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02.2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悬浮状铁的组分分析(高锰酸钾法)
电厂水质分析化学01

过滤时水中胶体及部分有机物可穿过滤纸,蒸干时结 晶水不能除尽,一些有机物分解,碳酸氢盐全部转换 为碳酸盐。
电导率 表示水中离子的导电能力的大小。μS/cm 电导率与水中离子含量、离子种类有关。故仅根 据电导率不能计算水中含盐量。
浊度的单位
1. FTU单位表示的浊度所用仪器是普通的分光光度计 的原理,所用的标准浊度溶液是福马肼溶液。
2. NTU是用透射仪测定的浊度单位,所用的标准浊度
溶液也是福马肼溶液。
3. JTU是用硅藻土作标准浊度溶液的,所用仪器同 FTU。
这三种浊度单位表示的浊度对于同一种有浊度的溶 液来说差别不大。
总有机碳(TOC)与总需氧量(TOD)
BOD5约为第一阶段BOD的70%,故具有一定代表性。
用仪器测定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来反 映总含碳量—TOC;或反映消耗的氧量—TOD。
第二章 水质分析的一般步骤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分析原理分: 化学分析法 (适用范围:常量组分,特点:仪器简单) 重量分析 滴定分析:酸碱、络合、氧化还原、沉淀 仪器分析法 (适用范围:微量组分) 光化学:紫外-可见、红外、荧光、磷光、 激光拉曼、核磁共振、原子发射、原子吸收
江、河、湖和泉的水样,受气候、雨量等的变 化影响很大,采样时应注明这些条件。
采样量
原则:所采集水样的数量应满足试验和复 核的需要。
消耗量:考虑重复试验(3次) 取样量不少于消耗量的2-3倍。
校核、争议时的再检留样等
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5L, 若水样浑浊时应分装两瓶,每瓶2.5L 左右。供 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0.5L。
90项电力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90
DL/T 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2005-06-01
4
DL/T 915-2005
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定法(电解法)
SD306-1989
2005-06-01
5
DL/T 916-2005
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测定法
SD307 -1989
2005-06-01
6
DL/T 917-2005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测定法
SD308-1989
2005-06-01
DL/T 5215-2005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
2005-06-01
77
DL/T 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2005-06-01
78
DL/T 5217-2005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2005-06-01
79
DL/T 5218-2005
7
DL/T 918-2005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
SD309-1989
2005-06-01
8
DL/T 919-2005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
SD310-1989
2005-06-01
9
DL/T 920-2005
六氟化硫气体中空气、四氟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SD311 -1989
2005-06-01
53
DL/T 959-2005
电站锅炉安全阀应用导则
2005-06-01
54
DL/T 960-2005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1 总则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
1.1 试验标准本规程主要依据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以下称《标准》),对于试验方法中计量单位,全部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具体如下:(1)当量及其单位改成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方法中使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凡其后未用括号注明基本单元的,即表示以该物质的分子作为基本单元。
如:0.1mol/L硫酸溶液——基本单元为硫酸分子(H2SO4),相当于从前的0.2N的当量硫酸。
(3)凡是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单元的,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单元即括号中所示,如:c(1/2H2SO4)=0.05mol/L——基本单元为硫酸分子(H2SO4)的1/2,相当于从前的0.05N的当量浓度。
(4)硬度的基本单元为Ca2+、Mg2+,即YD=[ Ca2++Mg2+]。
(5)浊度的基本单位采用福马肼浊度。
1.2 试剂水1.2.1 试剂水是指配制溶液、洗涤仪器、稀释水样以及做空白试验所使用的水。
1.2.2 根据试剂水的质量和制备方法不同,试剂水分为三类,如表11所示。
表221.2.3 Ⅰ级试剂水供微量成分(μg/L)测定使用,Ⅱ、Ⅲ级试剂水供一般分析测定使用。
标准中有特殊要求者不在此限。
2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标准规程汇编)本汇编主要依据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并参考部分分析仪器的说明书。
水、汽试验方法具体如下:1 方法摘要本方法以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PH4.00、PH6.86或PH9.18标准缓冲溶液定位,测定水样的PH值。
2 测试仪器及装置条件2.1 酸度计:测量范围0~14 PH,读数精度≤0.02 PH。
2.2 PH玻璃电极新玻璃电极或久置不用的玻璃电极,应预先置于PH4.00标准缓冲液浸泡一昼夜。
使用完毕,亦应放在上述缓冲液中浸泡,不要放在试剂中长期浸泡。
使用中若发现有油渍污染,最好放在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0.1mol/L盐酸循环浸泡各5min。
DLT502.26-2006亚铁的测定(邻菲啰啉法)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26部分:亚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1 范围DL/T 502的本部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亚铁离子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亚铁离子含量为5µg/L-200µg/L水样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L/T 5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部分)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6903 锅炉用水及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DL/T 502.2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2部分:水汽样品的采集3 方法提要在pH值为2.5~2.9的条件下(在该pH值条件下,Fe3+被氨三乙酸掩蔽,因此Fe3+的干扰可以消除),亚铁离子(Fe2+)与邻菲啰啉生成红色络活物,此络活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
在此波长下测定生成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定量亚铁离子。
4 试剂4.1 无氧水将水注入烧瓶中,煮沸1h后立即用装有玻璃导管的胶塞塞紧,导管与盛有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100g/L)的洗瓶连接,冷却。
本标准所用水均为无氧水。
注: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的配制:称取焦性没食子酸10g溶于50mL水中;另外称取氢氧化钾30g溶于50mL水中。
使用时将两种液体混合即可。
4.2 亚铁贮备溶液(1mL含100µgFe2+):准确称取0.7020g优级纯硫酸亚铁铵溶解于稀硫酸(50mL加2mL浓硫酸)中,定量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3 亚铁标准溶液(1mL含1µgFe2+):准确移取亚铁贮备溶液10.00mL注入1L容量瓶中,加入2mL浓硫酸,用水稀释至刻度。
4.4 盐酸邻菲啰啉溶液(0.025mol/L):称取0.587g盐酸邻菲啰啉溶解于100mL水中。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DLT502.1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六部分: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氨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氨含量0.lmg/L-3.0mg/L水样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镝,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03锅炉用水及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DL/T502.2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水汽样品的采集3方法提要在碱性溶液中,氨与纳氏试剂(HgI2. 2KI)生成黄色的化合物。
其反应为:(黄色)在波长425nm处进行比色,求出氨含量。
4试剂4.1 试剂水:应符合GB/T6903规定的I级试剂水的要求。
4.2氨标准溶液的配制4.2.1氨贮备液(lmL含0.lmgNH3)准确称取0.3147g在110℃下烘干2h的优级纯氯化铵,用试剂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氨标准溶液(lmL含0.01mg NHa)准确移取lO.OOmL氨贮备液于lOO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4.3氢氧化钠溶液(320g/L)。
4.4纳氏试剂的配制将109碘化汞和7g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缓慢搅拌下将其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lOOmL。
将此溶液在暗处放置5天,在使用前用砂芯滤杯或玻璃纤维滤杯过滤两次。
在棕色瓶中避光存放,此试剂有效期1年。
注l:试液中加入纳氏试剂后,lOmin内即可与氨发生显色反应。
若使用前用0.45um膜过滤,也可不用放置5天(膜在使用前先用I级试剂水冲洗)。
4.5氢氧化钠溶液(240g/L)。
4.6酒石酸钾钠溶液(300g/L):将300g四水酒石酸钾钠溶于1L试剂水中,煮沸lOmin,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L。
超临界机组水汽重要指标化验法及质量控制

超临界机组水汽重要指标化验法及质量控制超临界机组是一种高效、高温、高压的燃煤发电机组,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关系到发电厂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超临界机组中,水汽重要指标的化验法及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讨论超临界机组水汽重要指标化验法及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我们来了解一下超临界机组的水汽重要指标有哪些。
水汽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水分、纯度和含气量等指标。
水分是指在水蒸气中所含的液态水的质量分数,它直接影响着锅炉的蒸汽干度和机组的稳定性。
纯度是指水汽中所含的杂质的质量分数,主要包括盐分、游离碱、游离酸等。
含气量是指水汽中所含的气体的质量分数,主要包括氧气、二氧化碳等。
这些水汽重要指标的化验法及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介绍一下超临界机组水汽重要指标的化验方法。
针对不同的水汽重要指标,化验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水分指标,一般采用热容湿度法或冷凝湿度法进行化验,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水汽中的水分含量。
对于纯度指标,一般采用离子色谱法或电导率法进行化验,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汽中各种杂质的含量。
对于含气量指标,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或红外吸收法进行化验,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汽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通过这些化验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水汽重要指标,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我们来谈谈超临界机组水汽重要指标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运行中,为了保证水汽重要指标符合要求,需要对水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对水汽的采样和制样进行质量控制,要确保采样器和制样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其次是对化验设备和仪器进行质量控制,要保证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还需要对化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化验人员熟练掌握化验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操作化验设备和仪器。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水汽重要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超临界机组水汽重要指标化验法及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火力发电厂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目录(化学环保节能)

2008年度火力发电厂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目录化学专业1.GB/T 474-96 煤样的制备方法2.GB/T 475-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3.GB/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5.GB/T 800-2001 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一氨薰实验方法6.GB/T 2536-90 变压器油7.GB/T 3625-2007 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8.GB/T 5231-200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9.GB/T 5248-9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10.GB/T 7595-2000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11.GB/T 7596-2000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12.GB/T 7597-8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13.GB/T 7562-98 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条件14.GB/T 8905-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15.GB/T lll20-89 L—TSA汽轮机油16.GB/T 12145-9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17.GB/T 14541-2005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18.GB/T 14542-2005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19.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20.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21.DL/T 432-2007 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22.DL 502-2006 火力发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23.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24.DL/T 561-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25.DL/T 571-2007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26.DL/T 582-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27. DL/T 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8.DL/T 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9.DL/T 651-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30.DL/T 677-99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31.DL/T 705-19 运行中氢冷发电机用密封油质量标准32.DL/T 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33.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4. 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35. DL/T 771-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36.DL/T 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37.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38.DL/T 805(1-4)-200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39.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40.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41.DL/T 889-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42.DL/T 912-2005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43.DL/T 913-2005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44.DL/T 941-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45.DL/T 951-200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46.DL/T 952-2005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47.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48.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49.DL/T1031-2006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50.DL/T1037-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51.DL/T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52.DL/T1042-2007 水中十八烷基胺的测定53.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54.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电厂化学篇55.SH 0040-91 超高压变压器油56.SD 202-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57.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58. DL/T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环保专业1.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3.GB 12349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4.GB 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5.GB 18599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6.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7.GB/T 214 《煤种全硫的测定方法》8.GB/T 12720 《工频电场测量》9.GB/T 13931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10.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11.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2.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3.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4.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15.GB/T 19229 《燃煤烟气脱硫设备》16.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7.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8.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19.DL 5053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20.DL/T 41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1.DL/T 461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22.DL/T 514 《电除尘器》23.DL/T 748.7《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24.DL/T 748.9《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25.DL/T 748.10《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26.DL/T 799.2《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27.DL/T 799.3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28.DL/T 894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29.DL/T 895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30.DL/T 938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31.DL/T 960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32.DL/T 504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33.DL/T 504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34.DL/T 519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35.DL/T 514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36.DL/T 5196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定》37.HJ/T 24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38.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39.HJ/T 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40.HJ/T 178《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41.HJ/T 17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42.JB/T 8938 《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条件》43.JB/T 8471《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44.JB/T 8532 《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45.JB/T 8533 《回转反吹类袋式除尘器》46.JB/T 8534 《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4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48.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9.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50.环发[2000]38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51.《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管理规定》52.《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53.《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54.《环境监测管理办法》55.《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56.DL/T 567.7-2007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7部分:《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57.DL/T 988-2006《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58.DL/T 1037-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59.DL/T 1050-2007《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60.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61.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62.HJ/T 76-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63.HJ/T 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64.HJ/T 255-200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65.HJ/T 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66.HJ/T 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67.HJ/T 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68.HJ/T 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69.HJ/T 372-2007《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70.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育质量控制技术规范》71.HJ/T 397-2007《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72.HJ/T 398-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格林曼烟气黑度图法》73.HJ/T 399-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74.HJ/T 416-2007《环境信息术语》节能专业1.主席令第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3.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4.国电发 [2001] 476号《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 》5.国电发 [2001] 477号《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 》6.电综[1998] 179号《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7.GB 8117-87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8.GB/T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9.GB/T 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10.GB/T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与验收办法》11.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火力发电》12.DL 467-2004 《电站磨煤机试验规程》13.DL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14.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15. DL/T 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规定》16.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17.DL/T 581-19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滤网装置》18.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19.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20.DL/T 606.1-199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21.DL/T 606.2-1996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22.DL/T 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3部分:热平衡》23.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24.DL/T 606.5-1996 《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25.DL/T 686-19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26.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27.DL/T74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28.DL/T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29.DL/T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30.DL/T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31.DLT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32.DLT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33.DLT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4.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35.DL/T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36.JB/T 5862-200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37.JB/T 9633-1999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
DLT502.11-2006硫酸盐的测定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1部分:硫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 范围DL/T 502的本部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硫酸盐含量(以SO42-计)1mg/L-40mg/L的水样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L/T 502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部分)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6903 锅炉用水及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DL/T 502.2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2部分:水汽样品的采集3 方法提要在控制的试验条件下,硫酸根离子转化成硫酸钡悬浊物。
加入含甘油和氯化钠的溶液来稳定悬浮物并消除干扰。
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此溶液浊度,根据测得吸光度查工作曲线,得出水样中硫酸根含量。
4 干扰4.1 测定前必须除去水中不溶物。
带色物质会干扰测定。
4.2 此方法在下列成分不超过其限度的情况下使用聚磷酸盐含量<1mg/L硅含量<500mg/L氯含量<5000mg/L当怀疑样品中有硫酸盐还原菌时,样品应放在4℃环境中进行冷藏。
注:若对检测结果有质疑,可采用重量法重新测定或采用注3中程序进行测定。
5 试剂5.1 试剂水:GB/T 6903规定的Ⅰ级试剂水。
、5.2 氯化钡:将氯化钡晶体(BaCl2·2H2O)筛分至20目-30目。
在实验室制备时,将晶体平铺在一块大的表面皿上,在105℃下干燥4h。
筛分除去不在20目-30目的晶体,将制得的氯化钡晶体储存在干净并烘干的容器中。
5.3 条件试剂:在一容器中依次加入30mL浓硫酸、300mL试剂水、100mL95%乙醇或异丙醇和75g氯化钠,再加入50mL甘油并混合均匀。
5.4 硫酸盐标准溶液(以SO42-计)(1mL含0.100mgSO42-):准确称取0.1479g在110℃-130℃烘干2h的优质纯无水硫酸钠,用少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27.100
F24
备案号:17666-2006 DL Array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 502.27—2006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方法提要 (1)
4 试剂 (1)
5 仪器 (1)
6 分析步骤 (1)
7 结果的表述 (2)
8 .分析报告 (3)
I
DL/T 502.27—2006
I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
[2005]739号”的安排进行的。
1984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迄今已近20年,对加强化学监督、保证发供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随着发电机组参数和容量的不断提高,对化学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科学的进步,试验方法本身的改进也非常大,因此,需要对原《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为DL/T502的第二十七部分。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发生了如下主要变化:
—— 引用标准变为“GB/T14427”和“DL/T502.26”。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广珠 田利 江俭军 史庆琳 孙巍伟 黄善锋
DL/T 502.2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二十七部分:悬浮状铁的组分分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悬浮状铁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悬浮状铁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427 锅炉用水及冷却水分析方法 铁的测定
DL/T502.26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亚铁的测定
3 方法提要
悬浮状铁由氢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一定体积的水样连续通过孔径为0.45µm 的微孔滤膜过滤器,水中悬浮铁阻留在滤膜上。
用浓酸浸溶滤膜后,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悬浮状铁中亚铁的含量;用盐酸羟胺还原,以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悬浮铁中的全铁;将滤膜滴加过氧化氢浸润,使氢氧化亚铁中的亚铁被氧化,然后用浓酸将滤膜浸溶,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可测出四氧化三铁中亚铁的含量。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可计算出悬浮状铁的组成。
4 试剂
4.1 本方法 所用试剂见“GB/T14427”和“DL/T502.26”。
5 仪器
5.1 分光光度计 见“GB/T14427”和“DL/T502.26”。
5.2 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平均孔径0.45µm
5.3 滤膜过滤器:可用不锈钢,有机玻璃或塑料制成,直径约为50mm,装有0.45µm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
6 分析步骤
6.1 将二张微孔滤膜分别紧固于二个滤膜过滤器中,通过橡皮管接到三通管上,再将三通管接到取样管上,调节水样以约500mL/min的流速通过两个微孔滤膜过滤器。
水样的通过量视水中含铁量而定,一般需15L~20L,记录水样体积为V1。
注1: 由于电厂运行的具体情况和各种水质的悬浮状铁含量不同,通过微孔滤膜的取样量应有较大差别。
机组启动时凝结水等含铁量可高达几百微克每升,甚至超过1mg/L,而且绝大部分为悬浮状铁,取这样的水样1L
比正常运行条件下60L凝结水所含悬浮状铁还多。
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取样量。
1
DL/T 502.27—2006
2 6.2 将滤膜分别保存在含有50mg/L~100mg/L 联氨溶液(用氨水调节pH>9)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好,送往实验室测定。
6.3 将一号滤膜置于300mL 锥形瓶中,加入约2g 固体无水碳酸钠,然后加入30mL 浓盐酸(优级纯),在锥形瓶上盖上一个100mL 烧杯后,立即放在沙浴上煮沸15 min -20min。
自沙浴上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g~2g 固体无水碳酸钠,再盖上100mL 烧杯,冷却至室温。
将溶液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不溶滤膜任其留在锥形瓶中),锥形瓶及滤膜用水清洗2次-3次,洗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4 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6.3)吸取一定体积的试样(体积为V 2),放入125mL锥形瓶或相同容积的烧杯中,按“GB/T14427”规定的方法测定全铁含量(结果为a µg/L)。
6.5 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6.3)吸取与6.4相同体积的试样至50mL 容量瓶中,
用试剂水稀释至约30mL,滴加氨水调节溶液pH 为(2.5-3.0),按“DL/T502.26”的方法测定悬浮状铁中亚铁的含量(结果为b µg/L)。
6.6 将2号滤膜滴加过氧化氢浸润,置于室温下静置1h(可放在滴有过氧化氢的培养皿中静置)后取出,用6.3的方法浸溶处理,按DL/T502.26的方法测定四氧化三铁中亚铁的含量(结果为c µg/L)。
7 结果的表述
7.1 悬浮状铁中的全铁(A) 含量(µg/L)按式(1)计算: 2
1215100010050V V a V V a A =××××= (1) 式中:
a ——由6.4得出的结果,µg/L;
V 1——通过滤膜过滤器水样的体积,L;
V 2——从100 mL容量瓶吸取溶液的体积,mL。
7.2 悬浮状铁中亚铁(B)的含量(µg/L) 按式(2)计算: 2
1215100010050V V b V V b B =××××= (2) 式中:
b ——由测定方法6.5测得结果,µg/L 。
其他符号意义同(1)式
7.3 氧化后悬浮状铁中亚铁(C)含量(µg/L) 按式(3)计算:
2
1215100010050V V c V V c C =××××= (3) 式中:
c ——由测定方法6.6测得结果,µg/L 。
其他符号意义同(1)式
7.4 计算以氢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形式存在的铁占悬浮状铁的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7.4.1 以氢氧化亚铁形式存在的铁的百分数按式(4)计算: 100)(2×−=A
C B OH Fe (4) 7.4.2 以三氧化二铁形式存在的铁的百分数按式(5)计算: 100)2(32×+−=
A
C B A O Fe (5)
DL/T 502.27—2006
3 7.4.3 以四氧化三铁形式存在的铁的百分数按式(6)计算:
100343×=A
C O Fe (6)
8 .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
a) 注明引用本标准;
b) 受检水样的完整标识:包括水样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取样人、厂名等; c) 水样中悬浮状铁含量,µg/L ;
d) 分析人员和分析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