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骨盆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一、解剖结构骨盆主要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它们通过韧带和软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骨壳,保护着内部的重要器官。

骨盆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

1. 髂骨髂骨是骨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髂骨臼和骨盆骨组成。

髂骨臼位于髋关节的前上方,有一个凹槽,称为髂骨臼。

髂骨臼上方连接着骶骨,形成了骶髂关节,下方连接着耻骨,形成了耻髂关节。

髂骨的骨盆部分由髂骨体、髂骨翼和髂骨结节组成,它们通过骨盆骨和韧带相连。

髂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2. 坐骨坐骨位于骨盆的后部,是骨盆的一部分。

坐骨的骨头向前内侧凸出,形成了坐骨结节。

坐骨通过骶骨和髂骨相连,形成了骶坐关节。

坐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3. 耻骨耻骨是骨盆的前部,通过耻骨联合和韧带与坐骨和髂骨相连。

耻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4. 尾骨尾骨是骨盆的下部,是由几块小骨组成的。

尾骨通过韧带与骶骨相连。

尾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除了以上骨骼结构外,骨盆还包括韧带、肌肉和神经血管系统。

骨盆韧带主要连接骨盆的各个部分,增强了骨盆的稳定性。

肌肉系统分为腹肌、髋部肌肉、臀部肌肉和髂腰肌等,在支撑身体和行走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神经血管系统负责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保证骨盆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二、功能骨盆作为身体的重要骨骼结构,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支撑身体重量和参与生殖、排泄和运动等生理活动。

1. 支撑和保护器官骨盆通过坚固的骨骼结构,能够有效支撑身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部分内脏器官。

同时,骨盆还能够保护这些器官免受外部伤害。

2. 支撑身体重量骨盆连接着躯干和下肢,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 生殖功能骨盆是生殖器官的重要支撑器官,女性的骨盆结构能够承受分娩时的压力,保护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同时,骨盆的形态和大小也对生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速记:骨盆X线解剖参数大全

速记:骨盆X线解剖参数大全

速记:骨盆X线解剖参数大全本文为骨盆 X 线解剖的参数汇总,今天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基本线标1. 成人骨盆基本线标a. 连接双侧髋臼顶端的连线,代表髋臼的上界及负重区。

b. 连接双侧大转子尖顶点的直线,正常通过双侧股骨头中心,一般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高度的评价。

c. 连接双侧泪滴尖端的直线,代表双侧髋臼的最下缘,一般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的评价,正常时髋臼假体的内下缘紧贴此线的上缘。

d. 连接双侧坐骨结节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骨性骨盆的最下缘。

e. 连接双侧小转子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股骨近端最下缘。

f. 坐骨内缘与髂骨内缘的双切线,也称谓Kohler 线(科勒氏线),代表髋臼的内侧界,一般用于髋关节置换中假体深度的评价,髋臼陷入症或髋关节置换骨质磨锉过深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g. 经过耻骨联合的直线,为骨盆的对称轴。

h. 双侧髂骨最高点的连线,代表骨盆的最高点。

正常情况下,骨盆的六条水平线相互平行,且与经耻骨联合线垂直,当六条水平线出现不平行情况时,表示存在骨折错位或骨盆与髋臼的发育不良。

2. 儿童骨盆特殊线标H 线连接双侧髋臼中心的连线。

P 线过髋臼的外缘做H线的垂线。

Perkin 象限(皮肯象限)由 H 线及 P 线组成的向线,正常时股骨头位于内下向线,否则就是髋脱位。

Kline 线(克莱恩线)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若骨骺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骺向下滑脱。

骨盆基本划线a. Calve 线(卡尔维氏线):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所连成的弧线,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髋臼上缘的完整性。

b. 臼顶线连接髋臼上缘的弧线,与泪滴外侧缘相续(黄线),代表髋臼的负重区。

c. Shenton 线(沈通氏线)耻骨下缘与股骨颈内侧缘所连成的弧线,正常时此线连续光滑,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

d. 髂坐线连接髂骨内缘与坐骨内缘的曲线,正常时此线为连续光滑曲线,能反应四边体的完整性。

骨盆修护知识点总结

骨盆修护知识点总结

骨盆修护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结构和功能骨盆包括髂骨、骶骨和耻骨组成的一个圆形的骨架,它连接着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起到了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髂骨和骶骨连接处称为髋关节,耻骨和骶骨连接处称为耻骨联合。

骨盆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身体重量、保护内脏器官、支持生殖系统、支持排泄系统和支持消化系统。

二、常见的骨盆问题1. 骨盆疼痛:骨盆疼痛可能是由于髋关节炎、髂骨炎、耻骨联合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疼痛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 骨盆失衡:骨盆失衡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坐姿不正、站姿不正确、腹部肌肉无力等引起的。

骨盆失衡会导致腰部和骨盆周围肌肉的疼痛和僵硬。

3. 骨盆畸形:骨盆畸形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引起的。

畸形的骨盆会影响身体的平衡和运动功能。

三、预防和修护骨盆问题的方法1. 合理的坐姿和站姿: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对于维持骨盆的健康非常重要。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直腰、挺胸、微微收腹,双腿自然分开,脚平放在地面上,但不是翘二郎腿或打结腿。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挺胸、收腹、双腿自然分开,脚平放在地面上,不是八字脚或者搭肩膀。

2. 均衡的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维持骨盆的健康。

饮食应该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3. 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保持骨盆的健康,还可以增强骨盆周围的肌肉,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适合的运动包括游泳、瑜伽、慢跑等。

4.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骨盆周围的肌肉疲劳,导致骨盆肌肉的紧张和僵硬。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经常改变姿势,避免久坐或久站。

四、常见的骨盆修护方法1. 理疗治疗:理疗治疗是通过物理手段来对骨盆进行修护的方法。

常用的理疗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器械等。

2.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通过运动来对骨盆进行修护的方法。

常用的运动治疗包括腰腹部运动、髋关节运动、腿部运动等。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来对骨盆进行修护的方法。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骨盆考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骨盆考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骨盆考点汇总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根据各省份考试真题,总结出相关重点,以便帮助大家梳理考试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髋,又称腰带、骨盆,是一个骨骼构造,位于脊椎末端,连接脊柱和股骨,与四足动物的后肢、双足动物的下肢相连。

股骨与腰带在臀部连接处形成髋关节,它是球窝关节。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

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倾斜,女性的倾斜度比男性稍大。

女性骨盆是胎儿分娩出的产道,所以男女骨盆有着显著的差异。

女性骨盆主要表现为:骨盆全形短而宽阔,上口为圆形,较宽大,下口的各径(矢状径和横径)均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动性较大,耻骨联合腔也较宽,坐骨结节外翻,从而使骨盆各径在分娩时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特点(一)骨盆四壁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二)骨盆入口近乎圆形或椭圆形。

(三)骨盆出口宽大、坐骨结节间距宽阔。

入口平面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一)前后径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

(二)横径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

(三)斜径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5cm。

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

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儿头入盆。

骨盆中段中上段为骨盆腔的最宽大部分,近似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的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后缘位于第二、三骶椎之间。

下段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谓的中平面)系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

前后径约11.5cm,横径(坐骨棘间径)长约10cm。

骨盆解剖知识点总结

骨盆解剖知识点总结

骨盆解剖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解剖结构1.1 骨盆的骨头组成骨盆主要由髂骨、坐骨、耻骨以及尾骨组成。

其中髂骨呈大臼突,与骶骨连接形成髋关节;坐骨和耻骨则连接成耻骨联合,构成了耻骨骨盆。

骶骨与尾骨的连接则形成了骶尾关节。

1.2 骨盆的结构骨盆分为髂骨骨盆和耻骨骨盆,骨盆内部是骨盆腔,其上部是髂嵴、骶骨,下部是坐骨、耻骨。

骨盆腔内还有髂嵴、骶骨、坐骨、耻骨等。

骨盆腔内还有肌肉和韧带等结构。

1.3 骨盆的解剖学分类骨盆根据男女的不同、儿童和成人的不同、解剖学分为男性骨盆、女性骨盆、小儿骨盆等。

女性骨盆比男性骨盆宽大,儿童骨盆比成人骨盆小。

二、骨盆的功能2.1 支撑身体骨盆作为人体的支撑框架,承载着身体的重量。

它通过连接脊柱和下肢,支撑着整个身体,使人体能够站立和行走。

2.2 保护内脏器官骨盆不仅支撑着身体,还起到了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盆腔内有着泌尿生殖器官、直肠等重要器官,骨盆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护这些器官,避免外部撞击对器官造成伤害。

2.3 功能性活动骨盆还参与了人体的各种功能性活动,包括行走、坐立、举重、运动等。

骨盆的结构和稳定性对这些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骨盆的解剖生理3.1 骨盆的关节骨盆由多块骨头组成,它们通过髋关节、耻骨联合和骶尾关节连接在一起。

髋关节是由髂骨和股骨头连接形成的滑囊关节,耻骨联合是由两块耻骨连接形成的骨性关节,骶尾关节则是由骶骨和尾骨连接形成的。

3.2 骨盆的肌肉骨盆周围有着大量的肌肉,包括臀部肌肉、腹股沟肌肉、盆底肌肉等。

这些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对骨盆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骨盆的血液供应骨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

这些血管通过骨盆的周围和内部组织,向骨盆腔内提供充足的血液,维持骨盆的正常生理活动。

3.4 骨盆的神经供应骨盆的神经供应主要来自骶神经、会阴神经、腹下神经丛等。

这些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维持骨盆的正常功能。

有关骨盆的归纳总结

有关骨盆的归纳总结

有关骨盆的归纳总结骨盆是人体中的重要组织之一,承托着上半身的重量并连接着下肢,起着支撑和稳定身体的作用。

本文将对骨盆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健康相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骨盆的结构骨盆由四块骨头组成,分别是两侧的髂骨、坐骨和仙骨。

髂骨是位于骨盆两侧的大骨块,包括髂骨臼、骶髂关节等部分。

坐骨是位于骨盆后部的扁平骨块,人坐下时会承受体重的压力。

仙骨是骨盆最下方的三个融合在一起的椎骨。

二、骨盆的功能1. 支撑上半身:骨盆通过连接脊柱和下肢,起着支撑上半身的作用,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稳定。

2. 保护内脏器官:骨盆作为一个坚固的结构,能够保护腹腔内的重要内脏器官,如膀胱、子宫、直肠等。

3. 运动支持:骨盆与骨骼、肌肉等组织一起,为人体的运动提供了支持和稳定性,尤其是下肢的运动。

三、骨盆的生理问题1. 骨盆不稳定:骨盆不稳定是指骨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失调,常见于孕妇、运动员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

骨盆不稳定会导致腰痛、髋关节不适等问题,甚至影响正常行走和运动能力。

2. 骨盆疾病:骨盆骨折、骨盆肿瘤等疾病会对骨盆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3. 骨盆底肌肉松弛:骨盆底肌肉的松弛会导致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问题,特别是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阶段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四、保护和健康骨盆的方法1. 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营养素,特别是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

2.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3. 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跨腿坐或过度前倾坐姿,有助于减轻对骨盆的压力。

4. 注意体重控制:过重会增加骨盆和相关结构的负荷,影响其稳定性和健康。

5. 避免过度用力: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频繁搬运重物、屈膝或跳跃等过度用力动作,以减少对骨盆的损伤风险。

综上所述,骨盆作为重要的支撑结构和运动支持器官,对人体的健康和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和健康骨盆需要我们重视饮食、运动以及正确的姿势等方面的调整,以减轻负荷、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盆的稳定性和功能。

助产学骨盆知识点总结

助产学骨盆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解剖结构1. 骨盆的组成骨盆是人体骨骼结构中的重要部分,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髂骨包括髂邻骨、耻骨和坐骨,它们通过骨盆旋转固定在一起。

骨盆在小儿时期由五块骨头组成,但在成年后这些骨头会融合成为三块骨头。

2. 骨盆的结构骨盆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大骨盆是骨盆的上部,包括髂骨和上裂,其形状比较扁平,是腹壁的一部分。

小骨盆是骨盆的下部,包括耻骨、坐骨和尾骨,其形状较圆。

3. 骨盆的生理功能骨盆是人体中最大的腔囊,在妇女生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骨盆为胎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是孕妇分娩时的关键部位,支撑着子宫和胎儿。

二、骨盆的生理变化1. 成年后的骨盆变化骨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生理变化,成年后骨盆骨头融合成为三块骨头,使得骨盆的结构更加坚固。

2. 妊娠对骨盆的影响孕妇的骨盆会因怀孕而发生变化,由于激素的作用,孕妇的骨盆会变得更加柔软和松弛,以便于分娩时的生理过程。

三、骨盆的测量与评估1. 骨盆的测量方法骨盆的测量可以通过X光片、CT、MRI等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手部触诊、量表测量等方法进行评估。

2. 骨盆的评估指标评估骨盆的指标主要包括骨盆的大小、形状、角度和连接部位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盆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骨盆相关疾病1. 骨盆畸形骨盆畸形是指骨盆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骨盆形状和大小的异常。

骨盆畸形会影响孕妇的分娩过程,增加产程时间和分娩时的并发症。

2. 骨盆感染骨盆感染是指骨盆骨骼和周围软组织发生感染,通常由于骨折、手术或局部创伤引起。

骨盆感染严重的话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需及时进行治疗。

3. 骨盆疼痛骨盆疼痛是孕妇常见的症状,主要原因是因为孕妇的骨盆由于怀孕而变得更加柔软和松弛,导致产生疼痛感。

五、骨盆的保健与功能康复1. 预防骨盆畸形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产前指导,避免过度用力和姿势不正确的行为,减少骨盆畸形发生的概率。

骨盆调理常识知识点总结

骨盆调理常识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结构和功能1. 骨盆的主要构成人体的骨盆主要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

这三块骨头通过连接组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骨盆结构,为身体提供了支撑和稳定性。

2. 骨盆的功能骨盆不仅是身体的支撑结构,同时也是连接整个下半身和上半身的关键部位。

骨盆的功能主要包括:- 支撑身体的重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保护内脏器官,如膀胱、子宫等;- 为肌肉和韧带提供支撑,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为产生力量和运动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二、骨盆调理的重要性骨盆的位置和稳定性对整个身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骨盆处于不正常的位置或出现功能障碍,会导致一系列身体问题,如腰痛、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疼痛等。

因此,对骨盆进行调理和保养对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 保持骨盆的稳定性骨盆的稳定性对整个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骨盆的稳定性可以减少腰部和髋部的受力,减少腰痛和髋痛的发生。

2. 保持骨盆的正常位置骨盆前倾、后倾等不正常位置会导致身体姿势不良,增加腰部和髋部受力,加重腰痛和髋痛的发生。

因此,保持骨盆的正常位置对预防腰痛和髋痛具有重要作用。

3. 锻炼骨盆底肌肉骨盆底肌肉是支撑骨盆的重要肌肉,它们的稳定性和功能对骨盆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骨盆功能障碍的发生。

三、骨盆调理的方法1. 良好的姿势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对骨盆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可以减少腰部和髋部的受力,减少腰痛和髋痛的发生。

2.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骨盆功能障碍的发生。

常见的适合锻炼骨盆的运动包括瑜伽、普拉提等。

3. 注意休息长时间的站立或坐姿都会增加骨盆的受力,加重骨盆功能障碍的发生。

因此,注意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可以减少骨盆功能障碍的发生。

4. 穿着舒适的鞋穿着舒适的鞋对骨盆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鞋子可以减少腰部和髋部的受力,减少腰痛和髋痛的发生。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点速记:骨盆

1.骨盆的组成:包括骨盆的骨骼、骨盆的关节及骨盆的韧带。

(1)骨盆的骨骼: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形似三角,前面呈凹形,上缘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骶岬为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标志;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

(2)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3)骨盆的韧带:有两对重要的韧带:一对是骶结节韧带;另一对是骶棘韧带。

骶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

2.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方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为腹腔的一部分,其前为腹壁下部,两侧为髂骨翼,后为第5腰椎。

下方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真骨盆的上口为骨盆入口,下口为骨盆出口,其间为骨盆腔。

骨盆腔呈前浅后深形态,其前壁为耻骨及耻骨联合,后壁是骶骨与尾骨,两侧为坐骨、坐骨棘、骶棘韧带。

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耻骨两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耻骨弓,其角度大小影响分娩。

骨盆腔的中轴称骨盆轴,分娩时胎儿循此轴娩出。

3.骨盆的类型:依据骨盆形状分为4种类型。

(1)女型:骨盆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为女性正常骨盆,最常见。

(2)扁平型: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耻骨弓角度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呈深弧型,故骨盆浅。

较常见。

(3)类人猿型:骨盆入口为长椭圆形,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的横径均较短,前后径略长。

坐骨切迹较宽,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多有6节且较直,故较其他型骨盆深。

较少见。

(4)男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护考骨盆知识点总结

护考骨盆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结构骨盆主要由髂骨、耻骨、坐骨和尾骨组成。

髂骨包括髂骨体和髂骨耳,是骨盆的主要构成部分。

耻骨连接两侧的髂骨,是骨盆的前部。

坐骨位于髋骨的下方,是骨盆的后部。

尾骨是最后一个椎骨,也是骨盆的后部。

在女性的骨盆中,为了顺利分娩和支撑生殖器官,骨盆整体更宽更浅,而在男性骨盆中,骨盆更高更狭。

二、骨盆的功能1. 支撑作用:骨盆通过连接腰椎和下肢,支撑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同时也支持内脏器官。

2. 运动作用:骨盆的韧带和肌肉与下肢相连,参与了人体的站立、行走、跑步等动作。

3. 生殖和排泄作用:骨盆内部容纳了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同时还参与了生殖和排泄功能的平衡维持。

三、骨盆的常见疾病1.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可能是由于交通事故、跌倒或其他严重外伤而引起的。

骨盆骨折有可能会伴随着内脏器官和血管的损伤,因此需要及时的处理和治疗。

2. 骨盆炎症:骨盆炎症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外伤、骨折等。

这些炎症可能会导致骨盆部位的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

3. 骨盆关节炎:骨盆关节炎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髋骨负重、滑膜炎或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症状包括骨盆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四、骨盆的功能评估在进行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中,骨盆的功能评估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骨盆的功能评估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 稳定性评估:通过检查受伤患者的骨盆稳定性,包括骨盆的前后倾、旋转、侧倾稳定性等。

这有助于了解骨盆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

2. 运动范围评估:运动范围评估主要包括髋关节和骨盆的活动范围,检查患者的骨盆旋转、骨盆倾斜和踝关节活动度。

这对于了解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 动态稳定性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肌肉力量和神经反应等情况,了解患者骨盆的动态稳定性,帮助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五、骨盆的康复训练骨盆的功能对于人体的运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康复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骨盆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帮助受伤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骨盆考点汇总
武汉人事考试网提醒您2016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即将开始,现根据2015年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详情对2016年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北人事考试网汇聚第一手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最新真题,模拟题,各类考试资讯,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查看。

髋,又称腰带、骨盆,是一个骨骼构造,位于脊椎末端,连接脊柱和股骨,与四足动物的后肢、双足动物的下肢相连。

股骨与腰带在臀部连接处形成髋关节,它是球窝关节。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

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倾斜,女性的倾斜度比男性稍大。

女性骨盆是胎儿分娩出的产道,所以男女骨盆有着显著的差异。

女性骨盆主要表现为:骨盆全形短而宽阔,上口为圆形,较宽大,下口的各径(矢状径和横径)均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动性较大,耻骨联合腔也较宽,坐骨结节外翻,从而使骨盆各径在分娩时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特点
(一)骨盆四壁
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二)骨盆入口
近乎圆形或椭圆形。

(三)骨盆出口
宽大、坐骨结节间距宽阔。

入口平面
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
(一)前后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

(二)横径
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

(三)斜径
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5cm。

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

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儿头入盆。

骨盆中段
中上段为骨盆腔的最宽大部分,近似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的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后缘位于第二、三骶椎之间。

下段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谓的中平面)系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

前后径约11.5cm,横径(坐骨棘间径)长约10cm。

出口平面
由两个以坐骨结节间径为其共同底线的三角平面组成。

前三角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边为耻骨降支,后三角的顶为尾骨尖,两侧边为骶骨结节韧带。

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平均长9cm。

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为其前后径,平均长9.5cm。

分娩时尾骨尖可向后移1.5~2cm,使前后径伸长至11~11.5cm。

两侧耻骨降支在耻骨联合下方形成一接近直角的耻骨弓。

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前矢状径”,平均长6cm;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称“后矢状径”,平均长9cm。

临床上单纯出口平面狭窄少见,多同时伴有骨盆中平面狭窄。

以上为武汉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最新资讯消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详情,可以查看湖北人事考试网,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全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