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蔡正富

合集下载

福禄双全,吉祥如意——浅谈紫砂作品“五福临门壶”的创作心得

福禄双全,吉祥如意——浅谈紫砂作品“五福临门壶”的创作心得

福禄双全,吉祥如意——浅谈紫砂作品“五福临门壶”的创作心得李学芬【期刊名称】《陶瓷》【年(卷),期】2024()1【摘要】紫砂壶自宋朝起源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紫砂造型的变化和创造,紫砂壶最初只是一件茶具,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的发展和创新,才有了现如今的陶瓷艺术。

一件件精美实用的紫砂作品从众多陶艺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文化和艺术的代名词,宜兴紫砂壶在世界陶艺之林中独树一帜。

首先是其出众的造型特征,紫砂矿泥出众的可塑性,让紫砂作品的造型变得丰富多样,紫砂壶优质的使用特点让它不再是简单的茶具,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具,以及紫砂艺人的精心制作工艺,紫砂壶最终才得以成形,成为一件美观实用的紫砂作品。

其次是紫砂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紫砂艺术而言,其传播是因为其出众的文化内涵,因此作品的文化属性是紫砂壶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紫砂壶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于爱壶之人而言,紫砂壶的造型特征和内在价值是决定一件紫砂壶优劣的标准所在,紫砂壶能够受到众人的喜爱和关注,是因为紫砂壶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茶具,而是一种艺术形式,紫砂壶历史上有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参与创作,作品中的文化内容得到了大量的提升,紫砂壶的价值体现在与文化的包容,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文化形式于其中,使得作品的造型更加古色古香,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刻丰富,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紫砂壶从未停下过脚步,而是沿着文化发展的轨迹一直前进。

【总页数】3页(P98-100)【作者】李学芬【作者单位】李学芬紫砂工作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74【相关文献】1.以德服人,福禄双全——浅谈紫砂“德禄壶”的寓意2.紫砂作品《渊源流长》壶的创作心得3.紫砂壶与中国传统福禄文化——论紫砂作品“福禄双全”的创作4.浅谈紫砂作品《天珠赐福壶》的创作心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兔呈祥福满堂——浅析紫砂壶作品“玉兔呈祥”的造型语言与陶刻艺术的运用

玉兔呈祥福满堂——浅析紫砂壶作品“玉兔呈祥”的造型语言与陶刻艺术的运用

玉兔呈祥福满堂浅析紫砂壶作品 玉兔呈祥 的造型语言与陶刻艺术的运用*许海波(许海波紫砂工作室江苏宜兴214221)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创作是基于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而来的,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继承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紫砂壶却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学习,汲取时代的精华,跟上现代的步伐,依旧屹立不倒,在大家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㊂紫砂壶兼顾传统与创新,传承经典的文化内涵与创作的初心,在造型设计之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更符合现代的审美㊂紫砂壶有现如今的地位都离不开每一位紫砂艺人的努力,他们的热爱造就了紫砂壶的发展,他们的努力为紫砂壶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也是他们的创造让紫砂壶经久不衰,经典的作品层出不穷㊂笔者所创作的‘玉兔呈祥“就是创新与传承融合的产物,运用了经典的陶刻手艺,将紫砂壶的艺术审美抬上更高的台阶㊂笔者将以‘玉兔呈祥“为例,对其设计想法㊁造型艺术㊁陶刻手法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展现紫砂壶的别样魅力㊂关键词紫砂壶玉兔壶紫砂泥料造型艺术陶刻艺术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2-0138-02紫砂壶自诞生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与喜爱㊂众所周知,紫砂壶的诞生与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宋时期饮茶习惯的改变,让紫砂壶有了用武之地,至此紫砂壶开始了其繁荣的发展㊂紫砂壶将历史文化之美以及艺术造型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通常还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了创作者的对于紫砂文化的热爱,也承载着历史时代的情感㊂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持续不断的在改变,层出不穷的造型展现在世人的眼前㊂紫砂壶是由一个个局部构成的整体,做工精湛却完全看不出是拼接而成,这也是纯手工艺的魅力之所在㊂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陶器的一个分支,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紫砂泥料的特性以及紫砂内在的人文意境让其出类拔萃㊂紫砂壶同时兼备实用性以及艺术性,这是其他陶器所不具备的㊂紫砂壶作为茶具,绝对称得上是茶具之首,与茶道文化相辅相成;而作为艺术品,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艺术赋予了它更先进的审美,这都是紫砂壶流传至今备受欢迎的原因㊂1‘玉兔呈祥“的创造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文化,玉兔就是其中的一个㊂中秋佳节,家人团聚,玉兔嫦娥也相伴左右,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出名的拟人化手法之一㊂玉兔是美好吉祥的象征,中秋佳节团圆夜,广寒宫里的玉兔温柔而优美,与嫦娥构成了美好的传统佳话㊂笔者所创作的‘玉兔呈祥“灵感也正是来源于此㊂图1玉兔呈祥谈到紫砂壶,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一定是宜兴㊂江苏宜兴是著名的陶都,也是紫砂壶的诞生地,其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赋予了紫砂骨子里的文化基因㊂加上大自然给予宜兴丰富的矿产馈赠,紫砂壶的一切基础在此就稳定了下来㊂好的紫砂泥料对于紫砂壶的后续创作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泥料有着不同的色泽㊁质地㊁透气性等㊂笔者创作‘玉兔呈祥“(见图㊃83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紫砂文化)2023年12月*作者简介:许海波(1970-),主要从事紫砂陶刻工作㊂1)所使用的泥料是经典的原矿紫泥,顾名思义这种泥料的色泽呈现出深紫色,经过烧制过后色泽更加浓厚,能将紫砂壶的古典韵味显露无疑,同时也加深了寓言故事的神秘性㊂‘玉兔呈祥“的表面光滑有亮泽感,烧制过后的手感更是温润顺滑,堪称极品㊂‘玉兔呈祥“的主题元素在这把紫砂壶的造型上进行了极大的呈现㊂壶身整体造型以经典的西施壶为原型,在其基础上进行再造与创新㊂整体也是经典的圆器特征,线条流畅,弧度顺滑,与主题中的 月亮 相得益彰㊂壶身圆润饱满,略扁的椭圆形将紫砂的可爱与典雅共同表现㊂壶盖与壶身的衔接天衣无缝,完全看不出是合并而成,从远处看仿佛浑然一体㊂壶嘴短小流畅,与壶身的比例恰到好处,出水利落将紫砂壶的实用性再次凸显㊂壶把的设计简洁又有设计感,带有简易如意纹的展示让整体的意境提升不少㊂同时在壶把上笔者也融入了玉兔的形象,将壶把作为玉兔的身体,兔子头以陶塑的方式进行创作放置于壶把之上,十分生动形象,以写实的手法与整体进行了结合㊂壶钮的设计也可谓是巧夺天工,笔者将壶钮设计成了月亮的形状,与壶把的玉兔相呼应,也将中秋月圆夜的主题进行了体现,各个部分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件拥有完美意境的主题作品㊂2‘玉兔呈祥“的陶刻技艺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是在紫砂泥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塑造,而紫砂装饰的艺术就更加精细也更加的精致,各式各样的装饰手法都能创作出不同的艺术意境,为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添砖加瓦㊂紫砂壶的装饰艺术种类十分丰富,陶刻㊁泥塑㊁贴花㊁镶金等,但是这些都是基于基本的艺术手法上的改变或者是创新,这也对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掌握有着一定的要求㊂笔者所创作的这把‘玉兔呈祥“采用的是经典的陶刻技艺,掌握陶刻首先要掌握雕刻与绘画的基本功夫㊂笔者将一幅花鸟画以陶刻的形式呈现在这把紫砂壶之上,象征着吉祥与美好㊂陶刻的刀法一般可以分为单刀刻绘㊁双刀刻绘㊁阴刻㊁填色刻等,笔者在这把‘玉兔呈祥“上采用的就是填色刻㊂陶刻是随着紫砂壶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艺术形式,讲究的也是笔墨情趣的神采韵味,填色刻是其中最独特的一种手法,是在紫砂壶的胚体进行刻绘后将图案的地面刮平处理,再填入色彩,更加突出陶刻的纹理与图案,描绘出类似于绘画的笔触㊂笔者在‘玉兔呈祥“上将鸟儿的回头的神态进行了细致的刻绘,身上的羽毛栩栩如生,符合真实的生长纹理㊂同时对于植物花卉的刻绘也十分精细,菊花花瓣的层层叠叠,树枝树叶的繁茂生长衬托出花朵的典雅大气㊂壶身上刻有的清雅二字,更是将整幅画面与紫砂文化的精神进行了连接,十分巧妙㊂笔者在填色时选用了金色的泥料,将整把紫砂壶的气场强大了不少㊂紫砂陶刻仰仗于紫砂艺人巧妙的手法与力度,入刀的深浅㊁线条的粗细曲折等,通过这些才能将画面的丰富情感与意境进行展现,‘玉兔呈祥“就是这样一件作品㊂紫砂壶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情感与精神,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紫砂壶的情感价值是极高的㊂笔者希望通过所有紫砂艺人的努力,能将历史㊁现在与未来相结合,感受古人的历史风云,展现现代的创新审美,让紫砂文化不断流传,让后人也能窥探到紫砂的魅力㊂3结语‘玉兔呈祥“这件作品将中秋嫦娥玉兔的传统寓言进行了应用,通过陶刻的手法展现出美好吉祥的寓意与祝福,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最美好的祝愿㊂‘玉兔呈祥“这把紫砂壶将工匠精神与紫砂文化的古朴典雅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是一把值得细细品读的传世佳作㊂参考文献[1]曹亚男.刻刀生辉隐尘埃 论紫砂陶刻艺术作品 兽耳博古瓶 的山水意境和人文韵味[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3(6):87-88+114.㊃931㊃(紫砂文化)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锔瓷与金缮的现代重生

锔瓷与金缮的现代重生

锔瓷与金缮的现代重生谢葵萍[摘要]锔瓷和金缮作为两种修复器物的传统方法,承载了“惜物保福”和“侘寂”的哲学思想。

通过田野调查,笔者发现锔瓷和金缮在现代得以重生,并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两大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锔瓷;金缮;传承;创意设计[Abstract]Curium porcelain and gold repair are two traditional repairing crafts,which carrying the cherish the venerable and WABI philosophy thought. Through field survey about Chinese curium porcelain and gold repair,we found that the two traditional crafts have rebirthed today,which bring us useful exploration and inspiration in two field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Key words] Curium porcelain;Gold repair;Inherited;Creative design瓷器易碎的特性催生了使器物復活重生的锔瓷和金缮工艺。

现代人对于破碎的瓷器大多是丢弃,走街串巷的锔匠吆喝着“锔盆、锔碗、锔大缸”已成为民俗文化记忆。

曾流行于达官贵人中的“锔活秀”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一度消失在战乱之中,锔补、镶扣、金补(陶瓷补金)、蜡补、复烧、随色、做旧等皇家陶瓷修缮工艺难寻踪迹。

近年来,文物收藏之风兴起,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备受关注,文化创意产业欣欣向荣。

自锔艺和泥金彩漆等传统手工艺申遗成功,锔瓷和金缮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二者皆承载着“惜物保福”和“侘寂美学”的哲学思想,将残缺的具有艺术价值或个人情感的古物进行修复和艺术加工,使器物得以重生和升华。

读《大匠香山》,以最近的方式感受传承之美

读《大匠香山》,以最近的方式感受传承之美
编读互通 /Code Readinc
在 新 年 前 杂 志 推 出 了一 次 城 市 策 划 《大 匠 香 山 —— 当 代 手 艺 复 兴 的 苏 州 实 践 》 。 春 节 ,是 传统 文 化 最 为 浓 厚 的节 日之 一 。 而 在 它 来 临 之 时 ,我们 已经 近 距 离地 体 验 了苏 州 传 统 手 工艺 的传 承 之美 。
苏 作 工 艺 ,美在 结构 ,也 美在 细 节 。 了 解 苏 作 传 承也 一 样 。于 是 我 们寻 找 了 多个 维 度 , 来 展 示 数百 年 来 香 山 匠人 如何 让 东 方 美 学 走 进 人 们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 从 《重 新 发 现 中 国木 作 手 艺 》到 《香 山帮 源 流 图 ” 之 上 。 昨 日的 “姑 苏 繁 华 ” ,今 天 的 “盛 世 苏 州 ” 在 蠡 岛 重
绽 光 华 , 为 中外 人 土 走 近 苏 州 非 遗 艺 术 、 了 解 苏 州 独 特 文 化 提 供 了 重 要平 台 。
0O6 【M0DERN SUZH0U
』 嵇 露 i菠 莹共 2O18年 ,苏 报 集 团 《现 代 苏 州 》
杂 志与 悦 未 来 青 年 创 业 公 社 共 同打 造 的 苏 式 生 活 大 讲 堂 又 会 开 展 哪 些 丰 富 多 彩的 活动 昵 ?
新 的 一 年 ,我 们 将 继 续 延 续 去 年 的大 师 系 列 ,聚 集 在 苏 作 和 苏 州讲 究 方面 。 接 下 来 的 活 动 ,频 次 为 每 月 一 次 ,活 动 内容 力 求 丰 富 多 彩 : 有 苏 式 生 活 家 易 龙 的 “我 眼 中 的 苏 州 生 活 美 学 ” 、 刺 绣 传 人 沈 德 龙 的 “刺 绣 和 当 代 生 活 的 融 合 ” 、苏 州 草 书 协 会 会 长 褚 兆 洪 的 “我 的 玩 砚 生 涯 ” 、苏 州 剧 装 戏 具 合 作 公 司 董 事 长 、 剧 装 戏 具 技 艺 非 遗 传 承 人 李荣 森 的 “戏 衣 中 的 苏 式 传 统 美 学 ” 、 非 遗 苏 州 剪 (刻 ) 纸 项 目代 表 性 传 承 人 吴 永 林 的 “剪 纸 之 美与 苏 州 民 俗 生 活 ” 、 苏 作 核 雕 传 承 人 柴 丽 萍 的 “核 雕 的 苏 式 之 美 ” 、 古 丰 阁 民 俗 馆 馆 长 、 花 窗 博 物 馆 馆 长 蔡 晓 岚 的 “那 些 有 故 事 的 窗 子 ” 、 桃 花 坞 年 画传 承 人 乔 蓝 蓉 的 “桃 花 坞 木 版 年 画 里 的 苏 州 之 美 ” 、 国 家 高 级 盆 景 艺 术 师 张 夷 的 “苏 派 盆 景 的 文 化 演 绎 ” 、 苏 州 玉 雕 国 家 传 承 人 蒋 喜 的 “苏 作 玉 雕 与 吴 地 珍 宝 ” 、缂 丝 团 扇 制 作 者 李 晶 的 “缂 丝 技 艺 的 苏 州 情 ” 、 手 作 生 活 家 陈 铭 的 “木 头 手 工 艺 的 情 趣 鉴 赏 ” 、香 山 帮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传 承 人 陆 耀 祖 的 “香 山 帮 木 作 的 前 世 今 生 ” 。 考 虑 到 专 家 老 师 的 档 期 ,我 们 会 从 这 些 里 面 精 选 1 O个 主题 讲 座 呈 现 给 大 家 ,让 大 师 走 进 苏 式 生 活 大 讲 堂 ,和 伙 伴 们 学 习 、 探 讨 、 交 流 互 动 。 热 爱 苏 式生 活 的 读 者 们 不 可 错 过 。

劫后余生的艺术瑰宝──《潮州木雕艺术》读后

劫后余生的艺术瑰宝──《潮州木雕艺术》读后

劫后余生的艺术瑰宝──《潮州木雕艺术》读后
蔡克振
【期刊名称】《美术之友》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潮州木雕艺术》中大部分木雕精品都是在40多年前的“大跃进”年代从遭受百般摧残毁坏的劫难中抢救出来的,是一批劫后余生、重见天日的艺术瑰宝,我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

这些木雕是在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等省领导的关怀下,在授和李立基教师以及我直接参与挑选的潮州木雕一直收藏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这是一批不可多行、不可复得的艺术珍宝和文化遗产。

辈艺术家早就呼吁潮州木雕艺术整理出版以飨世人,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遂愿。

潮州木雕艺术的发生与发展,源于具有独特民俗和文化特征的粤东区──潮州。

自明代以来,潮汕地区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它既受中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又因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得海外交通之便,
【总页数】4页(P55-56,46-47)
【作者】蔡克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潮州木雕发展源流及其艺术意蕴探究 [J], 韩宁馨
2.潮州木雕艺术地域特色探究 [J], 许林通
3.潮州木雕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与探究 [J], 顾晓宇
4.潮州木雕的艺术 [J], 沈志辉
5.潮州木雕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J], 刘颖;郭琼;林秋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笃正笃实,久久为功——《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素材解析与运用

笃正笃实,久久为功——《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素材解析与运用

素材前沿\影视素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笃正笃实,久久为功——《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素材解析与运用崔占河《了不起的匠人》是首档亚洲手工艺微纪录片,以年轻化表达方式诉说东方文化,邀请林志玲作为分享人,以15分钟的轻体量、电影质感的镜头语言,聚焦了几十位亚洲顶尖手工艺人的至臻作品与波澜人生。

如果说《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的关注点是“器”、第二季是“艺”,很高兴地看到第三季的镜头终于对准了“人”。

这十二个故事,不仅讲□编辑/高明燕述了传统技艺的兴衰起落,也不仅是精美的手工艺品的介绍,还是十二位匠人与“传承”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再一次唤回了现代社会里所缺失的匠心与敬畏心。

关键词:师徒《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尝试去诠释东方文化里更深层次的“师徒关系”,以此来寻找关于东方智慧的传承,解读东方伦理与哲学观。

第一集“一个爆裂编手的诞生”里,年过七旬的东阳竹编匠人老何和90后小徒弟小郭发生了审美上的冲突。

在故宫工作过八年的老何,并不赞同接受过美术学院教育的小郭用竹编进行“抽象造型艺术”的想法。

而小郭想要创新,想脱离师傅的老方法,就是为了“证明点什么”。

小郭最初的想法是用竹编完成一个空心作品,这违背了老何坚持了一辈子的先做泥胎模,再在胎膜上进行竹编的方法,老何坚持认为不加胎膜(即竹编的内支撑泥塑)的作品“立”不起来。

师徒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冲突,还一度差点让小郭被逐出师门,原因是小郭的第一个抽象竹编作品“万象”,老何瞧不上,还认影视素材\素材前沿作文与考试•初中版为应该叫“大团结”。

几番争执后,年龄上已是爷孙辈的两人,在竹编的技艺和分道扬镳的审美里,找到了和谐。

老何将自己酝酿的巅峰之作“百鸟朝凤”的竹编鸟儿,放在了小郭的抽象派作品“望山”的上面。

鸟儿就这样注视着造型怪诞的竹山,像老师傅不解却仍然慈祥地凝望着走得太远的徒弟,而山承托着鸟,让其落足、安心,就像这对师徒的羁绊,相互融合,相互成就。

而在“文物医生的进阶之路”一集中,父子关系的师徒二人对于传家技艺文物修理,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提升人品享受生活——圣严大师自在语

提升人品享受生活——圣严大师自在语

提升人品享受生活——圣严大师自在语
佚名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12(025)003
【摘要】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6.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7.要能放下,才能提起。

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8.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带笑;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带笑容易增进彼此友谊。

【总页数】2页(P110-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自在人生——圣严法师自在语(二) [J],
2.匠人·匠心人品·酒品\r——茅台镇酱酒技艺大师蔡廷科的\"工匠\"情怀和人格坚守[J], 朱士海;葛庆勋
3.紫玉梵音方圆自在——记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的紫砂艺术人生 [J], 徐建华
4.人品菜品皆可贵——访中国烹饪大师天伦王朝饭店行政总厨李启贵 [J], 郭建宇
5.至简至美自在游走艺术殿堂——记“蜀中鬼才”何泽兵大师的至简人生 [J], 高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湖湘文脉传承的湘军人物陶艺创作设计

基于湖湘文脉传承的湘军人物陶艺创作设计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基于湖湘文脉传承的湘军人物陶艺创作设计钱正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本文从湖湘文化层面和湖湘文脉传承层面,首先探讨了湖湘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的认知层面的关系,并从设计与文化的角度,研究探讨陶瓷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湖湘文化寓意下的湘军人物陶艺设计思想,湘军人物陶艺设计思想给予现代陶瓷设计的重大启示;并进一步探寻基于湖湘文化的湘军陶瓷产品设计创新方法,构建湖湘文化下的湘军人物陶艺创作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湖湘文化;现代文创;湖湘陶瓷设计;湘军人物陶艺创作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130-02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国家倡导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匠心精神的当下,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艺术工作者创作出了非常高品质高水平的文创艺术作品。

时至今日,以湖湘文化为根基的“艺术湘军”“体育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早已享誉全国,承载湖湘精神的湘军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舍得死”的湖湘精神气质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无湘不成军,湘军,已然成为湖湘精神文化符号的代名词。

二、湖湘文脉与现代文创颇具特色的区域性历史文化形态———湖湘文化,是一个有机结构体。

不持门户之见,而又自成一体,是湖湘文化的最大特色,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兼收并蓄是湖湘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探寻湖湘文化的深刻内涵,探究湖湘文脉的传承,对现代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湖湘文化有什么样的精神特质呢?笔者以为,概而言之,体现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几个层面。

可以说,湖湘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思想具有一种相互映射的框架结构,即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与现代设计思想具有某种映射关系。

其一,“心忧天下”的为民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匠人蔡正富——对话艾美特集团副董事长蔡正富文/家电市场池小鱼华卿清人物素描蔡正富,1953年5月5日生,毕业于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现任艾美特集团副董事长及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1年参与艾美特公司的设立,是艾美特公司的创始股东之一,兼任九江台商协会会长、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税务学会副会长、广东深圳报关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工业总会主席团主席、广东省家电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在中国的小家电产业拥有超过20年的经营经验,并获得“深圳市荣誉市民”称号。

写在前面的话静水流深作为深圳最早的一批台商,也是深圳台商协会的创始者之一,一直以来,蔡正富的时间表都是这样分配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打理公司事务,其他时间协助处理台商协会公务。

其热心公益,在整个广东省台商圈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然,蔡正富最让人钦佩的,则是他带领的艾美特企业。

25年的辛苦经营,艾美特收获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和超赞的美誉,这是国内大多数小家电品牌无法企及的。

作为中国家电业的一代元老,蔡正富也是中国家电业里少有的、没有争议的人。

他的融会兼收,他的敬业勤奋,他的谦和真诚,他的匠人之心,都让人敬佩不已。

在行业内提起蔡正富,有赞美他的坚守和执著的,有折服他的定位和眼光的,有感动于他的慈悲情怀的,几乎全都是正面评价,无一例外。

当初,教会学校毕业的蔡正富,和信奉佛教的已故艾美特创始人史鸿尧先生在一起创业时,毫无违和感,两种信仰被他完美的兼收并蓄。

蔡正富有一个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习惯,那就是随身会带一本日记本,详细记录每天的活动,包括所学所悟,所见所感,每一行字,每件事都记录的非常工整、认真。

到现在,这些记着满满字迹的笔记本都成了厚厚的“财富”,有18本之多。

认识蔡正富这么多年,最让我敬佩的还是他融到血液里的“匠心”。

高雄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毕业的蔡正富总是自豪地认为自己是工匠出身,从事小家电这一行业,专业很对口。

也正因此,蔡正富对产品细节的执著近乎于偏执。

他认为一个匠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做出世界上品质最好的产品,惟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用户。

在蔡正富的引领和坚守下,追求极致品质的工匠精神已成为艾美特产品的精神底色。

如今已经63岁的蔡正富仍然亲自奔波于各大行业活动,展会论坛,交流学习。

参加活动时的蔡正富身着西装,大气、淡然;没有活动时,蔡正富喜欢着艾美特工装,亲切、随和,在工厂和技术人员一起打磨产品,研究消费者需求。

每一年家博会,蔡正富都会亲自来到上海站台,我则把这视为我与艾美特一年一次的约会。

虽然艾美特是一个创立25年之久的品牌,但每一次的见面,仍会感叹艾美特品牌迸发出的年轻与活力,从“暖爸”到“解闷大师”,艾美特的产品愈发萌动了起来。

只要空闲的晚上,蔡正富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给朋友们点个赞,他自诩自己是“点赞大王”。

于我,则感动于他的“有心”。

蔡正富的好学也是业界出了名的。

2009年,56岁的蔡正富研修完了电子工程系的硕士学业,目前正以63岁“高龄”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的博士学位,再过两年就能毕业。

蔡正富坚信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迎接挑战并与不同的智慧碰撞,是他信奉的一种人生态度。

所以,当别人六十多岁在家含饴弄孙时,蔡正富仍想带领企业再走20年。

“25年前创办艾美特,我38岁,现在63岁,我想我能一直做到83岁,我还可以做20年,而公司下一代可以迈向百年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产品系列在不断地变,经营模式也在变,惟一不变的是定位——做全世界最棒的空气改善类环境电器的专业品牌。

”静水流深,蔡正富和他的艾美特企业就如这静水一般,不争,却自有万千丘壑!正文人不会输给时间,只会输给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初,蔡正富和别人一起搭档,在台南经营一家做音响、收录机的电子厂。

后来因为台币升值,台湾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加上劳动力缺乏,行业出现“倒闭潮”。

1986年,眼看连散件出口的业务都已经萎缩,蔡正富毅然关闭了电子厂,带着模具,到海外寻找加工基地。

当时大陆的物资贫乏,流行“三大件”、“五小件”,尽管人均工资不高,但市场的需求量很大。

他发现像收录机这种小电器,在台湾卖一台亏一台,但在大陆却是卖一台赚一台。

蔡正富心想:“这里大有可为。

”1987年,台湾废除了实施38年之久的戒严令,可以光明正大地与大陆商业往来。

于是1987年,蔡正富正式到了深圳,成为了大陆第一代台商。

当时,蔡正富在深圳承包了两个工厂,做音响、收录机的来料加工业务。

由于是比较早来大陆的台商,同时还从台湾进口零件、关键件或者从国外进口样品给大陆的企业,赚一些贸易的利润。

蔡正富到了深圳后快速地积累了“第一桶金”。

1990年,艾美特公司已故创始人史鸿尧到深圳考察。

作为好友的蔡正富带着他四处走访,除了看蔡正富经营的来料加工厂,还参观了其他在深圳设厂的台企。

看完了之后,史鸿尧非常心动。

在此之前,史鸿尧已经在台湾的小家电行业耕耘了将近20年,但囿于各种因素,规模一直未能得到大的突破,他希望“第二个20年”能借着深圳制造业的红利实现腾飞。

于是史鸿尧力邀蔡正富一起合伙办企业,打算还做纯代工。

蔡正富告诉史鸿尧:以自己这几年的经验来看,来料加工的黄金期即将过去,要想做大市场,必须未雨绸缪,买地建厂房,做自有品牌。

史鸿尧听从了蔡正富的建议,开始物色建厂的地点。

他们看中了宝安石岩即黄蜂岭工业区现址。

当时这里还是荒地,到处都是荔枝林,由于位于深圳的东北方,颇有“北大荒”的意味。

当时的地价才60元/平方米,于是他们一口气买下了30000平方米。

当时在台湾,300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算非常大的面积。

1991年,艾美特公司厂房建成并投产。

艾美特从OEM(贴牌生产)起步,靠着台湾的原材料和客户给的模具开始生产,产品还是100%的出口。

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营期,1993年,艾美特开始转向ODM(原始设计制造),自己做模具,自己做研发。

当时代工OEM(贴牌生产)还是顺风顺水,深圳的大部分外资企业,还沉浸在赚快钱的喜悦中。

艾美特转型做ODM(原始设计制造),算是逆流而上。

从1993年到1997年,期间也有过“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的质疑声,但蔡正富坚持认为:OEM代工只是低端的行为,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往ODM自主研发和产品高端化转移,提升档次。

从1997年起,艾美特开始替三洋、东芝等名企制造和设计风扇。

由于日本是全球最严苛的市场,艾美特替三洋做ODM,一开始基本都是赔钱,欧洲市场认可的机芯,三洋却说50%不及格。

经过三洋的“苛刻辅导”,艾美特从设备到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将三洋的不及格率降到1%以下。

由于质量精良,艾美特制造的风扇在日本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大,几乎占据了日本市场的半壁江山,深受日本消费者的喜欢。

同时,艾美特也在加足马力向OBM(自有品牌)冲刺。

从2000年起,艾美特的自主品牌优势开始凸显。

除了电风扇外,艾美特的生产线逐渐扩展到电暖器、空气净化器、加湿机、除湿机等精致小家电。

到2014年10月,艾美特第二生产基地——九江工厂投产时,艾美特已走过23年。

23年间,尽管有些同时起步的企业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艾美特,但却并没有赢得艾美特产品的超高声誉;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因为步子迈的太快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此,蔡正富表示:“我们只做我们擅长的,因为先天体质弱,我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是我们要做就要做的比别人好,所以我们只能慢慢来,把一件事做好。

人不会输给时间,只会输给自己。

很多企业的失败不是被对手打败的,而是败给了自己。

”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所有见过蔡正富的人都感慨于他的记忆力好,心态好,待所有人都一样的亲和,这其实这和蔡正富多年来细致、真诚的生活习惯不无关联。

被蔡正富称为“财富本”的笔记本,每天记录的除了所见所感外,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详细记录每天的天气,包括气温、阴晴、湿度等,而这些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着艾美特的生产和销售。

蔡正富说,他当初记录这些天气变化,完全是无心插柳,并没有想到与企业销售有什么关系,如今翻看日记且对照产品销售历史时,发现很多内在联系,也算是意外收获。

蔡正富在大陆工作生活20多年,见过的人不计其数,而且蔡正富交的朋友时间都很久,我们从2005年因《影响》一书采访蔡正富,到现在已经10年有余,而与艾美特合作的代理商时间就更久,长达20年的都不在少数。

但只要是蔡正富见过的朋友,他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这和蔡正富另一个习惯有关,蔡正富对于初次见面的朋友,不论是职业、年龄,他都会认真地将见面时间、细节等记到客人的名片上,待日后翻看时,仍能回忆出当时的情境。

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蔡正富现在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很多事仍亲力亲为。

来到九江后,为当地园区招商亲自站台,带动并盘活了九江周边的产业链,蔡正富的热忱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位人。

艾美特广西代理商何文和黄净,是同学夫妻,他们和艾美特的渊源很长。

1992年黄净毕业后就来到了艾美特工作,从总办助理做到部门主管,而何文1994年放弃了柳州国家安全局的工作追随恋人来到的深圳,从业务员做到代理商。

后来在蔡正富的建议下,两人于1996年回到广西南宁做起了艾美特的区域代理商,而这也开创了他们俩人的崭新事业。

现在,何文和黄净经营的广西桂友商贸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7亿元。

因为,在蔡正富看来,比起做部门主管,自己创业,在新的区域销售艾美特产品更有意义。

蔡正富教子有方,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并且都有了自己的事业。

也正因此,蔡正富现在深圳、九江、台湾三地为家,每个月要跑一次九江,两次台湾,一家人一年只有春节才能聚齐一次。

蔡正富认为,不一定子承父业,“我只是艾美特的董事,关键是让他们自己能掌握谋生的技能。

”进取心要高,得失心不要太高蔡正富在教会学校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在这里“诚信不欺,奋发勤勉”的精神深深融入了蔡正富的血液里。

之后,蔡正富在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攻读电子专业,当时班上50个人,到毕业时只剩下27个,有一半的学生忍受不了电子专业的枯燥乏味转了专业或者退了学。

学校当时和电信局建教合作,很多人毕业后就可以去当公务员,但是蔡正富没去当公务员,他对技术员更感兴趣,他认为当时在大学里所学习的专业技术启发了自己的才能,而这也埋下了日后从事电器生产行业的契机。

毕业后,蔡正富先从基层做起,从员工到创业,也曾经历公司倒闭的打击。

但蔡正富始终坚信:“人的进取心要高,得失心不要太高,每次失才有下一次得。

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打击很大,不过也因为这次失败的经验,让我在日后处事上更谨慎。

”一块写着“诚信公勤”的牌匾在企业创立之初就一直挂在艾美特公司的办公室内,这源于蔡正富血液里的精神。

艾美特对产品品质要求十分严格,工厂设置了一般只有大型家电才使用的静音品质实验室作为测试小型家电静音之用;一般情况下,风扇转动,电机的绝缘油漆都会因为受热而产生气味,这个气味人的鼻子不容易察觉,但电子鼻一试便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