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 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的具体表现。
二.环境要素的基本属性
1.最差(小)因子限制率
对于环境质量而言,“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有环境诸要素的平均 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诸要素中处于“最低状态”的那个要素,而不 能用其余处于良好状态的环境要素去替代,去弥补。
环境是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又不同的划分方法。从 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由小到大可分为: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 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也是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最直接的环境, 他们是人工环境占优势的生存环境。它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 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的总体。它具备人类生存的三大条件: 有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当今的地理 环境概念,不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 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 治,经济、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他们构成的圈层,称为人 文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