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工作总结
202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乡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为了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我单位开展了“进家庭”工作,通过深入群众家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掌握环境污染源,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在此总结我单位开展“进家庭”工作的情况,以期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
一、工作目标:本次“进家庭”工作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入家庭,了解、掌握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家庭环境改善,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具体目标如下:1.深入了解家庭环境污染状况,掌握主要污染源和治理需求。
2.推动家庭环境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
4.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净化城乡环境。
二、工作内容:本次“进家庭”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调查排查。
通过走访家庭、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家庭环境污染状况,掌握主要污染源和治理需求。
重点关注家庭垃圾分类管理、污水处理、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问题。
2.宣传教育。
利用家访及其他途径,向家庭成员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
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板、讲座、宣传册等形式,向家庭成员普及环保知识。
3.指导改善。
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改善设备。
对于需要改善的家庭环境,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环境质量。
4.强化执法。
组织开展环境执法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对家庭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督力度,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良好的环境秩序。
三、工作成效:通过“进家庭”工作,我单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部分家庭环境改善。
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大部分家庭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消除了一些家庭垃圾分类不当、污水处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升了家庭环境质量。
乡镇城乡环境整治进家庭活动总结

乡镇城乡环境整治进家庭活动总结在乡镇城乡环境整治进家庭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家庭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意识到环境整治不仅仅是政府和社区组织的责任,每个家庭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认识到环境整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家庭通过清理院落、整理垃圾、种植花草等方式,改善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社区中许多家庭都在行动,共同改善生活环境。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环境的整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认识到环境整治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整理杂物、清理垃圾,我们不仅让家庭变得更整洁、更美观,也让我们的心情更愉悦。
种植花草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环境的整治不仅是对环境的改变,更是对我们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中,每个家庭都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清理杂物,有的负责整理垃圾,有的负责种植花草。
大家紧密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任务。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也让我明白到,团队合作不仅在活动中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只有与家人和睦相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家庭环境。
通过这次活动,我还了解到了更多环境保护的知识。
我们在活动中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物等方面的知识。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户外活动,更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
我们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减少浪费资源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镇城乡环境整治进家庭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每个家庭对环境的影响。
在活动中,我们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我们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意识到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202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

202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城乡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城乡环境不同程度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城市噪音污染严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我市于____年启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全面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实现城乡环境整治与居民生活的有机结合。
具体目标如下:1. 50%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分类处理;2. 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覆盖率达到80%以上;3. 100%的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并投放使用;4. 90%的城市噪音超标问题得到有效治理;5.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工作内容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栏、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深入宣传环保知识,让居民了解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 落实垃圾分类制度。
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向居民解释垃圾分类的好处,并提供垃圾分类袋、标识等工具,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3. 推行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制定保护水源地的管理制度,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组织村民参与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检测。
4.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设施。
在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提供分类垃圾桶,并进行标示。
加强定期清理和维护,确保垃圾分类设施的正常使用。
5. 强化城市噪音监管。
完善噪音监测网络,加大对噪音扰民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设施隔音装置。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文明生活,减少噪音污染。
6. 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通过政府投入和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
四、工作成效经过一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了70%,超过了目标的50%;2. 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覆盖率达到了85%,超过了目标的80%;3. 100%的居民小区设置了垃圾分类设施,并投放使用;4. 城市噪音治理效果明显,噪音超标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90%的问题得到了解决;5.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了60%,超过了目标的50%。
202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工作总结:推广家庭清洁能源使用

202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工作总结:推广家庭清洁能源使用202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工作总结:推广家庭清洁能源使用一、活动开展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下,我市积极开展了推广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的活动,旨在引导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排放,并推动家庭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举措和方式1. 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市级媒体、社区通知、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家庭清洁能源的重要性,介绍清洁能源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其环境和经济优势,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家居清洁能源使用的积极性。
2. 政策支持:鼓励居民购买清洁能源设备,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减免家庭清洁能源设备的购买税款、提供清洁能源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服务等,以降低居民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成本。
3. 示范工程:选取一些居民社区进行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的示范工程,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设备等清洁能源设备,展示清洁能源的使用效果,引导和激励居民主动使用清洁能源。
4. 专家指导:邀请清洁能源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居民了解清洁能源设备的选购、使用和维护,解决居民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居民对清洁能源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5. 家庭清洁能源普及计划:制定家庭清洁能源普及计划,推广家庭清洁能源使用,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鼓励居民参与其中,并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居民的积极性。
三、活动成效和收获1. 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率显著提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成功推广了清洁能源在家庭中的使用,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率提高了20%以上。
居民逐渐认识到清洁能源的优势,纷纷购买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设备等清洁能源设备,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室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传统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气体,在室内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02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

202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一、综合治理的目标和意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指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改善环境等措施,对城乡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年,我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将重点放在了“进家庭”上,旨在深入每个家庭,提升每个家庭的环境卫生意识,达到全民参与、全社会共治的目标。
二、工作开展情况1.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环境意识。
我们开展了宣传画展、环保知识讲座、网络宣传等活动,密切结合居民日常生活,使环保知识深入人心。
2.家庭巡查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个家庭进行环境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居民提出环境卫生管理意见和建议。
加大对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树立环保意识。
3.垃圾分类推广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点,引导居民学会垃圾分类,并推广使用垃圾分类容器。
同时,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大对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等设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提高农村环境水平。
5.生活垃圾收集点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建设统一的生活垃圾收集点,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并设置投放指引标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同时,增加垃圾收集车辆,提高垃圾回收和处理的效率。
6.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对乡村、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乡村、农村环境面貌。
清理乡村、农村的垃圾,治理乡村、农村的污水,还乡村、农村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三、工作取得的成效1.环境意识普及率提高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居民对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环保行为的接受度增加,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卫生氛围。
2.垃圾分类率提升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得到了提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总结范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总结范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总结一、活动概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一系列综合治理行动。
此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是由市政府主导,涉及城区和周边农村地区,活动期间持续三个月。
二、活动目标1.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修复和改善城市污染问题,加强垃圾分类,提高环境卫生。
2.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 促进农村发展:提供农村公共设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城市环境治理行动1.1 空气质量改善:采取措施降低尾气排放,提升汽车尾气治理技术,促进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
1.2 水质治理:加强对城市水体的监测与防治,修复河道和湖泊,建设城市生态水系。
1.3 垃圾分类: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措施,加大对垃圾分类意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1.4 环境卫生改善:加大对城市环境卫生问题的清理力度,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2. 农村环境治理行动2.1 农田污染治理:修复和改善农田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2.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2.3 农村环境整治:清理农村非法垃圾堆放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宣传。
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活动效果1. 城市环境效果: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下降20%;城市水体质量得到改善,水环境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 农村环境效果:农田污染得到治理,土地肥沃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3. 经济效益: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总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提高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这项工作中,进家庭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进行总结。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改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活习惯,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工作的任务是对居民家庭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组织实施环境整治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素养。
二、工作方法和措施进家庭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摸底排查:通过入户调查和居民登记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家庭的环境问题和污染源,明确整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摸底排查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 组织实施整治工作:根据整治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居民家庭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包括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治理噪音污染、清理垃圾和污水等。
5. 加强监督检查:对居民家庭的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经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改变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的工作中。
2. 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整治工作,居民家庭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室内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噪音和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
3. 增强了社区自治能力:通过进家庭工作,居民的组织力和参与能力得到了提高,居民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增强了社区自治的能力。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优秀8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内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优秀8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篇一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县治理办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领导下,认真开展场镇“七乱”和农村“四清”治理,大力实施“七大工程”、“五项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改善全镇城乡环境质量。
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xx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以“提档升级”为主题,加快实施“七大工程”。
一是加强水环境整治。
通过加强c巡查,层层落实,及时发现和治理下河排水口污水现象。
深入实施河道沟渠清淤整治,今年全镇完成沟渠清淤整治30余条,清理长度15000余米。
二是实施出入城通道品质提升工程。
今年5月,为切实改善和提升区域内主要道路沿线环境质量,通过全体镇村干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攻坚治理,对蒲塘路、国道108线完成240余米的废弃加油站实体墙规范打围,对沿线泥粉厂、预制构件厂、琉璃瓦厂、可利用资源回收站点等完成500余米彩钢板、200余米钢丝网规范打围。
通过划定区域经营、包挂责任落实,全面规范沿线80余户商家店铺经营行为,并完成对沿线白色垃圾和杂物的集中清理。
完成蒲塘路、国道108线12处垃圾桶基座景观化改造工作。
三是继续做好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在巩固去年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共关闭禁养区养殖户92户,发放宣传告知书5000余份,共签订承诺书2482份。
全镇有抽施粪机19台,抽粪泵562台。
储粪池1641口,沼气池1529口。
(二)持续治理“七乱”现象,开展“五项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加大对商招店招整治。
对主要街道周边和主要道路辐射延伸100米范围内的所有违法违规商招店招(户外广告)、违规标识、标牌等进行排查取缔。
完成对场镇破损商招店招30余家的规范更新。
二是深入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
通过加强执法,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车辆随意进入市场现象;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自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投入资金近10万元用于新搭建雨棚、清理排水沟和维修市场坑洼地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工作总结
一年来,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精神,县妇联围绕罗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目标,继续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抓宣传,提高卫生意识
各级妇女组织充分利用“三八”节、母亲节、植树节等,开展绿化祖国、美化环境、洁净家庭等宣传活动,各镇妇联结合实际,组织巾帼督查组、巾帼劝导队,上街下乡,在集市发放传画,宣传资料,深入村组劝导一些意识薄弱的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身作则保持家庭院落干净整洁,言传身教帮助更多人养成卫生习惯。
主动参与公众卫生清扫。
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各级巾帼文明岗单位,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成立了15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各镇充分利用巾帼文艺演出队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
如:鄢家镇利用嫂子歌舞团编排小品,歌舞宣传“进家庭”活动,动员广大妇女积极主动作为;调元、慧觉、御营等镇的老年巾帼文艺队,万安镇的姐妹舞蹈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进家庭”活动,她们在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中不仅自己获得了快乐,也滋润着许多人的心灵家园。
二、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一是各级妇联组织结合本镇、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围绕党委、政府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了评比表彰和长效奖惩机制,如:万安、蟠龙、白马关、调元等镇都开展了幸福家庭、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
二是在妇联系统深入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各级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积极行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主动参与家庭环境卫生和镇村组的公共卫生整治。
为使活动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为中国幸福家园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县妇联组织了部分巾帼志愿者深入到新农村示范点的农户家中进行整治家庭卫生现场指导。
县妇联领导还亲自对就如何收拾居室和周边环境进行现场示范指导,教育引导农户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
同时要求各镇选择1-2个示范点,组织一批训练有素的镇、村(社区)妇联干部,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美化居住环
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各种公众参与活动,并在部分镇村开展群众现场培训活动,由镇、村妇女干部和群众担任培训活动主讲,以“进家庭”活动做得好的群众家庭现场指导周边妇女如何打扫居室卫生,如何清理“三堆”“六乱”,由群众影响群众,群众带动群众,群众监督群众,使活动深入人心,使民众真正从心里接受“进家庭”活动,改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取得工作实效。
三是以我县开展创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县城”为契机,号召和引导全县妇女特别是城市妇女、巾帼志愿者、环境治理女督导员、文明劝导员等从自己做起,从小家做起,为改变、美化县城容貌做贡献。
县妇联还对本单位在县城的重点治理责任区域进行定期清扫和检查督促,对区域内的商贩、住户和过往行人等进行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
三、抓培训,提升公民素质
按照“强化组织、争创先进、提升素质、服务妇女”的基本要求,我会把触觉延伸到社区、家庭,以社区为服务平台,深入基层开展个人卫生、庭院、居室环境改善;公共场所社交礼仪等公民素质提升培训,切实把工作推动和活跃在基层,不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县妇联干部在主席冯永芳同志的带领下,深入到万安镇朝圣、富乐等社区,结合中国幸福家园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共社交礼仪以及如何经营好家庭等,运用参与互动的授课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了耐心细致、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讲解。
她希望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五好文明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创建活动。
通过培训,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广大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争创“洁美家庭示范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居民的参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了该社区妇女“共创文明小区、共享美好生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加强交流学习促活动深入开展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让我县的进家庭活动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会特别注重了与各方的交流学习,一是县内各镇、单位之间加强了进家庭活动开展情况相互交流学习。
二是与绵竹市妇联等其他县市区之间加强了交流活动,绵竹市与我县妇联主席领导等深入到我县进家庭示范点进行了现场参观,并就我县如何发挥基层妇女组织积极作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引导广大妇女主动参与外部环境改善、家庭卫生整治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工作方式的创新等与等一起进行了相互交流和探讨。
三是今年8月,省妇联宣传部部长周晓俊带领
四川日报、精神文明报、中国商报、四川新闻网、四川广播电台的记者在市妇联主席尹艳、副主席殷代惠的陪同下,到我县就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服务社会建设进行了调研。
我县就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建设生态罗江等工作中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找准切入点,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服好务等情况作了介绍,调研组一行还分别参观、采访了白马关倒湾古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万安镇芒江村生态垃圾分类处理、御营镇响石村妇代会主任运用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家庭及周边环境整治情况。
调研组一行对我县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基层妇女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为幸福家园建设服好务。
五、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自进家庭活动实施开展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结合新公民素质培训、“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等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方式方法。
通过开展宣传动员、建章立制、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以及公众参与等活动,广大妇女的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家庭及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三堆”“六乱”现象明显好转。
由于我县活动开展的良好效果,今年我县继续蝉联了省妇联的城乡环境整合治理进家庭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同时我会撰写的《垃圾生态处理建设生态罗江》调研文章,在四川省妇女理论研究成果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