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一)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风格,一般在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写景诗中体现。

如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的诗。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恰当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三)华丽绚烂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各种修辞。

如李商隐的诗。

(四)简洁明快其特点是明白通畅,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注:元稹,字微之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

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相同的是都语言明白通畅,一语破的。

(五)委婉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①《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②垓下歌(gāi xià gē) 秦末汉初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③《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④《出塞》王之涣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⑥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豪放(奔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一、语言风格1.平淡(平实质朴、朴实无华、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其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2.清新(清新自然、明快、清幽淡雅)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月光和音响的变化。

3.典雅、含蓄(含蓄隽永、委婉)含蓄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典雅: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如《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形象生动即运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言对所写对象进行描摹或刻画。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古诗词中语言及其风格鉴赏

古诗词中语言及其风格鉴赏
“溢”准确生动地描写秋天傍晚凉气渐侵的 感觉。
试练:
题三闾大夫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 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 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屈子深重的哀愁;“怨” 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 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 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 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馋见谪的 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 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
江阴浮远堂 宋·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本诗作者为南宋人,可据此联想当时背景。 然后进一步抓取诗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愁”“苦”,综合考虑: “愁”应为作者登 高远眺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最苦无山遮望 眼”实为对“愁”的进一步解释:因无山遮隔, 致使中原沦陷之地,尽收眼底,触目心酸,产 生“愁苦”之感。从而表达国耻不报、国土不 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十个字中写出四种颜色:碧、白、青、红, 极力渲染眼前景色之绚丽,用来反衬后两句的 思乡之情。色彩越灿烂,景物越动人,则反衬 越强烈。
试练: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就 显得格外醒目。(景物的单调) 直:没有一丝风,时间仿佛凝滞。 长: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只见那横贯其间的黄河。(视 觉印象) “长”“直”“圆”,似乎几何图形展现在天地间,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大气浩瀚又沉寂苍凉,诗人把自 己的孤寂情绪巧妙融化在对广阔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高考高中语文诗歌语言风格及表现手法知识点梳理

高考高中语文诗歌语言风格及表现手法知识点梳理

古诗词语言风格知识点梳理【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古诗语言风格 语体 诙谐幽默

古诗语言风格 语体 诙谐幽默

古诗语言风格、语体、诙谐幽默古诗作为汉语文化的瑰宝,其语言风格、语体与诙谐幽默的表现备受人们青睐。

下面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古诗中的语言风格、语体和诙谐幽默。

一、古诗的语言风格1.1 对仗工整古诗的语言风格首先体现在对仗工整上。

古诗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其语言表达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配。

如杜甫的《登高》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无穷碧”与“别样红”、以及“别是一般滋味在”,都能够体现出古诗对仗工整的语言风格。

1.2 简约精练古诗的语言风格还表现为简约精练。

古诗以短小精悍见称,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典型的古诗风格,简洁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1.3 比喻意蕴古诗的语言风格在比喻意蕴方面也尤为突出。

古诗常常使用抒情比兴的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够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得以体现。

如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句,就通过对山静与人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荒凉的感慨。

二、古诗的语体2.1 韵律优美古诗以其优美的韵律见称。

古诗常常以五言或七言为体裁,其韵律优美,字字叮咛,行行流畅,读来耐人寻味。

如杜甫的《登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来如钟鼓悦耳,韵律感十分强烈。

2.2 对仗成趣古诗的语体还表现在对仗成趣上。

古诗中的对仗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艺术境界。

它通过对音节的巧妙搭配,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意境优美,产生一种意象美感。

如“绿肥红瘦”、“东风吹马耳,红尘客残阳”,都体现了古诗对仗成趣的语体特点。

2.3 神秘唯美古诗的语体还表现为神秘唯美。

古诗的语言优美空灵,具有一种神秘唯美的韵味。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体现了古诗的神秘唯美之处。

三、古诗的诙谐幽默3.1 故事趣味古诗中的诙谐幽默主要通过故事趣味的方式表现出来。

古诗中的许多诙谐幽默之处往往蕴含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寓意深刻,十分耐人寻味。

07 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全国通用)

07 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类别。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鉴赏分析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

教学过程鉴赏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作者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作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

常见、常考的诗歌的语言风格类别类型释义示例平实质朴语言力求平淡,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或用口语,情真意切;或朴素自然,宛如民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这首诗中的这20个字平淡质朴诙谐幽默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

语言俏丽活泼,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用乡间生动的口语方言写威武的仪仗队,极具幽默感清新明丽具有此种语言风格的诗歌常为写景诗,诗中景物优美,色彩明丽。

作者多用比喻或拟人的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诗歌中的这两句用语新颖别致,给人清新自然之感法;景物描写或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诗歌表达作者怡然喜悦的感情飘逸绚丽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缤纷的色彩,描写景象绮丽,这是绚丽飘逸之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充满了飘逸绚丽之美含蓄隽永这种风格的诗歌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个人的情感;或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中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昨夜雨疏风骤。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点拨关键
(1)赏析五角度 ①观题材:如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 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等。 ②找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 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 ③品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 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
活动一 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
(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
诗句
语言风格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E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A.沉郁顿挫 B.悲壮慷慨 C.清新自然 D.委婉含蓄 E.平淡质朴 F.华美绚丽 G.婉约缠绵 H.雄奇豪放 I.明快简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 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主要刻画 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 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 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但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鉴赏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刘禹锡出身于庶 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是有所了解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 使他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 了解。他对农民的疾苦是比较关心的。在任地方官期间,每遇灾害他 便上书请求救济和蠲免。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 《插田歌》就是其中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6
(六)沉郁顿挫 特点是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语 势有停顿、转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理课件
7
(七)幽默讽刺 特点在诗中多用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整理课件
3
(三)委婉含蓄 特点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倾述,言在此而 意在彼,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整理课件
4
(四)绚丽飘逸 特点富丽的辞藻,绚丽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各种 修辞。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整理课件
1
常见的语言风格举例
(一)清新自然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多用口语, 读起来平白如话。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整理课件
2
(二)质朴明快 特点选用恰当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
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理课件
5
(五)豪迈雄奇 特点多用气势磅礴,节奏奔放的语言塑造豪迈博大 的形象,营造气势恢宏的意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整理课件
8
课堂练习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请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整理课件
9
答案:
步骤一(叙):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 口语化。
步骤二(析):“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 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 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 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三(评):这首诗非常自然地表现了 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理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10
练习 2请赏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整理课件
11
答案
步骤一(叙)此诗语言含蓄深沉。
步骤二(析)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 的朱雀桥边肆意生长和斜阳残照曾经繁华 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的描写, 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 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 了咏史诗的特点。
步骤三(评)抒发了诗人对人世沧桑、兴 衰无常的深沉感叹。
整理课件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