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各功能模块工作原理

手机各功能模块工作原理
手机各功能模块工作原理

一、手机下载工作原理:

1、手机主板加电,插入下载数据线;

2、开机信号使手机电源管理芯片工作,并产生复位信号;

3、启动IBOOT CODE引导程序;

4、运行内置在CPU System ROM内的Factory Programming程序;

5、CPU检测到通用异步串行端口UART1有效信号,用来配置下载所需参数;

6、CPU通过UTXD1、URXD1引脚将下载数据存入System RAM或者外部FLASH中。

7、完成程序文件下载。

二、手机开机工作原理:

MT6305开启工作的三种方式:

1、将PWRKEY信号置为低电平;

2、将BBWAKEUP信号置为高电平;

3、CHRIN信号电平超过充电检测门槛电平Chr_Det;

开机的三种方式:按开机键开机、

<1>、按开机键开机:

1、手机装上电池,正常连接以后,电池电压VBAT 供至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

2、此时按下开/关机键时,启动MT6305N(U400)工作,输出VCORE- 1.8V、VDD-2.8V、VMEM-2.8V 、VRTC-1.5V、

AVDD-2.8V等供电电压,供电给手机各部分电路;

3、VRTC电压加至CPU,使得外接的X1晶体配合CPU内部的振荡电路起振,产生32.768K实时时钟信号;

4、当CPU的各路供电电压正常时,其输出信号VCXOEN将拉为高电平,控制MT6305输出VTCXO电压信号,该

电压加至U603(系统时钟振荡器)上,产生26M系统时钟信号,并经过中频IC MT6219、滤波电路送往CPU,以提供其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时钟信号;

5、MT6305N 由开机信号和内部的部分LDO输出电压触发产生复位信号RESET,复位信号送往各芯片使其复

位;

6、在电压、时钟均正常的情况下,CPU由于复位信号触发,运行开机引导程序;

7、CPU进行部分软硬件的自检,自检合格后送出电源IC维持信号BBWAKEUP,维持电源IC的正常工作,此时

可以松开开关机键。

8、完成开机过程。

<2>、充电开机:见充电原理部分。

三、手机充电原理:

电池的充电由手机充电程序和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U400) 控制。

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

1、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该信号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

2、CPU接受中断请求,转而执行充电程序,显示充电图标,输出充电控制信号CHRCNTL给MT6305;

3、MT6305输出控制信号GATEDRY,开启U405,使其对电池进行充电;

4、MT6305通过电流检测信号ISENSE检测充电电流和电压检测信号VBATSENSE检测电池电压,来对充电的状

态进行控制;

5、当检测到电池已充满时,MT6305通过GATEDRY输出关闭充电信号,终止充电过程,充电结束。

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

1、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

2、MT6305检测到该信号后,与充电门槛电平相比较,当充电信号电平高于门槛电平时,该信号将触发MT6305正常工作,输出各路电压,并产生复位信号;

3、CHRIN信号将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送往CPU;

其它步骤同开机状态充电时的2-5步。

教你学会看手机电路图轻松修手机

第一篇、教你学会看电路图轻松修手机 一、一套完整的主板电路图,是由主板原理图和主板元件位置图组成的。 1.主板原理图,如图: 2.主板元件位置图,如图:

主板元件位置图的作用:是方便用户找到相应元件所在主板的正确位置。而主板原理图是让用户对主板的电路原理有所了解,知道各个芯片的功能,及其线路的连接。 二、相关名词解释 电路图中会涉及到许多英文标识,这些标识主要起到了辅助解图的作用,如果不了解它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作用,也就根本不可能看得懂原理图。所以在这里我们会将主要的英文标识进行解释。希望大家能够背熟记熟,同时希望大家多看电路图,对不懂的英文及时查找记熟。 如图:

以上英文标识在电路图上会灵活出现,比如“扬声器”是“SPEAKER” ,它的缩写就是“SPK”,“正极”是“positive” ,缩写是“P” ,那么如果在图中标记SPKP,那么就证明它是扬声器正极。所以当有英文不明白的时候,可以将它们拆开后再进行理解,请大家灵活运用。

第二节主板元件位置图 一、元件编号 每一个元件在主板元件位置图中,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由英文字母和数字共同组成。编号规则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芯片类:以U 为开头,如CPU U101 接口类:以J 为开头,如键盘接口J1202 三极管类:以Q 为开头,如三极管Q1206 二级管类:以D 为开头,如二极管D1102 晶振类:以X 为开头,如26M 晶体X901 电阻类:以R 或VR(压敏电阻)为开头,如电阻R32 VR211 电容类:以C 为开头,如电容C101 电感类:以L 为开头,如电感L1104 侧键类:以S 为开头,如侧键S1201 电池类:以 B 为开头,如备用电池B201 屏蔽罩:以SH 为开头,如屏蔽罩SH1 振动器:以M 为开头,如振子M201 还有一部分标号是主板上的测试点,以TP 为开头。 二、查找元件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元件编号去查找主板原理图,从而了解此元件的作用。随便拿块主板作为示例。 如果想了解某一个元件的主要功能(图中红圈内元件) 如图:

汽车启动系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统 学习目标: 1. 掌握启动机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几种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 掌握电磁控制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4. 通过对启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结构组成及控制装置工作过程的了解能够对启动系的一些典型的故障进行检测并排除 学习方法 从了解启动机的启动性能、工作原理和特性岀发,掌握启动机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并详细掌握几种单向离合 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电磁控制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并通过以上系统的学习,对启动系的组成和结构 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通过对典型车辆启动系的认识做到能够对启动系的一些典型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学习内容 1. 启动系统的功用和类型与基本组成; 2. 启动机的结构; 3. 汽车启动系统电路分析; 4. 启动机的正确使用与故障诊断; 5. 启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一、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现代汽车发动机以电动机作为启动动力。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3—1所示,由蓄电池、点火开关、启 动继电器、启动机等组成。启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 1. 启动开关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以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 2. 启动继电器由启动继电器触点(常开型)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从而保护了启动开关,有单联型(保护启动开关)和复合型(既保护启动开关又保护启动机)。 二、启动机的类型

1. 按驱动齿轮啮合方式 (1)惯性啮合式 启动时,依靠驱动齿轮自身旋转的惯性与飞轮齿环啮合。惯性啮合方式结构简单,但工作可靠性较差,现很少采用。 (2)电枢移动式 靠磁极产生的电磁力使电枢作轴向移动,带动固定在电枢轴上的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电枢移动式启动机其结构较为复杂,在欧洲国家生产的柴油车上使用较多。 (3)磁极移动式 靠磁极产生的磁力使其中的活动铁心移动,带动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磁极移动式启动机其磁极的结构较为复杂,目前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的启动机已不多见。 (4)齿轮移动式 靠电磁开关推动电枢轴孔内的啮合杆而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齿轮移动式其结构也比较复杂,采用此种结构的一般为大功率的启动机。 (5)强制啮合式 靠电磁力通过拨叉或直接推动驱动齿轮作轴向移动与飞轮齿环啮合。强制啮合式启动机工作可靠、结构也不复杂,因而使用最为广泛。 2. 按传动机构结构 (1)非减速启动机 启动机与驱动齿轮之间直接通过单向离合器传动。一直以来,汽车上使用的启动机其传动机构均为这种机 构。 (2)减速启动机 在启动机与驱动齿轮之间增设了一组减速齿轮。减速启动机具有结构尺寸小、重量轻、启动可靠等优点,在一些轿车上应用日渐增多。 学习内容启动机的组成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传动机构电磁开关 一、启动机的组成 启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操纵机构三部分组成,如图3 —2所示,其各部分功用: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手机电路原理,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原理篇 第一章手机的功能电路 ETACS、GSM蜂窝手机是一个工作在双工状态下的收发信机。一部移动电话包括无线接收机(Receiver)、发射机(Transmitter)、控制模块(Controller)及人机界面部分(Interface)和电源(Power Supply)。 数字手机从电路可分为,射频与逻辑音频电路两大部分。其中射频电路包含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I/Q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逻辑音频包含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发射话音拾取(送话器电路)到发射I/Q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等。见图1-1所示 从印刷电路板的结构一般分为:逻辑系统、射频系统、电源系统,3个部分。在手机中,这3个部分相互配合,在逻辑控制系统统一指挥下,完成手机的各项功能。 图1-1手机的结构框图 注:双频手机的电路通常是增加一些DCS1800的电路,但其中相当一部分电路是DCS 与GSM通道公用的。 第二章射频系统 射频系统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射两部分组成。射频接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频发射电路主要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手机要得到GSM系统的服务,首先必须有信号强度指示,能够进入GSM网络。手机电路中不管是射频接收系统还是射频发射系统出现故障,都能导致手机不能进入GSM网络。 对于目前市场上爱立信、三星系列的手机,当射频接收系统没有故障但射频发射系统有故障时,手机有信号强度值指示但不能入网;对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其他系列的手机,不管哪一部分有故障均不能入网,也没有信号强度值指示。当用手动搜索网络的方式搜索网络时,如能搜索到网络,说明射频接收部分是正常的;如果不能搜索到网络,首先可以确定射频接收部分有故障。 而射频电路则包含接收机射频处理、发射机射频处理和频率合成单元。 第一节接收机的电路结构 移动通信设备常采用超外差变频接收机,这是因为天线感应接收到的信号十分微弱,而鉴频器要求的输人信号电平较高,且需稳定。放大器的总增益一般需在120dB以上,这么大的放大量,要用多级调谐放大器且要稳定,实际上是很难办得到的,另外高频选频放大器的通带宽度太宽,当频率改变时,多级放大器的所有调谐回路必须跟着改变,而且要做到统一调谐,

手机供电电路与工作原理

手机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池脚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手机电池脚有四脚和三脚两种:(如下图) 正温类负正温负 极度型极极度极 脚脚脚 (图一)(图二) 1、电池正极(VBATT)负责供电。 2、TEMP:电池温度检测该脚检测电池温度;有些机还参与开机,当用电池能开机,夹正负极不能开机时,应把该脚与负极相接。 3、电池类型检测脚(BSI)该脚检测电池是氢电或锂电,有些手机只 认一种电池就是因为该电路,但目前手机电池多为锂电,因此,该脚省去便为三脚。 4、电池负极(GND)即手机公共地。 二、开关机键: 开机触发电压约为2.8-3V(如下图)。 内圆接电池正极外圆接地;电压为0V。 电压为2.8-3V。 触发方式 ①高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VBAT,另一端接电源触发 脚。 (常用于:展讯、英飞凌、科胜讯芯片平台) ①低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源触发脚。 (除以上三种芯片平台以外,基本上都采用低电平触发。如:MTK、AD、TI、飞利浦、杰尔等。) 三星、诺基亚、moto、索爱等都采用低电平触发。

三、手机由电池直接供电的电路。 电池电压一般直接供到电源集成块、充电集成块、功放、背光灯、振铃、振动等电路。在电池线上会并接有滤波电容、电感等元件。该电路常引起发射关机和漏电故障。 四、手机电源供电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手机电源供电电路结构模式有三种; 1、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使用该电路供电) 2、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 电池电压 逻辑电压(VDD) 复位信号(RST) 射频电压(VREF) VTCXO 26M 13M ON/OFF AFC 开机维持 关机检测 (电源管理器供电开机方框图) 1)该电路特点: 低电平触发电源集成块工作; 把若干个稳压器集为一个整体,使电路更加简单; 把音频集成块和电源集成块为一体。 2)该电路掌握重点: 电 源 管 理 器 CPU 26M 中频 分频 字库 暂存

汽车启动系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汽车启动系统 学习目标: 1.掌握启动机的组成和结构; 2.掌握几种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掌握电磁控制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4.通过对启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结构组成及控制装置工作过程的了解能够对启动系的一些典型的故障进行检测并排除 学习方法 从了解启动机的启动性能、工作原理和特性出发,掌握启动机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并详细掌握几种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电磁控制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并通过以上系统的学习,对启动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通过对典型车辆启动系的认识做到能够对启动系的一些典型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学习内容 1.启动系统的功用和类型与基本组成; 2. 启动机的结构; 3. 汽车启动系统电路分析; 4. 启动机的正确使用与故障诊断; 5. 启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学习内容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用启动机的类型 一、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现代汽车发动机以电动机作为启动动力。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3—1所示,由蓄电池、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动机等组成。启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 1.启动开关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以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 2.启动继电器由启动继电器触点(常开型)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从而保护了启动开关,有单联型(保护启动开关)和复合型(既保护启动开关又保护启动机)。 二、启动机的类型 1.按驱动齿轮啮合方式 (1)惯性啮合式 启动时,依靠驱动齿轮自身旋转的惯性与飞轮齿环啮合。惯性啮合方式结构简单,但工作可靠性较差,现很少采用。 (2)电枢移动式 靠磁极产生的电磁力使电枢作轴向移动,带动固定在电枢轴上的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电枢移动式启动机其结构较为复杂,在欧洲国家生产的柴油车上使用较多。 (3)磁极移动式 靠磁极产生的磁力使其中的活动铁心移动,带动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磁极移动式启动机其磁极的结构较为复杂,目前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的启动机已不多见。 (4)齿轮移动式

手机工作原理

一、CDMA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为什么中国移动GSM手机饰品挂在中国联通CDMA手机上不闪光?这要从CDMA和GSM手机的工作原理谈起,GSM手机是采取将语音打包压缩后发射出去的,也就是说间隙脉冲工作的,工作时提高发射功率来保持语音清晰,其余时间不发射。而CDMA手机基台采用了定向天线系统,当基台发现有手机要工作时,便会启动定向系统指向手机所在的方向并计算手机最经济的发射功率,使手机发射功率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CDMA手机系统是充分利用基台的定向系统优势,而让手机工作在小功率状态(这就是大家看到的CDMA手机的电池容量可以比GSM手机容量小而使用时间长的原因)。这样CDMA手机系统便可采用连续工作的方式发射信号,而不像GSM手机脉冲工作方式那样工作时大功率发射。目前市面上手机饰品是为GSM手机设计的,也就是说利用了GSM手机脉冲工作时大功率发射信号来触发IC闪光的。但对于CDMA手机GSM手机饰品就不会闪光了。本公司在充分研究CDMA手机系统后,开发了CDMA手机闪光饰品,她能在CDMA手机工作时触发专用IC闪光。这是目前世界上真正的第一款CDMA手机来电闪光饰品。二、手机贴纸的闪光原理当手机向基台传送信号时,手机发射的是很强的电磁波。根据电磁理论,电磁波在空中遇到天线,在天线的中段就会产生电压和电流。闪光贴纸其实就是一根接收天线,它把手机的电磁波信号变为电压和电流导致发光。但是为什么只有NOKIA的手机使用贴纸效果最好呢?因为由于此类型的手机没有采用标准的高效率螺旋天线,为了达到通话清晰和不掉线的效果,此类手机设计时就增大了手机的发射功率。这也是此类手机电池不够其它手机电池使用时间长的原因。三、GSM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手机使用时,手机是一部信号发射接收器,不停地和基台进行接收和发射的交换。手机闪光饰品中有一块具有检测手机信号发射接收的专用IC,当接检测到手机有信号时,就启动IC工作―-发光或发声等等。早期的闪光吊饰采用的是通用IC,需要加外围电路来检测手机的信号,这样做体积大,不适用产品的小型化。而现在把检测手机信号的外围电路和闪光IC集成一起。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发布时间:2006-10-18 图1 FDMA、TDMA及CDMA之间的对照图 GSM是采用FDMA(频分)与TDMA(时分)制式相结合的一种通信技术,其网络中所有用户分时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在GSM900频段,25MHZ的频率范围划分为124个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0K,每个信道含8个时隙,即GSM900M频段在同一区域内,可同时供近1000个用户使用。而CDMA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一种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频率。FDMA、TDMA及CDMA的比较如图. 一、GSM的理论基础. GSM系统是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采用900MHz频段,在后期又加入了1800MHz频段及1900MHz频段,为便于区别,分别称为GSM900、DCS1800及PCS1900. 凌锐手机具有GSM900MHz及DCS1800MHz两个频段自动切换的功能. 初期的GSM的工作频率是890~915MHz(移动台发),935~960MHz(基站发)共25MHz的双工频率;后加入了EGSM(扩展GSM)其频段为880~890MHz(移动台发),925~935MHz(基站发),为与EGSM区别,把前者称之为PGSM。GSM900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45MHz,信道间隔为200KHz,可分为124个信道(EGSM加入了975~1023共49个信道);因此E-GSM共有174个信道。 DCS1800的频段为1710~1785MHz(移动台发),1805~1880MHz(基站发),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95MHz,频带宽度为75M,可分为374个信道(512至885)。 PCS1900的频段分为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80MHz,频带宽度为60M,可分为300个信道。 每信道分成8个时隙(半速率是有16个),每个时隙信道速率是s,信道总传输速率s,采用GMSK调制,通信方式是全双工,分集接收,每秒跳频217次,交错信道编码,自适应均衡.现在GSM向前发展开发了GPRS业务,作为2G向3G的过渡方式。 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是由英国BT Cellnet 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GSM Phase2+ (1997年)规范实现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面向用户提供移动分组的IP或者连接。 GSM手机的话音编码采用RPE-LTP(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方案,它每20ms输出260比特,因此速率是13Kb/s.每帧为120/26=,每时隙为577us,每

汽车启动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前言在工作过程中就曾接触到汽车起动机,了解车辆对发动机起动机的工作要求,但是对汽车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不清楚,借谭老师布置作业的这个机会,最近比较系统的查阅了汽车起动机的相关课件和参考书,了解了汽车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起动机由直流电机、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直流电机没有特殊之处,比较容易理解,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结构较为特殊,本文重点整理了所查阅的汽车起动机的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的相关资料。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气缸内吸入(或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燃烧膨胀,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汽车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是用电动机作为机械动力,当将电动机轴上的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的齿圈啮合时,动力就传到飞轮和曲轴,使之旋转。电动机本身又用蓄电池作为能源。目前绝大多数汽车发动机都采用电动机起动。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图1 起动机 1.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力矩。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电枢、磁极、电刷、电刷架及壳体等部件组成。 1.1 电枢 电枢是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部分,用来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即在起动机通电时,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磁转矩。

1.2 磁极 磁极是直流电动机的定子部分,用来产生电动机运转所必须的磁场,它由磁极铁心、安装在铁心上的励磁绕组及机壳组成。 1.3 电刷与电刷架 电刷用铜和石墨粉压制而成,一般含铜80%~90%,石墨10%~20%,以减小电刷电阻并增加其耐磨性。一般起动机电刷个数等于磁极个数,也有的大功率起动机电刷个数等于磁极个数的2倍,以便减小电刷上的电流密度。 2.传动装置 普通起动机传动装置中的主要组成部件是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起动时将电枢的电磁转矩传递给发动机飞轮,而在发动机起动后,就立即打滑,以防止发动机飞轮带动起动机电枢高速旋转而损坏起动机。起动机单向离合器常见的有滚柱式、摩擦片式、扭簧式等几种形式。 2.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1)结构特点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外壳2与驱动齿轮1连为一体,外壳和十字块3装配后形成四个楔形槽,槽中有四个滚柱,滚柱的直径大于槽窄端又小于槽宽端,弹簧将滚柱推向槽窄端,使得滚柱与十字块及外壳表面有较小的摩擦力。十字块与传动套筒8刚性连接,传动套筒安装在电枢轴花键部位,使单向离合器总成可作轴向移动和随轴转动。 图2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2)工作原理 起动时,电枢轴通过花键带动传动套筒而使十字块转动,十字块相对于外壳作顺时针转动,使滚柱在小摩擦力的作用下滚向槽窄端而被卡紧,外壳即随十字块一起转动,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便通过单向离合器传递给了驱动齿轮。发动机一旦发动,发动机飞轮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GSM是采用FDMA(频分)与TDMA(时分)制式相结合的一种通信技术,其网络中所有用户分时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在GSM900频段,25MHZ的频率范围划分为124个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0K,每个信道含8个时隙,即GSM900M频段在同一区域内,可同时供近1000个用户使用。而CDMA 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一种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频率。FDMA、TDMA及CDMA 的比较 一、GSM的理论基础. GSM系统是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采用900MHz频段,在后期又加入了1800MHz频段及1900MHz频段,为便于区别,分别称为GSM900、DCS1800及PCS1900. 凌锐手机具有GSM900MHz及DCS1800MHz两个频段自动切换的功能. 初期的GSM的工作频率是890~915MHz(移动台发),935~960MHz(基站发)共25MHz的双工频率;后加入了EGSM(扩展GSM)其频段为880~890MHz(移动台发),925~935MHz(基站发),为与EGSM区别,把前者称之为PGSM。GSM900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45MHz,信道间隔为200KHz,可分为124个信道(EGSM加入了975~1023共49个信道);因此E-GSM共有174个信道。 DCS1800的频段为1710~1785MHz(移动台发),1805~1880MHz(基站发),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95MHz,频带宽度为75M,可分为374个信道(512至885)。 PCS1900的频段分为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80MHz,频带宽度为60M,可分为300个信道。 每信道分成8个时隙(半速率是有16个),每个时隙信道速率是22.8kb/s,信道总传输速率270.83Kb/s,采用GMSK调制,通信方式是全双工,分集接收,每秒跳频217次,交错信道编码,自适应均衡.现在GSM 向前发展开发了GPRS业务,作为2G向3G的过渡方式。 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是由英国BT Cellnet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GSM Phase2+ (1997年)规范实现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面向用户提供移动分组的IP或者X.25连接。 GSM手机的话音编码采用RPE-LTP(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方案,它每20ms输出260比特,因此速率是13Kb/s.每帧为120/26=4.625ms,每时隙为577us,每比特宽度为3.692us. 但它还要加入纠错编码.因为话音编码的比特重要性不同,一种是重要的称为I类比特,必需加以保护,即规则脉冲编码与LPC参数比特共182个,加上3位奇偶检验比特,及4位尾比特共189比特.纠错编码使用1/2码率的卷积码,因此共编码为378个比特.260比特中的其余78个比特,则不加以保护.这样加起来,每20ms 的总输出是456比特. 为了防止抗衰落引起的突了误码,编码后的比特还须进行交织.交织的原理在此从略. 移动电话(以下均称手机)电路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无线部分、传输处理部分、接口部分、电源部分。其电路原理可归纳为两大部分:射频电路和基带电路。 1.无线部分 包括天线回路、发送、接收、调制解调和振荡器等高频系统.其中发送部分由射频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组成.接收部分由高频滤波、高频放大、变频及中频滤波器组成,调制解调器采用GMSK. 2.传输处理 2.1发送通道的处理包括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加密、TDMA帧形成. 1)语音编码:用户的话音通过MIC转化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通过ADC转化成数字的、代表语音的 13Kbitps的信息流。

基带电路原理图

FLASH电路 FLASH信号作用描述 数据总线:ED0-ED15,共16根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 地址总线:EA00-EA23,共24根地址线,用于存储单元寻址。控制总线: ERD:写控制信号; EWR:读控制信号; /WATCHODG:复位信号,用于FLASH的软件复位; /CE_F1、/CE_F2:FLASH存储区域选择信号; /ECS1_PSRAM:PSRAM片选信号; /ELB、/EUB:PSRAM存取区域选择信号; 电源供电信号:VMEM。

照相电路

主屏LCD显示电路 SIM卡电路

马达电路 PWM2_VIB_EN经过PMIC转换后变成马达的驱动信号VIB_DRV,R409为限流电阻,马达可以和键盘灯通过调整限流电阻R或者调整

占空比调整背光亮度一样调整马达的震感。马达电路上的二极管 D403是由于马达为线圈,运作时会产生反向电动势,若无二极管反 向电动势无法消耗,会影响马达的寿命,二极管可以在马达停震后 把反向电动势消耗掉而保护线圈。 MIC电路 MICBIASP和MICBIASN为MIC电路的正负两路偏置电压,一般为2.4V-2.7V左右的电压。C204,C205主要为滤除射 频信号的干扰。如果有GSM900MHZ的干扰则使用33PF的 电容,如果有DCS1800MHZ的干扰可以使用12PF的电容,如果有WIFI 2.4GHZ的干扰则使用8.2PF的电容。C206主 要是抑制共模信号。C201,C202为100NF电容,主要作用 为隔直通交,防止直流电使PA饱和,产生信号偏移,主要 滤除100HZ一下的电流。B201,B202为磁珠,主要滤除 高频部分的干扰。MIC偏置电流流向为从MICBIASP----

手机基本电路工作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T18机型逻辑电路原理 T18是一款支持双卡单待,实现G网双号转换待机,可以自由选用号码拨打电话,电路采用MTK 6226方案平台。(图1) (图1) 由于T18是采用MTK方案,在电路上原理有很多是与前期MTK电路相似,在这里不再一一讲解,具体介绍一下双卡待机电路的原理。 1、双卡电路工作原理电路 T18的双卡待机是指由用户选择性进行手动进行切换两张不同的SIM卡,其与前期A280双卡双待不同的,T18只有一个射频一个基带电路,其双卡转换主要是由软件和SIM转换控制器来完成,具体电路见图2

(图2) 其工作原理: 当手动切换时,控制中心会发出一个SIM-SWITCH的转换开关指令给到U505转换芯片,经内部的电子开关把VSIM与VSIM1、VSIM2,IO-SIM与SIMDA1、SIMDA2,CLK-SIM与SIMCLK1、SIMCLK2,RST-SIM与SIMRST1、SIMRST2进行转换连接,实现控制SIM卡的数据总线来控制SIM卡的正常工作。 2、充电电路 当外部充电器接到DC 插孔时,CHANGE电源分三路提供,第一路经R12、R14分压取得ADC3-VCH充电检测信号,第二路提供给U400的第1脚,第三路提供给U401经R413到电池正极。 其工作原理:当CPU检测到连接充电模式时候,CPU会输送CHG-CNTL控制信号给电源管理模块U400,电源管理模块从2# GATEDRV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控制管的导通,充电电压将通过R413限流给电池正极充电,同时CPU通过提供的ADC0-、ADC1+电量反馈信号,经电源管理模块U400(4#)ISENSE检测实现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经U400(6#)CHRDET送到CPU,当检测充电完成后,CPU 将撤销U400(5#)CHG-CNT的控制信号,从而导致充电管U401截止,停止充电。关机充电和开机充电原理相同,只是在关机状态下,CPU未执行其它程序,使手 机仍处于关机状态。如图3

智能手机基带处理器电路原理

智能手机基带处理器电路原理 在普通手机中,通常将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电路)、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电路集成在一起,得到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器;将射频接口电路、音频编译码电路及一些ADC(模拟至数字转换器)、DAC(数字至模拟转换器)电路集成在一起,得到模拟基带信号处理器。 在智能手机中,一般是将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器和模拟基带信号处理器集成在一起,称为基带处理器。不论移动电话的基带电路如何变化,它都包MCU 电路(也称CPU 电路)、DSP电路、ASIC 电路、音频编译码电路、射频逻辑接口电路等最基本的电路。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智能手机的无线部分,我们将智能手机无线部分电路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射频电路,完成了信号从天线到基带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处理;一部分是基带电路,完成了信号从基带信号到音频终端(听筒或送话器)的处理。这样看来,基带处理器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认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以基带处理器电路PMB8875 为例,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带处理器电路PMB8875 框图 1、模拟基带电路

模拟基带信号处理器(ABB)又被称为话音基带信号转换器,包含手机中所有的ADC与DAC 变换器电路。 模拟基带信号处理器包含基带信号处理电路、话音基带信号处理电路(也称音频处理电路)、辅助变换器单元(也被称为辅助控制电路)。 (1)基带信号处理电路 基带信号处理电路将接收射频电路输出的接收机基带信号RXIQ 转换成数字接收基带信号,送到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器DBB。 在发射方面,该电路将DBB 电路输出的数字发射基带信号转换成模拟的发射基带信号TXIQ,送到发射射频部分的IQ 调制器电路。 基带信号处理电路是用来处理接收、发射基带信号的,连接数字基带与射频电路——射频逻辑接口电路,在基带方面,通过基带串行接口连接到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器;在射频方面,它通过分离或复合的IQ 信号接口连接到接收I/Q 解调与发射I/Q 调制电路。 接收基带信号处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接收基带信号处理框图 发射基带信号处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发射基带信号处理框图

汽车启动原理

打开钥匙门的时候启动机(启动机的组成;直流电动机,控制装置,传动机构 驾驶员打开启动开关,电流从蓄电池到电磁开关,电磁开关中的吸拉线圈,保位线圈产生磁 力拉动活动铁心向前推动拨叉,拨叉的另一端搏动驱动齿轮与飞轮接触.与此同时铁心上有个接触盘通过活动铁心的运动,接通了蓄电池与直流电动机的电路,使直流电动机高速旋转,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飞轮旋转. 启动结束时,活动铁心,驱动齿轮都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还是减速的好简单 的说因为减速的起动机是先把甩轮甩出和齿圈齿合后在转动启动发动机这样就节省了甩轮和齿圈的磨损和打齿跑空现象,普通的就是启动后甩轮就是转又废起动机又废齿圈噪音还大 )带动发动机(发动机就是将热能装换为动能的装置汽油在汽缸内燃烧也可以说是爆炸推动活塞活塞带动曲轴曲轴连接飞轮飞轮连接离合器(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 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 (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离合器连接变速箱),然后踏下离合时切断变速箱(手动变速器(MT) 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踩下离合时,方可拨得动变速杆。如果驾驶者技术好,装手动变速器的汽车在加速、超车时比自动变速车快,也省油。 自动变速器(AT)

手机的工作原理

精品考试资料 学资学习网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主要电路组成: 1 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 发送部分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 接收部分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 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2逻辑/音频部分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 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 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 1.2接收音频处理过程从中频输出的RXI 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行解

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 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 逻辑处理部分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 1 / 6 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 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 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 射频部分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 的射频信号,经U 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 从U400 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 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 的TXON RXON信号的控制。 经过天线开关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FL451的滤波,再送入高频

手机常用的充电控制原理电路图

上图1是三星手机中比较常用的充电控制原理电路图: 根据电路原理分析,可能存在的故障现象有: 1、电池电量不显示或显示电量不准确:R510、R512阻值发生变化,C504轻微漏电; 2、自动充电或不会提示充电结束:END-OF-CHG控制信号异常,R511电阻异常,U502损坏; 3、不能充电:U502输入充电电压异常,TA502坏,U502损坏; 4、充不进电(有提示充电中,但充不进电量):U502损坏,R514或R515阻值异常, 5、USB不能充电:U502#2输入电压不正常(正常应为5V),主要是由U502损坏造成 6、电池电量正常也会提示低电报警:R510、R512阻值发生变化 7、加电池按开机键后提示充电中并不能开机:AUX-ON控制信号异常,U502或电源IC损坏; 8、电量充不满:R510、R512阻值发生变化,C504轻微漏电; 9、加电开机后显示“请充电”,几秒后手机便自动关机:R510到电池正极断线 具体实例分析: 1、C208手机进水充不进电 处理方法:插上充电器显示充电,但是充不进电,此故障应该是充电电路问题,清洗后发现充电电路R116(10K)腐蚀断裂,更换R116后测试故障排除。 图2

2、C218手机不充电(无充电电流) 处理方法:拆机后发现卡座下面一个黄电容(C324)有点变色,更换C324后无效。用万用表测ZD703开路,更换ZD703后故障有所改善(显示充电,但是充不进电)。分析原因应是CPU检测到充电信号,但是充电 IC没有完成充电电路中供电输出信号,更换充电IC(U301)后故障排除。 图3 3、D508手机装电池显示自动充电状态 处理方法:因为手机CPU检测到充电信号导致,先检查尾插正常,装电池测充电IC(U503)#7电压为低电平(正常2.6V左右)。查找电路图,发现U503#7与Q500相连,拆除Q500测量电压正 常,更换Q500故障排除。D508手机装电池显示自动充电的比较常见,有部份是充电IC或尾插 损坏导致,部分是由于Q500导致,但有部分Q500本身没有坏,但摘除Q500也可以解决。 图4 4、E738手机装电池按开机键即显示充电状态,不开机 处理方法:因为手机CPU检测到充电信号导致,先检查尾插正常,装电池测充电IC(U502)#3电压为低电平(正常2.6V左右)。查找电路图,发现U502#3与电源IC(U400)#1相连,更换电源IC后故障排除。(原理分析参照图1) 5、E368手机充电时会提示"USB不能充电" 处理方法:插入充电器,测量U502#2(USB充电输入)有2.2V(正常为0V,只有采用USB充电时才会有 5.0V输入),测U502#1与#2阻值偏低,更换充电控制管U502后故障排除。(原理分析参照图1) 6、E808手机自动充电

手机的工作原理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主要电路组成: 1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 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发送部分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接收部分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 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2逻辑/音频部分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 1.2接收音频处理过程从中频输出的RXI、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

行解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 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逻辑处理部分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 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 1 / 6 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 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射频部分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的射频信号,经U 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 从U400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 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 的TXON、RXON信号的控制。

手机各电路原理_射频电路_内容详细,不看后悔

本次培训内容:
手机各级电路原理及故障检修
1,基带电路
发话电路、受话电路、蜂鸣电路、耳机电路、 背光电路、马达电路、按键电路、充电电路、开 关机电路、摄像电路、蓝牙电路、FM电路、显示 电路、SIM卡电路、TF卡电路
2,射频电路
接收电路、发射电路

一、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1、信号接收流程: 天线接收——天线匹配电路——双工器——滤波(声 表面滤波器SAWfilter)——放大(低噪声放大器 LNA)——RX_VCO混频(混频器Mixer)——放大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滤波——IQ解调(IQ 调制器)——(进入基带部分)GMSK解调——信道均 衡——解密——去交织——语音解码——滤波—— DAC——放大——话音输出。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2、信号发射流程: 话音采集——放大——ADC——滤波——语音编
码——交织——加密——信道均衡——GMSK调制—— (进入射频部分)IQ调制(IQ调制器)——滤波—— 鉴相鉴频(鉴相鉴频器)——滤波——TX_VCO混频 (混频器Mixer)——功率放大(PA)——双工器—— 天线匹配电路——天线发射。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
3、射频电路原理框图:

二、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

(最新经营)汽车工作原理

带您真正去了解汽车——总体工作原理概述 可以说,汽车是当代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从汽车的引擎启动开始就已经发生了涉及到物理、化学、机械等数不清的多种变化,因此,汽车的总体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所以,我们仅对当今非常普遍的采用燃油喷射(EFI)引擎的汽车予以了解。 于驾驶者通过钥匙启动点火开关时: 此时点火开关迅速接通蓄电池与起动机,起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起动机的前端齿轮啮合引擎曲轴后方的大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运转。 于引擎正常运转以后,起动机停止工作。此时,引擎控制计算机(于钥匙插入点火开关且旋转时已经开始工作)同时控制燃油泵通过油箱向引擎输送燃油、引擎点火线圈于适当时机点火。

因为引擎的运转,气缸内的活塞已经高速的于气缸内上下运动,同时产生真空效应将外界的新鲜空气通过空气流量计和进气门引入到气缸内。于空气进入到气缸同时,引擎控制计算机所控制的燃油也通过喷油嘴喷注到气缸内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于混合气体形成后,计算机控制点火线圈通过火花塞迅速于气缸内点燃混合气体,产生巨大能量的爆炸将活塞向下推动。 于汽车的怠速阶段: 引擎多个气缸内的活塞于混合气爆炸的推动下有顺序的交替上下运动,带动引擎曲轴的高速转动,这样就形成了汽车的最原始动力。这时曲轴输出的原始动力将通过离合器(手排挡方式的变速箱)传递到变速箱。于怠速阶段变速箱应处于空挡状态,此时,引擎传递过来的原始动力不会通过变速箱传递到车轮,而是于变速箱内部转化为热能。这样就形成了汽车的停车怠速。于此状态下驾驶者通过油门对发动机所做出的任何动作均不会导致汽车运行。 于汽车的行驶阶段: 于怠速过程中踩下离合器(使变速箱与引擎的原始动力脱离)时,将档位操纵杆推入到相应的档位上,再松开离合器(使变速箱接受引擎的原始动力)。这时,由引擎所传递的动力于变速箱内通过不同档位的齿轮比转换后,通过传动轴传递到车轮上,就形成了汽车的行驶运动。同时于行驶时按照需要,可以变换不同的档位使动力动态的传递到车轮上来满足行驶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