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拌种防治芝麻主要病害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芝麻枯萎病菌毒素成分分析及其对芝麻幼苗的毒性

芝麻枯萎病菌毒素成分分析及其对芝麻幼苗的毒性

芝麻枯萎病菌毒素成分分析及其对芝麻幼苗的毒性朱强宾;张海洋;段迎辉;常淑娴;魏利斌;李春;苗红梅【摘要】芝麻枯萎病(sesame Fusarium wilt,SFW)是由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sesami (Zap.),FOS]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着我国芝麻生产.为确定FOS是否产生毒素以及毒素成分,利用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等技术分离并分析了FOS菌株培养滤液的主要组成物质.研究发现FOS能够产生4种特异物质,分别为镰刀菌酸(5-丁基吡啶甲酸,FA),及C10H13NO4(FA+ O2)、C10H13NO3 (FA+ O)和C10H11 NO2 (FA-H2)3种镰刀菌酸类似物.在Richard培养基上强致病力和弱致病力FOS菌株均可获得毒素,不同致病力的菌株所产生4种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存在差异.芝麻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证明含有上述特异物质的FOS培养滤液能够对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随着FOS毒素浓度的增大,芝麻幼苗受毒害程度增大.但在含相同FA浓度的FOS培养滤液处理下,不同芝麻品种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无显著差异.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OS致病机理及芝麻-FOS互作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6(042)004【总页数】8页(P27-33,42)【关键词】芝麻枯萎病;毒素;镰刀菌酸;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作者】朱强宾;张海洋;段迎辉;常淑娴;魏利斌;李春;苗红梅【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53芝麻(Sesamum indicum Linn.,2n=26)属胡麻科胡麻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优质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油料作物。

泌阳县芝麻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泌阳县芝麻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发 现病株 立 即拔 除 。 同时开展 药剂防治 。 药剂 防治 以发 病初期 喷药保 护和 治疗 为主 ,从苗期 开始 每 亩用 3 % 广 枯灵 l O O m l 、
5 0 %多菌 灵 l O O g 或9 8 % 恶 霉灵 1 0 g加水 3 0 k g 喷雾 , 间隔 1 0 d 连喷 3  ̄ 4次防治芝 麻枯萎 病 、 芝麻立 枯病 。其他 病害主 要在 7


高温 暴雨后 易发该 病 , 俗称“ 蒸死” 。 6 . 芝麻 叶枯 病 : 一 种常 发 病 害 , 主要 为 害叶 片 , 病 斑呈 紫 褐色 角斑或 近圆形 斑 , 最后 发展 的多 角形至 不正形 大斑 , 有 不 明显轮 纹 , 边缘色 深。病斑 上生 黑色霉 状物 , 严 重时病 叶枯 死 脱落 。 同时也为 害叶柄 和蒴果 , 形成 红褐色斑 块 , 略 凹陷 。 高湿 易引发 该病 。
2 0 1 3 年第7 期( 下 半月)
科饼 ◎技 术推 广
泌阳县芝麻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程 志 忠
( )
[ 摘 要】 泌 阳县是 传统 的芝麻 种植 区 ,病 害对 芝麻 生产 影响很 大。轻 者可减 产 2 0 %,严 重者 可减产 8 0 ~ 9 0 %,甚 至造 成芝 麻 毁 灭 性 的 损 失 。 为 了 稳 定 芝 麻 面 积 ,增 加 芝 麻 产 量 、 实施 芝 麻 病 害 综 合 防 治 技 术 十 分 必 要 。 [ 关键 词】 泌 阳县 芝麻 病 害 防 治技 术 [ 中图分 类号】 ¥ 5 6 5 . 3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0 7 - 0 1 3 7 — 0 1

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李梦姣;王振军;刘红彦【摘要】[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此外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枯萎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6【总页数】2页(P5010-5011)【关键词】杀菌剂;尖孢镰刀菌;芝麻枯萎病;室内毒力测定【作者】李梦姣;王振军;刘红彦【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2芝麻属胡麻科胡麻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优质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优势农产品[1-2]。

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病害,一般发病率5%~10%,严重时达到30%以上,是芝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3-4]。

病菌多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根部往往半边根系变成褐色,进而进入导管,沿导管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使茎部变为红褐色,叶片萎缩变黄,从而致使全株发病枯死[4]。

病原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致使枯萎病发病率连年增加[5]。

为了筛选出防治该病的高效药剂,笔者研究了多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进行室内毒力试验。

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菌株。

芝麻尖孢镰刀菌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提供。

1.1.2 供试药剂。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250 g/L嘧菌酯悬浮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 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德国巴斯夫;400 g/L氟硅唑乳油,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

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总结

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总结

花生是项城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蛴螬等地下害虫、根腐病是花生上的主要病虫害,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60%以上,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及根腐病等病害的预防是困扰广大花生种植户的难题。

为筛选出防治花生地下害虫、预防花生根腐病的新型药剂,笔者在项城市秣陵镇一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验证了用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进行花生拌种对蛴螬、金针虫、根腐病、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使用剂量,并评价出苗情况及安全性。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试验对象:蛴螬(以蛴螬为主调查)、金针虫、地老虎、蝼蛄。

病害:花生根腐病(以根腐病为主调查)、白绢病。

试验作物:花生。

品种:远杂9847。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于2020年6~9月进行。

试验设在秣陵镇白沟行政村一种植大户刘长建花生田内,试验地土壤为两合土,肥力中等,pH 7.0。

栽培条件均匀一致,供试田块常年蛴螬为害较重,面积6亩。

播种密度一致,平均密度为1.28万穴/亩。

1.3试验药剂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由河北威远生化提供;对照为45%烯肟·苯·噻虫悬浮种衣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南通)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4试验设计和方法1.4.1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附表),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220m 2。

1.4.2施药方法按规定用量准确吸取药剂,加少量水,充分摇匀,再将种子装入塑料袋中,边倒边摇拌,直至拌匀,晾干。

1.4.3施药时间和次数施药时间为2020年6月13日,上午包衣,下午播种。

作者简介:韩景红(1975-),女,推广研究员,从事植物病虫害测报防治及新农械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电话:137****4816;E-mail:****************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总结韩景红(项城市农业农村局河南项城466200)摘要:为验证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脂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预防花生根腐病等病害的效果及用药量,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项城市秣陵镇一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

芝麻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芝麻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芝麻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芝麻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和调味品,但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常见的芝麻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芝麻叶斑病
芝麻叶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表现为芝麻叶片上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点,叶片逐渐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高抗品种、保持田间通风、避免过度密植、及时清除病叶和死枝、使用有效的杀菌剂。

2.芝麻蚜虫
芝麻蚜虫是芝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在芝麻叶片和嫩枝上吸食汁液,导致芝麻叶片变黄萎缩,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巡视和喷洒有效的杀虫剂。

3.芝麻蓟马
芝麻蓟马是一种微小的昆虫,它们会在芝麻花上产卵,导致花朵变形或脱落,影
响芝麻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清除过期芝麻残留物、喷洒有效的杀虫剂。

4.芝麻霜霉病
芝麻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它会在芝麻花期和结实期时发生,表现为花蕾和果实表面有灰色绒毛状物,导致花和果实的变形和萎缩。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保持田间通风、控制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和死枝、使用有效的杀菌剂。

总之,芝麻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施策,包括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使用有效的农药和合理施肥等措施。

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肖鸿勇;王丽红;阴长发;黄建华;陈洪凡;兰波;杨迎青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24(40)8
【摘要】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菌和发病症状;从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时间和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的流行规律;从选用抗病
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轮作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
子处理、土壤消毒、杀菌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测定和农药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

认为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应在以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合理轮
作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
措施的综合防控模式,既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总页数】7页(P119-125)
【作者】肖鸿勇;王丽红;阴长发;黄建华;陈洪凡;兰波;杨迎青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省广丰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653
【相关文献】
1.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2.红壤旱地黑芝麻茎点枯病药剂防效研究
3.芝麻茎点枯病及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4.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5.芝麻对茎点枯病及枯萎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种杀菌剂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9种杀菌剂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茵的抑 制作 用 室 内毒 力测定结果表 明 :氟硅唑和 苯醚 甲环唑 对芝麻 茎点枯 病菌 的抑制 效果最好 ,其 E c 5 。 值分别 为0 . 0 6 2 2 m g / L 、0 . 1 0 7 9 m g / L ;啶酰茵胺、吡唑醚 茵酯和 甲基硫 茵灵也有较好 的防治效果 。为药剂混 配和 防治芝 麻 茎 点枯 病提 供 药 剂 筛选 的理 论 依 据 。 关键词 :杀菌剂 ;芝麻 茎点枯 病茵;室内毒 力测定
6 . 5 g,加热至琼胶完全融化 ,加 蒸馏水补足至 1 0 0 0 ml ,
森锰 锌 的 抑制 效果 一 般 ,E C 卯值 分别 为 1 9 . 1 1 6 0吼 抑制效果最差 。

1 5 . 7 o 7 7 I r / I J ,烯酰吗啉的 E 值已经达到 5 8 9 . 5 8 3 8 mg / L,
3 讨论
芝 麻 茎 点枯 是 一种 顽 固性病 害 ,菌 核 在土 壤 中可存 活 2年 ,病 原 菌致病 力 强 ,寄 生范 围广 ,菌 源存 在广泛 , 是 一 种 较 难治 理 的 病 害 ” ,对 该 病 的最 主 要防 治 措 施仍
严 重时可 达 8 0 %。可 为害根 部 、茎 部和 蒴果 ,一 般 自根 部 或 茎基部 开始发病 ,向茎上部蔓 延 ,迅 速 围绕 茎部形成 褐 色 桶装斑块 ,病斑 边缘 与健全组 织没 明显界 限 ,病斑 中部
银 灰色 ,有 光泽 ,其上生 出许 多黑色小 粒 。病 害造成减 产 1 0 % ~1 5 %,甚至 绝收 ,同时造 成芝 麻 品质下 降、含油 量
制所需质量浓度 的含药 培养 基。 ( 3 ) 测定 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测定 9 种 杀菌剂 对芝 麻茎 点枯 病菌 菌丝生长 的抑制 作用 。将 芝麻茎点枯 病

芝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芝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化学防治
使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 500倍液进行喷雾。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枯叶,减少斜纹 夜蛾的栖息场所。
芝麻烟青虫
生物防治
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或使用赤眼蜂、绒茧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 行喷雾。
甲基托布津
1 2
作用
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多种作 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稀释后 喷雾。
3
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吸入和直接接触 皮肤。
多菌灵
作用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的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害有防治效果 。
使用方法
每亩用50%乳油100-200毫升,兑水稀释后喷雾。
注意事项
辛硫磷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应在阴凉处保存和使用。同时需避免 吸入和直接接触皮肤。
敌敌畏
作用
敌敌畏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每亩用80%乳油50-100毫升,兑水稀释后喷雾。
注意事项
敌敌畏对人体和哺乳动物有毒,使用时需远离人群和牲畜。同时需避免吸入和直接接触皮 肤。
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稀释后喷雾。
注意事项
多菌灵对鱼类有毒,使用时需远离水源。同时需注意保护手部和面部 皮肤。
百菌清
作用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有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每亩用75%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稀释后喷雾。
注意事项
百菌清对鱼类有毒,使用时需远离水源。同时需避免吸入和直接接 触皮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8期研究简报
杀菌剂拌种防治芝麻主要病害试验研究
李伟峰
杨光宇
王瑞霞
(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周口466001)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15-3-42)
摘要:研究几种拌种杀菌剂在芝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12.5%特普唑按种子量0.1%拌种造成芝麻不出苗;70%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量0.1%拌种,NEB 根施微肥1袋/667m 2和
25g/L 适乐时每100kg 种子用150ml 兑适量水稀释拌种后,均
使芝麻田间出苗率降低,但能提高保苗率并对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适乐时效果最佳,保苗效果达87%,还能提高芝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单株蒴数、蒴粒数及千粒重,产量水平为906.3kg/hm 2,较对照增产4.05%,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杀菌剂;拌种;芝麻田;病害;防效
由重茬引起的芝麻土传病害(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是芝麻上常见且难防的两种病害[1],且芝麻子粒较小,出土容易但保苗困难已经成为芝麻大田生产中的棘手问题,以前也有不少专家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2],但探讨方向大都是针对单一病害,而对芝麻的保苗效果及产量水平论述较少。

因此,在探讨病害的基础上对田间保苗效果及对芝麻产量水平的影响加以讨论,筛选出对芝麻土传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地解决芝麻重茬问题,从而为芝麻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与药剂
芝麻品种为豫芝10号,由河
南省农科院提供;70%甲基托布津(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NEB 根施微肥(美国根茂制造北京恩益碧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特普唑(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适乐时(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5个处理,4
次重复,10行区,小区长6m ,宽4m ,小区面积24m 2,实收中间6行计产,计产面积为14.4m 2,芝麻成熟后连续取30株室内考种,产量计入原小区,小区之间间隔
0.5m ,试验田四周设有保护行。

1.3
试验处理
A :70%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量0.1%拌
种;B :NEB 根施微肥1袋/667m 2;C :12.5%特普唑按种子量0.1%拌种;D :25g/L 适乐时,每100kg 种子用
150ml 兑适量水稀释拌种;E :空白对照。

1.4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黄泛区农科所,当地年
降水量为670~820mm ,年日照时数2100~2400h ,≥
10℃的年积温4500~5000℃。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油菜,
地势平坦,供试土壤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

整地无底肥,初花期667m 2追施尿素15kg 。

播前采集0~25cm 土样分析,土壤含N 81.2mg/kg ,P
14.98mg /kg ,有机质1.02%。

1.5
试验方法
6月5日拌种并于室内晾干。

粉剂采
用干拌:在无拌种器的情况下,可用塑料袋代替。

将药剂/种子按比例称好倒入袋中,扎紧口袋,上下左右来回摆动50次即可。

使用此方法时,注意塑料袋不宜过大,装种量不超过袋长的2/3,以便于操作和保证拌种质量;湿拌:主要是用乳剂农药拌种,拌种时先按比例将农药、水、种子量称好,把农药倒入水中稀释均匀,把种子倒入拌种容器内,然后将农药稀释液倒入拌种容
器内,边倒边翻动,充分拌匀,盖上塑料布堆闷24h 后,晾干即可播种。

试验密度为1.0万株/667m 2,芝麻成熟后连续取
30株室内考种,产量计入原小区,管理同一般大田。


验结果用DPS 方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拌种杀菌剂对芝麻出苗率、保苗及防病效果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种子处理C 即12.5%特普唑(按
种子量0.1%拌种)严重影响出苗,出苗数仅为对照的
1.62%,可能此浓度的特普唑药剂拌种对种子造成严
重伤害或其他明显不利影响因素所致,在此不纳入统
因型、表现型,群体结构、群体生理、田间小气候甚至土
壤微生态等因素。

在增产机理和具体技术问题上还需要做大量研究和试验。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任何品种的简单混合都可以增产,具体的品种组合必须依据其原理并通过试验之后才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妮妮,王彦丰.大豆不同品种间种混种技术.作物栽培,2006,10~11.[2]张合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冬油菜免耕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09.12:24
(收稿日期:2010-06-15)
㊣㊣㊣㊣㊣㊣㊣㊣㊣㊣㊣㊣㊣㊣㊣㊣㊣㊣㊣㊣㊣㊣㊣㊣㊣㊣㊣㊣㊣㊣㊣㊣㊣㊣㊣㊣㊣㊣㊣㊣㊣㊣㊣㊣㊣㊣㊣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