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比较方法第三阶——差分比较.doc

合集下载

2018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考情特点分析—行测理科部分

2018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考情特点分析—行测理科部分

2018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考情特点分析—行测理科部分多省公务员考试总的来说理科部分都考察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和资料分析部分,有个别省份还考察了数字推理部分。

总体的难度居中,较之国考难度略微偏低。

题目难度跨度比较全面,有个别题目很浅显易解,而有个别题目繁杂难懂,大部分题目的解题难度比较正常。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一、题量及题型:数字推理部分各个省份有选择性的进行考察,有的省份会考察,而大多数省份不会进行考察。

在多省公务员考试省份中考察数字推理的省份比如广东省、吉林省、浙江省、江苏省等,考察时题量一般在5题左右,而从多省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大通版试题总结来看,所涉及的考点一般都是比较常见的题型。

其中:等差数列有2题,占比20%;和数列有4题,占比40%;倍数数列有1题,占比10%;积数列有2题,占比20%;分数数列有3题,占比30%。

由此可见,数字推理试题难度不高,其中和数列以及等差数列是重点题型。

二、考点分布:从大通版数字推理的试题总结来看,具体的考点分布如下:考点一:等差数列考察最多,4题,其中包含1题三级等差(难度3★)、1题分数做差(难度为2★)、1题正常作差(难度1★)、1题等差构造(作差后是前一项的两倍或一半)(难度4★)考点二:分数数列,难度偏高,3题。

分别考察:分数作差(难度为2★)、作商得下一项(难度为2★)、相乘为下一项。

(难度4★)。

考点三:和数列,3题,直接考察两项和与下一项的关系有1题(难度1★),也可看成质数列加1;其他2题均考察和数列的变式逐和法,即相邻两项做和之后生成的新数列为等比数列(难度为2★);另外1题考察和数列的变式构造网络,后一项等于前一项加上给一个微调数列,而微调数列恰好是原数列的一半(难度3★)。

考点四:倍数数列,1题,整体难度不高。

考察基本考点即相邻两项比值有明显规律(难度为2★)。

考点五:积数列2题,整体难度居中。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题型特征及分析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题型特征及分析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题型特征及分析在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部分是行测必考专项,而且题量为最大,尤其是其中的片段阅读部分,所占比例为1/2,而且相对于逻辑填空而言短时间能提升的概率大。

但很多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贵州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重点对该种题型的特点做详细梳理。

一、主观性强这里的“主观”并不是读者的主观,而是从作者角度出发的。

所谓主观性强,是指我们在进行阅读时要充分立足于文段内容本身,不能加入太多的主观想法,要转变思想,主要关注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例1】有个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不久就迷路了。

而他的御寒装备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风处。

非冻死不可。

在他四肢已冻得麻木时,他发现了一个快要冻僵的人。

登山人毅然停下来,甩掉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

那个人的血脉流通了,而登山队员在不断的按摩中获得了温暖。

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个几乎冻僵的人相互搀扶着,终于艰难而又十分庆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毫不吝惜的付出,必有毫不吝惜的回报B、给予是相互的,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C、恶有恶报,善有善报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为记叙型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两人都存活了下来。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对危难的时刻主动选择了向同样处于危难之中的他人进行施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拯救了自己。

这里并没有涉及善与恶的对比,C项便带入了主观思想,勿选。

二、阅读量大行测中的片段阅读部分每道题目需要在50秒之内完成,因此,每篇文段只能阅读一遍,同时还要保证正确率,阅读速度和重点的把握便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就需要在文段中找到主题词和关键句。

【例2】机会分配不仅能对收入分配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版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须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作比较...:...”与.“小分数...”代替..“大分数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行测笔记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 — 初值✧ 现值为B ,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 B - B / (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不同,即便是该曲线的斜率逐段增加也不能够判断增长率增加了,因为这跟基值大小有关。

【此时可能能用到直尺,量“柱”的长短和“点”的高低】 ✧若表示某一数值的实际指标(一定是数值,不能是百分比之类的)呈线性增长,那么相同时间段的增长量相同,但在曲线上升时它的增长率降低了,在曲线下降时它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增大了================================================================================================= 2、增长率、增长了多少(用%表示) ✧ 增长率终值/初值 — 1 ……………………终值大于初值<问增长了百分之多少>1 — 初值/终值 ……………………终值小于初值<问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两年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 + r2 + r1 * r2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A (1+r|)n = B ,中的r 就是n 的平均增长率,r= 1-,累计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增长率。

当n<0.05即5%时,(1+r|)n ≈1+nx 。

✧ “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3年 “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4年✧等速率增长: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项的乘积;如果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量分别为a,b,c ,第二年、第三年的增长率都为r ,则:2bc a=✧ 同增同减或者同减同增,最后降低✧ 前后两期对比时,前一期叫“基期”,后一期叫“现期”这两期的量作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是属于“现期”的。

行测-差分法比较数的大小

行测-差分法比较数的大小

速算技巧-------差分法“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作比较...”代替...”与.“小分数..“大分数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解题技巧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解题技巧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解题技巧【导语】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解题技巧",打算报考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比例思想的熟练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考生一定要给予重视。

比例思想主要有三方面考点。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将为大家一一讲解,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比例思想了解的更加深入,并且能够在解题时灵活应用。

一、比例的计算例1.(1)A:B=4:5,A=80,B=?4份对应的实际量为80,1份对应的实际量为20,5份对应的实际量为100,B=100(2)A:B=4:5,A+B=90,B=?A占4份,B占5份,则A+B=9份,9份对应的实际量为90,1份代表的实际量为10,则5份代表的实际量为50,即B=50(3)A:B=4:7,B-A=30,B=?A占4份,B占7份,则B-A=3份,3份对应的实际量为30,1份代表的实际量为10,则7份代表的实际量为70,即B=70比例的计算:关键找到一份对应的实际量二、比例的统一例2.(1)A:B=2:3,B:C=2:3,C-A=10,B=?中公解析:所给的实际量为C-A=10,所以想找到一份对应的实际量,先要找到C-A占几份,由于A、C不在同一比例维度中,需要将A、B、C统一在同一比例中,由于A、C均是与B作比较,所以将B化成相同的分数,2、3的最小公倍数6,保持比例关系不变A、C 份数随比例变化。

比例的统一:关键找到不同比例维度都出现的不变量,将不变量化成相同的份数。

三、比例的转化当列式中存在M=A*B时,且具有不变量M不变,A与B成反比A不变,M与B成正比B不变,M与A成正比在数量关系中,正反比的考察在行程问题以及工程问题中体现较多。

例3.某工程队计划完成一项工程需要20天,实际工作时只花了16天就竣工,实际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多少?A.20%B.25%C.30%D.40%【答案】选B。

公务员考试技巧练习:资料分析之分子分母比较法、差额法

公务员考试技巧练习:资料分析之分子分母比较法、差额法

公务员考试技巧练习:资料分析之分子分母比较法、差额法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必考的模块。

纵观历年考试大纲及真题,资料分析考试时间一般为20分钟,题量20道。

着重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鉴于该笔试科目位于试卷最后,时间紧、运算强度大,很多考生都没有充足时间作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广大考生注意:考生需要全面把握资料分析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针对性地进行题型训练,提高应试能力,遵循有选择性放弃的原则,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有效地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得分比率。

因此《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编写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本篇为第六章技巧五。

一、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基本比较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三)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分子的大小,此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分子小的分数小。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分”。

(四)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二、分子分母差额法分子分母差额法是指通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作差之后的值与原来分数对比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差分比较法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差分比较法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差分比较法【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差分比较法。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在学习资料片分析比较方法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观察比较法和同位比较法。

但是经过实际做题很多人会发现,有些题目,使用观察比较法或是同位比较法很难快速的比较出来。

那么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比较方法,那就是差分比较法,这种方法是观察比较以及同位比较法的延伸。

先了解一下差分法的应用环境。

在a/b的题型当中,相同位置变化幅度比较接近的比较大小题目,适合用差分法。

例:433/877、347/715拿到这两个题之后,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能不能通过观察解决,那么可以看到433的2倍是866,略小于分母877。

所以这是个略小于50%的分数。

另外一个,347的2倍是694,同样略小于分母。

所以后面这个也是略小于50%的,那么通过观察,无法比较出大小。

其次用同位比较法来尝试,先看两个分子,347与433相差了86,用错位加减法来衡量,相当于34的2倍还多一些。

再看分母,715和877相差了162,也相当于71的2倍还多。

此时分子分母具体变化的幅度哪个大仍然是不好观察。

所以对于这类题目,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差分比较法。

那么来看看差分比较的方法和原理,回头再解决这道题。

先观察刚才的两个分数,会发现分子分母这四个数字都大于0,而且还存在着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大于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

也就是433大于347,877大于715,在这里注意到分子分母大小关系同向,因为如果异向,就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结果。

那么针对于这种形式的题目,我们首先把两个分数按照左大右小的顺序写下,再用分子分母同时做差,大的减小的,分子之差做分子,分母之差做分母得到一个新分数86/162。

在原来的两个分数之中,433/877分子分母的数字都比较大,所以叫做大分数,注意是数字大而不是数值大,数值大就无需比较了。

同样347/715就叫做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比较方法第三
阶一差分比较
比较方法第三阶-差分比较,在过往的学习过程当中,关于比较大小这种题型,我们己经学习过观察比较法和同位比较法。

但是经过实际做题大家会发现,有些题目,使用观察比较法或是同位比较法很难快速的比较岀来。

那么我们今天所学的差分比较法就是基于同位比较基础之上的一种延伸,能够一定程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应用环境
a
在b的题型当屮,相同位置变化幅度比较接近的比较大小题目,适合用差分法。

433 347
例题:877 715
首先应该想到能不能通过观察解决,那么我们可以看到433的2倍是866,略小于分母877.所以这是个略小于50%的分数。

另外一个,347的2倍是694,同样略小于分母。

所以后面这个也是略小于50%的,那么通过观察,我们无法比较岀大小。

其次我们再用同位比较法來尝试,先看两个分子,347与433相差了86,用错位加减法来衡量,相当于34的2倍还多一些。

再看分母,715和877相差了162,也相当于71的2倍还多。

此时分子分母具体变化的幅度哪个大仍然是不好观察。

所以对于这类题目,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差分比较法。

那么我们來看看差分比较的方法和原理,回头再解决这道题。

二、解题原理
我们用数量当中溶液的模型来分析。

现在假设有两瓶溶液,第一瓶当中有溶质347克,溶液715克。

那么该溶液的浓度
347 86
就是715。

另外一瓶有溶质86克,溶液162克。

那么该溶液的浓度就是162o现在把
这两瓶溶液混在一起,溶质就变成了347+86二433克,溶液就变成715+162二877克。


433
么混合而成的新溶液浓度就变成了877。

我们都知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在一起之后,形成新溶液的浓度一定介于原來的两者之间。

所以这三个分数大小关系中,大分数
433
877—定是最中间的。

之后我们可以用新分数,与小分数或者大分数做比较來确定三者关系,但这里我们更建议的是用新分数和小分数做比较,因为这两个是三者之中最大和最小的,两者差距比较大,相对容易比较。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新分数和大分数分子分母某个位置相近,但另外一个位置相差较大,比较起來非常明显的时候,也可以让这两个做比较來确
86 347
J ___ ____
定三者关系。

那么我们应用这一点,用新分数162和小分数715比较,很明显前者大
86 433 347
于50%,后者小于50%。

那么162就是三者之中最大的,大分数877在中间,715就是三者之中最小。

三、解题步骤
1、把两个分数按照左大右小的方式列出來
2、分子分母同时作差得到新分数,新分数写在大分数的左侧,保证大分数永远在中
间。

3、用新分数和小分数或者大分数做比较,确定三者关系。

这在三个数中,不等号永远同向。

以上是关于差分比较法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们把差分法的特点做一下总结。

首先我们回忆做题的过程,刚才都是差分之后,通过观察或者同位比较的方式最终来解决问题。

所以差分是手段,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仍然要使用观察或者同位比较的方法。

其次,我们再看同位比较与差分一样,都是相同的位置做比较,同位比较比的是变化幅度,算的是乘除法关系。

差分是通过相同位置作差得到新分数后,用新分数和另外的小分数做比较,在这时我们既可以横向相同位置比较,也可以纵向通过观察的方式比较。

也就是说差分法在同位比
较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比较维度。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差分法对以多次作差甚至无限作差,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分数之间的差距,最终成为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出大小关系的题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