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驱动桥设计机械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装载机后驱动桥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班级:装载机后驱动桥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 0701 班学生姓名:1111指导教师:张晓俊学讲师1号:070000472011 年 4 月 8 日1.课题名称:装载机驱动桥后桥设计2.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研究现状:为了提高装载机的作业生产率,自 90 年代以来,各生产厂商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经过不懈地努力,相继研制出许多超强功能的系统。
现列举如下:1)行驶平稳性控制系统——在动臂举升油缸液压回路中增加一个蓄能器,以衰减工作装置在机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少装载机的颠簸。
2)附着力控制系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自动将所需的制动力施加到车轮上,并将扭矩传给与之紧密相连的车轮,便于装载机直线行驶及转向。
3)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根据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4)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当装载机处于非作业工况时,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减少燃料消耗及发动机噪音。
5)关键信息显示/管理系统——采用网络通讯技术,在办公室的控制中心实时监控装载机的作业状态,据此向司机提供基于文字提示的精确的故障诊断2信息。
6)转向变速集成控制系统——取消传统的方向盘和变速杆,将转向与变速操纵装置集成为一个操纵手柄,并采用简单的触发式方向控制开发和选挡用的分装式加速按钮。
利用肘节的自然动作左右扳动操纵杆,实现转向;利用大拇指选择按钮,实现前进与后退、加速与减速行驶。
7)销轴润滑系统——能为工作装置上的所有销轴提供为期 200h 的润滑服务,并使销轴的润滑作业易于完成。
8)舒适驱动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司机的舒适性,帮助长时间进行作业的司机减轻劳累,保持作业效率。
9)负载感应变速系统——根据负载状态,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扭矩,实现高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
10)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可能潜在的故障隐患。
压路机论文:压路机概念设计

压路机论文:压路机概念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几个概念设计草图的方案,简单讲述了压路机的概念设计。
关键词压路机;概念;设计;创新;思维1压路机概念设计草图方案草图方案1:豪华版压路机这是本人绘制的第一张草图。
在最初设计这款压路机的时候,我的想法是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在造型和内饰以及功能上都做了较大改进,这是一款有着轿车感觉可以当轿车使用,有着跑车造型却可以做压路机的产品。
前面的顶棚可以放下来,顶部和后部均装有射像头,保证司机可以全方位的清晰了解整车的工况和车辆周围的情况。
在非工作场地可以将前盖放下,前面的橡胶轮胎可以提升到地面以上,完全当轿车一样行驶,快速实现压路机的转场。
当然,豪华的内饰和先进的控制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这款压路机标配遥控器,在工况恶劣不宜人工驾驶时,工作者可以用手柄将其控制自如。
草图方案1草图方案2:休闲版的压路机这款压路机较前款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同为概念车,都是对未来压路机设计的一种表达形式。
同样的功能、相似的设计理念以及很多材质都是相同的。
这款压路机简单看草绘图的话,或许你会以为这是款玩具车。
它在设计上以圆为设计主体,圆形的驾驶室、圆形的车轮、圆形的车灯以及与车体相结合处的弧线有力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组成了这款休闲版的压路机。
当然这款压路机整机结构紧凑,采用低重心设计,整车稳定性好。
顶部和左右两侧的车门均采用透明材质,通体明亮、视野开阔,驾驶员的从座位上很容易看到钢轮边缘,提高了作业的准确度,并适于坡道压实。
草图方案3:自由版压路机这款压路机设计思想来源于“乌龟”,乌龟笨笨的躯体、笨拙的步伐,但却有与兔子赛跑的决心与胆识,最后凭借其不泄的毅力战胜了兔子。
这款压路机从设计上来说不像前两款看着那么灵活,但旨在说明其内在意义,希望它能带给人们一种毅力坚强、坚持不懈的理念。
这款压路机整体采用流线型,大弧度的驾驶室,半圆的车窗以及凹进的车轮与圆形钢轮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整体造型力争给人一种塌实、稳重的感觉。
压路机驱动桥设计机械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YZ16 压路机驱动桥设计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工程机械年级:2010级姓名:刘龙江指导教师:冯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3 年 6 月16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YZ16 压路机驱动桥设计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运用已学的知识,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信息以及查阅图书馆的书籍,搜集数据设计出一种压路机,并能满足相应的工况要求,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并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这门可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后驱动桥的建模,其中包括了差速器、轮边减速器、桥壳及半轴的建模。
建模完成后对一些关键部位进行强度的校核,以及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选择,对于复杂的零部件进行solidworks静态强度分析,如果未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对结构进行优化,知道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摘要振动压路机是一种高效的压实机械,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施工中。
对国内外压实机械发展史的研究,把握压实技术和压实机械的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
我国压路机,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型号不全、重型和超重型压路机生产数量和品种仍然较少、专用压实设备缺乏、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自动控制方面仍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了YZ16振动压路机驱动后桥设计,在外观上实行了一定的创新,为朋友们视觉提供了一定的放松,更主要的是对一些零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其进行的应力分析,看其是否能够满足其工作需要,也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压路机,驱动桥,solidworks目录摘要 (3)1.概述 (3)2.差速器设计 (3)2.1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3)2.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 (5)2.2.1差速器参数的确定 (5)2.2.2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7)2.2.3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7)3 .驱动半轴的设计 (8)3.1半轴的结构形式分析 (8)3.2半轴的结构设计 (9)3.3半轴的材料与热处理 (9)3.4全浮式半轴的强度计算 (9)4.轮边减速器 (20)4.1齿圈式行星机构中齿轮齿数的选择 (10)4.2行星齿轮传动的配齿计算 (21)4.2.1传动比的要求——传动比条件 (21)4.2.2保证中心轮、内齿轮和行星架轴线重合——同心条件 (22)4.2.3 保证多个行星轮均布装入两个中心轮的齿间——装配条件 (12)4.2.4保证相邻两行星轮的齿顶不相碰——邻接条件 (22)4.3行星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和啮合参数计算 (13)4.3.1行星齿轮参数的确定 (15)4.4行星齿轮传动强度计算及校核 (17)4.4.1行星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及校核 (18)4.4.2接触疲劳应力校核 (18)5.驱动桥壳设计 (19)5.1铸造整体式桥壳的结构 (19)5.2桥壳铸件结构设计原则 (20)5.3桥壳的SOLIDWORKS分析 (20)5. 3. 1 创建桥壳有限元模型 (21)5. 3. 2驱动桥垂直载荷模拟 (23)7.主要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30)7.1主传动中螺栓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1.概述振动压路机的出现,改写了压实机械的历史:不仅替代了过去靠单一增加主机的重量,来增加压实力的做法。
驱动桥论文

摘要汽车后桥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基本的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再将转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所要求的差速功能:同时,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承载车身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
其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可靠性。
在论述汽车驱动桥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提练出了在驱动桥设计中应掌握的满足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通过性、降噪技术的应用及零件的标准化、部件的通用化、产品的系列化等三大关键技术;阐述了汽车驱动桥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经济、适用、舒适、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比较,确定了重型卡车驱动桥结构形式、布置方法、主减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桥壳及半轴的结构型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设计出适用于装置大马力发动机重型货车的单级驱动桥产品,确保设计的重型卡车驱动桥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关键字:载重汽车、驱动桥、单级减速桥、弧齿锥齿轮ABSTRACTDrive axl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automobile. The function is to increase the torque from drive shaft or from transmission directly, and thendistribute it to left and right wheels which have the differential ability automobileneeded when driving. And the drive axle has to support the vertical force,longitudinal force, horizontal force and their moments between road and frameor body. Its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will affect the security, economic,comfortability and reliability.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we can design the single driving axle devices that apply to the heavy truck with high-powered engine, and make sure the driveaxle we design of heavy truck economic, practical, safe and reliable. On talkingabout the running principal of driving axle ,the three key techno ledge aboutvehicle traveling on the ride and through, and noise reduction technologyapplications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arts, components of the universal,Products such as the serialization that we should master to meet, it describes andha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viecle drive axle.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economy, application, comfortability, safety and reliability , the heavy truck drive axlestructure, layout ways, and the final drive assembly, differential assembly, thebridge case and axle structure can be determined; and the strength checking ofbrake parts, as well as major components improves overall design of the drivingaxle.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we can design the single drive axle devices that apply to the heavy truck with high-powered engine, and make sure the driveaxle we design of heavy truck economic, practical, safe and reliable.Key words: heavy truck 、drive axle 、single reduction final drive 、the spiral bevel gea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第2章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 (2)第3章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 (3)3.1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4)3.1.1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选择 (4)3.1.2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选择 (6)3.1.3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 (8)3.2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与计算载荷的确定 (11)3.2.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11)3.2.2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12)3.3主减速器锥齿轮强度的计算 (13)3.3.2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 (15)3.4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 (17)3.5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1)第4章差速器总成的设计 (23)4.1差速器结构形式选择 (23)4.2 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25)4.3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28)第5章半轴的设计 (29)5.1半轴的形式选择 (29)5.2 半轴的结构设计和校核、材料选择 (31)5.2.1 半轴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31)第6章驱动桥壳设计 (33)6.1桥壳的结构型式选择 (33)6.2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4)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汽车驱动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论文--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

Z L50装载机驱动桥的结构设计前言本课题是对Z L50装载机驱动桥的结构设计。
故本说明书将以“驱动桥设计”内容对驱动桥及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与设计计算作一一介绍。
本设计是作者的毕业设计,其中包含了四年来学过的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对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为毕业后的工作热身。
本设计根据多本资料的设计方法和数据进行,也适当运用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本设计说明书共七部分:总体方案论证,主减速器设计,差速器设计,半轴设计,轮边减速器设计,轴承、花键、螺栓设计与校核及其他设计与校核。
由驱动桥的结构组成、功用、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讲起,详细地分析了驱动桥总成的结构型式及布置方,全面介绍了驱动桥车轮的传动装置和桥壳的各种结构型式与设计计算方法。
设计思路是,选定总体方案之后,按照动力的传递方向和传递顺序设计各个总成及各个零件,根据相似性设计,参照同种机型设计。
每一部分的设计都采用偏安全的设计方法,且每一部分设计之后都有相应的校核,不合格者回馈设计,确保每一部分满足最危险工况。
本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工程机械专业206级学生毕业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连晋毅等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设计经验不足,且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其中可能会有不少缺点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11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直属系):机电工程学院时间:2010年3月16日说明:一式两份,一份装订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一份交学院(直属系)。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总体方案论证 (1)1.1非断开式驱动桥 (2)1.2断开式驱动桥 (2)1.3多桥驱动的布置 (2)第二章主减速器设计 (4)2.1结构型式 (4)2.2支承方案 (6)2.3主减速器锥齿轮设计 (6)第三章差速器设计 (18)3.1差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 (18)3.2差速器齿轮几何参数 (20)3.3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20)第四章半轴设计 (22)4.1半轴的型式 (22)4.2计算载荷的计算 (23)4.3半轴杆部直径的计算 (24)第五章轮边减速器设计 (25)5.1轮边减速器传动方案 (25)5.2行星排的配齿计算 (26)5.3初步计算齿轮的主要参数 (27)5.4啮合参数的计算 (28)5.5几何尺寸计算 (30)5.6装配条件验算 (30)5.7强度验算 (31)第六章花键、轴承、螺栓 (33)6.1花键的选择与校核 (33)6.2主要轴承的校核 (36)6.3主要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42)参考文献 (45)设计总结 (46)附录1 (47)附录2 (55)Z L50轮式装载机驱动桥设计摘要本次设计内容为Z L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大致上分为主传动的设计,差速器的设计,半轴的设计,最终传动的设计四大部分。
驱动桥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驱动桥设计摘要现代工程车辆技术追求高效节能、高舒适性和高安全性等目标。
前一项目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当代全球性热门话题,后两项目标是车辆朝着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转向系统的高性能化是指其能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况和驾驶员的要求实行多目标控制,以获得良好的转向轻便性、较好的路感和较快的响应性。
汽车转向系统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的关键部分。
在追求高效节能\高舒适性和高安全性的今天,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以其节能、环保、更佳的操纵特性和转向路感,成为动力转向技术研究的焦点。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介绍了EHPS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参考现有车型的结构数据的基础上,设计计算转向系的主要参数,确定转向器的结构参数和动力转向部分结构参数,在分析其助力特性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助力特性曲线,并通过MATLAB作出助力特性图,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车速和转向盘转动角速度的控制策略,根据EHPS系统的特点,通过AMESim和Simulink建立整个系统的模型。
通过联合仿真可以得出EHPS系统比HPS系统能提供更好的助力特性和转向路感。
关键词:EHPS;助力特性;结构设计;AMESim与Simulink建模ABSTRACTHigh effective energy saving,high comfort performance and high security are thegoals of contemporary.The first goal closely concerns with environment protecting,is also the popular topic around the world.The last two goals are the important subjects must be researched and solved in making automobile high performance.To make the steering system high performance is that the system can carry out mufti-goals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vehicle states and drive requirements to acquire the steering handiness,better road feeling,better anti-interfering performance and faster response.The motor turing system is the essential part which affects the automobile operation stability,the travel security and the driving comfortablet.Nowadays we pursue highly effective energy conservation,the high comforrtableness and high secure.The electrically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EHPS) taking as one kind of new automobile power steering system,it takes the power steer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the focal point by its energy conservation,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better handling characteristic and changes the road feeling.According to consult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EHPS, bases the further study of EHPS on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date of a certain type of the light lorry, calculates the main parameters of steering system and power steering and devises the hydraulic circuit of EHPS.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EHPS, this paper designs a reasonable EHPS power curve, including plotting the curve with the technique of MATLAB.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teady steering and emergency steering, it advances the control strategy plan based on speed, steering wheel angle velocity, the steering wheel torque.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HPS, this paper proposed AMESIM and SIMULINK joint simulation of the entire EHPS system. Accord to the result we can know that EHPS can offer more secure handle, more saving energy and way feeling.Key words:EHPS;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tructure design; AMESim and Simulink Modeling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言1.1课题的研究目的1.2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2.1EHPS 结构及工作原理1.2.2EHPS 的特点1.2.3EHPS 现状与发展趋势1.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4论文的主要组织结构第二章EHPS 系统方案设计2.1 轻型载货汽车整体参数选择2.2 EHPS 系统方案的选择计算2.2.1 转向系主要参数的确定2.2.2 转向器结构设计计算2.2.3 动力转向结构方案的确定2.2.4 动力缸的计算2.2.5 电动泵的选择2.3 EHPS 系统液压回路的设计2.3.1 传统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原理2.3.2 EHPS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2.3.3 技术经济性分析2.4 本章小结第三章EHPS 系统助力特性分析3.1 转向轻便性和转向路感3.2 EHPS 助力特性曲线设计3.2.1 EHPS与HPS助力特性比较3.2.2 理想助力特性分析3.2.3 助力特性曲线设计3.3 本章小结第四章EHPS 系统控制策略分析4.1 电机转速曲线的设计4.2 控制算法4.3 本章小结第五章EHPS 系统建模5.1 EHPS系统AMESim与Simulink联合建模简介5.2 EHPS系统液压部分的建模5.2.1 液压泵动力学模型5.2.2 转阀动力学模型5.3 EHPS系统机械部分的建模5.3.1 转向盘和扭杆AMESim模型5.3.2 齿轮齿条转向器和轮胎AMESim模型5.3.3 电机的AMESim模型5.4 EHPS系统控制部分的建模5.5 EHPS系统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5.5.1 联合仿真设置5.5.2 联合仿真实现5.5.3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5.6 本章小结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展望6.1 全文总结6.2 工作展望1绪言1.1课题的研究目的转向系统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的关键系统之一,在转向系统的设计中,存在着转向轻便性和转向灵敏性之间的矛盾。
毕业设计:驱动桥设计

目录1 前言 (1)1.1 本课题的来源、基本前提条件和技术要求 (1)1.2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设计总体思路 (1)1.3 预期的成果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现状的介绍 (3)3 总体方案论证 (4)4 具体设计说明 (7)4.1 主减速器的设计 (7)4.1.1 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 (7)4.1.2 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装方法 (9)4.1.3 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装方法 (10)4.1.4 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10)4.2 差速器的设计 (13)4.2.1差速器的结构型式 (13)4.2.2差速器的基本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15)4.3 半轴的设计 (16)4.3.1半轴的结构型式 (16)4.3.2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16)4.4驱动桥壳结构选择 (19)5 结论 (21)参考文献 (22)1 前言本课题是进行低速载货汽车后驱动桥的设计。
设计出小型低速载货汽车后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及桥壳等部件,协调设计车辆的全局。
1.1 本课题的来源、基本前提条件和技术要求a.本课题的来源:轻型载货汽车在汽车生产中占有大的比重。
驱动桥在整车中十分重要,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驱动桥,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
b.要完成本课题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在主要参数确定的情况下,设计选用驱动桥的各个部件,选出最佳的方案。
c.技术要求:设计出的驱动桥符合国家各项轻型货车的标准[1],运行稳定可靠,成本降低,适合本国路面的行驶状况和国情。
1.2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设计总体思路a. 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设计出适合本课题的驱动桥。
汽车传动系的总任务是传递发动机的动力,使之适应于汽车行驶的需要。
在一般汽车的机械式传动中,有了变速器还不能完全解决发动机特性与汽车行驶要求间的矛盾和结构布置上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发动机在汽车上的纵向安置的,为使其转矩能传给左、右驱动车轮,必须由驱动桥的主减速器来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同时还得由驱动桥的差速器来解决左、右驱动车轮间的转矩分配问题和差速要求。
驱动桥毕业设计正文

摘要驱动桥作为传动系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尤其对于越野车,车辆的动力性、通过性、安全性更为重要。
该设计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山地和高原以及平原地带进行行驶、救援及勘探等。
因此,该设计论述了高机动越野运输车0.5t驱动桥的结构设计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和轮边减速器。
根据设计参数选择驱动桥的结构形式,然后根据类似驱动桥结构确定出总体设计方案。
最后,对主减速器的主、从动锥齿轮、差速器齿轮、轮边减速器及全浮式半轴和驱动桥壳进行强度校核;对支承半轴进行寿命校核。
该轮边减速器可通过更换齿轮的的方式来改变传动比,从而较好地适应山地要求。
在提供较大传动比的同时,又能增大离地间隙,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并配合轮边减速器的使用。
最后确定方案,设计出一个高效、可靠的驱动桥。
关键词:越野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ABSTRACTDrive axle transmission system a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specially for off-road vehicles, the vehicle's power, by nature, safety is more important.This design research purpose is to make it in the hills and plains of the plateau and driving, rescue and exploration.Therefore, this design discusses high-mobility off-road vehicle structure design of 0.3 t driving axle process which include main reducer, differential and wheel edges reducer.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drive axle design parameters selection, then according to similar forms of driving axle structure determine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Finally, the main reducer Lord, driven bevel gear, differential gears, wheel edges reducer and complete floating half axle and driving axle shell check intensity; Life for supporting half shaft dynamicrigidity.This wheel edges of gear reducer can by changing the way to change gear ratios, thus better meet the mountain requirements.In provide larger ratio, and meanwhile increases ground clearance is achieved, making cars through sex, and the use of speed reducer with wheel edges.The final determination scheme, design a mor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driving axle.Key Words:suvs;axles;main reducer;wheel edges reduc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引言 (1)1.1设计题目的来源和意义 (1)1.2高机动越野车的发展及车结构的特点 (2)2 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 (3)3 主减速器的方案论证 (4)3.1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4)3.1.1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选择 (4)3.1.2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选择 (6)3.1.3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 (8)3.2 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与计算载荷的确定 (10)3.2.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10)3.2.2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10)3.3主减速器锥齿轮强度的计算 (12)3.3.1单位齿长上的圆周力 (12)3.3.2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 (13)3.3.3轮齿的接触强度计算 (14)3.4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 (15)3.4.1锥齿轮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计算 (15)3.4.2锥齿轮轴承的载荷计算与轴承强度校核 (15)3.4.3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18)4 差速器总成的设计 (19)4.1差速器结构形式选择 (19)4.2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20)4.3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22)5 半轴的设计 (23)5.1半轴的形式选择 (23)5.2半轴的结构设计和校核、材料选择 (24)5.2.1 半轴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24)5.2.2 半轴的材料选择 (25)6 驱动桥壳选择 (25)7 轮边减速器的设计 (26)7.1 中心距的初步确定 (27)7.2 齿轮模数的初步确定 (27)7.3 确定齿轮中心距 (27)7.4 尺宽 (27)7.5 齿轮模数的确定 (28)7.6 确定齿轮几何尺寸 (28)7.7 选择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29)7.8 计算齿轮的接触强度 (29)8 轴的结构设计 (30)8.1估算轴的直径: (30)8.2轴的强度校核 (30)8.3轴承的选择 (31)8.4减速器壳体 (32)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1引言1.1设计题目的来源和意义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这是我国的地形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YZ16 压路机驱动桥设计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工程机械年级:2010级姓名:刘龙江指导教师:冯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3 年 6 月16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YZ16 压路机驱动桥设计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运用已学的知识,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信息以及查阅图书馆的书籍,搜集数据设计出一种压路机,并能满足相应的工况要求,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并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这门可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后驱动桥的建模,其中包括了差速器、轮边减速器、桥壳及半轴的建模。
建模完成后对一些关键部位进行强度的校核,以及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选择,对于复杂的零部件进行solidworks静态强度分析,如果未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对结构进行优化,知道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摘要振动压路机是一种高效的压实机械,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施工中。
对国内外压实机械发展史的研究,把握压实技术和压实机械的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
我国压路机,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型号不全、重型和超重型压路机生产数量和品种仍然较少、专用压实设备缺乏、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自动控制方面仍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了YZ16振动压路机驱动后桥设计,在外观上实行了一定的创新,为朋友们视觉提供了一定的放松,更主要的是对一些零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其进行的应力分析,看其是否能够满足其工作需要,也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压路机,驱动桥,solidworks目录摘要 (3)1.概述 (3)2.差速器设计 (3)2.1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3)2.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 (5)2.2.1差速器参数的确定 (5)2.2.2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7)2.2.3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7)3 .驱动半轴的设计 (8)3.1半轴的结构形式分析 (8)3.2半轴的结构设计 (9)3.3半轴的材料与热处理 (9)3.4全浮式半轴的强度计算 (9)4.轮边减速器 (20)4.1齿圈式行星机构中齿轮齿数的选择 (10)4.2行星齿轮传动的配齿计算 (21)4.2.1传动比的要求——传动比条件 (21)4.2.2保证中心轮、内齿轮和行星架轴线重合——同心条件 (22)4.2.3 保证多个行星轮均布装入两个中心轮的齿间——装配条件 (12)4.2.4保证相邻两行星轮的齿顶不相碰——邻接条件 (22)4.3行星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和啮合参数计算 (13)4.3.1行星齿轮参数的确定 (15)4.4行星齿轮传动强度计算及校核 (17)4.4.1行星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及校核 (18)4.4.2接触疲劳应力校核 (18)5.驱动桥壳设计 (19)5.1铸造整体式桥壳的结构 (19)5.2桥壳铸件结构设计原则 (20)5.3桥壳的SOLIDWORKS分析 (20)5. 3. 1 创建桥壳有限元模型 (21)5. 3. 2驱动桥垂直载荷模拟 (23)7.主要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30)7.1主传动中螺栓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1.概述振动压路机的出现,改写了压实机械的历史:不仅替代了过去靠单一增加主机的重量,来增加压实力的做法。
而且在压实理论上也有新发展,目前被人们接受有四大理论:1.内摩擦减少学说;2.共振学说;3.反复载荷学说;4.交变剪应变学说。
新理论的产生必然带来产品的革命。
因此,引起了各国制造商的关注,对振动压路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最初,振动压路机只用于压实非粘性材料,随着技术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振动压路机已广泛地用于粘性材料、沥青路面和混凝土的压实工作。
60年代后,随着振动压实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涌现了各种形式的振动压实机械,液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振动压实机械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品种繁多的压实机械家族。
根据压实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传动形式、操作方法和用途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习惯上把压实机械分为压路机和夯实机两大类。
1、压路机:按压实原理,压路机可分为静作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组合式压路机。
静作用压路机又可分为光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可分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自行式振动压路机、两钢轮串联式振动压路机和拖式振动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按振动机构分又可分为:圆周振动;扭转振动即振荡;智能振动,其中包括:垂直振动、斜向振动和水平振动;复式振动即扭转振动和轴向振动的叠加:混沌振动压路机即主频附近的宽频激振。
2、夯实机:夯实机有蛙式打夯机、振动平板夯、振动冲击夯和爆炸夯四种。
振动平板夯又可分前行和可逆行振动平板夯两种。
振动冲击夯又分为电动和内燃振动冲击夯两种。
2.差速器设计差速器用来在两输出轴间分配转矩,并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的角速度转动。
差速器有多种形式,在此设计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2.1 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在目前轮式装载机结构上,锥齿轮差速器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等优点仍被广泛采用。
锥齿轮差速器由差速器左右壳,两个半轴齿轮,四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垫片及行星齿轮垫片等组成。
图3.1 差速器的建模图3.2 普通的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1,12-轴承;2-螺母;3,14-锁止垫片;4-差速器左壳;5,13-螺栓;6-半轴齿轮垫片;7-半轴齿轮;8-行星齿轮轴;9-行星齿轮;10-行星齿轮垫片;11-差速器右壳2.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由于在差速器壳装着主减速器从动齿轮,所以在确定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尺寸时,应考虑差速器的安装。
差速器的轮廓尺寸也受到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轴承支承座及主动齿轮导向轴承座的限制。
2.2.1差速器参数的确定1.行星齿轮数目的选择本次设计采用4个行星齿轮。
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B R 的确定球面半径B R 可按如下的经验公式确定:3计M K φφ=mm(3-1)式中:φ——球面半径,mm;φK ——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系数,1.1-1.3;计M ——计算转矩,差速器承受的最大扭矩(公斤.毫米),按最大输入扭矩计算 根据上式3计M K φφ==61.40-72.57 mm 初选67=φ mm()299.0~98.00φ⋅=A (3-2)式中:0A ——节锥距,mm.()299.0~98.00φ⋅=A =()185.33~85.32204.6799.0~98.0=⋅ mm 初选0A =33mm3.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选择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确定后,差速器齿轮的大小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因齿形参数的选择应使小齿轮齿数尽量小,以得到较大的模数,而使齿轮有较高的强度,但一般不小于10,半轴齿轮齿数多采用16~22,行星齿轮齿数多采用10~12半轴齿轮与行星齿。
左右两半轴齿轮的齿数L z 2,R z 2之和必须能被行星齿轮的数目所整除,以便行星齿轮能均匀地分布于半轴齿轮的轴线周围,且为偶数,否则,差速器将无法安装,即应满足的安装条件为:I n z z R L =+22 (3-3)式中:L z 2,R z 2——左右半轴齿轮的齿数,对于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来说,L z 2=R z 2n ——行星齿轮数目;I ——任意整数。
在此1z =10,2z =16 满足以上要求。
4.差速器圆锥齿轮模数及半轴齿轮节圆直径的初步确定首先初步求出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节锥角1δ,2δ122arctan z z =δ=1610arctan = 58 ,2190δδ-=按下式(3-6)对半轴齿轮节圆半径进行初步确定32计M K d d ⋅=(3-4)式中:2d ——半轴节圆半径,mm ;d K ——半轴齿轮直径系数,对于4差速器有4个行星齿轮的车辆,05.1~9.0=d K ; 计M ——计算转矩,差速器承受的最大扭矩,按最大输入扭矩计算()61.58~24.5017395005.19.0332=⨯=⋅=计M K d d mm在此初选6.572=d mm 初步确定差速器模数6.322==z d m ,将模数标准化后得5.3=m按下式修正圆锥齿轮的大端端面模数m ,节锥距和球面半径。
m=1sin 210δz A =220sin 2δz A (3-5)式中:1δ——行星齿轮分锥角;2δ——半轴齿轮分锥角;1z ——行星齿轮齿数;2z ——半轴齿轮齿数。
修正后017.330=A mm,5.3=m ,04.67=φ mm 。
行星齿轮分度圆直径:35105.311=⨯==mz d mm半轴齿轮分度圆直径:56165.322=⨯==mz d mm5.压力角α目前,装载机差速器的齿轮大都采用22.5°的压力角,齿高系数为0.8。
最小齿数可减少到10,并且在行星齿轮齿顶不变尖的条件下,还可以由切向修正加大半轴齿轮的齿厚,从而使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趋于等强度。
2.2.2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差速器齿轮的尺寸受结构限制,而且承受的载荷较大,由于行星齿轮在差速器的工作中经常只起等臂推力杆的作用,只有当转弯或左右轮行驶不同的路程时,或一侧车轮打滑而滑转时,差速器齿轮才能有啮合传动的相对运动。
因此对于差速器齿轮主要应进行弯曲强度校核,而对于疲劳寿命则不予考虑。
轮齿弯曲强度w σ为J m bz K K K K M v s w 2m03102半差⨯=σMPa(3-6)式中:差M ——差速器一个行星齿轮传给一个半轴齿轮的转矩(N.m )行计差i M M 6.0⨯=式中:计M ——计算扭矩;行i ——差速器行星齿轮数目,行i =4;半z ——半轴齿轮齿数;m ——齿轮模数;v K ——质量系数,对于装载机驱动桥齿轮,当齿轮接触良好,周节及径向跳动精度高时,可取1.0;s K ——尺寸系数,当6.1≥m 时,609.04.254==mK sm K ——载荷分配系数,m K 取1.0;J ——计算装载机差速器齿轮弯曲应力用的综合系数,由图3.3可查得J =0.215根据上式Jm bz K K K K M v s w 2m03102半差⨯=σ=515.685215.05.316006.111609.011925.26010223=⨯⨯⨯⨯⨯⨯⨯⨯⨯MPa 〈980 MPa所以,差速器齿轮满足弯曲强度要求。
2.2.3差速器齿轮的材料差速器齿轮与主传动器齿轮一样,基本上都是用渗碳合金钢制造。
目前用于制造差速器锥齿轮的材料为20CrMnTi 、20CrMoTi 、20CrMnMo 和20CrMo 等,由于差速器齿轮轮齿要求的精度较低,所以精锻差速器齿轮工艺被广泛应用。
3 .驱动半轴的设计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功用是将转矩由差速器的半轴齿轮传给驱动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