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舍环境的控制
猪场取暖解决方案及措施(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寒冷的冬季,猪场取暖问题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猪场取暖的必要性、现有取暖方式及其优缺点、猪场取暖解决方案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猪场取暖的必要性1. 保障猪群健康:猪是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敏感。
在寒冷的冬季,猪舍温度过低会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腹泻等疾病,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2. 提高生产性能: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猪群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猪舍温度在15℃-25℃时,猪的生长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
3. 降低养殖成本:冬季取暖过程中,适当调整猪舍温度,可减少猪群因寒冷导致的应激反应,降低饲料消耗,降低养殖成本。
三、现有猪场取暖方式及其优缺点1. 燃煤取暖优点:成本较低,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缺点:污染环境,燃烧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猪群健康;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造成安全隐患。
2. 燃气取暖优点: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无污染。
缺点:成本较高,设备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
3. 电力取暖优点:清洁环保,操作简便,可远程控制。
缺点:成本较高,受电力供应影响较大。
4. 热风炉取暖优点: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
缺点:成本较高,设备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
5. 太阳能取暖优点:清洁环保,节能降耗。
缺点:受天气影响较大,适用范围有限。
四、猪场取暖解决方案及措施1. 提高猪舍保温性能(1)加强猪舍墙体、屋顶、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损失。
(2)在猪舍内设置保温层,如铺设稻草、锯末等,提高猪舍内温度。
2. 优化猪舍布局(1)合理规划猪舍面积,减少猪舍内部空气流动,降低热量损失。
(2)设置隔断,将猪舍划分为若干区域,便于控制温度。
3. 采用高效取暖设备(1)选用环保、节能的取暖设备,如热风炉、燃气锅炉等。
冬季猪舍内部环境的调控措施

冬季猪舍内部环境的调控措施
1. 温度调控,冬季天气寒冷,猪舍内部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猪的适宜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
为了保持温度,
可以采取加强保温措施,如加厚墙壁和屋顶,安装加热设备等。
2. 通风换气,尽管需要保持温暖,但猪舍内部也需要良好的通
风换气,以排除污浊空气和保持空气新鲜。
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控制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等方式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3. 饮水保温,冬季气温低,水温也容易下降,影响猪的饮水量
和健康。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温饮水设施,如加热水槽或者使用
保温水管等方式。
4. 饲料保温,冬季气温低,饲料容易受潮发霉,影响猪的食欲
和健康。
可以采取措施,如使用密封容器存放饲料,避免受潮发霉。
5. 地面保温,地面保温对于猪的舒适度和健康也非常重要。
可
以考虑在地面铺设保温材料,如稻草、木屑等,以减少地面温度对
猪的影响。
6. 疾病防控,冬季是猪容易感染疾病的时期,因此需要加强疾
病防控措施,保持猪舍内部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加强疫苗接种等。
总的来说,冬季猪舍内部环境的调控涉及到温度、通风、饮水、饲料、地面保温以及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采取相
应的措施,以确保猪的生长和健康。
各猪舍的环境控制和消毒工作

关于各猪场猪舍环境控制的通知
各养殖分公司:
为了保障冬季猪舍内环境,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现对猪舍环境控制做如下要求:
一、猪舍温度的要求
1、保证妊娠母猪、后备母猪舍内温度高于10℃。
2、保证肥猪舍温度17-20℃。
3、保证保育猪舍温度22-27℃。
4、保证产房温度不超过25℃,初生仔猪保温箱温度32-35℃,以后每周降低2℃。
5、各舍提高温度的措施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提温:煤炉、暖气供热、暖风机、热风炉、电热板等措施。
做好如下保温措施:防风、垫草、垫木屑、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二、猪舍湿度的要求
保证猪舍的湿度为65-80%。
可以通过修建火墙和生炉子,提高舍内的温度,减小湿度,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用三合土,地面干燥不返潮。
三、通风的要求
1、中午11点至13点,天气较好时,做好适当的通风换气,风速不超过0.2米/秒,通风时间保证在0.5-1小时左右。
也可在猪舍门口设排气扇,以便随时快速排出舍内污浊的空
气。
保证空气新鲜不刺鼻眼以免刺激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炎症,降低猪只抵抗力。
2、做好猪舍内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粪便、污水。
四、保证猪舍干燥的要求
保持室内干燥。
防止漏雪,勤垫干草,训练猪定点排尿,定期清理粪污,猪舍室内可以洒一些吸附剂如木炭、干草进行吸附。
五、猪群引用水的要求
猪舍内设有单独饮水箱,方便给猪饮水之用。
母猪冬季的饲养管理

母猪冬季的饲养管理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
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生产量,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繁衍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一、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巴氏饲养中可通过加强母猪的饲养项目管理,控制猪舍环境,把胚胎死亡数降到最低限度。
猪舍的温度应继续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选择适当饲喂方式母猪怀孕后,受精卵在第9-13天内的附植初期,易受圣克洛县的失踪影响而死亡,这是第一个死亡高峰期;妊娠后第三天出现第二个死亡尖峰,两次死亡数占受精卵六分之一的30%-40%;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天。
对妊娠母猪的饲喂应因猪而异,生产中一般采用以下当中三种方式:1.抓两头顾中间。
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即在配种前20天和配种后10天增加喂料,待体况复原为主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饲喂,直到妊娠80天后,再加喂精料,但后期的营养水平须高于前期。
2.“前粗后精”。
这种方式适合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
即在妊娠前期多喂给青饲料,后期再加喂精料。
3.“步步登高”。
这种方式适合于初产母猪和期间配种的母猪。
即在排卵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逐渐增加精料所占比例,相应奶制品不断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但应需注意在母猪产前1周,饲喂量应减少10%-20%。
三、适时进行合理饲喂满足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保证母猪和必须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母猪从日粮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体重增加的早产需要,然后供应自身,并为哺乳贮备营养。
供货中除应供给母猪足够的能量和外蛋白饲料外,还应满足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喂给妊娠母猪的中旬粮,要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同时要注意不要随便更换饲料品种及配方,喂青粗饲料应少喂勤添,随时让母猪饮到保温的饮水。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猪是人类重要的农业畜牧动物之一,而猪场的环境控制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兽医专家,我深入研究了猪场养殖的各种技术,并总结了以下要点与注意事项。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对于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猪舍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通风系统需要注意排除积聚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此外,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作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是保持空气质量的关键。
其次,温度控制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在夏季,特别是高温天气中,猪舍内的温度可能过高,这会导致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和生产效益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通风降温、喷雾降温和适当增加水源等措施。
而在冬季,猪舍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和保温材料来提供温暖的环境。
除了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猪场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也十分重要。
水是猪生理活动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水质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因此,猪舍内的饮水设备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此外,猪舍的水源也需要保持清洁和供应充足,以满足猪的饮水需求。
饲料的管理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猪的生产效益与饲料的质量和喂养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猪舍内的饲料应保持干燥、新鲜和无霉变。
定期检查饲料储存设备、保持储存环境的卫生,以及合理的饲喂计划是确保饲料质量和喂养科学性的主要措施。
此外,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比也是猪场养殖中的重要工作。
最后,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卫生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干净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猪舍臭味十分重要。
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应定期进行,同时保持猪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定期检查猪舍内的卫生状况、清除垃圾和粪便、控制害虫和啮齿类动物等也是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
冬天猪舍温度多少合适?养猪要注意哪些事项?

冬天猪舍温度多少合适?养猪要注意哪些事项?概述:冬天猪舍的适宜温度一般在15-22度左右,否则就不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猪舍防寒保暖。
另外,也要注意严防潮湿、忌用冷食冷水喂猪、防止冷风侵袭猪群,同时注意做好猪病预防工作,以保障猪群健康过冬。
具体来说,猪的适宜生长温度,初生仔猪32~35℃,保育猪20~22℃,中猪和大猪15~20℃。
低温对猪生长增重影响较为严重,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时,每**1℃,日增重减少17.8g;如果舍温下降至4℃以下,增重速度下降50%,增加饲料消耗量1倍以上。
因此,冬天猪舍应加强保暖,减少猪体代谢消耗,才能**饲养效益。
养猪要注意哪些事项?1、防寒保暖我国的冬天温度一般都是比较低的,舍外温度**,舍内的温度自然也会下降,对仔猪的影响还会更大,出现拉稀等不良现象,成活率下降。
另外,如果温度过低的话,猪需要更多的饲料来维持自身的体温,这样的话便会**饲料转化了,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2、严防潮湿冬天相对湿度高的猪舍内的仔猪,平均增重比对照组低48%左右,且易发生下痢、肠炎等疾病。
适宜不同猪的生长湿度,仔猪为50%~70%、40~80kg的育肥猪为70%、80~110kg的育肥猪为80%、繁殖母猪为55%~80%。
可通过通风、增加光照、增铺保暖垫料等防止舍内潮湿,保持干燥。
3、保持体温当水温、料温为0℃时,把这些水、料温升高到体温39℃的水平,猪体就要消耗2855.40~3676.01kj的热能,也就等于每天0.5~0.75kg的精饲料就白白地消耗在维持体温上。
因此,在冬季饲养仔猪和母猪,**喂温料和温水,水温保持在37℃左右。
4、严防“贼风”猪在严冬最怕“穿堂风”和“贼风”,不仅会**舍温,更易引起猪感冒、中风、风湿等疾病。
冬季的猪舍必须堵风洞、挂草帘、糊窗口,关严门窗,防止圈内的鼠洞、裂缝、缺口、破顶、门边、窗缝等“贼风”吹入,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冬季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适 宜 温 度 。 季 忌 用 水 冲栏 . 床 上 冬 栏 有 粪 应 立 即清 扫 . 刻保 持 无 粪 便存 时 在 。 除后 , 用 拧 干 消 毒 液 拖 布 擦 扫 宜 干净 , 育 仔猪 网床 用水 冲刷 干净 。 保 产 床 使 用 前 必 须 进 行 彻 底 清 洗
团 1 3 3
身 上 。在 传 统 的 自然 通 风猪 舍 当 中 . 通 常 通 过 屋 脊 和 边 墙 上 的通 风 口加 以控 制. 是 保 温 和换 气 应 采用 较 为 三 灵 活 的调 节方 式 . 者 兼 顾 。 温 则 两 高 多换 气 . 温则 先 保温 再 换气 低 四 、 好清 洁 卫生 搞 分娩舍保 持清洁卫生 、 静 ( 安 勿 猛 惊 猛 吓 , 鸣 暴 动 ) 干燥 、 风 和 暴 、 通
编辑: 阮庆 文
rw l@sn .o q e iac m
的猪 舍 一 般 没有 固定 的采 暖 设 施 . 在 寒 冷来 袭 时需 要 临 时搭 建 采 用 红 可 外 线 灯 取 暖 , 温 度 较 低 时 . 合 垫 在 配 草 、 盖 二 层 棚 等 办 法 , 二 层 棚 下 加 在 用 红 外 线 灯 为 哺 乳 仔 猪 和保 育 幼 猪
通 风 I , 门 E 挂 上 棉 帘 、 帘 , 栏 Z 在 I l 草 把 舍 漏 风 的 部位 堵 严 。关 闭 好 门 窗 . 防 三 、 强通风 。 少 有害 气体 加 减 寒 冷 天 气 栏 舍 长 期 处 于 相 对 密 舍 保 止 贼 风 进 入 。 意 仔 猪 保 温 箱 、 暖 闭 状 态 . 内 粪便 应 勤 打 扫 . 持 良 注 取 灯 等保 温 取 暖设 备 的 检查 和 维 护 供 好 的卫 生 环 境 , 低 舍 内湿 度 . 少 降 减 水 管 要 用 稻草 、薄膜 等材 料 包扎 好 , 有 害 气体 浓 度 。 是定 时 开启 气 窗通 一 防止 冰 冻 和水 管破 裂 风 换 气 。通 风换 气 时 间 不 宜过 长 . 场地 消毒 除 了对 鸭 舍进 清 洁 , 液 深 度 要 没 过 脚 踝 。 防疫 . 药 在 行消毒外 . 鸭舍 的周 围 环境 也 不容 忽 比较严格 的 厂区 . 员进入 生产 区域 . 人 视 , 定 期对 鸭 舍 周 围 、 舍 入 口 、 要 进 道 还 需 要 淋浴 , 换 工作 服 , 可进 入 更 方 路 、场 区入 口等 场 内环 境 进 行 } 肖毒 在 每 栋 鸭 舍 出 入 口要 设 置 消 毒 池 或 般 每栋 鸭 舍 要求 间 隔一 定 的距 离 . 脚盆 . 人员 出入 时必须进行脚 底消毒 空 舍 周 围2 处 要用 强碱 类 消 毒剂 进 米 2 鸭 场 工作 人 员 的 管 理 在 规 . 行 喷 洒 , 内道 路 、 活 区 、 场 生 饲料 问要 模 化 鸭 场 . 作 人 员 较 多 . 员 由于 T 人
冬季养猪场防寒管理措施(优秀范文五篇)

冬季养猪场防寒管理措施(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冬季养猪场防寒管理措施冬季养猪场防寒管理措施冬春季气温较为寒冷,猪只对温度较为敏感,猪舍温度过低易引发腹泻、感冒等疾病,加大病毒性疾病的流行速度,做好冬春季猪舍保温工作是养猪生产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冬季因寒冷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猪舍低温的危害①对仔猪的成活率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仔猪挤压、哺乳力降低。
②造成肥育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③导致猪只抗病能力降低,易发生传染病;低温且湿度大还易引起母猪发生肢蹄疾病,造成母猪的非正常淘汰。
二、冬季保温的一些注意事项(1)冬季到来前,应备好足够的供热能源,如煤、气、柴。
彻底检查供电线路,及时检查和维修供热设备,保证其能正常运行。
(2)猪舍损坏的门、窗、玻璃要及时更换,对墙壁、屋顶透风处进行封堵,但不能把通风换气孔堵死。
(3)有效解决猪舍昼夜温差大的问题,因为温差大对猪只的影响不亚于低温对猪只的影响。
解决办法:①猪舍内安装自动温控装置,设定一适宜温度范围,供热设备可根据温度范围启动或关闭。
②仔猪保温箱上方挂红外灯,根据气温的高低开关不同的灯泡,或者通过调节灯泡的高度来控制温度。
判断标准是仔猪均匀躺卧为温度适宜,分散躺卧为温度过高,扎堆躺卧为温度太低。
(4)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猪舍内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及尘埃。
具体措施为:①训练猪只定点排粪尿,并及时清理猪舍粪尿。
②屋顶安装动力排风扇定期排除有害气体及尘埃,但排风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过度降低舍内温度。
(6)及时维修猪舍内的水管及饮水器,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三、猪舍保温的具体措施1、加强猪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提高猪舍保温性能的根本措施。
开放式、半开放式猪舍的温度状况受外界气温影响大,冬季一般稍高于舍外。
密闭式猪舍冬季的温度状况,在舍内热量来源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空气对流和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热量的多少。
失热越多,达到热平衡时舍内的温度越低,设计时可根据热工计算选择材料,以避免冬季猪舍内表面结露滴水和防止冷应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猪舍环境控制的重要性及方法进入冬季以后,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综合症等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增高,对猪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方面是这些疾病的发生流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环境方面的变化而引起细菌病毒更易生长繁殖、同时猪的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对于疾病发生流行所具有的季节性特点,其实与环境方面的变化息息相关,例如冬季所流行的大部分疾病的病原体往往对温度较为敏感怕热耐冷;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往往和猪舍内空气质量较差有直接关系;昼夜温差超过5℃小猪就会发生腹泻等等;上述举例说明冬季疾病的发生流行与环境特别是猪舍内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之间呈负相关,即如果环境温度等管理措施到位疾病发生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
一般规模化猪场在建设时就已经采取了比较先进合理的猪舍内环境控制系统,例如全封闭猪舍内采取的自动温控系统、自动通风采光系统、饮食自动加温系统等等,诸如此类的硬件措施下一般来说冬季的猪舍环境较好,有利于猪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这里仅针对一些硬件措施比较简陋的中小型猪场提出一些冬季猪舍环境控制的方法,且大多较为简便易行,而成本低廉。
冬季猪舍环境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保温、除湿、通风;他们有时产生矛盾如保温和通风,有时又互为因果关系如通风和除湿,所以在生产操作上要根据猪场的自身条件灵活运用,合理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温度冬季猪舍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温。
众所周知,温度对猪群特别是仔猪的影响极大,一般在昼夜温差达到5℃以上仔猪就会发生腹泻。
根据五环养殖的理念,这首先是由品种所决定的,由于现在我国广大养殖场基本上现在饲养的均是瘦肉型品种猪,这种猪瘦肉率较高相对的背膘较薄,品种好的瘦肉型猪宰杀后可能背膘不到1cm,这在提供较高瘦肉率的同时,也决定了其不能抵抗寒冷的体质,从品种上就造成对温度特别是寒冷的极度敏感。
养猪场各类猪只最适温度范围是: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猪群的温度是关键。
在冬季猪舍的温度管理上主要是保温,确保达到猪所需要的最佳温度,是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猪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就中小型猪场的保温措施与大家简单交流一下;1、首先对猪舍进行检修,防止在破损处出现贼风。
俗话说“不怕风一片,就怕风一线”说的就是贼风,在冬季如果猪被贼风吹到极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2、可在猪舍门窗悬挂棉门帘,窗户处可用塑料布遮盖,以防热量外泄。
3、不要忘记夏天的通风口,如风扇的预留口、靠近地面的通风口等,也要密封。
如果是半露天的猪舍可搭建塑料棚保暖,但是冬季下雪后要及时清理防止被大雪压垮。
4、猪舍内空间较大的,可采取减小空间大小,以升温的方式,具体做法可在猪舍内距地面2米处,用塑料布做成天棚高度距离地面1.8~2.0米,棚上加锯末和稻壳,。
天棚每两间留一通风口,以排出舍内氨气和潮气。
5、猪舍地面可铺垫稻草、锯末、木板等保暖材料,以避免直接与水泥地面接触热量散失。
同时可增加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通过猪与猪之间的体温互相取暖,达到增加温度的目的,一般在冬季同面积的饲养头数可比夏季多三分之一。
6、挖50厘米深的平面土坑,里面铺上一层软草,上面撑盖上秸秆,让仔猪在里面取暖;也可搭个草棚子,里面堆放上软干草,让猪钻到里面睡觉保温。
7、在冬季一般舍内养猪头数可比平时增加1/3~1/2,猪舍进新猪应在天黑时进行,用酒或有气味的低浓度来苏儿喷雾猪身后再进行合群,同时饲养员需要观察几小时,以防止猪打架。
8、如果条件允许的可采用煤炉、蜂窝煤炉但要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也可采用火墙、地炕、地暖、水暖、气暖、热风机、暖风炉等方式方法来取暖,均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9、由于仔猪和母猪所需要的最佳温度不同,所以应采取区别供暖,仔猪可采用电热板、红外线灯、地暖管等在保温箱内局部升温保暖,母猪可用上述其他方法集中大群保温。
10、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特别是在使用新玉米的情况下,也可适当的用葡萄糖代替一部分能量的补充。
另外,如果有条件可适当补充一些俗称的热性饲料如白酒糟和啤酒糟由于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具有抗寒保暖效果;也可供给根皮类素材根皮类蔬菜根皮中含有可产生御寒作用的矿物质,如芹菜根芫荽根、菠菜根、白菜根等蔬菜下脚料,以及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等块根,都可以用作御寒饲料。
使用这类饲料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其外皮;有便利条件的可选用肉食类羊肉和狗肉产热量高,是冬季肉食性和杂食性畜禽首选的保暖抗寒饲料。
动物肝脏含铁较多(动物缺铁时特别怕冷),且易于吸收,冬季给畜禽适当增喂一些动物肝脏,可以补铁、御寒。
淡水虾性温味甘,属高热量饲料,有补肾壮阳、强化雄性功能之效,适用于冬季体衰怕冷的动物;无盐鲜虾可直接应用,盐渍干虾需水浸去盐后应用。
11、在改变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再增加饲料饮水的温度对猪抗寒能力更好。
一头哺乳母猪每天约需要17.5~22.5公斤水和猪饲料,如果水温、食温是0℃时,要把这些水、食温度升高到体温39℃的水平,猪体就要消耗682~878千卡的热能,也就等于每天需要0.5~0.75公斤的精制猪饲料白白消耗在维持体温上,而不能用于泌乳、生长发育和增膘。
因此,在冬季喂猪时,要经常喂温食和温水,这样可以减少猪饲料消耗,提高饲养效益。
12、可在饲料中添加活血祛淤、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中药,既能促进猪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
可用森隆多又壮,或加强型康壮素,长期使用可明显增强猪群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之,在各项环境因素中,温度居第一位。
温度,并不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也不是一个温度计就能体现,而是有非常多的因素,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应根据各自猪场条件,因地制宜,灵活的采用各种方法,在冬季给猪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
在环境温度调整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猪自身体质的调节,饲料中调加诸如森隆多又壮、康壮素等,两相结合效果更好。
二、湿度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
无论是幼猪还是成年猪,当其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在较佳范围之内时,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猪的生产性能基本无影响。
试验表明,若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从45%变到95%,猪的增重无异常。
这时,常出于其他的考虑,来限制相对湿度。
例如,考虑到相对湿度过低时猪舍内容易飘浮灰尘,细菌、病毒多附着于尘埃之上,加之湿度过低空气干燥,,过低的相对湿度还对猪的黏膜和抗病力不利,更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相对湿度过高会使病原体易于繁殖,病原体侵害猪体,使其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也会降低猪舍建筑结构和舍内设备的寿命。
所以就算是处于较佳温度范围内,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也不应过低或过高。
当舍内环境温度较低时,相对湿度大,会使猪增加寒冷感。
这是由于猪的毛、皮吸附了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后,导热性增大,使猪体散热量增大。
同时,随着通风换气,使蕴含于水汽中的大量潜热流失到舍外,降低了舍温。
因此较低舍温时,相对湿度大,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这一点对幼猪更为敏感。
例如,据试验在冬季相对湿度高的猪舍内的仔猪,平均增重比对照组低 48%左右,且易引起下痢、肠炎等疾病。
综合考虑,适宜猪生活的相对湿度为60%―80%。
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特别是冬季要注意不能低温低湿,这是对猪危害最大的。
如果出现湿度过高或过低时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⑴、湿度过低时一般情况下冬季湿度过低同时伴有温度过低,这时可用煤炉、或蜂窝煤炉在增加温度的同时于煤炉上用器皿加水煮沸蒸发的水蒸气可以增加湿度,若用醋或是消毒水更可以同时起到熏蒸消毒的效果;若是温度适宜而湿度过低时,可先通风以降低温度后,再用上述方法予以增加湿度,也可直接喷洒雾化消毒剂,不要直接往猪体表喷洒,这样既可增加湿度,同时也能降低舍内的粉尘浓度。
⑵湿度过高时1、猪舍在建造时要选择地势高土质干燥不易返潮的地方,且易于通风保温,猪舍内地面要高于舍外,地面设计时要利于排水,以免造成蓄水而引起湿度过高。
2、在冬季要增加舍内温度,减少不必要的冲圈、洗涮等用水,节约用水,修整好损坏的饮水器,特别是极力避免地面积水,避免水得流失同时引起湿度过高。
3、湿度过高时通风换气是解决猪舍潮湿的有效办法,即带走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又能排除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但冬春气温低,须控制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米~0.2米。
通风的前提是提高舍温,比平常需要的温度还要高2~3℃。
4、定时清除猪粪尿,猪养得越多,粪就越多,含水量和氨排放量就大。
是猪舍潮湿和空气不好的根源。
可在饲料中添加森隆多又壮或森隆加强型康壮素,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减少粪便的排泄量及含水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大大的减少湿度及不良气体的产生。
排泄物须及时清除,如猪定时到舍外排便舍内吃住,猪舍湿度会更小。
5、如果使用垫料或垫草要及时更换,垫草可吸收水分及猪的排泄物,如及时更换可明显降低湿度。
同时可以在猪舍内使用吸附剂,如草木灰、生石灰、木炭、活性炭等,既可以吸收水分降低湿度,又能吸收不良气体,实用性强。
猪喜欢居住在温暖干燥的环境内,惧冷怕湿。
在冬季要特别加强调控,给猪群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三、通风换气冬季猪舍,特别是封闭式保温猪舍养猪,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粪尿堆积,饲料垫草的发酵、腐败分解和猪的喘气、咳嗽等,就会使舍内充满大量氨气、硫化氢和碳酸气等有毒有害的气体,会严重使猪生长受阻,食性差,长得慢或不长肉。
猪的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下痢等病明显增加,死猪增多,经济损失大。
就算是卫生管理较好,但因为猪在不停地呼吸,就要不停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成分发生改变;如果不进行通风换气,空气中的氧气就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就会逐渐增多,而且粪尿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也会增多,当这些有害气体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猪造成伤害,所以在猪场的日常管理中通风换气是猪舍内环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季猪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这三种。
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值,二氧化碳为3 000× 10-6,氨30×10-6,硫化氢20×10-6。
1、氨气的浓度过高,就会引起粘膜充血,眼结膜炎和呼吸道疾病,如浓度再大,就引起眼睛矢明,肺水肿,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的麻痹,易造成猪的死亡。
2、猪舍内的二氧化碳,经长期积累,浓度过高时,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神经不振,食欲减退,增重减慢。
3、猪舍中最有害的气体是硫化氢,该气体具有臭豆腐味,是较强的神经中毒剂,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猪眼结膜和呼吸道的炎症,严重时可导致猪窒息或神经麻痹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