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2017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古诗词PPT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古诗词PPT

诗 人 故 事
古代 诗词
四 诗人故事
名字由来
关于陆游的名字,在《山阴陆氏族谱》中有载:“游字务观,小字延憎, 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至于此名的渊源,宋人叶绍翁在《四朝闻见录》 中曾提出两种说法,一说为陆游之母唐氏于临产前曾梦见诗人秦观(字少 游),因此以秦观之名为其子之字,以秦观之字为其子之名;另一说称或 许是陆游本人因倾慕秦少游而所取之名。清人查慎行则认为陆游之名较为 可能出自《列子·仲尼》的“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因为古人取名,往 往注重名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观、游二字在古文中也常为连文。不过 上述说法何种较为可信还有待考证。
四 诗人故事
婚变之谜
陆游与唐琬婚变的根源在于父母。陈鹄的《西塘集耆旧续闻》中有记载, 陆游与唐琬二人成婚后生活美满,但由于陆母不喜欢儿媳,陆游后来只能 忍痛与唐琬离婚。陈鹄曾与陆游长兄陆淞关系甚厚,又多有来往,其说法 相对可信。至于陆母为何不喜欢儿媳,陈鹄的《西塘集耆旧续闻》未曾言 明。不过刘克庄在《诗话(续集)》中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陆游与唐 琬在结婚之初,夫妻恩爱,形影不离,但是陆游从小却接受严厉的家庭教 育。父母显然不能看着他沉溺于闺房之乐而耽误学业。刘克庄的说法来自 曾几的孙子曾温伯,曾几又是陆游的恩师,这一说法可信度较高。
三 诗词赏析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 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 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 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 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 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 也难以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 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 “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 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诉衷情》(陆游)课件

《诉衷情》(陆游)课件
《诉衷情》的创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得陆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南宋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
《诉衷情》的创作,也使得陆游的诗歌风格更加成熟,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诉衷情》的创作,对陆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和 民族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与反思。
对读者的启示
情感共鸣:通过 阅读《诉衷情》, 读者可以感受到 作者对爱情的执 着和深情,从而 产生情感共鸣。
教育背景:自幼接受良好 的教育,擅长诗词歌赋
陆游的成长经历
出生:1125年,南宋绍兴年间 家庭背景: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进士 教育经历:自幼好学,博览群书 仕途:1153年进士及第,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 晚年:退隐山林,潜心创作,留下大量诗词作品
陆游的文学成就
陆游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Part Four
诉衷情的解读
诉衷情的主题思想
主题: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 情感:深情、真挚、执着 意境:浪漫、唯美、深情 寓意: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需要珍惜和守护
诉衷情的艺术手法
抒情手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 比喻手法:运用比喻,使情感更加生动形象 象征手法:通过象征,表达深层次的情感 结构手法:通过结构的安排,使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寒蝉:象征凄凉、孤 独、悲伤
梧桐:象征孤独、寂 寞、凄凉
诉衷情中的语言特点
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情感真挚,表达直接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注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诉衷情的历史评价
词牌名:诉衷 情,又名“诉
衷情令”
创作背景:宋 代,词人表达 内心情感的一
种方式
特点:情感真 挚,语言优美,

《陆游诉衷情》课件

《陆游诉衷情》课件

3 结合生活事件进行情
感体验
配合分层次进行文化解读。
拓展学生的诗意体验,帮
助其领会和表现激情与情
感。
总结
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
诉衷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对于中国文学 史具有重要的贡献。
对后世文学的启示作用
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推动。
诉衷情体现了作者抗御外侮、 批判政治腐败、慷慨悲凉的精 神。
代表豪放派文化思潮
培养了质朴豪放、倡文学、爱 国救亡的文化氛围,为后世诗 歌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
湖海新声、清新派、白话文运Fra bibliotek动等都是对陆游诗风的传承与 发扬。
教学建议
1 知识点讲解
介绍文章的背景、作者及 其作品特点。
2 分组研读文本
运用“悲秋”之意的历史背景
反映官场腐败、暴政残酷、民生困苦。表达爱国、 反抗、抱负。
诗歌内容分析
1
词句抒情
借物言情,寓情于景,形象生动。
情感表达
2
以抒发爱国之情为主,其次则以悲愤、
哀思、批判、反抗来加强情感的推进。
3
艺术手法
擅长运用比兴、排比、夸张等手法,生 动隽永,引人回味。
文化意义
表达抗争态度
《陆游诉衷情》PPT课件
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极致之作——陆游的《诉衷情》。
诉衷情简介
背景
宋代士人陆游所作的一组诗歌。
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樊川,生于1125年于河南,去世于1210年于浙江。
特点
豪迈、慷慨、诙谐,描写诗情画意于一体,表达爱国之情和抗争精神。
文学与时代背景
宋代文学特点
儒家思想繁荣,文人雅士风靡。

《诉衷情》课件

《诉衷情》课件

文学价值
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很 高的价值,被视为宋词中 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诉衷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地位
在文学史上,《诉衷情》 被视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很高的地位。
评价认可
文学史家对《诉衷情》的 评价很高,认为这首词在 宋词中独树一帜,是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传承发展
主题思想
本词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04 《诉衷情》的影响与评价
后人对《诉衷情》的评价
01
02
03
高度赞扬
后人对《诉衷情》的评价 普遍很高,认为这首词情 感真挚,语言优美,是陆 游的代表作之一。
情感共鸣
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深沉、 真挚,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让人们对爱情、人生有 了更深刻的思考。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宋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 一。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陆游生活在宋朝,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诉衷情》的创作契机
陆游在创作《诉衷情》时,正值 他人生中的暮年,对于国家和个 人的命运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
《诉衷情》(陆游)ppt课件
目 录
• 陆游简介 • 《诉衷情》的创作背景 • 《诉衷情》的诗词分析 • 《诉衷情》的影响与评价 • 《诉衷情》的现代解读 • 《诉衷情》的朗诵与吟唱
01 陆游简介
陆游的生平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 ,成长于偏安的南宋 时代。
陆游晚年归隐山林, 致力于诗歌创作,成 为南宋一代文豪。
意象与意境
意象

语文版八下《诉衷情》ppt课件

语文版八下《诉衷情》ppt课件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 陆游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游山西村》 《示儿 》《书愤》等。 词:纤丽处似秦观,雄快处似苏。 以 《诉衷情》(当年…)、《卜算子· 咏梅》 最为著名。 名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017/3/20
下片用“未”、“先”、“空”三字, 写壮志难酬,韶华不再的悲愤。“心” 与 “身”写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 报效祖国炽热的情怀和英雄失意的概叹。 身在沧洲仰天长叹只因胡未灭志平 天山挑灯看剑唯有泪空流
风格:回肠荡气 的沉郁悲壮之词。手法:过 去与现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诉衷情》 (陆游)朗诵践离.flv
段落划分
上片:回忆早年战斗的情景,并和眼前的 现实生活作比较,形成一个强烈的感情落差 由慷慨化为悲凉。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不忘国事, 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 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 在那戍守边关的日子如梦消逝, 不知何处寻求, 只留下这尘封色暗的旧貂裘
本文主旨
词中回顾了作者四十八岁去汉中担任军 职时慷慨从戎的英雄气概,抒发其地认未消 灭,而英雄已老的愁苦情怀。
当堂训练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 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
有志报国的英雄形象
2.找出与“一事无成霜鬓侵”表达情感相近 的句子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3.词的最后一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表达了作者一种怎的回忆, 再现往日戍守边关的勃勃英姿。“觅”字显词 人当年的自许、自信和执着。 “梦断”一转, 将过去和现在对比,化自信为失落。 “暗” 字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和词人心 中的悲凉。

《诉衷情》ppt[1]

《诉衷情》ppt[1]
诉衷情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 爱国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有多产的 作家。现存诗计9300多首。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jing)康之乱, 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 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 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 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 民的激情。《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正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写作背景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 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 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 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 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 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 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 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 ,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 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 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 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 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 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暗”字流露词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岁月的流逝、人 事的消磨,而难以实现的沉痛失落之情。
上片
•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 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 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 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 为悲凉.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胡虏还未消灭,鬓角先染秋 霜,热泪白白的流淌。
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自许、自负、自信 的雄心和坚定执著的追求)精神。 “万里”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
•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跃马

诉衷情微课版演示版.ppt

诉衷情微课版演示版.ppt
3、与壮志有关的霜鬓、髭须等……
五、爱国诗词的风格
一类崇高壮美、气势奔放、慷慨激昂,给人一 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一类低吟哀伤、沉郁悲壮、凄凉愁怆,充满亡国 之痛和眷怀故国之思。
最新.课件
5
六、宋代爱国词内容情感
1、收复中原、抗金报国的英雄斗志; 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深沉悲慨; 3、对主和派的嘲讽与抨击; 4、洞察时局的远见卓识; 5、对故国的无限深沉的怀念。
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爱国一定程度
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爱国是一个公
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最新民.课件族的优良传统。
2
三、爱国诗的发展
爱国是炎黄子孙永不消解的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诗人对祖国慷慨激昂、感叹悲歌。
(一)线索:屈原-汉乐府-盛唐-中晚唐-宋-元明清
上,之后不久唐琬抑郁而亡。《钗头凤》、《沈园》
等名作即是为此,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
最新.课件
10
(二)科举考试被除名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29岁时,赴南宋临安
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之前,又因
“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秦桧死后始
入仕途。宋孝宗时,赐同进士出身。先后任隆兴、
夔州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
86岁。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虽多次遭投降派打击,
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
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最新.课件
12
二、陆游诗特点
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
有 9400多首(六十年间万首诗,十之六七言
恢复) 。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
抗金报国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诉衷情》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诉衷情》ppt课件

陆游生平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 与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 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 “中兴四大诗人”。 •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 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 之中,又因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 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 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抗金,投身军旅 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仕途中不 断受到当权派的打击,两度因主张抗金而 被罢职,晚年退居家乡山阴,但收复中原
豪放词
山川胜迹、报国壮志„„无不入词; 激昂慷慨 、意境阔远、气势磅礴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追求,寻求。
bì n

shù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防守 qiú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此指如秋霜似地斑白 白白地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代指 抗金前线 此代指 闲居之地
“关河梦”指的是词人北上抗金、收复中原的心愿。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 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比喻多年没 有披甲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的境况。一个 “暗”字不仅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也流 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失 落之情。
你还记得
这些诗句吗 ?
僵尚 卧思 孤为 村国 不戍 自轮 哀台
王家 师祭 北无 定忘 中告 原乃 日翁
山柳 重暗 水花 复明 疑又 无一 路村
诉衷 情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论时代、国家在风雨中如 何飘摇,仁人志士担忧黎民百姓、 盼望国家统一的心,依然顽强地 律动,他们也许壮志难酬、抑郁 而终,但他们唱出了时代最强音, 他们高大的爱国形象直至今天依 然屹立不倒。
1《诉衷情》这首词作者为( 陆游 ) 选自 ( 《放翁词》 ) 。从词的风格来看,《诉衷情》 是一首( 豪放派词 ) 2 词中回忆自己征战疆场的句子是: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比一比:
鬓已秋,胡未灭,泪自流。
分析: 【语序】强调了国仇——词人流泪伤感的真正原 因; “先”:强调了词人内心的不甘与悲愤; “空”:强调了词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以及对 南宋苟安君臣的不满和愤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提示:“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 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 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 秋,泪空流。此生 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 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有多产的作家。现存诗 计9300多首。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jing)康之乱, 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 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 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 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 《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者晚年 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结构
单调【为一段,例《如梦令》】
双调【分两段,最常见】上、下两阕【què】/片
三叠【分三段】 四叠【分四段】
三、词的流派(主要风格):
婉约词
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
大都婉丽柔美,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 欧阳修、李清照 ……
豪放词
山川胜迹、报国壮志„„无不入词; 激昂慷慨 、意境阔远、气势磅礴
1.“梦断”说明什么? 说明诗人理想破灭
2.“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谁的典故?有何用意?
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比喻多年没有披甲上阵, 不能立功边陲的境况。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 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 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
佳作欣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代指 抗金前线 此代指 闲居之地
此指如秋霜似地斑白
白白地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上阙】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 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 在那戍守边关的日子如梦消逝, 不知何处寻求, 只留下这尘封色暗的旧貂裘
尘,陈旧变
色,暗示自
己不受重用,
未能施展抱
负。
返回
【上阙小结】
以“当年”二字引出对军旅生活的回忆, 再现往日戍守边关的勃勃英姿。“觅”字显 词人当年的自许、自信和执着。 “梦断”一 转,将过去和现在对比,化自信为失落。 “暗”字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 和词人心中的悲凉。
忆当年,匹马梁洲曾自许 观而今,关河梦断泪空流
“心在天山”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 国之心始终不渝。
“身老沧州”并非意在叹老,只是愤恨权臣误国,致使自己
请缨无路。 “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理想与现实
格格不入,感叹自己被迫退隐。
这三个短句饱含着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壮
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
间接抒情 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用典)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
直抒胸臆
对比
“用典”的作用:
委婉地讲述经历
含蓄、深刻地达意、抒情
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 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 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3.《诉衷情》中有两句词使用了“典故”它 们是 当年万里觅封候;尘暗旧貂裘 它的作用: “万里觅封侯”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 域“以求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国家, 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 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4. 对整首词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本词是作者晚年隐居以后写的,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感情 的作品。 B本词的感情起伏、跳跃极为明显,特别是回忆和现实之间形 成对比。 C“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句是作者想象中的边疆 战斗生活。 D本词反映的是作者所倍受打击并已年老体衰,但仍不忘国事 的心情。 5.下面对着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 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壮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 虏喂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 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 居之地。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 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 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 己废弃荒村.
词人渴望报国立功,但现实中却被冷落闲 置,被迫退隐中。身心分离的矛盾,万般无奈,
这首词正是表达了年迈苍老的陆游国南宋统治者
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示儿 》《书愤》 词:纤丽处似秦观,雄快处似苏。 《诉衷情》(当年…)、《卜算子· 咏梅》
名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词作背景: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不忘 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 永不衰竭的爱国激情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 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这种深沉的压抑感 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 回肠荡气。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 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酬。历史的秋意, 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 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朗 读
诉 衷 情 词牌名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 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追求,寻求。 防守


shù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qiú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bì n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下阙】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胡虏还未消灭,鬓角先染秋霜,热泪白
白的流淌。

谁能想到自己这一生,在天山抗金前线
奋战的理想始终未实现,只能老死在沧洲
水边。
译文点击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 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 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 何处?唯有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 又暗又旧。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的如同秋 霜,只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 生,心始终在抗敌前线,身却老死在家乡的山林水 边!
1.“梦断”说明什么? 说明诗人理想破灭
2.“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谁的典故?有何用意?
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比喻多年没有披甲上阵, 不能立功边陲的境况。 3.“暗”字流露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下一页
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 痛、失落之情。
尘暗旧貂裘 ——苏秦说秦王
传说苏秦十次游说秦王无成,回家时 “黑貂之裘敝”(《战国策•秦策》)。 这里则是以 貂裘积满灰
下一页
当年万里觅封候 ——班超投笔从戎
东汉班超说过,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后来他 出使西域,使葱岭以东五十余国归附汉朝,因功封为定远侯。
【补充】“万里”与“匹马”形成反差, 突出作者当 年作战的英勇气势。
作者此借用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壮志。
返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 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 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
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的诗词呢?你能说出
和这首词的感情色彩类似的词句或诗句吗

陆游:《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飞:《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拓展:
陆游与唐婉
青梅竹马---喜结鸾凤---母命难 违---仕途失意---邂逅沈园---悲 题哀词---春暖花开,怅和幽词--远走天涯,风雨人生---几番重 游,痴心不改---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 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 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 悒 yì鲛jiāo绡xiao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 在,锦书难托。莫,莫, 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