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的环境描写..

合集下载

呼啸山庄的环境描写

呼啸山庄的环境描写

Part 2 Characterization
• 5、 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feelings
(寄托人物感情) •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人物心情,还可以直接寄 托人物感情,例如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一低头看这 间屋里的地面,就不能不看见凯瑟琳的面貌在石板中间 出现!在每一朵云里,每一棵树上—在夜里充满在空气 中。正如他所说的“最平常的男人和女人的脸—连我自 己的脸—都像她,都在嘲笑我。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 的纪念品汇集,处处提醒着我她的存在”希斯克利夫由 周围的环境联系到凯瑟琳的形象,从而表达出他对凯瑟 琳的极度思念之情。
Contrast
Wuthering heights Thrushcross Grange
hell
heaven
The tombs
• 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 one could ever imagine unquiet slumbers for the sleepers in that quiet earth.
Part 2 Background foil
• 2、Rendering the atmosphere (渲染气氛)
• 阴森诡异是《呼啸山庄》的感情基调,而这种抑郁气氛 便是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来的,四季不断的风,孤独的山 庄,倾斜的树木,嶙峋的岩石,这已经给人一种阴森恐怖 的感觉,而在洛克伍德入住呼啸山庄时,居住的地方有 几本发霉的书,瘦长字体排印的《圣经》有着重重的霉 味,这些更让人觉得阴冷黑暗,窗外大雪纷飞狂风怒吼 而又又什么东西敲打窗子,再至发现敲打窗子的不是树 枝而是冰冷的手指时,读者与洛克伍德的心情都是异常 紧张的。阴冷黑暗的环境营造出阴森诡异的气氛,启发 读者好奇心。

《呼啸山庄》特色分析

《呼啸山庄》特色分析

《呼啸山庄》特色分析初读这本《呼啸山庄》,完全是一种好奇,渐渐地,沉浸其中。

书中的旷野,西风,远处的城镇,折的杂草,崎岖的地形,苍凉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艰辛的奔波,寂寞的岁月,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多少有点怪异的感觉,甚至让人有颤栗的恐怖感,仿佛有无形之手诡异的伸出来扼住了咽喉,使人窒息。

这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

《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故事。

小流浪儿希斯克里夫被呼啸山庄的老欧肖收养为子,欧肖女儿凯琵琳挚爱着他;儿子亨德莱却憎恨他夺了父爱,以致老欧肖死后将希沦为奴仆。

凯希二人探访画眉山庄时,凯爱上山庄长子林顿并与之结婚,希悲伤出走,三年后发财而归开始了复仇。

他使亨坠落使其子吉默顿丧失人性,并诱他不受的亨的妹妹伊莎贝拉同他结婚生下儿子小林顿。

凯死前生下凯茜。

亨死后,希成为呼啸山庄债权人并将吉沦为奴仆,他迫使儿子小林顿与凯茜结婚,终于将两家财产都弄到手。

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呼啸山庄》中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描写都具有非常典型的哥特式特点,小说中的环境呈现出阴森、暗淡的特点,作者在对环境描写时,恶劣的天气以及险恶的地势描写显露出呼啸山庄的诡异与阴森,哥特式建造也营造出浓重神秘并且恐怖的气氛,尤其是在对呼啸山庄进行刻画时,作者运用大量笔墨来刻画呼啸山庄的凄清与古怪,在小说第一章中便有对哥特式环境的描述“它(呼啸山庄)高高地矗立在山冈上。

在屋子的前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雕刻。

”“在那荒原的山顶上,土地结了一层坚硬的黑冰,冷风吹的我四肢打颤”。

所有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扭曲不祥的氛围,从而使读者有一种恐惧感。

而对画眉山庄的描写直接充满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温馨的浪漫庄园气息。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以主人公希思克里夫为例子,可以看出《呼啸山庄》中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2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研究3 文化背景下的习语翻译4 析《恋爱中的女人》中两姐妹的对比5 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6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色分析及其翻译7 浅析汉语成语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电影《英国病人》9 暴风中的善良的心--《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性10 中西习俗文化对比研究11 中美英雄主义文化的对比研究—以《叶问》和《蝙蝠侠》为例12 浅议电影字幕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选择13 《喜福会》中文化差异下的婚姻观与家庭教育观14 浅析苔丝悲剧的根源15 论《所罗门之歌》中疏离的人际关系16 自我与自然的对话——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研究17 论英汉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18 《等待戈多》和《禁闭》的比较研究19 对《马丁伊登》中露丝的女性形象再解读20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及商业因素21 《孤独的刈麦女》和《观刈麦》的比较研究22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要象征浅析23 分析毛姆对自由的追求24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埃德加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2526 《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悲剧27 从《哈利波特》看中西方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差异28 垮掉的一代与《麦田里的守望者》29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任务型阅读能力30 《西敏大寺》两种汉译本对比研究31 网络用语的特点及其翻译32 电影字幕翻译研究33 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分析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34 他者的沉默——谭恩美《接骨师之女》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35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36 《名利场》中两位女主人公的分析37 《赎罪》中的成长主题解读38 中学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9 《嘉莉妹妹》中的幸福观40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41 亨利詹姆斯心理分析小说中的自我认知42 《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主义43 对联翻译策略- 以《红楼梦》对联翻译为例44 跨文化交际学视角下的《东风西风》45 从美国主流媒体话语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以批判性话语分析为视角46 英汉动物喻体对比研究与翻译47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围城》中的隐喻翻译48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心理历程49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性格分析50 解析拜伦诗歌中的东方主义51 《塞莱斯蒂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研究52 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53 析《面纱》的三重主题54 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55 平凡的角色,不平凡的勇气—试析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熊》56 英语被动句翻译赏析—以《傲慢与偏见》为例57 从目的论谈广告的翻译58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59 从对立到和谐——汤婷婷《女勇士》中的文化解读60 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艺术技巧61 女性自我身份的重建:对《芒果街的小屋》的女性主义之研究62 商务英语文本的语言特色及其翻译63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物化的黛西分析64 基于顺应论的商务英语函电中模糊语的应用分析65 探讨《喜福会》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66 《简爱》中简爱的爱情观及其对现代女性的指导意义67 论“给力”68 金融海啸:美国消费文化的危机69 从《傲慢与偏见》中看金钱与婚姻的关系70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的案例研究71 摇滚乐对战后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72 《红字》中齐林渥斯的人物分析73 当代中美女性价值观比较:以电视剧《绝望的主妇》和《婚姻保卫战》为例74 中西传统民居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75 杰克伦敦的一面镜子——论《野性的呼唤》76 汉英数字习语对比研究77 透过影片《金刚》看美国的浪漫主义78 影视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方法79 美国内战后社会变迁中的南方淑女—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飘》中女主人公的不同命运80 论《波特诺的主诉》中主人公的叛逆81 中国对外经贸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现状82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多重性格分析83 英文电影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84 浅析菲茨杰拉德在《伟大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85 《傲慢与偏见》中抽象名词的翻译分析86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调查87 浅析《傲慢与偏见》的戏剧性特色88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空间叙述分析89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探析91 [毕业论文](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国低价出口的成因及利弊分析92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英译策略93 简奥斯丁与《傲慢与偏见》的相互影响分析94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英汉中的委婉语95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描写的作用96 《看不见的人》中看得见的歧视97 美国乡村歌曲歌词的文体研究98 不屈的反抗,悲剧的结局——蓓基和嘉莉妹妹的命运对比99 动画片中美国俚语翻译策略——以《辛普森一家》为例100 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风行自然呼啸爱恨情仇_析_呼啸山庄_中的环境意象

风行自然呼啸爱恨情仇_析_呼啸山庄_中的环境意象

风行自然 呼啸爱恨情仇———析《呼啸山庄》中的环境意象姚晓鸣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它包含了爱与恨的交织,情与仇的演绎;它叙述了一个撼人心魄的情仇故事。

弃儿希刺克厉夫被呼啸山庄的老肖恩先生收养,与老肖恩先生的女儿凯瑟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凯瑟琳受世俗的荣华之诱,答应了画眉田庄主人埃德加・林顿的求婚,希刺克厉夫于是愤而出走,三年后衣锦还乡,开始大施报复。

凯瑟琳旧情复萌,伤心而死。

在小说的结尾处,希刺克厉夫狂喜地等待死神的召唤,他和凯瑟琳的爱情终于超越幽冥,获得了最后的归宿。

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荒原,没有经过城市文明的侵染和熏陶,故事流淌着人物、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本性:质朴、粗犷、率直、刚强、感情奔放不羁、举止疯狂无度,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

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爱由生到死,像山峰一样永恒,像闪电一样凶猛;他们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

一、风的内涵《呼啸山庄》这一译名来自杨苡先生的神来之笔,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弥漫于小说中的“风”的灵魂特质以及书中人物情感的强度和烈度。

“呼啸”(W uthering)一词描摹了风行自然的声音,传达了人物浓烈的爱恨宣泄。

根据小说开篇时的解释,“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①”,描绘的是这地方在风暴的天气里所受的气压骚动。

的确,《呼啸山庄》中自始至终充满了声响,其间有暴风雨的嚎叫、雷电撼天动地的轰鸣、人物的内心独白或喃喃自语、更有目眦皆裂的詈骂与歇斯底里的咆哮……这些都是骚动的风的精神,是一个激昂的合唱,是来自原野的风和心灵的风。

在作品中,风就是自由的精神,是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爱情,也是他们的暴怒和幽怨,更是他们超脱维多利亚庸俗现实的灵魂。

著名英国作家毛姆曾将《呼啸山庄》列为世界十佳小说之一,并宣称:“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被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声音作为人物性格情感延伸、宣泄与强化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通常的背景作用,事实上它构成了小说主体的一部分。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荒原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荒原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荒原在漫长的呼啸山庄,存在着一片荒原,荒凉而又寂寥。

这片荒原见证了无尽的爱恨交织,充满了激情与纷争。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以爱恨为主题的经典小说。

荒原是这个故事中的重要背景之一,它承载着人物的爱恨情仇。

小说从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视角展开,希思克利夫是一个富有与美貌并存的人物,他与女主角凯瑟琳·厄肯肖展开了一段深情的爱恨纠葛。

希思克利夫深爱着凯瑟琳,但因为阶级差异和命运的捉弄,他们两人始终无法在一起。

懊悔和仇恨不断在希思克利夫心中萦绕,他们的感情因荒原的存在而变得扑朔迷离。

荒原的荒凉与寂寥影射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在这片荒原上,没有繁盛的花朵和茂密的树林,只有凛冽的风和无垠的荒漠。

这种荒凉的景象使人们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无助。

正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他们经历了感情上的困扰和彷徨,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只能在这片荒原上永远徘徊。

荒原成为了他们心理状态的写照和象征。

在荒原上,爱恨情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凯瑟琳·厄肯肖是一个美丽却傲慢的女子,她深爱着希思克利夫,但却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嫁给了埃德加·厄肯肖。

然而,婚姻并没有让凯瑟琳找到内心的安宁,她一直念念不忘希思克利夫。

希思克利夫的爱恨情感化为了对凯瑟琳的仇恨和报复,他埋葬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守护着对凯瑟琳的深爱,因为他深知,他们注定无法在一起。

除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其他人物的命运同样受到了荒原的影响。

希斯克里夫的儿子拉尔夫和凯瑟琳的女儿凯瑟琳经历了类似于他们父母的爱恨纷争。

他们原本相爱,但由于凯瑟琳的婚姻和命运的捉弄,他们只能用悲伤和痛苦来维系着他们的感情。

荒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牢笼,让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

然而,正是因为荒原的存在,这些爱恨情仇才显得更加激烈和动人。

荒原是这个故事的背景,它赋予了故事以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也让人们更加迷恋于这个被荒凉包围的世界。

荒原没有美丽的景物和和谐的氛围,却反而使得这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更具吸引力。

呼啸山庄名家点评

呼啸山庄名家点评

呼啸山庄名家点评呼啸山庄可是一部超经典的作品呢,好多名家都对它有话说。

有个名家就说,这书里描写的爱情那叫一个浓烈又疯狂。

就像书里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他们的爱情不是那种卿卿我我的小清新,而是一种深入骨髓、带着仇恨又充满爱意的复杂情感。

这种爱情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爱情面前的挣扎,真的很震撼。

还有名家觉得这书的环境描写超级棒。

呼啸山庄那狂风呼啸的荒野,还有画眉田庄的那种宁静优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环境描写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是和人物的性格、命运紧紧相连的。

像希斯克利夫,他就像呼啸山庄的狂风一样,充满了野性和不羁;而画眉田庄的林顿家族呢,就像那宁静的田庄一样,文雅却也有点软弱。

另外呀,有的名家指出这本书在叙事结构上很独特。

它不是那种规规矩矩按顺序讲故事的,而是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像洛克伍德、耐莉的讲述,把故事一点点拼凑起来。

这就像拼图一样,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情节,特别吸引人。

再有呢,书中对人性的刻画那是相当深刻的。

希斯克利夫因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心中的仇恨一点点膨胀,最后变成了一个疯狂报复的人。

但同时呢,他对凯瑟琳的爱又始终没有改变。

这种人性的复杂让我们看到了人不是单纯的好或者坏,而是有很多面的。

还有名家提到这本书对社会阶层的揭示。

希斯克利夫因为是个孤儿,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所以他受到了林顿家族的歧视。

这种阶层的差距导致了他的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

总的来说呢,呼啸山庄在爱情描写、环境描写、叙事结构、人性刻画和社会阶层揭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它能成为经典,被这么多名家关注和点评的原因啦。

呼啸山庄的风景分析

呼啸山庄的风景分析

呼啸山庄的风景分析
呼啸山庄的风景非常优美,它位于英国西南部的英吉利海峡的英格兰西部,湖水环绕,山峦环绕,山峰高耸,湖水清澈,景色宜人,林木苍翠,一片绿意盎然,湖水中还有渔船在缓缓行驶,令人眼前一亮。

呼啸山庄的风景还有许多景观,比如湖边的渔夫船和湖面上的小岛,还有绿树成荫的小径,远处的山峰更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呼啸山庄的风景还有许多植被,从湖边的柳树,松树,杨树,桦树,梧桐树,枫树,樟树,榆树,槐树,柏树,桃树,枇杷树,桑树,梨树到山谷里的灌木,花木,绿草,灌木丛,森林,林荫道,湖边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植物都会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令人叹为观止。

风行自然呼啸爱恨情仇——析《呼啸山庄》中的环境意象

风行自然呼啸爱恨情仇——析《呼啸山庄》中的环境意象

1982009.01风行自然呼啸爱,限情仇——析《呼啸山庄》中的环境意象姚晓鸣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它包含了爱与恨的交织,情与仇的演绎;它叙述了一个撼人心魄的情仇故事。

弃儿希刺克厉夫被呼啸山庄的老肖恩先生收养。

与老肖恩先生的女儿凯瑟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凯瑟琳受世俗的荣华之诱,答应了画眉田庄主人埃德加林顿的求婚,希刺克厉夫于是愤而出走,三年后衣锦还乡,开始大施报复。

凯瑟琳旧情复萌,伤心而死。

在小说的结尾处,希刺克厉夫狂喜地等待死神的召唤,他和凯瑟琳的爱情终于超越幽冥,获得了最后的归宿。

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荒原,没有经过城市文明的侵染和熏陶,故事流淌着人物、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本性:质朴、粗犷、率直、刚强、感情奔放不羁、举止疯狂无度,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

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爱由生到死,像山峰一样永恒,像闪电一样凶猛;他们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

一、风的内涵《呼啸山庄》这一译名来自杨苡先生的神来之笔,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弥漫于小说中的“风”的灵魂特质以及书中人物情感的强度和烈度。

“呼啸”(W ut he f i ng)一词描摹了风行自然的声音,传达了人物浓烈的爱恨宣泄。

根据小说开篇时的解释,“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①”,描绘的是这地方在风暴的天气里所受的气压骚动。

的确,《呼啸山庄》中自始至终充满了声响,其间有暴风雨的嚎叫、雷电撼天动地的轰鸣、人物的内心独自或喃喃自语、更有目眦皆裂的詈骂与歇斯底里的咆哮……这些都是骚动的风的精神,是一个激昂的合唱,是来自原野的风和心灵的风。

在作品中,风就是自由的精神,是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爱情,也是他们的暴怒和幽怨,更是他们超脱维多利亚庸俗现实的灵魂。

著名英国作家毛姆曾将《呼啸山庄》列为世界十佳小说之一,并宣称:“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被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t‟s all! Thank you!
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铃兰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有谁能想象得出 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源自Outline1 2
3
4
Part 3 Conclusion
•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novel and it has many functions we cannot ignore. Without it, a novel is just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r; a planet without life. It can build different sceneries in the novel to make the story more vivid. It can not only contribute to giving a background, rendering the atmosphere, but also contribute to modeling the character and so on. In a word,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is a key of novel writing.
Part 2 Characterization
• 3、Foiling the characters’ mood (烘托人物心情)
•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通过环境 描写凸显人物心理比直接的心理描写更耐人寻味。通过 环境烘托人物心情可以让渎职直接感受到当时的气氛。 凯瑟琳死后,女仆人去把这一消息告诉希斯克利夫,而 他早已预料到,作者对他做了以下描绘“他靠着一棵老 白蜡树,没戴帽子,抽芽的枝条上凝结的露水从上面向 他身边滴答下来,让他的头发全湿透了”,周围甚至有 鸟儿忙着搭窝,这些环境描写凸显出希斯克利夫心情苦 恼与低落以至于麻木不动。
Part 2 Characterization
• 5、 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feelings
(寄托人物感情) •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人物心情,还可以直接寄 托人物感情,例如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一低头看这 间屋里的地面,就不能不看见凯瑟琳的面貌在石板中间 出现!在每一朵云里,每一棵树上—在夜里充满在空气 中。正如他所说的“最平常的男人和女人的脸—连我自 己的脸—都像她,都在嘲笑我。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 的纪念品汇集,处处提醒着我她的存在”希斯克利夫由 周围的环境联系到凯瑟琳的形象,从而表达出他对凯瑟 琳的极度思念之情。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 留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 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 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 睡眠。
Some other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s
事件 老肖恩去世的晚上 凯瑟琳下葬那晚上 希斯克利夫出走晚 上 洛克伍德访呼啸山 庄 环境刻画 大风咆哮、狂暴猛烈 风雪交加 暴雨如注 荒凉、偏僻、恐怖、神秘
The Functions of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L/O/G/O
Outline
One Two Three
Some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s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Conclusion: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is a key of novel writing.
Contrast
Wuthering heights Thrushcross Grange
hell
heaven
The tombs
• 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 one could ever imagine unquiet slumbers for the sleepers in that quiet earth.
Part 2 Deepening the theme
• 6, Deepening the theme (深化作品主题)
• 环境描写不是单独而存在的,而是和人物的个性、故事 的发展交织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环境的塑造 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使得小说的主题和基调出于一致 和协调之中,从而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艾米莉在 小说中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再现当时社会现状,正是 各种不平等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人物,希斯克利夫 勇敢坚强但是受到辛德雷的压迫从而被扭曲了人性成了 复仇的魔鬼。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根源在于阶级 差距,作者通过对画眉山庄舞会的刻画反映出上流社会 的奢华,而希斯克利夫是一个下层人,他住的是马棚, 而他因气愤而出走时山庄正迎来风暴,狂风怒吼,电闪 雷鸣,而约瑟夫挂念的确是被希斯克利夫骑走的马。这 一切都展示出阶级的不平等。
Part 2 Other functions
• 8、 Sending the voice of releasing the humanity
(传达释放人性的呼声) • 自由的呼啸山庄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呼啸”是一个意 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在风暴的天气里所受的 气压骚动。的确,他们这儿一定是随时都流通着振奋精神 的纯洁空气。”而呼啸山庄也代表着自由与人性的回归。 凯瑟琳讲述自己的梦境,天堂不属于她,冷酷而狂野的呼 啸山庄才是她的乐园,画眉山庄虽然宁静优美但是不如呼 啸山庄真实有力。“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 我完全晓得,在冬天改变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改变叶子。 我对希斯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 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叶 子与岩石的比较便显示出凯瑟琳对野性自由的狂热,彰示 人们对本我、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Part 1
Some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s
1, Wuthering heights
2, Thrushcross Grange
3, The tombs 4, Other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s
Wuthering heights
• “Wuthering” being a significant provincial adjective, descriptive of the atmospheric tumult to which its station is exposed in stormy weather. Pure, braving ventilation they must have up there at all times, indeed: one may guess the power of a few stunted firs at the end of the houses and by a range of gaunt thorns all stretching there limbs one way, as if craving alms of the sun. • “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在风 暴的天气里所受的气压骚动。的确,他们这儿一定是随时 都流通着振奋精神的纯洁空气。从房屋那头有几棵矮小 的枞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 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就可以猜想到北风 吹过的威力了。
Part 2 Background foil
• 2、Rendering the atmosphere (渲染气氛)
• 阴森诡异是《呼啸山庄》的感情基调,而这种抑郁气氛 便是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来的,四季不断的风,孤独的山 庄,倾斜的树木,嶙峋的岩石,这已经给人一种阴森恐怖 的感觉,而在洛克伍德入住呼啸山庄时,居住的地方有 几本发霉的书,瘦长字体排印的《圣经》有着重重的霉 味,这些更让人觉得阴冷黑暗,窗外大雪纷飞狂风怒吼 而又又什么东西敲打窗子,再至发现敲打窗子的不是树 枝而是冰冷的手指时,读者与洛克伍德的心情都是异常 紧张的。阴冷黑暗的环境营造出阴森诡异的气氛,启发 读者好奇心。
Thrushcross Grange
• This is certainly a beautiful country! In all England, I do not believe that I could have fixed on a situation so completely removed from the stir of society. A perfect misanthropist „s heaven. • 这儿可真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在整个英格 兰境内,我不相信我竟能找到这样一个能 与尘世的喧嚣完全隔绝的地方,一个厌世 者的理想的天堂。
Part 2
Functions
1 Background foil 2 Characterization 3 Deepening the theme
…..(Other functions)
Part 2 Background foil
• 1、Giving the place and time that the story happened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与背景) • 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并未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作 品第一章便指出时间为1801年,地点为英格兰,并通过 洛克伍德的视角展现出这个古怪又远隔尘嚣的庄园,希 斯克利夫等人便居住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对社会 环境的描写时对故事发展提供社会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