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构造06-生殖系统-1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件-第六章-生殖系统优选全文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是男性生殖腺,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睾丸呈微扁的椭 圆形,表面光滑,分内、外两面,前、后两缘,上、下两端,如图 所示。睾丸前缘游离,后缘和上端有附睾附着,后缘有血管、神经 和淋巴管出入,称系膜缘。睾丸表面被覆浆膜,即睾丸鞘膜脏层。
睾丸的大小随年龄变化。新生儿的睾丸相对较大,在性成熟以 前发育较慢,随着性成熟而迅速发育。老年人的睾丸则随着性功能 的衰退而逐渐萎缩。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二)射精管 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而成,长约2 cm,向
下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三)精索 精索是位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对圆索状器官,
质地柔软,主要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神经 和鞘韧带等组成。精索表面包有3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精索内筋 膜、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六、阴茎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每条海绵体外面均包有一层海绵 体白膜;3条海绵体外面又包有皮肤、 阴茎浅筋膜和阴茎深筋膜。阴茎皮肤 薄而柔软,富于伸展性。至阴茎颈处, 皮肤向前延伸为环形双层游离皱襞, 称阴茎包皮。阴茎包皮与阴茎头腹侧 中线连有一皮肤皱襞,称包皮系带。
七、男性尿道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一、睾丸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及附睾
二、附睾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附睾呈新月形,附着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其上端膨大,下端 变细。附睾从上到下分为头、体、尾3部分。头部由输出小管盘曲而 成,输出小管汇集成一条附睾管,盘曲于体、尾部。附睾尾向后上 返折移行为输精管。附睾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精子,并分泌附睾 液以供给精子营养,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附睾是结核的好发部位。
人体解剖学第六章生殖系统

膜部为尿道穿尿生殖膈的部分,长约1.2 cm,周围有尿道膜部 括约肌(骨骼肌)环绕,可随意控制排尿。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七、男性尿道
3.海绵体部 海绵体部为尿道贯穿尿道海绵体的部分,长12~17 cm。该段起
始部位于尿道球内,称尿道球部,此处管腔最宽,尿道球腺开口于 此。阴茎头内尿道扩大,称尿道舟状窝。
五、阴囊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阴囊位于阴茎的后下方,为一皮肤囊袋。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 组成。阴囊壁皮肤薄而柔软,性成熟后色素沉着明显,成人有少量 阴毛。皮肤的深面为肉膜,即阴囊的浅筋膜。肉膜平滑肌可随局部 温度的变化而舒缩,使阴囊松弛或紧张,从而调节阴囊内温度,以 适应精子的生存和发育。肉膜在正中线处向阴囊深部发出阴囊中隔, 将阴囊分为左、右两部,分别容纳两侧的睾丸和附睾。
一、睾丸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及附睾
二、附睾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附睾呈新月形,附着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其上端膨大,下端 变细。附睾从上到下分为头、体、尾3部分。头部由输出小管盘曲而 成,输出小管汇集成一条附睾管,盘曲于体、尾部。附睾尾向后上 返折移行为输精管。附睾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精子,并分泌附睾 液以供给精子营养,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附睾是结核的好发部位。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二)射精管 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而成,长约2 cm,向
下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三)精索 精索是位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对圆索状器官,
质地柔软,主要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神经 和鞘韧带等组成。精索表面包有3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精索内筋 膜、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七、男性尿道
3.海绵体部 海绵体部为尿道贯穿尿道海绵体的部分,长12~17 cm。该段起
始部位于尿道球内,称尿道球部,此处管腔最宽,尿道球腺开口于 此。阴茎头内尿道扩大,称尿道舟状窝。
五、阴囊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阴囊位于阴茎的后下方,为一皮肤囊袋。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 组成。阴囊壁皮肤薄而柔软,性成熟后色素沉着明显,成人有少量 阴毛。皮肤的深面为肉膜,即阴囊的浅筋膜。肉膜平滑肌可随局部 温度的变化而舒缩,使阴囊松弛或紧张,从而调节阴囊内温度,以 适应精子的生存和发育。肉膜在正中线处向阴囊深部发出阴囊中隔, 将阴囊分为左、右两部,分别容纳两侧的睾丸和附睾。
一、睾丸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及附睾
二、附睾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附睾呈新月形,附着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其上端膨大,下端 变细。附睾从上到下分为头、体、尾3部分。头部由输出小管盘曲而 成,输出小管汇集成一条附睾管,盘曲于体、尾部。附睾尾向后上 返折移行为输精管。附睾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精子,并分泌附睾 液以供给精子营养,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附睾是结核的好发部位。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二)射精管 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而成,长约2 cm,向
下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三)精索 精索是位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对圆索状器官,
质地柔软,主要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神经 和鞘韧带等组成。精索表面包有3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精索内筋 膜、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 ppt课件

56
17
生殖周期
雌性生殖能力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殖周期。 因为女性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可周期性排卵, 面怀孕和哺乳能造成一段时间内排卵的中断。 卵巢激素周期性的变化引起子宫内膜相应周期 性脱落,伴随出血现象(由阴道排出)。 此周期平均为28天左右,称为月经周期。
18
月经周期中激素及卵巢的变化
卵泡期:初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明显降低,反馈性FSH 开始升高;中晚期,LH分泌增多, FSH的释放受抑制, 伴随非芳香化雄激素在卵巢中积累,使非优势卵泡闭锁。 排卵期:血中雌二醇水平达最高并维持36~ 48h,再出现 LH分泌高峰并维持24~ 36h。 黄体期:随着黄体成熟,在第20~23天雌二醇及孕酮均达 较高水平,同时负反馈抑FSH的释放。 第24~26天黄体退化,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产生月 经.同时LH 和FSH分泌又开始增加,启动下一个月经周 期.如果怀孕,胎盘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维持黄体功能。
47
48
授乳
49
五 乳腺
泌乳期乳腺:妊娠后期和授乳期 静止期乳腺:性成熟前和两个泌乳期之间
间质:(内外侧韧带,小叶间结缔组织),性成熟前、静 构造:止期多 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多—肉质乳 房)
实质:腺叶—复管泡状腺(分泌部、导管部)性成熟后、 妊娠 腺泡:静止期—单层立方上皮 分泌部 期多,泌乳期更多 妊娠期—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 妊娠后期—高柱状或锥形,具有具有分泌活动。 导管部:小叶内 小叶间 输乳管 乳池 乳头管 50
13
卵巢生殖细胞的发育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46,XX)
次级卵 母细胞 23,X
卵子 23,X
极体
17
生殖周期
雌性生殖能力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殖周期。 因为女性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可周期性排卵, 面怀孕和哺乳能造成一段时间内排卵的中断。 卵巢激素周期性的变化引起子宫内膜相应周期 性脱落,伴随出血现象(由阴道排出)。 此周期平均为28天左右,称为月经周期。
18
月经周期中激素及卵巢的变化
卵泡期:初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明显降低,反馈性FSH 开始升高;中晚期,LH分泌增多, FSH的释放受抑制, 伴随非芳香化雄激素在卵巢中积累,使非优势卵泡闭锁。 排卵期:血中雌二醇水平达最高并维持36~ 48h,再出现 LH分泌高峰并维持24~ 36h。 黄体期:随着黄体成熟,在第20~23天雌二醇及孕酮均达 较高水平,同时负反馈抑FSH的释放。 第24~26天黄体退化,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产生月 经.同时LH 和FSH分泌又开始增加,启动下一个月经周 期.如果怀孕,胎盘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维持黄体功能。
47
48
授乳
49
五 乳腺
泌乳期乳腺:妊娠后期和授乳期 静止期乳腺:性成熟前和两个泌乳期之间
间质:(内外侧韧带,小叶间结缔组织),性成熟前、静 构造:止期多 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多—肉质乳 房)
实质:腺叶—复管泡状腺(分泌部、导管部)性成熟后、 妊娠 腺泡:静止期—单层立方上皮 分泌部 期多,泌乳期更多 妊娠期—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 妊娠后期—高柱状或锥形,具有具有分泌活动。 导管部:小叶内 小叶间 输乳管 乳池 乳头管 50
13
卵巢生殖细胞的发育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46,XX)
次级卵 母细胞 23,X
卵子 23,X
极体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生殖系统

免疫保护
男性生殖系统还具有免疫 保护功能,防止外来病原 体侵入。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产生卵子
卵巢产生卵子,是女性生 殖功能的基础。
维持月经周期
子宫、输卵管和阴道等部 位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它们共同维持女性的月经 周期。
免疫保护
女性生殖系统也具有免疫 保护功能,防止外来病原 体侵入。
03
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05
生殖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与防治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疾病,主要症状包括 尿频、尿急、尿痛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理疗、 改善生活习惯等。
睾丸炎
睾丸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睾 丸疼痛、发热、阴囊肿大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 理疗等。
前列腺增生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女性常见的内 分泌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 规律、不孕、多毛等,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6
生殖系统的护理与保健
男性生殖系统的护理与保健
保持阴部卫生
经常清洗阴部,保持阴部干燥和清洁,以 预防感染。
避免过度性生活
过度性生活可能导致性器官疲劳和感染, 应适度进行。
避免使用不当药物
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睾丸
产生精子,调节内分泌和其他功能。
01
附睾
存储精子,促进精子成熟。
02 03
输精管
输送精子至射精部位。
前列腺
提供营养物质,参与射精过程。
05
04
射精管
将精子射出体外。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
子宫
孕育胎儿的场所。
输卵管
女性生殖系统图解PPT课件

(一)外层
(浅层筋膜与肌肉) 1.球海绵体肌 2.坐骨海绵体肌 3.会阴浅横肌 4.肛门外括约肌
(二) 中层(泌尿生
殖隔) 1.会阴深横肌
2.尿道括约肌
(三) 内层(盆隔)
肛提肌 ①耻尾肌
②髂尾肌
③坐尾肌
第七节 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官与骨盆腔 其它器官不仅在位置上 互相连接,而且血管、 淋巴及神经也相互有密 切联系。当某一器官有 病变时,如创伤、感染、 肿瘤等,易累及邻近器 官。 (一)尿道 (二)膀胱 (三)输尿管 (四)直肠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 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 出,尺骨弓较窄,骶坐 切迹窄呈高弓型,骶骨 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 矢壮径较短。因男型骨 盆呈漏斗型往往造成难 产。较少见,在我国妇 女中占1%~3.7%。
练习题
1.关于女性骨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骨盆入口前后径长而横径短 B.骨盆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C.骨盆入口椭圆形 D.骨盆入口三角形 E.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有骨盆内测量和骨盆 外测量两种: 骨盆的外测量: 虽不能测出骨盆内径,但从外测量的各径 线中能对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作出间接的判 断。 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 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 卧位,测量两 髂嵴外缘最宽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 25~28cm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官及其相关的组织与临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 分娩有密切关系。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要求:
1.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临 近器官的关系 2.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 解剖特点 3.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
实质
卵泡、黄体和白体
髓质: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三、生殖管道 (一)输卵管 10~12cm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子宫口
(二)子宫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峡 子宫颈
子宫体腔 峡管
子宫颈管
子宫颈阴道部
(二)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阔韧带 卵巢系膜
女性生殖系统微细结构01源自卵巢目02
子宫
录
03
04
05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二、生殖腺
卵巢
卵巢窝 内、外侧面 前、后缘 卵巢门 上、下端
输卵管端 子宫端 卵巢悬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一般结构: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
实质
卵泡、黄体和白体
髓质: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一)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1. 原始卵泡 数量多,体积小,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 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
附二、会阴
狭义会阴 产科会阴
广义会阴
尿生殖区 肛区
肛门三角
盆膈肌 盆膈裂孔
尾骨肌 坐骨肛门窝
肛门外括约肌
盆膈筋膜 盆膈下筋膜 盆膈上筋膜
尿生殖三角
会阴浅横肌 球海绵体肌
阴道括约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深横肌 尿道膜部括约肌
尿生殖三角的筋膜
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深筋膜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 增生,称月经周期。
月经期
增生期
分泌期
功能: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黄体局部光镜图(※ 膜黄体细胞 颗粒黄体细胞)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PPT

• 形态: 子宫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腔。
•
峡部:输卵管结扎的部位。
•
壶腹部:受精的地点。
•
漏斗部: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
末端:输卵管伞: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三)子宫:(uterus)
• 1、形态:呈倒置的梨形。
•
分部:子宫底
•
子宫体→子宫峡
•
子宫颈↗:肿瘤好发部位。
•
内腔:子宫腔
•
• 5、前庭大腺(greater vestibular gland):
• 位置:位于阴道球后端,开口于阴道口与小阴唇
•
之间。
• 功能:分泌物能湿润阴道口。
二、女性外生殖器:
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 两侧小阴唇中间的裂隙。前部有尿道外口,后
部有阴道口。
学习要点
1、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睾丸的位置、结构、功能。 3、输精管的结扎部位。 4、精索的概念及组成。 5、前列腺的位置与毗邻。 6、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狭窄、弯曲。 7、卵巢的位置、卵泡的结构与功能。 8、输卵管的分部及生理和临床意义。 9、子宫的位置、毗邻、形态。固定子宫的装置。 10、子宫内膜的分层。月经周期。 11、阴道后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2、阴道前庭的概念及开口。
•
输精管的外侧。
•
功能:分泌液体,参于精液的组成。
2、前列腺(prostate) 形态:倒置的栗子形。后面有前列腺沟。 分部:底、尖、体。 位置: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包绕尿道起始部,后临直肠。
• 直肠指检
①可触及前列 腺、精囊和输
精管壶腹。
②可行前列腺 按摩,收集前 列腺液或精液。
生殖系统ppt课件

分泌激素
卵巢除了产生卵子外,还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这些激素对女性 的身体和心理都有重要的影响。
输卵管
运输卵子
输卵管是运输卵子的管道,卵子从卵巢被释放后,通过输卵管运输到子宫。
拾取卵子
在输卵管中,卵子被拾取并受精,形成受精卵。
子宫和阴道
子宫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受精卵在子宫着床并发育成胎儿。
社会影响
生殖系统研究的社会影响也需要 考虑,如对人类遗传物质的改变 是否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不良影
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在生殖系统医学领域 的应用为疾病预测、预防 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
生殖系统研究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原则
生殖系统研究应遵循医学伦理原 则,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确保
研究过程的公正和安全。
法律规范
生殖系统研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 规,确保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合
法性和规范性。
阴道
阴道是性交器官,同时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月经周期
月经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落引起的出血,通常每月一次。
卵泡期和黄体期
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卵泡期是卵泡逐渐成熟的过 程,黄体期则是排卵后形成黄体并分泌激素的过程。
04
生殖系统疾病与健康
生殖系统疾病的分类
01
02
03
04
感染性疾病
如性传播感染、梅毒、淋病等 ,通常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尿道和射精
尿道是尿液和精液的共同通道, 它从膀胱经过前列腺和尿道球部
,最终到达阴茎头。
射精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过 程,它通过将精子从阴茎头射出
,与女性卵子结合实现受孕。
卵巢除了产生卵子外,还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这些激素对女性 的身体和心理都有重要的影响。
输卵管
运输卵子
输卵管是运输卵子的管道,卵子从卵巢被释放后,通过输卵管运输到子宫。
拾取卵子
在输卵管中,卵子被拾取并受精,形成受精卵。
子宫和阴道
子宫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受精卵在子宫着床并发育成胎儿。
社会影响
生殖系统研究的社会影响也需要 考虑,如对人类遗传物质的改变 是否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不良影
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在生殖系统医学领域 的应用为疾病预测、预防 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
生殖系统研究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原则
生殖系统研究应遵循医学伦理原 则,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确保
研究过程的公正和安全。
法律规范
生殖系统研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 规,确保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合
法性和规范性。
阴道
阴道是性交器官,同时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月经周期
月经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落引起的出血,通常每月一次。
卵泡期和黄体期
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卵泡期是卵泡逐渐成熟的过 程,黄体期则是排卵后形成黄体并分泌激素的过程。
04
生殖系统疾病与健康
生殖系统疾病的分类
01
02
03
04
感染性疾病
如性传播感染、梅毒、淋病等 ,通常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尿道和射精
尿道是尿液和精液的共同通道, 它从膀胱经过前列腺和尿道球部
,最终到达阴茎头。
射精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过 程,它通过将精子从阴茎头射出
,与女性卵子结合实现受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1)精神调节;(2)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 预防保健: (1)精神健康,乐观豁达;
(2)调节饮食,起居有常, 少饮酒,少油腻;
(3) 房事有节, 防止手淫. (4)合理用药.
34.男性不育症
育龄夫妇婚后共同生活 2 年以上, 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女 方未怀孕,即为不育症. 由男方原因所致者称为男性不育症. 不育症约占已婚夫妇的 10 % , 男性不育占不育症的 1/3 .
精子结构
精子结构不全,精子畸形,不能受精,表现为男性不育
动画 精子运动
3. 附属腺
精囊腺
前列腺
尿道球腺
前列腺
尿道球腺
33.男性 性功能障碍
男性性活动是人类生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五个环节: (1)性欲; (2)阴茎勃起 ;(3)性交;(4)射精;(5)性高潮.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均可影响正常性功能活动,
一、男性外生殖器
1. 阴囊
正常阴囊温度 33 ~ 35°C 低于体温 隐睾症 (男性不育), 疝
2. 阴茎
阴茎横切面
海绵体静脉腔不能有效充 睾丸
2. 输精管
3. 附属腺
睾丸的
组织结构
生精小管
正常一次射精量 2 ~ 5 毫升, 1 ~ 2 亿/毫升, 少于 400 万/毫升 , 表现为男性不育.
治疗: (1)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 7 天一个疗程; (2)局部用药,甲硝唑塞入阴道 10 次一个疗程.
预防保健:不用公共浴品, 不穿别人内衣,保持外阴清洁.
36.念珠菌阴道炎
也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 习惯上称为霉菌阴道炎.
病因:其中 80 ~ 90%是由念珠菌 中 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作 为正常菌群在人的口腔和肠道中普遍存在.许多健康妇 女及妊娠妇女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无感染症状.当阴道 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时,最适合于念珠菌繁殖引起炎症. 长期服用抗生素,妊娠,接受大量雌激素,糖尿病患者等 易繁殖发病.
称此为男性性功能障碍 .(目前占已婚成人男性约 20 %) (1)性欲低下
性欲是指在适当刺激下产生的性交欲望, 而引起的性兴奋. 性欲低下则表现为无主动的性要求, 对性交没有兴趣.
性欲是受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同时 受年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病因: (1)心理因素: 对性行为错误理解;夫妻感情; 社会压力等; (2)内分泌因素: 性腺功能低下; 垂体肿瘤; (3)其他因素: 健康因素(如 患 病期, 精神抑郁等) 药物因素(如 巴比妥类药物, 利血平等)
治疗预防: (1) 寻找并消除病因; (2) 有效治疗慢性疾病; (3) 纠正 不合理用药; (4) 解除精神压力,愉快面对工作和生活; (5) 协调夫妻感情; (6)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2)阳萎
指男性在性交时阴茎不能正常勃起, 或勃起不坚挺的病症. 也叫做勃起障碍.
病因: (1) 功能性紊乱: 主要是精神和神经方面障碍, 导致大脑 皮层高级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脊髓勃起中枢兴奋性相对 降低, 出现勃起障碍. (2) 器质性原因: ①阴茎发育异常( 过小,过弯曲,尿道裂 ); ②神经性病变(损伤等); ③阴茎局部病变(外伤,手术, 血栓塞等);④内分泌性疾病(睾丸发育不全,炎症,内分 泌腺疾病);⑤全身性疾病(慢性疾病,过渡劳累等); (3) 药物,药瘾(多种药物).
防治: 正确对待,因症施治.
预防保健: (1)有效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2)合理用药. (3)避免放射性污染.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
一、女性外生殖器 二、女性内生殖器
(附) 乳腺
一、女性外生殖器
阴蒂
尿道口 阴道口 阴唇
二、女性内生殖器
1.阴道
2.子宫
3.输卵管
4.卵巢
1.阴道
2.子宫
3.输卵管
4.卵巢
2.子宫 3.输卵管
子宫组织结构
3.输卵管
输卵管扫描电镜照片
4.卵巢
4.卵巢
排卵前卵泡内的卵母细胞
排出的卵母细胞及辅助结构
子宫内膜与卵巢周期性变化关系 与基础体温的周期变 化
36.8 36.5 36.3
基础体温的周期变化
种群延续的结构基础 第六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 第三节 生殖与健康 第四节 性传播疾病及防治
生殖系统的划分
男性生殖器 女性生殖器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主性器官
副性器官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
一、男性外生殖器
1. 阴囊
2. 阴茎
二、男性内生殖器 1. 睾丸 2. 输精管 3. 附属腺
36.8 36.5 36.3
5.乳腺
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与保健 阴道炎 35.滴虫阴道炎 是常见的阴 道 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
传染方式: (1)直接传染(性交); (2)间接传染(浴池,公共浴品,坐便,衣物等).
临床表现:泡沫状白带增多, 外阴瘙痒, 混合细菌感染有脓性分泌 物, 有臭味,伴有灼热疼痛感.
传染方式: (1)直接传染 ( 性交 ) ; (2)间接传染 ( 内裤 , 物品 , 浴池公用浴品 ) ; (3)肛门自身传染.
临床表现:外阴瘙痒,灼痛,尿频,尿痛,白色豆渣样白带, 外阴粘 膜红肿或糜烂及表浅组织溃疡.
治疗: (1)消除诱因,停用广谱抗 生素、雌性激素; (2)改变阴道酸碱度, 用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 (3)杀菌剂:栓剂或片剂局部用药 10~14天, ( 克霉唑 , 硝酸咪康唑 , 制霉菌素 ) .
预防保健: (1) 不用公共浴品, 不穿别人内衣,保持外阴清洁, 勤换内裤; (2)慎用抗生素,不要长期连续服用; (3)发病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不难为情,不信小广告.
病因: (1)精子生成障碍,( 各种因免疫、遗传、内分泌改变, 而 引起的睾丸功能障碍,均可防碍精子的生成;
(2)精子的排出障碍( 性功能障碍,输精管道梗阻,外生殖 器畸形,病变等);
(3)精液质量异常(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辐射,隐睾症, 精索静脉曲张和药物作用等索引起);
(4)精液中精子数量不足 400万/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