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概论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 分析化学概论

实时分析
化学图象
过程分析
分离技术
传感器
联用技术
接口
定性
第一章 化学分析概论
重量法:分离 称重 重量法:分离---称重 沉淀法、 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等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滴定方式: 滴定方式: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g 0.01-0.1g 0.1-10mg <0.1mg
试液体积
>10 mL 1-10 mL 0.01-1 mL <0.01 mL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V ★滴定管 量至 滴定管(量至 量至0.01mL):26.32mL(4), 3.97mL(3)
★容量瓶:100.0mL(4),250.0mL (4) 容量瓶 ★移液管:25.00mL(4); 移液管 量筒(量至 量至1mL或0.1mL):25mL(2), 4.0mL(2) 或 ☆ 量筒 量至
有效数字运算中的修约规则
对照实验:标准方法、标准样品、 对照实验: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加入 空白实验 校准仪器 校正分析结果Biblioteka 1.2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 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数字前0不计 数字后计入 : 0.02340 数字前 不计,数字后计入 不计 数字后的0含义不清楚时 含义不清楚时, 数字后的 含义不清楚时 最好用指数形式表示 : 1000 ( 1.0×103 , × 1.00×103 ,1.000 ×103 ) × 自然数(如倍数关系、分数关系 和常数 和常数(如 自然数 如倍数关系、分数关系)和常数 如π)可看成有无限多位数 如倍数关系 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8的 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 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 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 的,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如 9.45×104, × 95.2%, 8.65 对数与指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 对数与指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 如 10-2.34 ; pH=11.02, 则[H+]=9.5×10-12 × 误差只需保留1~ 位 误差只需保留 ~2位
分析化学概论教学设计教案

分析化学概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理解分析化学概论在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分析化学概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2.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讲授的方式介绍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化学概论的应用价值。
(3)实验操作:设置相应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
(4)讨论互动:设置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交流思路,增进互动与合作。
三、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与概述(15分钟)(1)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析化学概论?(2)简要介绍分析化学概论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2. 第二步:理论授课(60分钟)(1)介绍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讲解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
3. 第三步:案例分析(30分钟)(1)选取一到两个分析化学概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2)分析案例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 第四步:实验操作(60分钟)(1)设计一到两个与分析化学概论相关的实验。
(2)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第五步:讨论互动(30分钟)(1)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思路。
6.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5分钟)(1)总结分析化学概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学习收获。
(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
四、教学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实验操作技能等。
2. 学习成绩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和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概论

H++A-
HA
pH=1.0
HA
H++A-
血浆
隔膜
胃
假设H+, A-等离子不能穿透隔膜, HA分子可 自由通过隔膜. 达平衡时, 隔膜两边的HA浓度 相等,但总药浓度不同.
阿司匹林是一种弱酸(即乙酰水杨酸), pKa= 3.5. 计算在血浆中总药剂量
([HA]+[A]) 对胃中总药剂量的比率.
23
[HA] = xHAc = xHAc
pH
31
三元酸H3A的摩尔分数(p50)
分母由4项组成:
M= [H+]3+[H+]2Ka1+[H+]Ka1Ka2+Ka1Ka2Ka3
x3 = [H3A]/c= [H+]3/M x2 = [H2A-]/c= [H+]2Ka1/M x1 = [HA2-]/c= [H+]Ka1Ka2/M x0 = [A3-]/c=Ka1Ka2Ka3/M
Ac- + H3O+ Ac- + H+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5
H
H
O
+
252pm H 102pm
O
H
H H 1100
H
O
O
172pm
H
H
H9O+4 (H3O+ ⋅3H2O)水合质子 1pm = 10−12 m
6
H
O
-H
O
H
H
229pm
H
O
O
H
H 1pm = 10−12 m
H7O-4 (OH- ⋅ 3H2O)水合氢氧根
分析化学概论

定量分析:根据待测组分和所加的化学试 剂能发生有确定计量关系的化学反应,从而达 到测定该组分含量的目的。定量分析又可分为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若根据反应产物的 重量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称为重量分析法; 若根据所消耗滴定剂的浓度和体积来求算待测 组分的含量则称为滴定分析法。
二、置信区间与置信概率
在实际测定分析工作中,通常总是把有限次测定 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报告出来,但测得的少量 数据得到的平均值总是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评 价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估计出实际 有限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而真实值 往往是不知道的,因而人们习惯报告出一个真实值可 能存在的范围(或区间)以及试样含量落在此范围内 的概率,以此来说明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上述结果 真实值可能存在的范围就叫置信区间;真实值落在此 范围内的概率就叫置信概率或置信度(p)。
另外,有效数字不因单位的改变而改变,如1.01mL可 写为1.01×10-3L。
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①在运算中, “四舍六入五成双”:
②加减运算:以参加运算的各数字中小数 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字为依据,且先修约整 化再计算。
③乘除运算:以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 数字为依据,先修约再计算。所得结果与修约 后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2)仪器误差 由于所用仪器本身不够准确所引起的 误差。如硅码锈蚀、滴定管刻度不均匀等。
(3)试剂误差 由于所用试剂纯度不够、含有被测组 分所引起的误差。如蒸馏水不纯等。
(4)操作误差 指在正常分析测定过程中由于操作者 习惯或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如操作者视觉对色彩 的敏感程度或读数习惯不同等,均可造成这类误差。
②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概论

试样2: 绝对误差 = 0.1836 - 0.1835 = +0.0001 相对误差 = +0.0001/0.1835 ×100% = +0.05%
绝对误差相同时,相对误差可能不同!
第14页,幻灯片共611页4
➢ 精密度: 平行测定的结果互相靠近的程度
(用偏差表示)
绝对偏差 = X i - X 相对偏差 =(X i – X)/ X
固体试样质 > 0.1 ~
按样 量(g) 0.1 0.01
品用
量分
液体试样体 积(mL)
> 10
10 ~ 1
0.01~ 0.0001
0.01~1
< 0.01%
< 0.0001
< 0.01
第4页,幻灯片共61页4
➢ 根据分析原理划分:
✓ 化学分析
重量分析
容量分析(滴定分析法)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第25页,幻灯片共621页5
✓ pH, pM, lgKӨ ---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
整数部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
例:pH = 11.02, 两位有效数字,则 [H+] = 9.5×10-12
➢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留双
例:
要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时: 尾数 ≤ 4时舍, 0.52664 ------- 0.5266 尾数 ≥ 6时入, 0.36266 ------- 0.3627
✓ 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 方法误差: 因方法本身而产生
✓ 试剂误差: 试剂不纯或蒸馏水中含微量杂质
原因 ✓ 仪器误差: 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等刻度不准 ✓ 操作误差: 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分析化学-第1章 概论PPT

2、滴定剂与被滴物质的计量关系
(1)酸碱反应
anA bnB
nA:指滴定时消耗的酸的摩尔数,a为 酸碱反应中酸给出的氢离子个数。 nB:指滴定时消耗的碱的摩尔数,b为 酸碱反应中碱接受的氢离子个数。 例:HCl+Na2CO3→NaCl+CO2+H2O
TFe / K 2Cr2O7 0.005000 g mL1
意义为:用重铬酸钾滴定亚铁离子时,每消耗 1.00ml标准溶液,就被滴定了0.005000g铁离子
滴定度T与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转换关 系示例: 0.1000mol· -1 HCl标准溶液,转换为 L 1.00mL标液相当于被滴物的质量m=T (1)NaOH: TNaOH/HCl=0.004000 g/ml
nNaOH nHCl mNaOH 1.00 0.1000 39.997 1000
(2)Na2CO3: TNa2CO3/HCl=0.006300 g/ml
2nNa2CO3 nHCl
1.00 0.1000 105.99 1000 2mNa2CO3
滴定度的应用:已知标准溶液(滴定剂)的浓 度和消耗体积,就可以按下式计算被滴物的质 量 wFe VK 2Cr2O7 TFe / K 2Cr2O7 ( g )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换算(上例):
传 感 器
化学图象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
分析化学 主要发展 趋向
接口
联用技术
教 育 新 原 理 新 技 术 新 仪 器
过程分析 表面分析 单细胞分析
离 线 分 析 检 测
其它科技领域
1分析化学概论.

22:02:58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18个课题)
课题01: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研究; 课题02: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题03: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题04: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 课题05:生物毒素和常见毒物检测技术;
课题06: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违禁化学品检测技术;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防止待测组分的损失;
避免引入干扰 样品预处理的依据: 干扰情况(是否需要分离等) 测定方法(是否需要富集等)
22:02:58
三 试样分解:溶解和熔融 (p372-378) 1 溶解:
水溶:NH4SO4中含氮量的测定; 酸溶 HCl: 氢以前金属,碱性氧化物及弱酸盐; HNO3:强氧化性,溶铁矿样时,破坏硫化物和碳化物;
如: Na2CO3常用于分解硅酸盐;
3)半熔法(烧结法) 低温熔融,对坩埚侵蚀小。
22:02:58
四 消除干扰:(p334-369)
氧化还原掩蔽法 沉淀分离
掩蔽
配合掩蔽
沉淀掩蔽 酸碱掩蔽
分离 萃取分离
色谱分离等
萃取富集
富集 吸附富集
共沉淀富集
22:02:58
五 测定 determination
物质 物质的性质 组分的含量 干扰情况 分析方法 准确度 灵敏度 选择性 适用范围 用户 用户对分 析结果的 要求和对 分析费用 的承受度 成本 时间 人力
设备
消耗品
分析方法
22:02:58
1.4 滴定分析概述
1.4.1 滴定分析法
(titrimetric determination) 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 物的溶液中,通过指示剂指示滴 定终点的到达,根据标准溶液的 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 组分的含量。 传统分析方法; 适用于常量分析; 特点:简单、准确、费用低
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

二、 误差来源及减免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1. 系统误差 某些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特点: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大小正负 可以测定;单向性、可测性 b.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重现性 c.用适当方法进行校正或加以消除。可消除 分类:(1)方法误差——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 (反应不完全、终点不一致) 例: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S 0.12% S r 100 % 100 % 0.32% 38.01% x
R=38.18%-37.86%=0.32% 误差的计算一般保持1~2位有效数字
例6-3 测定某元素:
甲测定结果
平均值
6.96%
标准偏差
0.03%
乙测定结果 7.06% 0.03% 若多次 测定的总体平均值为7.02%,试比较甲乙测定结果的 优劣. 7.06% - 7.02%
③同一方法,同一试样由多个分析人员进行分析,称为 “内检”,对照分析结果可检验各分析人员的操作误 差. ④同一方法,同一试样由不同实验室进行分析,称为 “外检”,对照分析结果,可检验实验室之间的仪器或 试剂误差. (3)回收试验——用选定的方法对已测知含量的试 样加入一定量待测成分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观察已 知量的检出情况,判断选用方法是否有系统误差. (4)空白实验——不加试样测定、扣空白。用于检 验并消除由试剂、蒸馏水及容器引入杂质或待测组分 造成的系统误差 。 (5)校正仪器——可消除仪器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 (校正砝码、滴定管)
减免方法:以上几种误差都是系统误差,是恒定的 、可测的,可减免。检验和减免系统误差的措施: (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据具体要求选择 (2)对照实验——用标准试样、标准方法、内检、 外检做对照试验。 检验和消除方法误差: ①用标准试样作对照实验:用所选定的方法对已知准 确结果的标准试样进行多次测定,将测定值与标准值 比较,若符合,该方法可行,否则找出校正系数.②用 国家颁布的标准方法或公认的经典方法与自行选定 的分析方法测定同一份试样,若符合,该方法可行;否 则找出校正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习题
一、填空题
1.用基准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时,一学生未将碳酸钠干燥完全,所得结果的浓度值将要偏大。
2.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时,其精密度一般高,而精密度高的数据,其准确度不一定高。
3.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和硼砂;标定NaOH常用的基准物质有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二、选择题
1.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越大,表明一组测定的什么越低?( B )
A. 准确度
B. 精密度
C. 绝对误差
D. 平均值
2.标定盐酸时,硼砂的实际质量为0.4768 g,因失去部分结晶水,只称得
0.4758 g,将使盐酸的浓度( A )
A. 偏高
B. 偏低
C. 没有影响
3.在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盐酸滴定速度较快,而滴定管读数过早,导致盐酸浓度(A )
A. 偏高
B. 偏低
C. 没有影响
三、是非题
1.pH=12.02,其有效数字是一位。
(×)2.若测定值的标准偏差越小,其准确度越高。
(×)3.在各种滴定分析中,从开始到结束,必须不断地用力摇动被滴定溶液,才能使反应迅速进行。
(×)
四、问答题
H C O2H 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干燥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
1.若将
2242
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用该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H C O2H 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干燥器中,会失去结晶水,会使标
答:
2242
定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
用该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测定结果偏大。
2.用基准物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1)滴定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上的HCl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2)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前,没有用HCl溶液润洗滴定管。
(3)锥形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 mL蒸馏水。
(4)滴定管旋塞漏出HCl溶液。
答:(1)测定结果偏大
(2)测定结果偏小
(3)测定结果无影响
(4)测定结果偏小
3.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
(1)使用有缺损的砝码。
(2)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3)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4)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5)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6)用含有杂质的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
答:(1)系统误差
(2)系统误差
(3)随机误差
(4)系统误差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
五、计算题
1.计算下列结果:
(1)45.6782×0.0023×4500
(2)0.2000(32.56 1.34)321.12
3.0001000
⨯-⨯
⨯
(3)pH=0.05,求c(H+)。
解:(1)4.8×102
(2)0.6683
(3)1 mol/L
2.欲配制0.10mol·L-1HCl和0.10 mol·L-1NaOH溶液各2 L,问需要浓盐酸(密度1.18 g/L,质量百分数为37%)和固体NaOH 各多少?
解:需要浓盐酸20 L,固体NaOH 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