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参考)

合集下载

工作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物理因素:如噪声、震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高压、高海拔等。

2. 化学因素:如毒物、化学品、重金属、有机气体、农药、化肥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对人体的危害。

4. 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心理不适应、紧张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5. 作业环境因素:如尘土、气味、光线、空气污染等对人体的危害。

6. 工作方式因素:如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时间工作、高强度工作、疲劳等。

7. 人际关系因素:如职场欺凌、人际冲突、工作压力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

常见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常见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高温
噪声
矽尘
石墨尘
铝尘
锰烟、锰尘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氟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重铬酸盐
沥青
硫酸
氟化氰
钢压延加工业
高温
噪声
石墨尘
电离辐射
一氧化碳
沥青
硫酸
盐酸酸雾
氧化锌

偏二甲基肼
稀有金属冶炼业
高温
噪声
电离辐射
炭黑尘
石棉尘
铅烟


砷化合物
氯气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硫化碳
氟及其化合物
煤油
盐酸
盐酸酸雾
氟化氢
氧化锌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热裂解物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
氯乙烯
氯丙烯
苯胺
硝基苯
硝基甲苯
二硝基苯
二硝基甲苯
甲醇
乙醇

甲醛
硫酸二甲脂
对苯二酚
硫酸
盐酸
氟化氢
氯甲醚
二异氰酸甲苯酯
塑料制品业
高温
噪声
电离辐射
铅化合物
氟及其化合物
氰化氢
丙烯腈
有机锡
苯、甲苯
正己烷
二氯乙烷
氯乙烯
三氯甲烷
聚氯乙烯
盐酸
盐酸酸雾
氧化锌
二异氰酸甲苯酯
化学肥料制造
二氧化硫
光气

一氧化碳
二硫化碳
硫化氢
氟及其化合物
氰化物
丙烯腈
甲苯、二甲苯
汽油
一甲胺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
三氯乙烯
氯丙烯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一览表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一览表

电子 木质制品
元器件手工焊锡、搪锡
铅及其化合物
接触有机溶剂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 三氯乙烯、正已烷
调频测试
电磁辐射
锯、刨、铣、钻、 打磨、 修边、封边
木尘(其他粉尘) 噪声
抽排风、防毒口罩 抽排风、活性炭口罩
防辐射服 口罩、除尘装置 耳塞、减噪隔音
在铅接触行业工作的人们因铅在体内聚集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中 毒。职业性铅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吸入粉尘后,可能引起对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长期吸入可致慢 性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
影响工人的听觉器官,耳聋。
胶合、涂料
甲醛
活性炭口罩、护目镜 工人接触可引起眼、鼻、咽喉等刺激症状,可致癌。
制鞋、胶粘 (使用胶水行业)
塑胶玩具
印刷 纸箱
油漆、喷漆 粘合 装配
清洗机械(白电油) 彩印(油墨)
矽尘
造型机、喷砂机、落砂机等 机械
噪声、振动

预防措施
身体伤害
抽排风、防尘口罩、护目镜 尘肺。
耳塞
影响工人的听觉器官,耳聋。
改革工艺设备和方法,以达 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能引起末梢循环、末神经和骨关节肌肉运动
到减振的目的
系统的障碍,严重时可患局部振动病。
熔炼
高温
降温
中暑晕倒或受伤,甚至致死
电焊作业
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 氩弧焊、碳弧气刨、气焊、
灯管烧氢、灌注、热加工
一氧化碳
抽排风、活性炭口罩 一氧化碳中毒
烧结
高温
降温
中暑晕倒或受伤,甚至致死
注塑
注塑
噪声(机械噪声)
耳塞、减噪隔音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常见行业指机械制造业、焊接作业、电镀业、塑料业、制鞋业、印染业、造纸业、家具业、水泥业、电池业等,这些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这些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工业声场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金属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粉尘。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为铸造。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也可逸散粉尘。

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分主要是氧化铁,其他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

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

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汽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

锻工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

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

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
(I)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化学有毒物质,如铅、汞、镒、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

(2)物理因素。

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3)生物因素。

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和职业因素引起的各种疾病,常见的职业病主要包括尘肺病、噪声聋、化学中毒、放射病、振动性疾病等。

不同行业所面临的职业病危害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对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的介绍。

一、冶金行业1. 尘肺病冶金行业中的尘肺病主要是由金属局部尘埃或金属气溶胶所引起,对工人呼吸道和肺部造成刺激和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加强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等;定期做体检,以发现患病早期。

2. 中毒冶金行业中的中毒主要来自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有害气体。

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加强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等;注意工作操作规范,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3. 职业性肿瘤冶金行业工作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金属尘、砷、铬、镉等可引起职业性肿瘤。

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面罩、防尘服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二、建筑行业1. 高空坠落建筑行业中高空坠落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防护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个人防护设备;工人要接受安全培训,掌握高空作业安全规范。

2. 噪声聋建筑行业中的噪声聋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噪音。

防护措施包括:隔音或降噪处理设备;工人使用符合标准的防护耳罩;严格控制噪声超标的作业。

3. 吸入有害物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一些材料如涂料、胶水等含有有害物质,易引起中毒。

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防护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三、化工行业1. 化学中毒化工行业中存在各种有毒气体、有害物质,易引起中毒。

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爆炸和火灾化工行业中易发生爆炸和火灾,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使用防火材料和安全设施;工人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在工作环境中,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员工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及早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帮助雇主和员工识别潜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1. 物理因素:噪音,高噪音环境可能损害听力,引起耳鸣等问题。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震颤综合症等问题。

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辐射对皮肤和眼睛有害。

2. 化学因素:有害化学品,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呼吸系统有害。

尘埃,如粉尘、石棉等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3. 生物因素: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

寄生虫,如螨虫、寄生虫可能引起皮肤病、过敏等问题。

4. 心理因素:长时间的高压工作环境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工作强度过大、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身心疲惫。

5. 其他因素:高温、低温环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特殊工作环境可能对员工的身体造成危害。

识别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保障员工健康的第一步。

雇主应该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危害因素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员工健康监护等,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员工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通过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参考)
一、采矿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制造业职业危害因素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四、建筑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职业危害因素
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要根据研究、服务和勘查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