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四上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画家调色板的基本知识,掌握调色技巧,并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调色板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基本色彩的调配。
3. 能够运用调色技巧创作出和谐、富有创意的画作。
4. 增强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调色板的基本概念:介绍调色板的历史、种类及其在绘画中的作用。
2. 色彩调配技巧:学习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基本色彩的调配,包括原色、间色和复色的调配方法。
3. 色彩搭配原则:探讨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互补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创作出和谐、富有创意的画作。
4. 调色板的使用与保养:讲解调色板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技巧,以确保其在绘画过程中的最佳性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作用。
2. 色彩调配技巧,包括原色、间色和复色的调配方法。
3. 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互补等。
4. 调色板的使用与保养。
难点1. 色彩调配技巧的掌握,尤其是间色和复色的调配。
2. 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3. 调色板的使用与保养,尤其是保养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示范画作等。
2. 学具:调色板、画笔、颜料、画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调色板,引导学生了解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作用。
2. 新课:讲解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作用等。
3. 演示: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基本色彩的调配。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色彩调配的练习。
5. 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调色板的使用方法和色彩调配技巧。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调色板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新课: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互补等。
3. 演示: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出和谐、富有创意的画作。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一、学习目标和要求1. 学习目标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画家的调色板;•能够分别使用彩色笔和水彩颜料调出浅色、明亮色和暗色;•能够运用这些颜色知识画出层次感丰富的画作。
2. 学习要求•学生需要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并积极互动;•学生需要认真观察画家的调色板,并尝试模仿调色;•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颜色的变化和效果,并创造自己独特的画作。
二、学习内容和步骤1. 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画家的调色板;•颜色的浅色、明亮色和暗色;•利用颜色画出层次感丰富的画作。
2. 学习步骤本节课的学习步骤如下:(1)引入(5分钟)老师让学生看一张画家的调色板,让学生发表对它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色彩是画家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画家的调色板是色彩的源泉;•浅色、明亮色和暗色是颜色的变化,它们决定了画作的层次感;•彩色笔和水彩颜料都可以用来画画,水彩颜料具有混合的优势,彩色笔则更方便使用。
(3)示范和实践(30分钟)•老师用画家的调色板给学生示范如何调出浅色、明亮色和暗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行涂鸦练习,比如卡通人物、植物、生活用品等;•学生在涂鸦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各种色彩,体验颜色的变化与效果,并采用变化丰富的色彩画出层次感丰富的画作。
(4)总结(10分钟)本节课的总结内容包括:•画家的调色板是颜色的源泉;•浅色、明亮色和暗色是颜色的变化,它们决定了画作的层次感;•彩色笔和水彩颜料都可以用来画画,学生需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画家的调色板;•颜色的浅色、明亮色和暗色;•利用颜色画出层次感丰富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颜色画出层次感丰富的画作。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1.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并积极互动;•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观察画家的调色板,能够分别使用彩色笔和水彩颜料调出浅色、明亮色和暗色;•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这些颜色知识画出层次感丰富的画作。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调色板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调色区、颜料槽等,并解释其功能。
2. 颜色的基本知识:讲解颜色的基本属性,如色相、明度、纯度等,以及颜色的基本分类,如原色、间色等。
3. 颜色调配技巧:演示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颜色的调配,如何调出新的颜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调配技巧。
2. 难点:颜色调配的实践操作,调出新的颜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调色板、颜料、画笔、水桶、毛巾、示范画。
2. 学具:调色板、颜料、画笔、水桶、毛巾、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颜色,引发学生对颜色调配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讲解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调配技巧。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颜色的调配,如何调出新的颜色。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颜色调配的实践操作,尝试调出新的颜色。
5. 讨论与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调配成果,讨论调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板书设计1. 画家的调色板2. 内容: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调配技巧。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使用调色板调出三种新的颜色,并用这些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 小组作业:每组使用调色板调出五种新的颜色,并用这些颜色合作完成一幅画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颜色调配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反馈:学生对颜色调配的兴趣较高,实践操作过程中积极认真。
3. 改进措施: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增加一些颜色调配的挑战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四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的教学设计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人教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的调色板的作用;
2.了解颜色的分类和颜色的搭配方法;
3.学习用色方法,提高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
1.调色板的概念;
2.颜色的分类、颜色的搭配方法和用色方法。
教学重点
1.颜色的分类;
2.颜色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
1.用色方法。
三、教学准备
1.画板;
2.颜料、颜料盒;
3.水、水杯、毛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呈现著名画家的画作,鼓励学生欣赏,引导同学们留意作品中的颜色搭配。
2. 演示及讲解(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画家的调色板,解释调色板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理解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老师并展示颜色的分类方法以及颜色搭配技巧,例如相邻色、对称色、三分色、互补色等,并为学生说明这些搭配方法的作用。
3. 练习(30分钟)
老师让学生自行选择几个颜色的分类组合进行实践,练习颜色搭配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对不同颜色的搭配形式有更深的理解。
4. 总结(10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总结,让整个课程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画家的调色板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颜色的分类方法以及颜色搭配的技巧。
在教学中,我采取的是讲述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搭配方法,并在实践中提高画技。
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注意更好地解读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指导的有效性。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复色、原色、间色;
技能目标:能绘制出由复色组成的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绘制出由复色组成的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欣赏和感知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笔、调色板、水粉等;
学生准备:画笔、调色板、水粉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使用过调色板吗?它都具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画家的调色板》;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什么是复色?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页的几幅学生作品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这些作品具有什么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刚才观察的很认真!
四: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尝试作品创作;
师:然后每组选取优秀作品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师:指出同学们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四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调色板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的调配。
课程内容包括调色板的介绍、色彩调配的基本原则、以及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色彩调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调色板进行绘画创作,提升美术素养。
教学难点1. 色彩调配的基本原则。
2. 调色板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调色板、颜料、画笔、绘画纸张、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调色板、颜料、画笔、绘画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是如何使用调色板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讲解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调色板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3. 色彩调配原则:介绍色彩调配的基本原则,如冷暖色调的搭配、明暗对比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调配,体验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5. 创作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1. 《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2. 主要内容:调色板的基本概念、色彩调配原则、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调色板。
2. 让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一幅绘画创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创作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了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调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色彩调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

-教学重点举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形成的新颜色,强调这些基础颜色在调色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针对调色技能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分步骤的指导,如先让学生尝试调配出特定的间色,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复色调配,同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哪些颜色搭配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调色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调色板进行颜色调配,包括颜色的浓淡、冷暖调配,以及如何达到理想中的色彩效果。
-实践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将所学色彩知识应用于实际绘画创作中,如在不同场景中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2.教学难点
-色彩理论的理解: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例如,为什么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其他所有颜色,如何准确地调配出间色和复色。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调色实践中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使学生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色彩基础知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调色板的使用、三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例如,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了解红、黄、蓝三原色如何相互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4.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体验色彩搭配的乐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调色基本技巧,运用调色板创作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画作。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欣赏经典画家作品,学会分析画作中的色彩搭配与表现手法。
举例: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分析其作品中色彩搭配、调色技巧的运用。
2.教学难点
(1)颜色混合的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掌握颜色混合的比例,导致调色失败。
解决方法:教师现场示范,分步骤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逐步掌握颜色混合的技巧。
(2)调色过程中的色彩过渡:学生在调色过程中,容易产生生硬的色块,使作品缺乏美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混合调配,以及调色过程中的色彩过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调色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调配出自然的肤色?”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调色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调色板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调色板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颜色之间的过渡,多进行实践练习,提高调色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
姜峰
授课时间
2014年9月16日
课时
2
课题
画家的调色板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复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2、学习调配复色,并采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复色组成作品。
3、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呈现的色彩多为复色,感受大自然中丰富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运用复色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复色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做到色彩层次丰富。
教
学
内
容
(步骤)
教学环节
说明
备注
课
程
讲
授
一、导入
1、(设置包袱)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老师拿来了一个自己心爱的宝贝想分享给大家,你们想看么?”老师拿出自己的调色盘放在投影机上让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摸一摸并说一说这个调色盘上都有什么颜色。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复色的特性。引出课题并板书《画家的调色板》
二、新授
1、出示色相环,让一名学生到前面讲解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三间色,哪些是复色。
2、老师引导学生,指出其中一个“复色”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么?
现在拿出你手中的画笔在纸上试着调出这个颜色,看谁调的更像。让学生先尝试调色,将调好的色分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间色在一起,复色在一起,以调的脏暗的颜色为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也可请调的好的同学讲讲。师生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笔要涮干净。
4、欣赏课本中莫奈的《垂柳》,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以及复色在表现事物时有什么优势。(同时出示一幅原色和间色画的垂柳让学生对比)
5、老师示范范画。
6、欣赏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
1、用复色表现一幅美术作品,内容不限;
2、要求构图饱满美观,突出主体。
作业
及
答疑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