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1卷文综地理解析解析
2016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 2.A 3.C【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则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2016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全国卷1详细讲解及评分细则

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 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 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 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 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 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 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B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解读】本题主要考察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 的聚集等知识内容。结合背景材料和第4题的分析,既 然每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个城市分工明确,都 有自己的服务种类,所以这种空间规划的实施,促进的 是同类产业活动在各核心城市的聚集,故B项正确。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 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 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
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
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
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 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 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 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 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 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A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2016年普通高考新课标Ⅰ卷(乙卷)文综地理试题评析分析

10 4
读取图文信息,分析地理
壤中
11 4 磷积累量的垂直变化
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6( 1) 6
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
(2) 8 与茉莉花茶
(3) 6 综
合 (4) 4
题 37
堪察加半岛的自然环境
(1) 6 与生态特点
(2) 10
比较两地影响农业的气候 条件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分析影响的区位因素
2016 年普通高考新课标Ⅰ卷(乙卷)文综地理试题评 析分析
2016-09-19
总体来说, 2016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乙卷) 文综地理试题的设计符合课程标 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 体现能力立意, 试题重在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 凸显学 生的地理素养和学科能力, 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关注时代和生活。 试题整 体材料新颖、贴近生活。试题有很好的区分度,符合高等院校的人才选拔要求 , 也有较高的导向性,难度适中。
4. 材料丰富新颖,突出学生即时学习能力
在 2016 年地理试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 点”,考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考 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 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 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 实问题。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 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 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如 第 11 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并结合川西 某山地东坡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过程性的分析, 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凸显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对过程和阶 段的核心要求 .
2016全国1卷地理(真题、解析)

44.【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 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 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 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解析】咸水的影响有土壤、作物、人们生活; 养殖废水营养物对海域的影响。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 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 有时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 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 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 有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茉莉花茶生产 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 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 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4)问题①:因地制 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应和影响 (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 加值。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 莉花茶的品种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 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解析】(1)气候条件:气温、气象灾害。(2)冲积平原地形、 土壤、水源;地势较高,防洪水。(3)市场、交通、原料。(4) 启示是说成功经验;建议是说发展方向。 【解题技巧】农业发展方向:规模化、商品化、机械化、产业化、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
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
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
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
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
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卷解析版

3、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 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所以景德 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基础好。
2016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卷 I卷
文综 地理试题解析
适用地区:河南 河北 山西 江西 湖北 湖南 陕西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 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 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 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 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 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Page 2
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 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注意不要错选“市 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 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佛 山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佛山瓷业发展的原材料 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分析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分析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整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对考生的知识掌握、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
选择题部分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
单选题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地理现象等,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多选题则要求考生在选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正确答案,对考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选择题部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组成。
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具体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地理数据的解读、地理事实的记忆等。
解答题则更注重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和综合运用,对地理问题进行解答。
试题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
其中,自然地理方面涉及了地球形状、地壳运动、水文地理等内容;人文地理方面包括了人口、城市、文化等内容;经济地理方面涵盖了农业、工业、交通等内容。
这样的安排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整体把握能力,能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地理学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地理问题中去。
其中有几道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例如第一题的中国地图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来填写空缺的地名,考查了对中国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的了解程度。
第五题的气候流动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规律,理解和解释气候现象,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这些题目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熟悉程度,还需要考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和推理,对地理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
总的来说,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内容全面且有深度,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和解答,考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解决综上所述,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通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领域的内容,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外。
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
2003年,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围,瓷产业向等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相比,20世纪80年代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吸引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完整word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题。
—3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80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1.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倾斜D.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2. 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企业竞争加剧D.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3.资金充足A.B.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基础好C.交通运输便捷D.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题。
—6系。
据此完成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4.服务种类 A. B.服务等级服务范围C.服务人口D.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5.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市场拓展C.产品升级D.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6.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促进城市竞争C.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 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 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 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 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 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l0~11题。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0.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文综解析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 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 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 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 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以第三产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 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 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 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 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 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 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 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堆 积而成,在沿海地 区经常分布着多条 贝壳堤,标志着海 岸线位置的变化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 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9.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 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的泥沙,并在白壳堤外堆积, 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白壳堤距离海岸线的距离变大。 根据上题结论,海岸线位置稳定才能形成白壳堤,所以A项错了; 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河流从搬运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形成的;河 流改道是在内陆地区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
磷高积累区的海拔高 度为4000米左右,再 结合四川所在的纬度 位置,可推测出该海 拔高度所属自然带的 类型
山地垂直地带性 分异规律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 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 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 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 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 完成l0~11题。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 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 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 成,在沿海地区经常 分布着多条贝壳堤, 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 变化
业为主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 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 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 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专业化生产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 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 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 20世纪80年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代初,珠三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角的改革开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工业区位和产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业转移 放的政策优 势,国家政 策倾斜使得 佛山市率先 引进国外现 代化陶瓷生 产线。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00-3000米处磷积累量很低,该地为山地迎风坡降 水最丰富地段,植物生产量高;由文字信息可知大 气温度低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利于磷的 积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由此确认 C选 项符合题意。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 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 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 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 成,在沿海地区经常 分布着多条贝壳堤, 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 变化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 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 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 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 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 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 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 “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 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 西的位置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