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废料培养基

合集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巴西虫草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巴西虫草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巴西虫草发酵培养基的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巴西虫草(Cordyceps brasiliensis)液态发酵培养基。

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n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巴西虫草菌丝体产量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了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和牛肉膏。

再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2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

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浓度。

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46 g/100 mL,可溶性淀粉2 g/100 mL,蚕蛹粉4 g/100 mL,牛肉膏2.93 g/100 mL,KH2PO4 0.1g/100 mL和MgSO 4·7H2O 0.15 g/100 mL。

巴西虫草;发酵;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设计S567.390.4A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特异的虫菌复合体,其子座部分属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麦角菌目(Clavicipit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的强壮滋补中药材,与人参、鹿茸齐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冬虫夏草多生于海拔3000~4000 m的高山草甸土层中,由于其生长条件和寄生条件特殊,再加上人们不断采挖,生长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天然资源非常紧缺[1]。

为寻找天然冬虫夏草替代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外研究人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1988年,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技人员于自然保护区采集到虫草野生菌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证实为巴西虫草(Cordyceps brasiliensis)。

随后,有研究表明,巴西虫草菌丝体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有效成份D-甘露醇、麦角甾醇、虫草多糖等的含量与天然的冬虫夏草相近[2]。

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可以快速生产食药用菌菌丝体,缩短传统固体培养时间,节约生产成本,因此,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进行巴西虫草发酵培养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蛹虫草菌的液态培养基优化

蛹虫草菌的液态培养基优化

蛹虫草菌的液态培养基优化
牛帅科;杨自洁;李艳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2(028)002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菌的液态培养基,以获得最大菌体量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为葡萄糖、蛋白胨、七水硫酸镁.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区域的中心点.最后利用中心复合试验确定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3.363 6 g/L,蛋白胨26.720 g/L,七水硫酸镁2.195 2 g/L,磷酸二氢钾0.5 g/L.蛹虫草菌的最终菌体总干重为3.91 g/L,比优化前增加了2.48倍.【总页数】4页(P202-205)
【作者】牛帅科;杨自洁;李艳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蛹虫草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 [J], 张志瑾;毛宁
2.RSM优化蛹虫草菌产虫草素液体发酵培养基 [J], 方婷婷;章建国;魏兆军
3.蛹虫草菌产腺苷的培养基优化 [J], 刘晓红;贾成发;蔡玉凤;张旭琴
4.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蛹虫草菌丝体培养基 [J], 蒋宁;刘红锦;徐秀秀;孙道权;方鑫
5.不同谷物培养基对灵芝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J], 罗莹; 张志军; 周永斌; 钱磊; 王文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研究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研究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研究安冬;朱蓓薇【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5【摘要】[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总页数】4页(P12666-12668,12670)【作者】安冬;朱蓓薇【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36;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3+5【相关文献】1.响应面优化蛹虫草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 [J], 尹艳艳;吴萍萍;朱宝君;黄儒强2.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J], 黄琰;朱赛君;杜羽亭;王伊帆;赵柯正兴;孙诗清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蛹虫草菌糠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姜慧明;杨红;吕国忠;孙晓东;滕聪4.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蛹虫草菌糠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姜慧明;杨红;吕国忠;孙晓东;滕聪;5.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J], 董媛;朱靖宇;王虎义;左陶;马东宵;滕利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下饭菜工艺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下饭菜工艺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下饭菜工艺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张纪新;周天浩;张兰;温平平;许慧卿;王君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24(49)3
【摘要】以杏鲍菇和蛹虫草为主要原料,研发一种蛹虫草下饭菜,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获得制作蛹虫草下饭菜的最佳工艺条件,最终确定配方为杏鲍菇添加量35%、蛹虫草添加量10%、香菜碎添加量7.5%、辣椒粉添加量1%。

此外,对最佳配方产品进行理化分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鉴定,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下蛹虫草下饭菜的水分含量为25.83%,脂肪含量为39.69%,蛋白质含量为4.92%,水分活度为0.8817。

共检测出4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醚类、烯烃类以及其他类风味化合物。

该研究为蛹虫草相关产品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总页数】10页(P46-55)
【作者】张纪新;周天浩;张兰;温平平;许慧卿;王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1
【相关文献】
1.用响应面法优化人工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2.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固态发酵产物虫草素与腺苷综合提取工艺
3.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深层培养产菌丝及虫草素的发酵工艺
4.响应面法优化人工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酸微波提取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_刘苗苗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_刘苗苗

Optimization of Submer ged Cultur e Condition for Cordyceps Militaris Using Response Sur face Methodology 1 Liu Miaomiao , Ning Shangyong1, Cui Xiyong1, Xu Zhiqiang1, L要因素进行分 析,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获得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 养条件, 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地点 1.1 试验时间、 本试验于 2007 年 9 月~2008 年 1 月在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完成。
1.2 试验材料 菌种 北 冬 虫 夏 草 Cordyceps militaris (L.) Link NL-1, 本实验室保藏。 斜面培养基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土豆汁 20%, 蛋 白胨 1.5% ,葡萄糖 2% , KH2PO4 0.1% , MgSO4 0.05% ,
摘 要 : 研究了碳氮源种类及其浓度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 , 得出葡萄糖和蛋白胨为蛹虫草培养的最 佳碳氮源。利用响应面分析法 , 对葡萄糖浓度、 蛋白胨浓度、 培养时间 3 个因素进行优化 , 得到蛹虫草液 体培养的最佳的培养条件为 : 葡萄糖浓度 33.30g/L、 蛋白胨浓度 12.50g/L、 发酵时间为 8d , 在此条件下菌 丝体生物量达到 18.05g/L, 多糖产量为 1.13g/L。 关键词 : 蛹虫草 ; 液体培养 ; 响应面 ; 胞外多糖 中图分类号 : Q93 文献标识码 : A
(1National Subsidiary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Beijing 100070;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培养基的关键介质组分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培养基的关键介质组分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培养基的关键介质组分响应面法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优化方法,它可以在多个变量之间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优化模型的参数,得到最优结果。

在生物制药领域,响应面法被广泛应用于发酵过程的优化。

藻蓝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它被广泛用于生物技术、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大肠杆菌是产生藻蓝蛋白的重要菌种之一。

在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的过程中,培养基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培养基中的关键组分可以影响藻蓝蛋白的合成和产量。

因此,优化培养基中的关键介质组分是提高藻蓝蛋白发酵生产的重要策略。

在优化培养基中的关键介质组分时,响应面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最佳组合条件。

响应面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变量和水平:在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的过程中,培养基中的关键介质组分可能涉及多个变量,如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

通过实验确定变量和每个变量的水平。

2. 设计试验矩阵: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或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等方法,生成一组试验矩阵,包含各种组合条件下藻蓝蛋白的产量和其他指标。

3. 进行实验:使用试验矩阵中的组合条件进行实验,并记录藻蓝蛋白的产量和其他指标。

4.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组合条件。

在确定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培养基的关键介质组分时,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关键介质组分:1. 碳源:碳源是大肠杆菌产生藻蓝蛋白的关键组分之一。

常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甘露糖、乳糖等。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碳源的组分和浓度,可以提高藻蓝蛋白的产量。

2. 氮源:氮源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藻蓝蛋白的合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氮源包括酵母提取物、氨基酸、尿素等。

优化氮源的组分和浓度可以提高藻蓝蛋白的合成和产量。

3.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铁、镁、锌、铜等微量元素都可以影响藻蓝蛋白的产量和合成。

优化微量元素的组分和浓度可以提高藻蓝蛋白的发酵生产。

综上所述,响应面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最佳的培养基中的关键介质组分,进而提高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藻蓝蛋白的产量和合成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营养评价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营养评价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营养评价侯若琳;刘鑫;项凯凯;陈磊;郑明锋;傅俊生【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8(034)011【摘要】以蛹虫草为材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蛹虫草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所提取蛹虫草蛋白氨基酸组成与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蛹虫草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50、pH=8.57,150W功率下超声30 min,然后关闭超声波,置于35℃条件下继续搅拌提取72 min,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达到85.6%,是不超声对照组蛋白提取率的1.68倍,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77%.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所提取的蛹虫草蛋白含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4.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9.84%,均大于世界粮食与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表明所提蛹虫草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蛹虫草蛋白的高效提取及蛹虫草的保健食品开发提供了参考.【总页数】7页(P198-204)【作者】侯若琳;刘鑫;项凯凯;陈磊;郑明锋;傅俊生【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用响应面法优化人工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J], 邓黎;周同永;皮立;韩发2.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固态发酵产物虫草素与腺苷综合提取工艺 [J], 于戈;王丽;胡欣蕾;孙亚男;张欣;李铭;李文香3.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J], 徐洪宇;封玲;许子刚;隋新4.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J], 黄琰;朱赛君;杜羽亭;王伊帆;赵柯正兴;孙诗清5.响应面法优化人工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酸微波提取工艺 [J], 邓黎;韩涛;王晓虹;皮立;韩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发酵配方及条件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发酵配方及条件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发酵配方及条件的研究
童奇伟;周吉亮;罗珊珊;曹天旭;蒋佳颖;杜萍
【期刊名称】《食药用菌》
【年(卷),期】2024(32)1
【摘要】蛹虫草是一种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为提高其菌丝体的液体发酵效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优碳源、氮源及适宜培养的pH、温度、装液量和转速6个因素。

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葡萄糖、牛肉膏、温度是影响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的关键因素。

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最终获得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配方及条件为:牛肉膏
13.34g/L、葡萄糖20.00g/L、MgSO41.5 g/L、KH2PO41.5 g/L,pH 6.5,摇床转
速150 r/min,温度27℃。

验证试验表明,优化后条件培养的菌丝生物量可达1.489 g/105 mL,是优化前的2倍,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优化效果较好,可为蛹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及后续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总页数】8页(P52-59)
【作者】童奇伟;周吉亮;罗珊珊;曹天旭;蒋佳颖;杜萍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
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2.灵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研究
3.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
4.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配方及条件
5.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lg f i ce c ,inUnv r t, h n c u 3 0 2 J i, hn ) C l e f S in e Jl ies y C a g h n1 0 1 ,in C ia e oL e i i l
Ab t a t Th i s r c : e a m o hs f ti wo k r wa t e u e h p o u t n o t a d m a e f l s o n u til n s o r d c te r d c i c ss n k u l e f i d sra a d o u a rc lu a se n t e e o - ip lme r d cin y C giu t rl wa t o h x bo oy r p o u t b O-c l v t g h me ii a n e i l fn u o ut ai te i n d cn l a d d be u g s
fc os wee d tr n d t e c r te i u r9.7 a tr r eemi e o b o n se p l o 1 6% a d s y e n me l1 O 4 % a d a ma i m x q n o b a a 3.4 n xmu e o—
CORDYC EPS』 儿 门 R/ I I S US NG NDUS I TRI AL AND AGRI CU1 URAL W AS E A T VI RES P0NS S E URF E AC
MET 0DOLOGY H
W U Y n , I ig t g L n -e YA a - h o T N i rn , UJa h i a g L n -i , I T n Yo g l, O Yu n c a , E G L- o g L i- u
S r c too g (S ) ae na v—ee to fc r et l o pse ei . p m zdvl s fh u ae hdl y R M b sd e l lw —at nr m oi s n O t i u e f Me o o f i v oc ac td g i e a e ot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0
第2 9卷第 6期


科研 学究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 、 松茸混菌共酵废料培养基
吴漾 , 李婷婷 , 李永乐 , 姚远超 , 滕利荣 , 家辉 逯 ( 吉林 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 吉林 长春 10 1 ) 30 2
b o oy rprd cin o 02 3 1 / so t ie ih a c r e t h r dce au f 0.6% . h s ip lme o u to f3 .6 9 gL wa ban dwh c c o d dwi t ep e itd v leo 2 h 3 T i s o dt a emo e a eu e osmu aea dp e it h x e i n a x - ip lm e il . h we h t h d l nb s dt i lt n r d c ee p rme tl o bo oy r ed t c t e y K e r s:Re p n eS ra eMeh d lg ;O c l v to y wo d s o s u c to o o y C — ut ai n;e o i p lme ; OT se plq o ;o b a a f i x —bo o y r C II te i u r s y e nme l

致 . 明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蛹虫草、 茸混茵共酵 中胞 外多聚物的产 率。 表 松
关键词 : 响应面法; 共酵; 胞外多聚物 ; 玉米浆 ; 豆粕
M EDI M U 0 IM I AT ON Z I 0FTHE C0一 I VA NG US CU ’ I r I M HR00M S? C日 L R』 朋 A 朋 ? ? E A I AND
c r t e q o n o b a a nt eme i m si v siae y me nso i gefco ssa d Re p n e o n se p l u ra d s y e n me l h d u wa n e t td b a fsn l a trt t n s o s i i g e
T ih lma mas tk n r y e sMii rs u i g C IIse p lq o n o b a a . h o c n rto f rc oo tu a e a d Co d c p l a i sn OT t e i u ra d s y e n me 1 T e c n e tain o t
摘 要: 利用玉米浆、 豆粕作为药食 真菌蛹 虫草、 茸混菌共酵的廉价培养基 , 松 不仅 可以提 高废料 的利用价值 , 而且
可以降低蛹 虫草、 松茸混菌共 酵获得胞 外多聚物的生产成本 。以培养基 中玉米浆 、 豆粕浓度作为考察 因子 , 在单因素 试验的基础 上, 进行 了中心组合试验 , 用响应 面分析 法优化 了蛹虫草、 茸混 菌共 酵的培养基 配方。试验 结果表 采 松 明, 豆粕 对蛹 虫草 、 茸混 菌共 酵中胞外 多聚物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 松 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 玉米浆浓度 91 %, .8 豆粕 浓度 1. 3 4%, 该最佳培养基条件 下进行验证试验 , 外多聚物产率可达 3 .5 / , O 在 胞 O6 L 与模型的预测值 3 . / g O2 g 6 L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