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细菌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主要考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主要考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主要考点(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举例、主要特征、共同点2、水螅、涡虫食物残渣的排出3、刺细胞集中的地方4、寄生动物的适应寄生的特征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蛔虫适应寄生的特征、如何预防蛔虫病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例子3、蚯蚓的呼吸、运动以及前后端的判断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外套膜的作用2、昆虫的主要特征,能正确判断昆虫3、蝗虫的身体结构(识图:头、胸、腹、气门、足),气门和外骨骼的作用第四节鱼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2、鱼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四大家鱼、鱼与人类的关系(禁渔区、禁渔期)3、鱼的身体形态特点(流线型的身体的作用、身体分部:头部、躯干部、尾部),黏液的保护作用4、鱼的呼吸与运动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捕捉农业害虫)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皮肤干燥的作用(体表角质的鳞片或甲的作用)3、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的优势(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第六节鸟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与人类的关系;鸟的呼吸原理(气囊不能气体交换)2、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有哪些第七节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胎生哺乳的优势2、哺乳动物牙齿分化(识图:门齿、犬齿、臼齿),牙齿的作用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的组成2、关节的结构、肌肉的组成(识图P43),关节腔中滑液的作用3、屈肘、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状态4、肌肉两端连接在不同的骨上,至少两组肌肉配合完成运动5、运动的产生过程(P44黑体字)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和判断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第三节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判断2、信息传递的方式(气味、声音、动作)八年上册主要考点2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了解菌落的概念2、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542 细菌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列文虎克——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2、根据外部形态将细菌进行分类(球形、杆形、螺旋形)3、细菌的基本结构;(识图)4、细菌的生殖方式;繁殖数目的计算;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5、观察到细菌的工具: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6、细菌的营养方式: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有的有机物生活,是分解者543 真菌1、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真菌2、识图:蘑菇的结构图3、营养方式: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4、生殖方式:孢子生殖,酵母菌还能进行出芽生殖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三大作用与举例(腐生、寄生、共生)2、细菌(链球菌)导致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真菌导致足癣、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3、与动植物共生的例子: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制作:酵母菌——酿酒,面包,馒头;乳酸菌——牛奶,泡菜;醋酸杆菌——制醋2、食物的腐败与防腐的原理(杀菌、抑菌)3、从真菌提取出来的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疾病4、无氧环境下,甲烷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551病毒1、病毒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2、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3、病毒的类型: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4、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5、病毒的繁殖6、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疫苗、病毒引起的疾病)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判断出植物、动物分类的依据2、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分类的重要依据612 从种到界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生物分类的意义: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分类等级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理解)620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2、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3、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理解)4、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理解)630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肠道重要基石菌属——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肠道重要基石菌属——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肠道重要基⽯菌属——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之前⼀期我们提到拟杆菌属,往往是⾁⾷者肠道中的主⼒菌。

点此回顾:肠道重要基⽯菌属——拟杆菌属那么这⼀期,我们来聊聊素⾷者肠道中常见的——普雷沃⽒菌属。

普雷沃⽒菌属存在于⼈类中,帮助分解蛋⽩质和碳⽔化合物⾷物。

也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周和⽛齿、肠道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问题。

P r e v o t e l l a初识普雷沃⽒菌Prevotella普雷沃⽒菌(Prevotella)是⾰⾰兰⽒阴性菌、⾮运动性、杆状、单细胞,可在厌厌氧条件下⽣长。

Prevotella是⼀个⼤属,包括50多个不同的物种。

⼤多数可以从⼝腔和肠道中分离出来。

接下来,我们从肠道、⼝腔、阴道三个部位的微⽣物群,来了解普雷沃⽒菌与⼈体健康或疾病的关系。

普雷沃⽒菌已被证实具有发发酵和利⽤复杂多糖所必需的酶和基因簇(后⾯会详细介绍)。

普雷沃⽒菌可能与其他菌群相互作⽤,通过促促进碳⽔加剧IBS症状。

化合物发酵,诱诱发内脏超敏反应,加肥胖普雷沃⽒菌丰度⾼的健康超重成⼈在⾷⽤富含全⾕类和纤维的随意饮⾷6周后,⽐普雷沃⽒菌丰度低的受试者减减脂更多。

这进⼀步⽀持潜在⽣物标志物。

肠道类型作为肥胖症个性化营养管理的潜普雷沃⽒菌的⾼⾼⽔平不仅与肥胖有关,且与⾮糖尿病患者的BMI指数、胰胰岛素抵抗、⾼⾼⾎压和⾮⾮酒精性脂肪性肝显著相关。

⾼⾎压与接受来⾃正常⾎压供体的微⽣物群的⼩⿏相⽐,从⾼⾎压患者体内富富含普⽒菌菌群植⼊的⽆菌⼩⿏,诱发更⾼的⾎压。

精神分裂症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中,Prevotellaceae菌增加。

脑瘫增加。

脑瘫患者和脑瘫伴癫痫患者⼉童肠道菌群中Prevotella丰度均显著增艾滋病艾滋病感染者的粘膜和粪便中普雷沃⽒菌明显升⾼。

关键树突状细胞暴露于P.copri DSM 18205可促进细胞因⼦的产⽣。

普雷沃⽒菌的增加可能有有助于驱动感染艾滋病毒的⼈的慢性炎症。

5历史上爆发的细菌性传染病解析

5历史上爆发的细菌性传染病解析

4、炭疽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牛、马、猪、 狗、骆驼和人均可以感染得病。早在2000多年以前 的我国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已有记载。 公元前300年希波克拉底描述的炭疽病,同《黄帝内 经》中记载相似。
在过去的400年中,炭疽病曾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1607年,欧洲地区炭疽病大流行,有6000人丧生; 1870年~1880年,俄国因牲畜发生炭疽病,损失9000万卢布; 1952年~1980年,全球有80000人感染炭疽病,死亡1400人; 1979年,在莫斯科以东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南部一工厂发生爆
3、霍乱弧菌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 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 霍乱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 等而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 传播途径,历次较广泛的流行或 暴发多与水体被污染有关。
经水传播的特点是常呈现暴发,病人多沿被污染的水 体分布。重症霍乱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 呕吐、脱水、循环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如抢救不 及时或不得当,可于发病后数小时至十多个小时内死 亡。
炸,死亡1000余人,即“炭疽芽孢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德国曾用炭疽菌生物武器攻击协约国 的军用疽细菌战, 1953年,朝鲜战争中,美军曾在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投掷、撒 播过带有炭疽杆菌的羽毛、玩具、黑蝇和狼蛛等,引发了炭疽 病
5、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
8000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
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 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
拿破仑在雅法视察鼠疫

史上十大最严重的瘟疫

史上十大最严重的瘟疫

1、黑死病(1347 - 1351)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

普遍认为是由一种名为鼠疫的细菌造成的。

但最近有人认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

关于鼠疫的起源在专家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黑死病开始于十四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或中亚。

在随后的数年内由商人和士兵携带到俄罗斯南部克里米亚。

在十四世纪四十年代,流行病从克里米亚传到西欧和北非。

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为2500万到5000万。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

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

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

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

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

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

以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14世纪20年代当此瘟疫细菌再次爆发之前,它已经在亚洲戈壁沙漠中潜伏了数百年,之后迅速随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处传播,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亚和土耳其,然后由船舶带到意大利,进入欧洲。

欧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的火药筒。

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s)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

这次世界性大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而出名。

这场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先从云南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后,这些地方死亡人数就达10万多人。

中国南方的鼠疫还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传到美国旧金山,也波及到欧洲和非洲,在10 年期间就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

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超过1200万人的人死于这场鼠疫。

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这次大游行一直延延续到1959年,这时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减少到了200个左右。

542 细菌

542 细菌
1、荷兰人_列_文_虎_克_制作了显微镜,他发现 了细菌,从此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法国的科学家_巴_斯_德_设计了一个巧妙的 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_气_中的 细菌造成的,巴斯德的实验结果,向世人证 实了细菌不是_自_然_发_生_的,而是由原来_ _已_经_存_在_的细菌的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 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 _巴_氏_消_毒_法以及_防_止_手_术_感_染的方法,后人 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的是( C )
A. 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 B. 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 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 ②③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
2.细菌与真菌、动植物细胞相比,虽有 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细_胞_核_, 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而病毒的结构更
为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_D_AN_组成.
猜猜看 这两幅人体图片拍摄的是什么?
电镜下 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电镜下 皮肤上看到的细菌
73页 6、填图: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
DNA 有助于细菌在
鞭毛 液体中游动。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抗呑噬,抗干燥,抗有害 物质损伤,黏附作用。对 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通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73页
7、细菌具有_细_胞_壁、_细_胞_膜、_细_胞_质等结 构,与动植物的区别是要是,细菌虽有DNA 的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细_胞_核,这样的 生物称为_原_核_生_物_。(原核细胞) 8、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_荚_膜_,有些细 菌有_鞭_毛_。 9、细菌没有_叶_绿_体。是异养型生物。 10、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分_解_者_。
C. 多数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 进行分裂生殖
6.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

沙门氏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控制措施

xx命名1885 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

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者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形态菌体大小(0.6〜0.9)x《3)微米无芽胞,普通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

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

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呻噪,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

VP 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竣酶。

DNA 的G+C 含量为50〜53%。

对热反抗力不强,在60c15 分钟可被杀死。

在水中存活2〜3 周。

在5%的石炭酸中,5 分钟死亡。

沙门氏菌属也是嗜温性细菌,在中等温度,中性pH,低盐和高水活度条件下生长最佳。

生长最低水活度为0.94 。

兼性厌氧,对中等加热敏感。

同样,该菌属能适应酸性环境。

分类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 4 个亚属。

亚属I 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II 和IV 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田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图为鼠伤寒xx造成饲料xxxx 污染的主要原因是:(1)饲料原料的污染,特殊是含肉的原料;(2)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由设备和环境带来的污染;(3)原料及成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4)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5)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差,带来的污染;(6)成品的保管不规范,引起的污染。

控制措施及控制标准GB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及原料中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对控制饲料中沙门氏菌属污染,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人类对相类似药物产生耐受性问题,当今对于非药物控制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热处理以加热方式去除沙门氏菌,同时考虑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加热温度的高低以及加热时间的长短,LIU 等(1969)经试验表明,,当饲料含水分量为15%,加热到88 度时可彻底将沙门氏菌杀灭,但原料需与成品分开堆放,在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由于制粒(包括蒸气处理)高温高压的作用使沙门氏菌等病原性细菌杀灭90%,较好的控制了沙门氏菌污染,国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沙门氏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命名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

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形态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

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

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

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

DNA的G+C含量为50~53%。

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

在水中存活2~3周。

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

沙门氏菌属也是嗜温性细菌,在中等温度,中性pH,低盐和高水活度条件下生长最佳。

生长最低水活度为0.94。

兼性厌氧,对中等加热敏感。

同样,该菌属能适应酸性环境。

分类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4个亚属。

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图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造成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1)饲料原料的污染,特别是含肉的原料;(2)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由设备和环境带来的污染;(3)原料及成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4)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5)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差,带来的污染;(6)成品的保管不规范,引起的污染。

控制措施及控制标准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及原料中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对控制饲料中沙门氏菌属污染,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人类对相类似药物产生耐受性问题,当今对于非药物控制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热处理以加热方式去除沙门氏菌,同时考虑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加热温度的高低以及加热时间的长短, LIU等(1969)经试验表明,,当饲料含水份量为15%,加热到88度时可完全将沙门氏菌杀灭,但原料需与成品分开堆放,在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由于制粒(包括蒸气处理)高温高压的作用使沙门氏菌等病原性细菌杀灭90%,较好的控制了沙门氏菌污染,国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EHA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EHA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EHA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eha101:10×100μlpk7wgf2(控制载体)10ng/μl10μl保存条件:-80℃基因型c58(rifr)tipeha101(ptibo542dt dna)(kanr,strepr)诺帕林eha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说明华岳阳eha101株为C58型背景,其核基因含有利福平耐药基因RIF。

为了促进转化操作,该菌株携带胭脂红型Ti质粒peha101(ptibo542dt DNA),而不具有自身的转运功能。

该质粒含有vir基因(vir基因是T-DNA插入植物基因组的必要元素,peha101(ptibo542dt DNA)质粒本身的T-DNA转移功能被破坏,但它可以帮助转移的二元载体T-DNA顺利转移)。

Peha101(ptibo 542dt DNA)Ti质粒包含筛选标签:strep和Kan,这使eha101菌株具有链霉素抗性和卡那霉素抗性。

适用于玉米、水稻、烟草等植物的转基因操作。

通过pk7wgf2质粒检测/μgdna,转化效率可达104 CFUeha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操作方法1.将农杆菌在室温-80℃下或在手掌中保存片刻,当其部分融化并处于冰和水的混合状态时,将其插入冰中。

2.每100μl感受态加1μg(体积不大于10μl)质粒dna,用手拨打管底混匀,依次于冰上静置5分钟、液氮5分钟、37℃水浴5分钟、冰浴5分钟。

3.加入不含抗生素的700μL LB或yeb液体培养基,在28℃和200 rpm下摇动2~3小时。

4.以6000rpm的转速离心1分钟,收集细菌,将100μL左右上清液轻轻吹扫,然后将悬浮的细菌涂抹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或yeb板上,在28℃培养箱中倒置放置2-3天。

备注:1.农杆菌相关抗生素配方:抗生素配方储备溶液的浓度50mg/ml羧苄青霉素(carb)双蒸水溶解,0.22μm滤膜过滤除菌50mg/ml硫酸卡那霉素(Kan)溶于双蒸馏水中,0.22μM膜过滤灭菌10mg/ml链霉素(strep)双蒸水溶解,0.22μm滤膜过滤除菌10mg/ml利福平(RIF)溶于二甲基亚砜中,0.22μM膜过滤灭菌20mg/ml庆大霉素(gent)双蒸水溶解,0.22μm滤膜过滤除菌2.常见农杆菌抗性:(R:抗性;s:敏感性)工作浓度50μg/ml50μg/ml50μg/ml20μg/ml40μg/ml农杆菌羧苄基青霉素链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carb)(gent)(kan)株注意事项1.加入质粒时体积不应大于感受态体积的1/10;质粒不纯或存在乙醇等有机物污染,转化效率急剧下降;质粒增大一倍,转化效率下降一个数量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 10 细菌堆起来, 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温度不适,细菌无法繁殖 温度不适,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 ) 营养物质(有机物) 。 是: 适宜的温度 、水分、 营养物质(有机物)
巴氏消毒,是利用低于 巴氏消毒,是利用低于100℃的温度对物品进 ℃ 行消毒。能够杀死繁殖型微生物, 行消毒。能够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 致病菌, 致病菌,而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及营养 温度范围为60一 ℃ 多用于鲜奶、 ,温度范围为 一95℃。多用于鲜奶、啤酒 酱油、某些饮料等的杀菌。 、酱油、某些饮料等的杀菌。
芽孢
类似于“蚕结茧变蛹” 类似于“蚕结茧变蛹” 芽孢的形成对于产芽孢 菌度过困境有着极为重 要的意义, 要的意义,芽孢可在普 通条件下保存几年甚至 几十年都依然可以复活。 几十年都依然可以复活。
能 萌 发 成 细 菌 .
各 处 落 在 适 当 环 境 中 又 , ,
小 而 轻 的 芽 孢 可 随 风 飘 散
一、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 十七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 虎克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倍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 的弯曲姿势运动。 的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 活的小居民, 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 虎克当年寄文章文章给英国 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三、
细 菌 的 分 裂 过 程
细菌的繁殖很快,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 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20 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 100个细菌 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 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 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 的情况下, 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c
c
c
微小 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_____ ______。 4、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_____。细菌的形态主要 球状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杆状 螺旋状
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 5、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
细菌必须分解现 成的有机物获得 所需的营养和能 量。
异养: 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 异养: 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靠获得 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分:寄生和腐生
腐生:动物的遗体中获取有机物 寄生:活的动植物体吸收有机物
自养:某些自养型硫细菌 自养型硫细菌
这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生殖的图片, 这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生殖的图片, 请你仔细观察, 请你仔细观察,你能判断出细菌的生殖方 式吗? 式吗?
很小 细菌的个体_______ _______。 A、细菌的个体_______。 细菌是进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______生殖 B、细菌是进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分裂 细菌的休眠体——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 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 C、细菌的休眠体 _______ 芽孢 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 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 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 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 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 号飞船到达了月球, 美国的阿波罗 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 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 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 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观察 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 ,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它25分钟繁殖 分钟繁殖 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 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 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 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 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 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细 胞 膜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细 菌 的 结 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菌没有成 基本结构 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 和叶绿体 DNA 荚膜: 荚膜:保护细菌 特殊结构 鞭毛:使细菌能在液 鞭毛: 体中运动
下面两副图片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 结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 结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填写结构名称 。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推 翻
巴 斯 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
结论: 结论: 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 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你对科 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 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 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提出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提出巴氏消毒法; 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战
细菌战亦称“生物战”。是利用 细菌或病毒作武器,以毒害人、畜 及农作物,造成人工瘟疫的一种灭 绝人性的罪行。 1345年冬,鞑靼人在进攻卡法, 攻城不下之际,恼羞成怒下,竟将 黑死病(鼠疫)患者的尸体抛入城 中,结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数卡 法居民死亡了。
6、 、
将甲、乙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 将甲、乙装置装好后, 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度的环境中 几天后, 度的环境中, 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 度的环境中,几天后,甲肉 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1)乙保鲜的原因是 无菌 乙保鲜的原因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细菌。 ) 消毒法。 (3)乙装置采取的是 巴氏 消毒法。 ) (4)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 )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 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 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请你认真填写结构名称, 请你认真填写结构名称 比 较三者的不同
结构 类型
细 胞 壁
有 没 有
细 胞 膜
有 有
细 胞 质
有 有
细 胞 核
有 有
其他结构
有叶绿体 叶绿体 有叶绿体 有叶绿体 膜
植物 动物 细菌
DNA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决定 了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不同。 了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不同。请你推 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 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
第二节 细菌
细菌是大家比较
熟悉的名字,因为 熟悉的名字, 有很多疾病是它们 引起的, 鼠疫杆 引起的,如鼠疫杆 霍乱弧菌 弧菌、 菌、霍乱弧菌、破 伤风杆菌; 伤风杆菌;那些腐 败菌常引起食物和 工农业产品腐烂变 质,并散发出特殊 的臭味或酸败味。 的臭味或酸败味。
鼠疫杆菌
1.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2.细菌是从哪里来? 细菌是从哪里来? 细菌是从哪里来 3.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4.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皇家学会的信中所付的图之一。 皇家学会的信中所付的图之一。
2、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十九世纪中叶 法国人巴斯德
经典的鹅颈瓶实验
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下列问题 根据巴斯德的实验 分析下列问题: 分析下列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他根 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他根 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据问题和早期的研究,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 据问题和早期的研究 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 假设? 假设 2.在巴斯德制订的计划中 鹅颈瓶妙在何处 在巴斯德制订的计划中,鹅颈瓶妙在何处 在巴斯德制订的计划中 鹅颈瓶妙在何处? 3.根据研究结果 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样的 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样的 根据研究结果
D
E
大肠杆菌
杆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肺 炎 球 菌
葡萄球菌
球 状
肺炎链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霍 乱 弧 菌
螺 旋 菌
螺旋状
下面是细菌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下面是细菌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请你认 真观察, 真观察,填写结构名称
DNA 鞭毛 (有 些种 细 类的 荚膜 胞 细菌 细 (有些 质 有) 胞 种类的 壁 细菌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