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课件PPT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知识讲解 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知识讲解 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

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
问题导入 (1)哪辆车最便宜?标一标,比一比。

( )>( )>( )
(2)在数线上标出3200的大致位置。

过程讲解
1.解决问题(1)——在数线上标出一个数的准确位置
(1)理解题意。

在数线上标出三辆车的价钱,然后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找出哪辆车最便宜。

(2)在数线上标出三个数。

①找出数线的特点。

1000和2000之间被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00。

往右数,数越来越大;往左数,数越来越小。

②标出三个数的位置。

1200比1000多200,应在1000右面2格处。

同理,1500应在1000右面5格处。

而800比1000少200,应在1000左面2格处。

如下图:
(3)比较三个数的大小。

在数线上,右面的数大于左面的数。

观察数线可知,800在1000的左面,比1000小,1200在1000的右面,1500在1200的右面。

得出:(1500) > (1200) > (800),即第②辆车最便宜。

2.解决问题(2)——在数线上标出一个数的大致位置
(1)探究解题思路。

3200比3000大,比4000小,在3000和4000之间,而3200离3000更近一些,即在数线上的位置也应离3000更近。

(2)标出3200的大致位置。

归纳总结
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的方法:先找出数线上已标出的数的规律,再根据所给数的大小标出数的位置。

比一比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件)

比一比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件)

再 见 !
婵 玉
楚 越
李 张 璇 悦
戴 老 师
周易》 谦 卦说:以裒多益寡, 《周易》“谦”卦说:以裒多益寡, 称物平施。 称物平施。
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到昨天为止,浦阳三小师生为地震灾区人民平均每人捐款 58.5元, 303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53.4元。
浦江仙华山国庆节期间售出门票统计表
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约88千克
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约3千克
“新苗杯”1号儿童歌手大奖 新苗杯” 号儿童歌手大奖 新苗杯 赛成绩统计表. 赛成绩统计表
评 陈 王 李 张 傅 高 方 实 委 老 老 老 老 老 老 老 际 师 师 师 师 师 师 师 得 分 得 分 93 98 95 83 92 96 94
(1000+1300+1100+900+700)÷5=1000(张)
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约3千克
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 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欢迎同学们
两个队在1分钟内进行投篮比赛
男队 女队
侃 鸿 天 嘉 鹏 浩 亮 奇
婵 玉
楚 越
李 张 璇 悦
戴 老 师
奖牌给哪组? 奖牌给哪组?
两个队在1分钟内进行投篮比赛
男队 女队
侃 鸿 天 嘉 鹏 浩 亮 奇
婵 玉
楚 越

两个队在1分钟内进行投篮比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

一个一个 地数。
九千八百八十七 九千八百八十八 九千八百八十九 九千八百九十
…… 一万
还可以怎样数呢?
请你想一想,与 同桌说一说。
返回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大数?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 峰是珠穆朗玛峰,海 拔约八千八百四十 四米。
你还知道 有哪些呢?
我国已经发现的 鸟类大约有一千 四百种。
返回
一百一百地数,从八千九百数到一万,并在 计数器上拨一拨。
一行梨树是10 棵,一棵梨树收 100个梨。
答:一行梨树能收
10棵正好收梨是 10个100。
1000个梨。
返回
课堂延伸 想一想,再大致圈出一千个 。
怎么圈呢?
先圈出 10个。
竖着圈 一列。


圈十列就

是一千。

约100个
先圈出10个,然 后看这些物体可 以圈几次。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9451 )。
一个数是6032,那么比它多十的数是( 6042),这个
数读作( 六千零四十二 )。
从6032往后数10个数,写 数要从高位开始写起哦。
分别是比9450少 1,和多1的数。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读数:从高位到低位,哪一位数上是几, 就分别读成几千、几百、几十、几。如 果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如果 数的末尾有0,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返回
探究新知
再添1个珠子是多少?
计数器上有五个数位,分 别是个位、十位、百位、 千位、万位。
万 千百 十 个
九千一九百万九十九
个位满十,向 十位进一。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课件版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比一比》课件版课件
0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比较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3 学习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比较运算的重要性
比较运算符号
>
表示大于的意义 用法示例
<
表示小于的意义 用法示例
表示等于的意义 用法示例
比较运算的性质
比较运算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和反身性,通过实例演练, 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的重要性。
比较运算的综合运用
● 05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01 总结学习比一比的收获和成长
反思学习过程
0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展示成果
03
课程反思
反思比一比课程的 不足和改进空间
分析课程问题
提出改进方向
学生提出课程改进 建议,促进课程持 收续集发建议展
讨论改进方法
展望未来
展望学习比一比课程后的学习和发展,探讨继续学习数学 的重要性和方法。学习是持续的过程,希望学生能够坚持 学习,不断进步。
提升学生的
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重要性
比较大小是数 学学习的
基础
帮助学生建立 正确的
数学思维模式
01 丰富多彩的图片和
实物,方便学生理解和比较
02 创新的互动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第2章 大小关系
大小比较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大小。通过比较符号(>, <, ),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下面通过实 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观察形状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特征, 如圆的圆周和面积
形状比较实践
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比较不 同形状的大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比一比(1)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比一比(1)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比一比(1)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比一比(1)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课时比一比(1)。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方面进行,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铅笔、尺子、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图片中物体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的大小。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如:直接比较、连线比较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例题中物体的大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让学生跟随讲解,共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自带物品,进行小组内的比较活动。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并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物体的大小1. 直接比较2. 连线比较七、作业设计1. 比较下列物体的大小,并用“>”、“<”表示:(1) 铅笔 vs 尺子(2) 书本 vs 笔记本(3) 桌子 vs 椅子(1) 小明家的门高2米,小红家的门高1.8米,哪个门更高?(2) 小华有一支5厘米的铅笔,小丽有一支7厘米的铅笔,哪支铅笔更长?答案:1. (1) > (2) > (3) >2. (1) 小明家的门更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2023秋)
-在没有直接接触物体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和推理进行比较;
-解决一些逆向比较问题,如给出比较结果,让学生推断出被比较物体的特征;
-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不同类别的物体(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的面积)。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操作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核心知识,同时针对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使用教具辅助、设计互动游戏、提供实际情境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灵活运用比较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在进行物体比较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观察、分析物体特征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更多有趣的比较游戏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显得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针对这一点,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一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物体的情况?”比如,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或者比较书包的轻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较的奥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课件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比一比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 1873○575
位数不同,直接比。
海拔约1873米
海拔约2017米
< 1873○2017
位数相同,比首位。
< 2017○2160
首位相同,依次比。
(1)1000 ○989
位数不同,直接比。
(2)5987○6920 位数相同,比首位。
(3)4210 ○ 4000 首位相同,依次比。
(4)8701 ○ 8705 首位相同,依6 5102○ 5184
389 ○ 982
427 ○ 1027
1620 ○ 620
5239 ○ 5240
157 ○ 751
5007 ○5700
387
合 作 小 提 示
99
809
345
1725 4300
首位相同,依次比。
1.仔细思考、分析; 2.积极交流、讨论; 3.认真倾听、汇报;
4.相互帮助、合作;
5.控制好组内声音。
5
7 < 523 01
706 > 32
> 325
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
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
) )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 数学知识呢?
位数不同,直接比; 位数相同,比首位;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2023秋)
1.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方法,并能用“多”、“少”、“一样多”描述比较结果。
-学会使用符号“>”、“<”、“=”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关系。
-将比较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操作,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能准确地用词汇和符号表达出来。例如,通过比较两堆石子的数量,让学生学会使用“>”表示一堆石子比另一堆多,使用“<”表示少,使用“=”表示一样多。
1.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用“多”、“少”、“一样多”描述比较结果。
2.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3.解决生活中与比较有关的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发展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2.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并能够独立进行正确的比较。
-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时,区分“>”、“<”、“=”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在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举例:针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感受“比较”的过程,如使用不同数量的积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数量的差异。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比一比》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比一比》,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能运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描述比较结果;学会使用“>”、“<”、“=”等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