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合集下载

建筑变形缝国标要求

建筑变形缝国标要求

建筑变形缝国标要求咱来说说建筑变形缝的国标要求哈。

一、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 伸缩缝。

这伸缩缝呢,就像是给建筑留个活动空间。

要是建筑太长了,热胀冷缩的时候可不得把自己挤坏或者拉坏呀。

一般来说,框架结构的建筑,要是在室内或者土中,伸缩缝的间距大概能到55米;要是在露天的情况下,可能就40米左右就得设一个伸缩缝啦。

就好比你穿的衣服太紧了,活动起来不方便,给建筑也得有个伸缩自如的空间才行呢。

2. 沉降缝。

沉降缝可重要啦。

当建筑的地基土质不一样,或者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差得比较大的时候,就得设沉降缝。

比如说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小矮房,那地基沉降肯定不一样,就像两个人体重差很多站在同一块软泥地上,下陷的程度肯定不同。

沉降缝得从基础到屋顶都断开,让它们各沉降各的,互不干扰。

3. 防震缝。

这防震缝呢,是为了在地震的时候保护建筑。

要是建筑的平面形状复杂,或者质量、刚度差异很大,地震来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

一般在地震设防烈度7 9度的地区,当建筑相邻部分高差大于6米,或者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还有就是结构类型不同的时候,就得设置防震缝啦。

就像一群人排队,高矮胖瘦差异太大,地震一摇,很容易乱套,有个防震缝就像给他们分开站,各自稳定些。

二、变形缝的构造要求。

1. 缝的宽度。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20 30毫米就差不多啦。

沉降缝呢,得根据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等因素来定,可能会比较宽,有时候能到30 120毫米呢。

防震缝的宽度就更复杂些,它和建筑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比如说在多层砖房里,6度、7度设防的时候,缝宽可能70毫米左右;8度的时候可能100毫米;9度的时候就更宽啦,得150毫米呢。

这就像不同的门有不同的宽窄,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2. 缝的密封与防水。

变形缝得做好密封,不能让雨水、灰尘啥的随便进去。

像伸缩缝,得用那种有弹性的密封材料,既能适应伸缩变化,又能挡水挡灰。

沉降缝和防震缝也是,特别是地下部分的变形缝,防水可不能马虎。

内墙面变形缝施工方案(3篇)

内墙面变形缝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内墙面变形缝是建筑室内装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解决建筑结构因温度、湿度、荷载等因素变化引起的墙体变形问题。

本方案针对某建筑项目的内墙面变形缝施工进行详细规划。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应熟悉变形缝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变形缝施工的要点。

2. 材料准备- 变形缝材料:包括金属变形缝、塑料变形缝、橡胶变形缝等。

- 施工辅助材料:如密封胶、螺丝、垫片、清洁剂等。

3. 工具准备- 钻机、切割机、螺丝刀、锤子、水平尺、钢卷尺等。

4. 测量准备- 准备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确保变形缝的位置和尺寸准确。

三、施工工艺流程1. 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和尺寸。

- 使用激光测距仪或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标记。

2. 清理基层- 清除墙面上的污垢、油渍、松散的旧装饰层等。

- 对墙面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墙面平整。

3. 安装变形缝- 金属变形缝:根据放线标记,使用切割机切割金属变形缝的板材。

- 塑料变形缝:根据设计要求,将塑料变形缝板材安装到预定位置。

- 橡胶变形缝:根据设计要求,将橡胶变形缝安装到预定位置。

4. 固定变形缝- 使用螺丝、垫片等将变形缝固定在墙面上。

- 确保变形缝的固定牢固,无松动现象。

5. 密封处理- 使用密封胶对变形缝进行密封处理。

- 密封胶应均匀涂抹,无气泡、裂缝等缺陷。

6. 检查验收- 对变形缝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 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变形缝的施工质量。

四、施工要点1. 定位准确- 变形缝的位置应准确无误,与设计图纸相符。

2. 材料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变形缝材料。

3. 安装牢固- 变形缝的安装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4. 密封严密- 变形缝的密封处理应严密,防止水分、空气等渗入。

5. 外观美观- 变形缝的安装应美观大方,与室内装修风格协调。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变形缝是伸缩缝 ( 温度缝 ) 、沉降缝与抗震缝的总称。

规范所指建筑物内的变形缝是与建筑物相连通的变形缝 , 即暴露在建筑物内 , 在建筑物内能够看得见的变形缝。

2. 走廊、檐廊、橱窗、门斗走廊是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 挑廊是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 ; 檐廊是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 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 , 在二层或者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 如图 1-8)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 门斗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1) 架空走廊①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 ,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并以层高划分。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

(2) 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①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应以层高的有关规定 , 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l/2 计算。

3. 楼梯、井道、建筑物顶部范围的建筑面积(1) 楼梯、井道①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所依附的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 并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②如遇跃层建筑 , 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 ; 上下两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 , 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

( 如图 1-10)③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 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以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室外楼梯 , 最上层楼梯无永久性顶盖 , 或者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 , 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 , 上层楼梯可视为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 , 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

(2) 建筑物顶部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 ; 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 l/2 面积。

《房屋建筑学》变形缝

《房屋建筑学》变形缝

第十章变形缝构造一、变形缝概念及设置•二、变形缝处理的原则三、各部位变形缝构造措施1一、变形缝概念及设置•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2过大的温度应力使墙体产生裂缝3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份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即变形缝4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6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7钢筋混凝土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8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14沉降缝的宽度与建筑物的高度及地基的承载力情况有关163、防震缝•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垂直预留缝。

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17下列情况之一出现时宜设防震缝:•(1)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其分开,使成为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

•(2)建筑物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3)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须用防震缝分开;•(4)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相差三分之一层高或1m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震缝。

•沉降缝和伸缩缝可兼作抗震缝18•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应尽量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

•当必须设置时,其最小宽度与地震烈度及建筑高度有关。

•一般,地震烈度越大,防震缝宽度越大;建筑高度越高,防震缝宽度越大。

抗震缝宽度(mm)抗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较大一侧确定缝宽。

多层砌体建筑50~7020框架框剪建筑(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6度地区,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7度地区,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8度地区,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9度地区,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变形缝—变形缝的基础知识(建筑构造)

变形缝—变形缝的基础知识(建筑构造)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设 防震缝: •(1)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砌体结构防震缝的宽度
多层 70~100mm
高层 100~150mm
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
建筑高度/地震烈度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 建筑物因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使结构构件内 部产生附加应力而变形。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 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建筑中需设置伸缩缝。
(1)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长度; (2)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3)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时,建筑中需设置伸缩缝。 •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
软弱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基
表:沉降缝的宽度
建筑物高度 H<5m H=5m~10m H=10m~15m 2~3层 4~5层 5层以上
沉降缝宽度/mm 30 50 70 50~80 80~120 >120 ≥30~70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强烈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影响或损坏是极大的,因此在 地震区建造房屋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影响。我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了我国各地区建筑物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的防震和抗震通常可从设置防震缝和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 两方面考虑。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 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 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同时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 性,加强整体刚度。
缝宽度
≤15m
≥100m
6度
7度 >15m
8度

建筑变形缝详细图文解释

建筑变形缝详细图文解释

详细描述
沉降缝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以下,将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完全断开,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沉 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00mm,根据建筑物的地基条件、结构形式和荷载等因素确定。在建筑物的屋顶、 墙体、楼层等位置,均需设置沉降缝,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防震缝
总结词
用于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变形能力的缝隙。
详细描述
伸缩缝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以上,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完全断开,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伸缩缝的 宽度一般为20-40mm,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在建筑物的屋顶、墙体、楼层等位置, 均需设置伸缩缝,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沉降缝
总结词
用于解决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破坏性变形的缝隙。
变形缝的作用与重要性
作用
变形缝能够减少因温度变化、地基不 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建筑物损坏, 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重要性
在现代建筑中,由于材料和施工技术 的进步,建筑物的高度和跨度越来越 大,变形缝的作用更加重要,能够有 效减轻或避免因变形引起的破坏。
变形缝的发展历程
古代建筑
在古代建筑中,变形缝技术已经得到 应用,如古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 场等建筑都采用了相应的变形缝措施。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 案例二: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案例三:广州塔
典型案例解析
上海中心大厦
01
该建筑采用多重变形缝设计,有效应对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变形,
确保建筑整体稳定。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02
通过合理的变形缝设置,实现了建筑在不同气候和环境下的适
应性,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概念

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概念

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概念室内相通的变形缝指的是在建筑物内部不同结构部分之间或者在同一结构部分内由于热胀冷缩、地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形所设置的缝隙。

它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应力和变形,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外观美观。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冲应力和变形。

在建筑物内部,不同结构部分由于热胀冷缩、地震等原因会产生应力和变形,室内相通的变形缝能够有效地缓冲这些应力和变形,避免它们传递到其他结构部分,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分隔不同用途的空间。

在室内布局设计中,往往会有不同功能的空间需要设置在同一建筑结构内,如办公空间、商业区域、公共区域等。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可以将这些不同功能的空间有效地分隔开来,避免出现功能重叠和影响使用的问题。

3. 分隔不同材质的结构。

在建筑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可能采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建造,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由于这些材质的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热胀冷缩和应力变形。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可以将这些不同材质的结构分隔开来,避免相互影响,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 保证建筑物外观美观。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可以将建筑物内部的变形隐藏在缝隙内部,从而保持建筑物的整体外观美观。

这对于需要展示建筑物内部使用功能的场所,如商业中心、展览馆等,尤为重要。

5. 方便维护和检修。

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设备的故障和需要进行维修、检修的情况。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可以作为维修和检修的通道,方便人员进入和操作,减少对其他结构的影响和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室内相通的变形缝需要具备一些设计要素和技术要求:1. 位置合理。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应布置在设计上的结构合适的位置,考虑不同结构部分和功能区域的相互关系,以及热胀冷缩和应力变形的特点。

通常应沿着结构的腹板或最弱部位设置。

2. 宽度适当。

室内相通的变形缝的宽度应根据结构或墙体的尺寸和变形特点进行合理确定。

变形缝房屋建筑学全集

变形缝房屋建筑学全集
沉降缝与伸缩缝最大旳区别在于:
伸缩缝只需确保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旳自由伸缩变形,而沉降缝主 要应满足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旳自由沉降变形。
三、防震缝
(一)设置 针对地震时轻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 起建筑物构造断裂,发生破坏旳部位
基础不一定断开 设置情况:建筑物高差在6m以上;建筑物有 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度较大时;建筑物相邻部分旳 构造刚度和质量截然不同步。
第10章 变形缝
• 目旳与要求:
了解变形缝旳类型; 熟悉变形缝旳构造。
1、建筑变形缝:在建筑物因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 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构造破坏旳变形旳敏感部位 或其他必要旳部位,预先设缝将整个建筑物沿全 高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旳各部提成为独立旳单 元,或者是划分为简朴、规则、均一旳段,并令 各段之间旳缝到达一定旳宽度,以能够适应变形 旳需要
二、沉降缝设置
(一)设置条件 凡属下列情况时均应考虑设置沉降缝:
(1)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旳高度相差较大或荷载大小相差悬殊, 或构造形式变化较大,易造成地基沉降不均匀时;
(2)当建筑物相邻部分旳高度相差较大或荷载大小相差悬殊, 或构造形式变化较大,易造成地基沉降不均降时; (4)建筑物体型比较复杂、连接部位又比较单薄时; (5)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相毗连时
二、楼地板层伸缩缝
其位置、缝宽与墙体、屋顶变形缝一致,缝内常用可 压缩变形旳材料(如油膏、沥青麻丝、橡胶或塑料调整片 等)做封缝处理,上铺活动盖板或橡、塑地板等地面材料
,以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滑、防水及防尘等功能。
三、屋面变形缝处旳盖缝构造做法。
其中旳盖缝和塞缝材料能够另行选择,但防水构造必 须同步满足屋面防水规范旳要求。
(二)要求
抗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抗震缝,但在抗震缝处应加 强上部构造和基础旳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变形缝是伸缩缝 ( 温度缝 ) 、沉降缝和抗震缝的总称。

规范所指建筑物内的变形缝是与建筑物相连通的变形缝 , 即暴露在建筑物内 , 在建筑物内可以看得见的变形缝。

2. 走廊、檐廊、橱窗、门斗
走廊是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 挑廊是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 ; 檐廊是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 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 , 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 如图 1-8)
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 门斗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1) 架空走廊
①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 ,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并以层高划分。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

(2) 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①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 , 应以层高的相关规定 , 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②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 l/2 计算。

3. 楼梯、井道、建筑物顶部范围的建筑面积
(1) 楼梯、井道
①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所依附的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 并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②如遇跃层建筑 , 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 ;
上下两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 , 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

( 如图 1-10)
③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 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以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室外楼梯 , 最上层楼梯无永久性顶盖 , 或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 , 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 , 上层楼梯可视为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 , 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

(2) 建筑物顶部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 ; 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 l/2 面积。

如遇建筑物屋顶的楼梯间是坡屋顶 , 应按坡屋顶的相关条文计算面积。

4. 雨篷、阳台、车 ( 货 ) 棚、站台等
(l) 雨篷
雨篷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 2.l0m 者 , 不论有柱雨篷或无柱雨篷 , 均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 l/2 计算。

(2) 阳台、眺望间
阳台属于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

建筑物的阳台 , 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 , 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供人们远眺或观察周围情况的眺望间 , 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 , 按建筑房屋有关规定计算面积 ; 如挑出楼层房间的应按其水平投影
面积的一半计算。

(3) 车 ( 货 ) 棚、站台等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 , 不论有柱、无柱 , 均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在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 , 另按相关条款计算面积。

5. 场馆看台、舞台灯光控制室
(1)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本条所称“场馆”实质上是指“场”( 如 : 足球场、网球场等 ) 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

“馆”应是有永久性
顶盖和围护结构的 , 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2)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 , 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并结合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6. 立体库房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 ,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 , 有结构层的应按层高划分界限对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 二 )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 建筑物通道 , 包括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建筑物通道是指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建筑空间 ; 骑楼是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过街楼是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

2.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 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 , 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 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 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

6. 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
( 箱 ) 、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 2.10m 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飘窗是指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且有一定高度窗台的窗。

7.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
外钢楼梯、爬梯。

8.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9 . 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 ( 水 ) 罐、气柜、水塔、贮油 ( 水 ) 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三、建筑面积计算规定的应用
( 一 ) 计算建筑面积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建筑面积时 , 应注意分析施工图设计内容 , 特别应注意有
不同层数、各层平面布置不一致的建筑。

通过对设计图纸的熟悉 , 确定建筑物各部位建筑面积计算的范围和计算方法 , 注意分清哪些应计、哪些不计、哪些按减半计算。

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 可按以下不同情况予以区分和确定。

1. 按工程性质确定。

房屋建筑工程除另有规定外应计算建筑面
积 ; 构筑物及公共市政使用空间不计算建筑面积 ( 如 : 烟囱、水塔、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以及建筑物通道等 ) 。

2. 按建筑物层高 ( 单层建筑物高度 ) 确定。

高度在 2.2m 及
以上的按全面积计算 , 不足 2.2m 的按 1/2 面积计算 ( 如 : 单
层、多层建筑物、地下室、屋顶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 。

3. 按使用空间高度确定。

净高 >2.1m 的按全面积计算 ,1.2 ≤净高≤2.lm 的按 1/2 面积计算 , 净高<1.2m 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 如 : 坡屋顶内、看台下的利用空间 ) 。

4. 按有无围护结构、有无永久性顶盖确定。

如 : 有围护的架空
走廊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全部或 l/2 计算 , 无围护结构有永久
性顶盖的按结构底板的水平面积的 1/2 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的不计
算 ;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技影面积计算 , 无无永久性顶盖的不计算。

5. 按利用与不利用确定。

如 : 深基础架空层、吊脚架空层、坡屋顶内及看台下的空间 , 设计加以利用的 ,应计算建筑面积。

6. 按使用功能和使用效益确定。

如 : 阳台按水平投影面积的
1/2 计算 ;伸出建筑物外宽度雨篷 >2.1m 的雨篷 , 按结构板水平投
影面积的 1/2 计算 ; 管道设备层不予计算。

( 二 )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1. 按照规范规定应该计算建筑面积的 , 其面积的计算一般有以下方法 :
(l) 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如 : 单层及多层房屋、室外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等。

(2)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如 : 单层房屋内无围护结构的局部楼层、有永久性顶盖而无围护结构的挑廊及走廊、大厅内的回廊、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向外倾斜的建筑物等。

(3) 按结构顶板 ( 或顶盖 ) 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如 :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站台、加油站等。

(4) 按其他指定界线计算。

如 : 作为外墙起围护作用的幕墙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 , 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等。

2. 尺寸界线。

(l) 外围水平面积除另有规定以外 , 是指外围结构尺寸 , 不包
括 : 抹灰 ( 装饰 ) 层、凸出墙面的墙裙和梁、柱、垛及附墙的烟道和排气道等。

(2) 同一建筑物不同层高要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 , 其分界处的结构应计入结构相似或层高较高的建筑物内,如有变形缝时,变形缝的面积计入较低跨的建筑物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