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脱毒快繁技术

合集下载

常见植物的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

常见植物的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

甘蔗脱毒
甘蔗脱毒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除甘蔗植株体内病毒 的过程,使其恢复健康生长。常用的脱毒方法包括热处理、 化学处理和微茎尖培养等。
快速繁殖
脱毒后的甘蔗植株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幼嫩的茎尖或根尖培养出大量 的无病毒植株。
案例效果
通过甘蔗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大量无病毒 的甘蔗种苗,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常见植物的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
目录
• 植物脱毒技术 •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 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的应用 • 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的前景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植物脱毒技术
热处理脱毒
总结词
通过加热植物组织,使病毒粒子失活或抑制其复制,从而达到脱毒目的。
详细描述
热处理脱毒通常是将植物组织暴露在高温下,如热水或热蒸汽,使病毒粒子失 去活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植物,尤其是难以通过其他方法脱毒的植物。
在园艺上的应用
花卉产业的发展
01
通过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各类花卉苗
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园林绿化的优化
02
无病毒种苗生长健壮,抗性强,能够改善城市绿化效果,提高
园林景观品质。
切花和盆栽植物的生产
03
利用植物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大量生产优质切花和盆栽
植物,丰富人们的家居生活。
马铃薯脱毒与快速繁殖案例
01 02
马铃薯脱毒
马铃薯脱毒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除马铃薯植株体内病毒的过程, 使其恢复健康生长。常用的脱毒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和微茎尖培 养等。
快速繁殖
脱毒后的马铃薯植株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在人工控制 的条件下,利用幼嫩的茎尖或根尖培养出大量的无病毒植株。

植物生物技术7 植物脱毒和快繁

植物生物技术7 植物脱毒和快繁

护环境。
二、植物脱毒的原理
(一)热处理脱毒原理 当植物组织处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35-
40℃)时,组织内部的病毒部分或全部钝化,
但寄主植物的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
思考:热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1.高温短时处理法 是利用病毒与植物耐热能力的不同,将苗木、 接穗或种子等繁殖材料在一定的高温下处理一段
由于珠心胚是由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来,未 经减数分裂,因此除个别体细胞突变外,珠心 胚长出的实生苗遗传上与母株完全相同。因此 由珠心胚获得的珠心苗大多数病毒被脱除而遗 传特征与母株完全相同。选择这种类型的珠心 苗,可应用标记花粉控制授粉,然后选出典型 的实生苗。
例如,枳的花粉可用作标记花粉,因为所有 枳的杂种实生苗都具有三叶特征,很容易辨认和 排除。培育珠心系以获得无病毒苗有以下优点: ①可以肯定植株不带毒; ②花时间少; ③成本低: ④方法便于掌握; ⑤珠心苗长势强。但珠心系童期长,且易出现一 些返祖性状。
(二)热处理方法
1.温汤(浸渍)处理
适用于离体材料(如接穗) 和休眠器官的处理。在50℃左右 的温水中浸渍10min至数小时,使 病毒失活。
2.热风(热空气)处理 (1)恒温处理:
将生长的盆栽植物移入
温热疗室内,一般在35-
40℃。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
果较好。 处理时间因植物而异。
(2)变温处理:
对于一些果树要获得与亲本一致的无性系 无病材料,可以从胚囊败育的子房中在胚囊败 育之前获取胚珠或珠心组织进行培养。
花药或花粉培养也可作为一种脱毒方法, 这种方法可结合单倍体育种进行,用花药培养 进行草莓脱毒,脱毒率可达100%。花药培养获 得的无毒材料多为高产优质的类型。
(四)其他脱毒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综述摘要:脱除病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深入探讨研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本文结合在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情况,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植物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和抗病毒药剂三种方法的原理、发展史和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

本文以马铃薯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的具体技术方法,脱毒率可达100%。

同时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茎尖培养,组织培养,快繁脱毒技术,病毒检测,应用前景1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1.1研究简史自从1943年怀特(White)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学说及诸多后学者(Steward,1958,Guha和Marteshwari,1964)相继证实后,引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快繁技术的勃然兴起。

我国的专家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后也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创造了很多新方法、新技术,提出不少新成果,开拓了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新局面[1]。

目前采用组织培养脱病毒快繁及离体快繁生产株苗的技术已发展相当成熟[2]。

脱毒株苗具有无杂菌、适应能力较强、繁育较快、质量优、抗性好、分蘖性强、繁殖系数高、大批量生产、周年供应、便于运输等优点,已得到有关专家的鉴定及高度评价和种植试验区、种植产区果农的认可。

例如脱毒马铃薯、脱毒红薯、脱毒生姜、脱毒大蒜、脱毒草莓、脱毒苗木、脱毒花卉等等,已成为现代农民致富的新宠[2]。

1.2植物组织培养和脱毒快繁的定义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

由于培养物是脱离植物母体,在玻璃瓶中进行培养,所以也叫做离体培养。

植物的离体快繁

植物的离体快繁

4、褐变现象
概念 褐变: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培养材料 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 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 死亡的现象。
褐变原因
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将酚 类化合物氧化成醌类物质,会抑制其它酶 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
减轻褐变现象发生的方法:
三个选择:
在培养基中表现的症状
外植体接触培养基部位长菌 外植体损伤部位长菌 外植体生长不良或表现出缺绿
防治措施
接种前的工作: 1、 接种室的灭菌 2、超净工作台的灭菌 3、 接种器皿、用具的灭菌 4、工作人员接种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5、 材料的灭菌
1、接种室的灭菌
• 接种室的地面,墙壁要擦洗干净灯灭菌
3、玻璃化现象
定义: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 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渍状,这 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 特点:外观形态有明显异常;体内含水量、矿质 元素、糖类、纤维、蛋白质等基本成分含量有变 化,一些酶活和内源激素含量有变化。
影响玻璃化苗发生的因素
1.培养材料:材料种类和外植体不同都有影响。
兰花的萌发
兰花的启动
兰花的增殖
兰花的分化
培养的兰花
五种器官发生方式优点、缺点比较:
(1)不定芽型:容易成苗,对培养基要求不 高,后代遗传性较为稳定,但取材受到一 定限制,仅限于具有明显顶端分生组织和 次生分生组织的物种。
(2)器官型和类胚体发生型:对培养基要求 高,器官发生条件苛刻。繁殖数量不如不 定芽型和器官发生型多,但遗传性稳定。


2、遗传稳定性
影响遗传稳定性的因素有: 1、基因型 2、继代次数 3、发生方式 4、激素浓度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
浸蘸法是在网架薄膜上加1滴重蒸馏水,将 病株叶片或幼芽的新鲜切口在水滴中 浸几秒钟,吸去多余水分,再进行染 色,然后放到电镜下观察。
7.4.5 分子检测法
如RT-PCR(反转录PCR)法:将待测样 品的总RNA与cDNA合成的试剂盒进行反 应,合成cDNA,然后利用病毒DNA特有 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即可知道 在寄主中是否有病毒基因的存在及表达。
本章内容主要掌握以下几点问题: 1.掌握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植物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原理和步骤。 3.知道茎尖以外其他途径脱毒的优缺点。 4.理解脱毒苗的常用鉴定方法原理及优缺点,并
学会操作技能。 5.熟悉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措施。
作业题
1、植物快速无性繁殖的概念、特点和程序? 2、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3、简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 4、脱毒苗的鉴定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7.4.3 抗血清鉴定法
serologic test
原理:
抗原
当动物被病毒感染或人工注射异体蛋白质时
一种特异性丙种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
抗体
抗体在特殊细胞内形成,进入血液存在于血清和体液内。 这种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方法:
如玻璃片凝集法:在清洁玻璃片的一端,用毛细管 滴加5滴稀“抗血清”,另一端滴加等量对照血清。 然后各加滴被检植物压榨出的原汁液两滴。用玻璃 棒搅匀,在常温下静置20-50min,然后在40- 60倍显微镜下观察。带病毒的叶绿体发生典型的凝 集现象。
③ 茎尖越小对培养基的要求越高,成功率越低
茎尖越小,茎尖内营养、水分越难长时间 维持。因此对培养基营养组成,渗透压、酸碱 度、激素种类及浓度要求也就越高。茎尖越小, 剥离技术要求越高。

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
农业领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解决种质退化问题
园艺领域:促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其观赏价值和食用安全性
生物技术领域:为植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材料,推动植物生物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
生态恢复领域:用于治理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退化地区,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技术特点比较
植物脱毒技术:消除植物体内病毒,提高产量和品质 快速繁殖技术:通过组织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植物,缩短繁殖周期 脱毒技术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快速繁殖技术更适用于珍稀植物保护 脱毒技术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快速繁殖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
应用范围比较
植物脱毒技术: 适用于各种植物, 特别是多年生植 物和花卉
激光处理法:利 用激光照射植物 表面,使病毒失 活
脱毒效果评估
生长状况:脱毒苗生长旺盛, 根系发达,无明显生长缺陷
病毒检测:通过生物学和分 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脱毒苗是 否携带病毒
生理生化指标:脱毒苗的生 理生化指标正常,无异常代
谢产物
抗病性:脱毒苗抗病性强, 不易感染病毒病和其他病害
脱毒技术的应用
快速繁殖技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 或微型繁殖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优质种苗的技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微型繁殖法: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 能性的理论,通过少量植物材料快 速繁殖出大量优质种苗的方法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根、茎、叶 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使植物保持 优良性状的方法
繁殖效率评估
繁殖周期:从种子到成熟所需的时间 生长速度:植物生长的快慢程度 繁殖数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遗传稳定性:后代与亲本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的相似程度
繁殖技术的应用
农业领域:提 高作物产量和 品质,解决粮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培养 植物快繁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培养 植物快繁

目前已有近400种植物的离体繁殖已获得成功,其中许多具有 种植物的离体繁殖已获得成功 目前已有近 种植物的离体繁殖已获得成功, 重要经济价值的花卉(如兰花、菊花、石竹 、果树(草莓 草莓、 重要经济价值的花卉 如兰花、菊花、石竹)、果树 草莓、无籽 如兰花 西瓜、葡萄 、经济作物(马铃薯 甘蔗)、林木(桉树 杨树)均 马铃薯、 桉树、 西瓜、葡萄)、经济作物 马铃薯、甘蔗 、林木 桉树、杨树 均 已在种苗生产上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已在种苗生产上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快繁的应用及局限性
1. 应用 用于加速某些难繁殖或繁殖速度很低的植物, 用于加速某些难繁殖或繁殖速度很低的植物,或某些 需要加速繁殖的特殊基因型,如名贵花卉、优良资源、 需要加速繁殖的特殊基因型,如名贵花卉、优良资源、 工程植株等等。 工程植株等等。 用于自然繁殖极易感染病毒的植物,如马铃薯、甘薯、 用于自然繁殖极易感染病毒的植物,如马铃薯、甘薯、 甘蔗、香蕉、石竹、百合等等。 甘蔗、香蕉、石竹、百合等等。 用于有性繁殖变异范围大而自然条件下又不易无性繁 殖的植物,如非洲菊、花竹、紫罗兰等。 殖的植物,如非洲菊、花竹、紫罗兰等。
2. 快繁应用的局限性
)、培养苗的玻璃化问题 (2)、培养苗的玻璃化问题 )、培养苗的玻璃化问题(vitrification )
成因:目前没有一致的结论, 成因:目前没有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是试管苗的 生理失调主要是水分状态不适应的症状,实验发现 生理失调主要是水分状态不适应的症状, 水分状态不适应的症状 以下因素对玻璃化有影响。 以下因素对玻璃化有影响。 材料: 材料: 培养条件:液体培养易玻璃化; 培养条件:液体培养易玻璃化;蔗糖浓度和琼脂浓度低可
2. 培养物的增殖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能够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脱毒和基因转化。

在植物学研究和植物育种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快繁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快繁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的一小部分组织或细胞,通过体外条件培养,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繁殖速度,缩短繁殖周期,是进行新种质创制、遗传改良和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快繁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和微繁殖等。

1.1 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将植物体表层(如幼叶、幼茎)或内部组织(如胚乳、子叶)分离出来,移入含有适当营养盐和植物生长调节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合适的植物生长激素,可以诱导组织分化和再生形成新植株。

1.2 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是植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经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形成的一种未分化的组织。

愈伤组织培养是利用这种特殊组织进行快速繁殖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再生形成新植株。

1.3 微繁殖微繁殖是利用植物的微小芽或胚珠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通过培养条件的控制和植物激素的添加,可以诱导微小芽或胚珠快速生长并形成新植株。

2. 脱毒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会影响到组织培养的效果。

脱毒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重要技术。

脱毒技术能够有效地清除植物体内的病原体,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和繁殖效率。

2.1 生物脱毒生物脱毒是利用生物制剂对植物体内的病原体进行清除的方法。

通过培养环境中添加含有特定菌株或真菌的生物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健康再生。

2.2 生理脱毒生理脱毒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代谢特性进行脱毒的方法。

通过调节培养条件和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可以激活植物的生理代谢活性,加速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5
2、培养基
一般以White、MS为基本培养基,提高钾盐 和铵盐含量有利于茎尖生长。MS培养某些植物茎 尖时,有些离子浓度过高应稀释。
在双子叶植物中,激素可能在第2对叶原基中 合成,所以茎尖的圆锥组织生长激素不能自给,必 须加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浓度要合适。在生长 素中应避免用易促进愈伤组织化的2,4-D,宜用 NAA或IBA;细胞分裂素用KT或BA;GA3对某些 植物茎尖培养有用。
2020/12/5
• 3、能量竞争。当植物细胞分裂DNA复制 时,病毒DNA随着复制。因此,植物细 胞分裂和病毒繁殖之间存在相互竞争。 在旺盛分裂的分生组织中,代谢活动很 高,正常核蛋白合成占优势,使病毒无 法进行复制。
• 4、抑制因子存在。在植物体内存在有一 种“病毒钝化系统”(抑制因子假说) ,在分生组织中的活性最高,因而使分 生组织不受侵染。
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大小决定茎尖的存 活率,外植体越大,产生再生植株的机会也就越多。 除了外植体的大小之外,叶原基的存在与否也影响分 生组织形成植株的能力,一般认为,叶原基能向分生 组织提供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020/12/5
(2)培养条件
在茎尖培养中,光下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效果 好,如马铃薯茎尖培养时,当茎已长到1cm高时,光 照强度便增加到4000lx。
2020/12/5
(2)热空气处理
热空气处理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将生 长的盆栽植株移入温热治疗箱内,一般35-40℃。 处理时间因植物而异,短则几十分钟,长可达数月。
2020/12/5
热处理广泛应用于葡萄、草莓、马铃薯和菊 花等植物。如:葡萄置于38 ℃可去除扇叶病毒。
热处理对葡萄扇叶病毒、草莓斑驳病毒、苹 果花叶病毒等球形病毒有作用,而对另一些病毒 不起作用,因此,必须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效 果更好。
第五章、植物离体脱毒快繁技术
一、病毒危害
多数栽培植物,尤其无性繁殖植物,都易受 到一种或几种,甚至几十种病毒的侵染。例如, 草莓染60多种病毒。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 侵染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
植物病毒病原体可通过维管束传导。因此, 对无性繁殖的植物来说,一旦感染上病毒之后, 就会代代相传越趋严重。
2020/12/5
茎尖培养的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和一般器 官的培养相同。
茎尖培养脱毒,由于其脱毒效果好,后代 稳定,所以是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 重要的一个途径。
2020/12/5
4、影响微茎尖成活及脱毒的因素
(1)母体材料病毒侵染程度
被单一病毒感染的植株脱毒较容易,复合感染的较难。
(2)外植体大小
2020/12/5
2020/12/5
(二)茎尖培养脱毒
植物的去病毒技术,实质上就是采取不含 病毒颗粒或病毒颗粒含量甚少的0.1~0.5mm 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微繁 殖,使其培养成完整的无病毒小植株的技术。
2020/12/5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其数量随植株 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病毒感染 的程度越低,生长点即分生组织(约0.1-1mm) 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mm)

%)
0.12
1
50
24
48
0.27
2
42
18
42.9
0.6
4
64
0
0
2020/12/5
2020/12/5
剥取茎尖过程: 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将叶片剥掉,解剖针要常消毒。当
一个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之后,用解剖刀 片将带1-2个叶原基的分生组织切下,接到培养基上。
将接种的茎尖置于22℃左右温度下。 2000-3000lx 16h/d 光照下培养。由于在低温和短日照下,茎尖有可能 进入休眠;所以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日照时间必须保证。 微茎尖需数月才能成功。
受病毒侵染的植物生长缓慢、畸形、产量大 幅度下降,品质变劣,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2020/12/5
目前,对细菌和真菌侵染的病害,可通过药 物处理达到治愈的目的。但还没有治病毒的特效 药。种子一般不带病毒(豆类植物除外),种子繁殖 可得无毒植株。但对于无性繁殖植物,必须采取 一些特殊方法脱除病毒。
即:叶片包被严紧的芽,如菊花、兰花,只 须75%酒精中浸蘸一下,而叶片包被松散的芽, 如香石竹、马铃薯等,则要用0.1%次氯酸钠表 面消毒10min。
2020/12/5
切取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太小不易成 活,过大又不能保证完全除去病毒,所以茎尖 大小要合适。
离体茎尖大小对马铃薯脱毒效果的影响
茎尖长( 叶原基数 小植株数 脱毒植株 脱毒率(
2020/12/5
3、茎尖的培养方法
材料选择、消毒 微茎尖的剥取 接种
2020/12/5
3、茎尖的培养方法
需要一台解剖镜(8-40倍)。 剥离茎尖要迅速并尽快接种,或在一个衬有 无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进行操作,以防茎尖变干。 茎尖分生组织由于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 密保护,只要仔细解剖,(无须表面消毒)就可得 到无菌的外植体。有时消毒处理会增加培养物的 污染率。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5
茎尖分生组织不带病毒,可能有4方面的原因: 1、传导抑制。植物体病毒的移动主要靠2条途 径:一是通过维管系统,而分生组织中尚未形成维 管系统;二是通过胞间连丝,但这条途径病毒移动 速度非常慢,赶不上茎尖和根尖细胞不断分裂和活 跃的生长速度。
2、酶缺乏。茎尖中缺乏病毒合成所需的酶系, 存在高水平内源激素,可抑制病毒的增殖。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茎尖最好要由活跃生长的芽上切取。 取芽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选萌动期较好。否则 采用适当的处理,打破休眠才能进行。
2020/12/5
(三)茎尖与热处理相结合方法
能克服单独茎尖培养时,茎尖过小成活率太低, 茎尖太大又脱除不掉病毒的缺点。 1、热处理后取较大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 2、取茎尖(或茎段)培养获得无菌苗。然后将试管 苗热处理,再取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
2020/12/5
脱毒快繁的一般过程
1、诊断:首先了解供试材料感染病毒的种类 2、茎尖培养脱毒或结合热处理 3、鉴定 4、繁殖 5、驯化移植
2020/12/5
2、热处理脱毒方法
(1)温汤浸渍处理 (2)热空气处理
2020/12/5
(1)温水浸渍处理
适用于休眠器官,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渍 10min至数小时,方法简便易行,但易使材料受 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