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PPT

合集下载

大熊猫ppt优秀课件

大熊猫ppt优秀课件
课文详解
我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课文详解
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
课文详解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有时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大熊猫
也称“熊猫”“猫熊”“大猫熊”。哺乳动物。体型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约0.65米,尾很短。毛密而具有光泽,眼睛四周、耳朵、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的,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高山有竹丛的树林中,喜欢吃竹类植物,也吃小动物。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字词乐园
字词乐园
ěr

会写字,注意怎样书写
字词乐园
liǎng

会写字,注意怎样书写
字词乐园
zhuǎ

会写字,注意怎样书写
字词乐园


会写字,注意怎样书写
字词乐园
多音字组词并造句

zhuǎ
zhǎo
( )
( )
爪子
爪牙
这些都是狗官的爪牙,那个正在啃鸡爪子的家伙是他的管家。
心灵感悟
大熊猫真可爱,使我不由得心生爱意。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动物,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谢谢观看
课文详解
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你看,它所着竹叶,吃得多香啊!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熊猫的可爱,从而使我们树立起爱护动物的意识。
概括主题

2024版《大熊猫》PPT精选推荐

2024版《大熊猫》PPT精选推荐

《大熊猫》PPT精选推荐•大熊猫基本概述•大熊猫生态环境分析•大熊猫饲养管理与繁育技术目录•大熊猫疾病防治与健康监测•大熊猫科普教育推广活动•大熊猫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01大熊猫基本概述分布范围与栖息地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一带,以及甘肃南部的部分地区。

栖息地特征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常年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适宜环境大熊猫适宜生活在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80%以上的环境中。

外形特征及行为习性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行为习性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进化历程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的历史源远流长。

大熊猫的进化展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从始熊进化到现代的大熊猫,展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物种分类大熊猫属于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

遗传特性大熊猫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其基因组中含有一些与竹子消化和适应低氧环境相关的基因。

物种分类与进化历程保护现状及意义保护现状01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

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仍面临诸多威胁。

保护意义02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保护大熊猫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展望03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02大熊猫生态环境分析大熊猫主要依赖竹子为食,竹林的分布范围、种类和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大熊猫的生存。

竹林分布与质量地形地貌气候因素大熊猫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多样性和连通性。

国宝大熊猫PPT课件

国宝大熊猫PPT课件

如何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与参与度
01 增强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让公众了解大熊猫的珍稀性 和保护的重要性。
03 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 动大熊猫保护工作,提升全球保护意识。
举办大熊猫保护主题的活动,如志愿者行动、 生态保护项目等,鼓励公众参与。
02 组织参与活动
06
PPT设计与展示技 巧
如何设计吸引眼球的封面与布局
明确主题
封面设计应与“国宝大熊猫”主题紧密相关,展示 大熊猫的特色和魅力。
简洁明了
布局要简洁,避免信息过多,确保观众一眼就能抓 住要点。
配色与排版
选择鲜明的色彩和恰当的排版方式,突出大熊猫的 形象,吸引观众眼球。
创意元素
可以加入与大熊猫相关的创意元素,如可爱的插图 或动画,增加趣味性。
合作保护项目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共同开展大熊猫保护项目,推动大熊猫 保护事业的发展。
大熊猫放归自然与监测
放归自然计划
介绍大熊猫放归自然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情况,包 括放归地点的选择、放归时机的把握等。
监测与评估
阐述对放归后大熊猫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包括追 踪监测、生存状况评估等,确保放归效果。
保护成效
力。
如何设置动画效果与转场,提升观众体验
合理设计动画效果
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如淡入淡出、移动等,增加 视觉吸引力。
选择恰当转场方式
选择适合的转场方式,如平滑过渡、页面缩放等, 使内容切换自然流畅。
注意动画节奏与频率
控制动画节奏和频率,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单调, 确保观众体验舒适。
谢谢
汇报人:XXX
严格管理
加强保护区的巡逻和管理,防止 非法狩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2024《大熊猫》PPT课件

2024《大熊猫》PPT课件

01背景02目的介绍大熊猫的生态、保护和研究现状,提高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课件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生活习性、保护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课件背景与目的大熊猫简介物种概述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是一种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分布范围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山区,其中四川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

生活习性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每天约需进食12-38公斤的竹子,同时也会吃些青草、蔬菜、水果和小量的昆虫、鱼、鸟蛋等。

它们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

课件内容与结构内容课件将涵盖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保护与研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结构课件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组织:封面页、目录页、引言、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保护与研究、结论与展望、致谢页。

其中,每个部分都将包含多个子标题和详细内容。

01体型大熊猫体型肥硕,头圆尾短,身体丰满。

02毛色大熊猫的毛色以白色为主,但四肢和耳朵呈黑色,眼睛周围有明显的黑色眼圈。

03爪子大熊猫的前爪有五个指头,后爪有四个指头,爪子尖锐且能伸缩。

形态特征03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每天约需进食12-38公斤的竹子,同时也会吃些青草、蔬菜、水果和小量的昆虫、鱼、鸟蛋等。

食性大熊猫大多数时间都是独自活动,喜欢栖息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

活动习性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睡眠习惯生活习性妊娠期与产仔数大熊猫的妊娠期大约为83-200天,平均每胎产1-2仔。

繁殖方式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繁殖方式为胎生。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多在秋季进行交配。

幼仔成长刚出生的熊猫幼仔非常小,只有成人拇指般大小,没有视力,全身粉红色。

一个月后开始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三个月后开始学走路和吃竹子。

繁殖与生长栖息地分布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份的高山竹林中。

认识大熊猫(2024版ppt)

认识大熊猫(2024版ppt)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甘肃及陕 西的山区,其中约70%的野生大 熊猫分布在四川。
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体型肥硕似熊,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黑眼圈特别明显。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每天约一半时间在进食, 剩下时间多数在睡觉。
生态地位及保护意义
06
大熊猫保护现状与 未来展望
国内外保护现状概述
国内保护现状
中国作为大熊猫的故乡,已经建立了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覆盖了大部分的大熊猫栖息地。同时,通过人工繁 育技术,成功繁育了多只大熊猫,并实现了野外放归。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通过租借、合作研究等方式,共同推进大熊猫保护事业。目前,全球共 有1000多只大熊猫,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哺乳
刚出生的幼仔非常小,体重只有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左右。在出生后的 几周内,幼仔完全依赖母亲的乳汁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幼仔会逐渐 睁开眼睛,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
育幼过程
在成长过程中,母亲会耐心地教导幼仔如何觅食、爬树等生存技能。同 时,动物园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会对幼仔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照顾,确 保其健康成长。
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完成
01
揭示了大熊猫基因组的特点和演化历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
重要基础。
遗传多样性研究
02
通过对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地理种
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和基因交流情况。
功能基因研究
03
鉴定了一批与大熊猫特殊食性、生理特征相关的功能基因,如
竹子消化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等。
行为学研究成果
生态地位
大熊猫是森林保护旗舰物种,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大熊猫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大熊猫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栖息地的特点
2024/1/29
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栖 息地逐渐减少和破碎化
4
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01
形态特征
体型肥硕,头圆尾短,毛色黑 白相间
2024/1/29
02
食性
以竹子为主食,辅以少量青草 、蔬菜、水果等
03
生活习性
独居,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和栖 息场所,善于爬树和游泳
5
保护现状与意义
01
6
02
大熊猫生活习性
2024/1/29
7
食性特点
03
主食竹子
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每天约需进食1238公斤的竹子,占其食物总量的99%。
偶尔食肉
饮水需求
虽然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但它们仍然属 于食肉目动物,偶尔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 和鸟类。
大熊猫每天需要饮用大量的清水,以保持 身体的水分平衡。
2024/1/29
8
活动规律
01
02
03
昼夜节律
大熊猫是典型的昼伏夜出 动物,白天多在树上或竹 林中休息,夜晚则出来觅 食和活动。
2024/1/29
活动范围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相对固 定,一般栖息在海拔 2000-3500米的竹林中。
爬树行为
大熊猫善于爬树,常常在 树上嬉戏、休息或躲避敌 害。
9
繁殖与生长
2024/1/29
大熊猫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大熊猫概述 • 大熊猫生活习性 • 大熊猫生态环境 • 大熊猫保护策略与措施 • 大熊猫文化与社会价值 • 大熊猫未来展望与挑战
2
01
大熊猫概述

大熊猫PPT教学课件

大熊猫PPT教学课件

互动体验
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游客可以近距离 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甚至有机会参与喂 养、清理等活动,与大熊猫进行亲密互动。
文化象征
大熊猫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纪念品和宣传材料中 ,传播着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03
大熊猫保护历程及成果
国内外保护政策与措施
01
02
03
加强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划定生态红线
将大熊猫栖息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限制开发活动,确 保大熊猫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恢复生态系统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措施,逐步恢复和改善大熊 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建立生态走廊
构建连接不同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走廊,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基因 交流和迁徙。
大熊猫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景点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野生动物园等成为热门旅 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旅游产品
大熊猫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琳琅满目, 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
旅游活动
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科普教育等, 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弘扬大熊猫文化,传承生态文明
文化传承
国际合作
建立国际大熊猫保护联盟 ,加强跨国界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和保护大熊猫 。
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大熊猫保护相 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非 法狩猎、贩卖大熊猫等违 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 多渠道开展大熊猫保护宣 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 护意识和参与度。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划定
生态习性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竹林 中,无固定巢穴,边走边吃,喜独居 ,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中国国宝熊猫》课件

《中国国宝熊猫》课件
熊猫的文化意义:大熊猫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和平、友爱、和谐的象征。同时,大 熊猫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 进行调整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对熊猫保护工作的展望
未来保护目标:实现 熊猫种群数量的稳步 增长,提高熊猫栖息 地的保护质量
熊猫的文化产品
熊猫主题电影:如《熊猫历险记》、《功夫熊猫》等 熊猫主题书籍:如《大熊猫传奇》、《熊猫回家》等 熊猫主题音乐:如《熊猫之歌》、《熊猫的摇篮曲》等 熊猫主题艺术品:如熊猫雕塑、熊猫画作等
Part Seven
总结与展望
对熊猫的认识与理解
熊猫的形态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黑白皮毛,黑眼圈等特征。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自然交配:在野外自然环境下进行交配 繁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采集精液进行人工 授精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保护 政策、加强宣传教育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繁育成果:成功繁殖出多只大熊猫,提 高了种群数量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人工辅助交配: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进 行交配繁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胚胎移植: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亲 体内,实现繁殖 熊猫的保护与繁育
熊猫的保护与繁育
繁育技术:自然交配、人工辅助交配、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未来展望:继续加强保护和繁育工作, 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20张)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 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 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 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 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 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 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 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 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 猫?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 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共有7个县; 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 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只不到,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40002,种群增 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 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 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 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1.2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 头部较圆。根据2000-2001年开展的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秦岭大熊猫的数量(不含1.5岁以下的幼体) 有273只。在秦岭山区,除黑白色大熊猫外,还发现过棕色、白色大熊猫。

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上看到它 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 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这个动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只不过是 一种奇异的熊罢了。但是,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 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 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 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 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 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 叫成了“大熊猫”。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 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 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 据了解, 戴维神甫在1870年将大熊猫皮送回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的同时,还将在宝兴境内 收集到的金丝猴(当地人叫“长尾巴猴”或叫“长尾子”戴维取名“仰鼻猴”, 爱德华兹主任定名“金丝猴”)、绿尾虹雉(贝母鸡)、小熊猫(山猫蹲)以及 “植物活化石”珙桐(山梨子)等也带到了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陈列,博物馆主 任米勒·爱德华兹都一一做了命名。台湾又叫做猫熊。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 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 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 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豺:主要袭击少年大 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 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Leabharlann 1862~1874年,法国传教士戴维一共在中国住了12年,其间仅短期返回法国一次。他除了将 大量植物标本寄回法国,并且引进了许多植物新种到法国和欧洲各国外,还在中国发现了58 个鸟类新种,100多个昆虫新种和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 熊猫、金丝猴和麋鹿。 1867年戴维第二次来华后,听说四川西部一带动物种类很多,而 且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担任穆坪东河邓 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已到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传教两年多。3 月11日这天下午,戴维和几个人来到邓池沟源头采集到几种生物标本,正高兴地返回天主教 堂,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让他们到家中去用茶点。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 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 “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李家的猎人告诉戴维,他很快就会看见这种 动物的活体。戴维异常激动,他估量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品种”,这次发现 将填补世界动物的一个空白。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 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杀 死了。” 1869年5月4日,猎手们终于给戴维带来了喜讯:捕到一只“竹熊”和6只“长 尾巴猴”。经过戴维的认真思考,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给“长尾巴猴”取名“仰 鼻猴”。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 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他一会儿称体重,一会量身段,对这只“黑白熊”进行着当地 人从未看到过的科学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 带回法国。可是,要把这个宝贝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宝兴)带到大西洋彼岸 的法兰西帝国,在当时交通条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远渡重洋,谈何容 易。结果,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 就已经奄奄一息了,戴维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 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戴维神甫怎么也没想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 生了。



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从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 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其中包括美国 罗斯福 总统的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兄弟两先是到戴 维发现大熊猫宝兴县,一无所获,然后又进入大凉山。在越西县他们开枪打死了一头大熊猫,作成了标本带回美国。以后又有德国、 英国等国的探险家猎获大熊猫,从中国猎人手中收购的就更多了。一时间不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了大熊猫的标本。但他们始 终没能捕获到一只活的大熊猫。 在戴维神甫发现大熊猫的67年之后,捕获活大熊猫的梦想终于被一位顽强的美国女人实现了。 1936年,35岁的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新婚,丈夫威廉·哈克利斯是一个狂热的探险家,结婚后两周就奔赴中国寻找 大熊猫。然而威廉还未到达大熊猫产区便病死在上海。露丝当初要求和丈夫同行,被丈夫认为是累赘而遭到拒绝,现在她决心完成 丈夫的遗志,在丈夫去世的两个月的1936年4月启程前往中国。露丝的探险队仅有两个人——她和25岁的美籍贯华人杨昆廷。杨的 哥哥曾经参加过罗斯福的儿子的中国探险队。他们从上海乘坐小木船逆水而上到达成都,然后进入汶川,在深山老林里寻觅大熊猫 的踪迹,设置猎捕的陷阱。11月9日,当他们来到一片大雪覆盖的竹林时(专家考证为汶川县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 似婴儿啼哭的声音。当杨廷昆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递到已经冻得麻木的露丝怀里时,她简直难以相信,这就是西方 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体!露丝以为这只不到3磅的小家伙是雌性(后来证明是雄性),便用杨廷昆妻子的名字给 她取名“苏琳”。幸运的露丝知道她得到的东西是何等的宝贵,带着苏琳迅速返回成都,随即乘飞机到上海。但在出境时遇到了麻 烦。 尽管西方人已寻求大熊猫半个多世纪,并且知道它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但直到那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 为零。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政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露丝的麻烦并不在于她捕获了大熊猫,而是进入中国内 地的手续不全,因此不能离境。最后她采取行贿的办法登上了到美国的轮船,她把苏琳装在一个大柳条筐里,在海关登记表上写上 “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便混出了海关。 露丝带着苏琳还在太平洋上航行,越洋电报早已把消息传遍了美国。轮船在旧金山 码头靠岸时,正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惊喜万分的美国人在码头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们为珍贵的客人安排了最豪华的套房, 召开隆重的欢迎晚会。苏琳被送到许多大城市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曾经为寻找大熊猫到过中国的罗斯福的儿子西奥多见 到苏琳时,十分动情地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作我枪下的纪念品,我宁愿用我的儿子来代替。”经过激烈的竞争,芝加哥布鲁 克菲尔德动物园得到了苏琳。人们象潮水似的涌向这里,最多的一天达4万人,超过了该动物园的最高记录。苏琳的一举一动都成 为报纸的新闻,商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制大熊猫形象的产品,时髦女郎身着大熊猫图案的泳装招摇过市,甚至一种鸡尾酒也以大熊猫 为名。露丝和苏琳的故事成为畅销书,并搬上了银幕。 路西和苏琳 不幸的是苏琳只活了一年,被做成标本永久陈列。苏琳的出现,使大熊猫从博物馆走进大众,她不仅珍稀,而且尤其可爱,一时间 成为了全世界的动物明星。各西方大国竟相到中国捕捉大熊猫,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成都的教 会学校华西大学在其中“帮了大忙”。在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有“熊猫王”之称的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 年之间,就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 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然在报道明的生活。明1944年底去世,泰晤士报 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2月,英国人又通过外交途径,组织了 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到汶川进行大搜捕,终于捕获到一只大熊猫送到英国。像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以后, 在中国的地位迅速攀升。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也许正因为如此,大熊猫才得以幸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