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颈部)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颈部要点总结

局部解剖颈部要点总结

局部解剖颈部要点总结颈部颈部分固有颈部和颈项,分界是两侧斜方肌的前缘之间与脊柱前方为固有颈部,前缘与脊柱后方之间为颈项。

固有颈部分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颈部前区以舌骨分,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含左右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斜方肌前缘以及锁骨中1/3上缘之间,被肩胛舌骨肌分枕三角,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颈部浅层颈部浅层有皮肤,浅筋膜,以及浅血管、神经、淋巴结等,还有一块浅肌。

浅层肌肉:颈阔肌。

在颈阔肌的深面有:V:颈前静脉:起自颏下,穿锁骨上间隙汇入颈外静脉末端或者锁骨下静脉。

颈静脉弓:是左右颈前静脉在锁骨上间隙中横行的吻合。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沿胸锁乳突肌浅面下行,在锁骨中点上2-5cm处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脚。

颈外静脉末端有一瓣膜但无法阻血液返流,下腔静脉梗阻时,颈外静脉扩张,且与颈深筋膜紧密愈合,破裂不易愈合,导致气体栓塞。

N:1、颈丛皮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颈丛麻醉。

颈横N:后缘跨胸锁乳突肌中份,分布颈前区皮肤。

锁骨下N:3支,分布肩,胸前壁上部,颈外侧区。

耳大N:分布耳廓以及腮腺皮肤。

枕小N:勾绕副N,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枕部以及耳廓背面。

2、面N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走行颈阔肌深面,支配颈阔肌。

颈部深筋膜:在颈阔肌和浅筋膜深面的筋膜,包绕颈部的肌肉,血管,分3层,各层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筋膜间隙。

1、浅层:封套筋膜: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部还包绕二腹肌前腹和下颌下腺,面后包绕腮腺,在胸骨上附着于前后缘,形成胸骨上间隙。

2、中层:气管前筋膜(内脏筋膜)此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绕咽喉部,食管颈部,气管颈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并形成甲状腺鞘,以及甲状腺悬韧带。

向下覆盖于气管前为:气管前筋膜。

向后覆盖颊肌和咽缩肌为:咽后筋膜。

气管前筋膜向上附着环状软骨弓,甲状腺斜线,舌骨,向下经气管前方以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上部延续。

颈部局解

颈部局解

②副神经accessory nerve:经二腹肌后腹深面入颈动 脉三角,于颈内动、静脉之间行向后外侧, 经颈内静脉的浅面行向下后,自胸锁乳突肌 上份入该肌。 ③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 入颈动脉三角,呈弓形向前经颈内、外动脉 及其分支(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 浅面向前下,续弯向前上再次返入二腹肌深 面及再次经舌动脉浅面进入下颌下三角。舌 下神经在弓形处发颈袢上根,与来自颈丛的 第2、3颈神经的颈袢下根在环状软骨水平组 成颈袢。 舌骨大角后端是寻找舌下神经的标志。
1、皮肌:颈阔肌 platysma。 上自面部,下至第二肋平面,越 过人体中最早骨化的二个骨即锁骨和 下颌骨浅面的全长,颈正中线和颈前 三角下部未被此肌覆盖。
2、浅静脉 (1)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 (2)颈外静脉externa jugularis vein 在颈根部两条静脉均进入颈深筋膜 形成的两个间隙,即胸骨上间隙和锁骨 上间隙,并有横行的吻合支。
囊鞘间隙:在真假被膜之间,内有血管行经 其中并吻合成网,甲状旁腺位于此间隙内。
(2)、甲状腺的位置与毗邻: ①位置:其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 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至第6气 管软骨,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 前方。 ②毗邻: 前 方: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 群和深筋膜中层。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喉返神经。 甲状腺肿大时,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可出 现呼吸、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向外侧压迫颈交感 干,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眼裂变窄、 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3、皮神经 (1)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 出后向四周呈放射走行,有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其中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 突肌后缘上升,是寻找副神经的标志; 耳大神经垂直行向耳垂。 (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 前下,走行于颈阔肌深面,支配该肌。

颈部局解实验报告

颈部局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颈部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颈部的层次划分。

2. 观察颈部主要血管、神经、肌肉等结构的形态和位置。

3. 学习颈部解剖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 颈部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解剖镊、解剖剪、解剖刀等4.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颈部表面标志观察- 观察颈部的表面标志,如颈椎棘突、胸锁乳突肌、斜角肌、锁骨上窝等。

- 标记各标志在模型上的位置。

2. 皮肤和浅筋膜层解剖- 切开颈部皮肤,观察皮肤的颜色、厚度和弹性。

- 分离皮肤与浅筋膜,观察浅筋膜的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阔肌的形态和位置。

3. 深筋膜层解剖- 切开深筋膜,观察其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动脉鞘和颈静脉鞘的结构,包括颈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甲状腺上动脉等。

4. 肌肉层解剖- 解剖胸锁乳突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纤维方向。

- 解剖斜角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 解剖舌骨下肌群,包括舌骨下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等,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5. 血管层解剖- 观察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的走行、分支和毗邻关系。

- 观察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的走行和汇入。

6. 神经层解剖- 观察颈丛神经的组成和分支,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等。

- 观察颈髓神经根的走行和分布。

7. 总结和记录- 总结颈部解剖结构的层次、血管、神经和肌肉的形态和位置。

-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四、实验结果1. 颈部皮肤呈粉红色,较薄,弹性良好。

2. 浅筋膜较厚,纤维方向为水平。

3. 深筋膜较薄,纤维方向为垂直。

4. 胸锁乳突肌呈条索状,起点位于胸骨柄,止点位于锁骨外侧1/3处。

5. 斜角肌呈三角形,起点位于颈椎横突,止点位于第1肋骨。

6. 舌骨下肌群呈扁平状,起点位于舌骨,止点位于胸骨柄。

7. 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走行规则,分支清晰。

8.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汇入颈静脉。

局解实验--颈部1-PPT文档

局解实验--颈部1-PPT文档
• 颈前区(颈前三角) • 颈外侧区(颈后三角) • 胸锁乳突肌区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
• 颈前区(颈前三角)--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 舌骨上区1. 颏下三角 2.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 3.颈动脉三角 4. 肌三角
• 颈外侧区(颈后三角)--肩胛舌骨肌 1.枕三角 2.锁骨上三角
• 胸锁乳突肌区
二.分区
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 1. 固有颈部(前方) 2. 项部(后方)
1.茎突舌骨肌 2.二腹肌后腹 3.胸锁乳突肌 4.枕三角 5.斜方肌 6.肩胛舌骨肌下腹 7.锁骨上三角 8.肌三角 9.肩胛舌骨肌上腹 10.颈动脉三角 11.舌骨 12.颏下三角 13.下颌下三角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
c.舌下神经 d.舌神经 e.下颌下神经节 f.下颌下淋巴结 g.舌动脉
舌神经
下颌下腺 舌下神经
舌动脉
头颈部--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
2、颏下三角 ①境界: 左、右二腹肌前腹
与舌骨体围成。
②层次及结构: 皮肤 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颏下淋巴结 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
②层次:皮肤 颈浅筋膜、颈阔肌 颈深筋膜浅层 面动脉、下颌舌骨肌 舌骨舌肌 舌动脉
头颈部--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
③内容物a.下颌下腺 Nhomakorabea浅部(大)—下颌舌骨肌浅面、 肿瘤时可及
深部(小)—下颌舌骨肌深面、 发下颌下腺管至 舌下阜
b.面动脉 二腹肌深面入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腺深面前行
头颈部--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
头颈部--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
▪ 分区
1、颈前外侧区(固有颈部) 下颌下三角
舌骨上区 颏下三角 颈前区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局解操作头颈部》课件

《局解操作头颈部》课件
呼吸道梗阻的预防与处理
对于术后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气管插 管、吸痰等。
呼吸困难的预防与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呼吸道通畅,避免术后呼吸困难。对于 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05
头颈部手术的护理与康复
手术前的护理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原因、病 情状况等,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

手术团队
组建经验丰富的手术团 队,明确人员分工和职
责。
患者心理准备
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 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 险,缓解其紧张情绪。
手术中的操作技巧
01
02
03
04
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
精确解剖
熟悉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准确 分离组织,避免损伤重要血管
和神经。
止血技巧
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保持手 术视野清晰。
04
头颈部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的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止血,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对于有出 血倾向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或输血 。
出血的处理
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如使用止血钳、电凝 、填塞等。如果出血严重,应及时输血,并考虑是否需要二 次手术。
神经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神经损伤的预防
熟悉头颈部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神经。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对神经的刺激和损伤。
神经损伤的处理
如果发生神经损伤,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减轻压迫、松解粘连等。对于严重的神 经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药物治疗。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 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和局部处理。

颈部局解

颈部局解

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关系
前方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及舌 骨下肌群,正中线为颈白线。 两侧为颈动脉鞘cartoid sheath; 后方为颈交感干和4个颈内脏管道,即喉与气 管、咽与食管。此4个内脏管道可确定甲状腺两侧 叶向上、下、后方扩展及推颈动脉鞘向外的范围及 其程度。 如甲状腺肿大,可压迫气管trachea和食管 esophagus,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如压迫颈交感干 则会引起Horner氏综合征

内容及定位
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是该区的中心结构,内含颈总 common a.、颈内动脉interior carotid a.,颈内静脉interior jugular及迷走神经vagus。动脉居后内,静脉居前外,神经位 于二者间的后外方。 在颈鞘浅面有颈神经袢cervical ansa ,在平环状软骨处, 颈袢发四条分支进入舌骨下肌群各肌的下部。 颈动脉鞘深面有颈交感干clavical part of sympathetic trunk ,二者间有颈深筋膜深层相隔。交感干的上、下三个神经节 分别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第6颈椎横突前方,第一 肋颈前方。
颈部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位于胸骨柄上缘,由封套筋膜一 分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静脉弓。
锁骨上间隙位于锁骨上缘,由封套筋膜一分 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浅静脉和颈外静脉。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 之间,内含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左头臂静 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 咽后间隙位于咽与椎前筋膜之间。 椎前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 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
两侧对称性结构和器官
核心结构为胸膜顶cupula pleura及胸膜上筋膜(Sibson ligament)。

局解复习资料之颈部

局解复习资料之颈部

四、颈筋膜(cervical fascia)1.W: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的深筋膜,包绕颈项部诸肌和脏器。

2.W1)颈筋膜浅层即封套筋膜(investing fascia):浅层围绕整个颈部,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两侧彼此延续,参与组成颈白线;向上附于颈上界的骨面;向下附于颈、胸交界处的骨面。

颈筋膜浅层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分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

2)颈筋膜中层即气管前筋膜(pretracheal fascia)或内脏筋膜:包绕颈部诸器官,如喉、气管、食管、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其前下部分叫气管前层(pretracheal layer ),后上部分叫颊咽筋膜(bucco pharyngeal fascial)。

气管前层向上附着于甲状软骨斜线,环状软骨弓及舌骨;向下包裹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并继续向下经气管之前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上部相融合。

气管前层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颊咽筋膜覆盖于咽后壁及颊肌外面,向上附着于颅底,向下与食管筋膜相续。

颊咽筋膜后方为椎前层,两者之间形成咽后间隙。

内脏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与颈深筋膜浅层和椎前层相连。

3)):位于椎前肌及斜角肌前面,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两侧覆盖①颈交感神经干、②隔神经、③臂丛及④锁骨下动脉等结构。

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形成腋鞘,又名颈腋管。

4)颈动脉鞘: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

内有①颈总动脉、②颈内动脉、③颈内静脉及④迷走神经等。

(两动一静一神经)3.W1)胸骨上间隙(suprasternal space):脑骨上间隙是颈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的前、后缘所形成的筋膜间隙。

颈部局解neck

颈部局解neck
• 境界 boundaries • 内容 contents • 毗邻 relations
1. 境界boundary源自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是由胸锁乳突肌、肩
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2.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s
• Artery
颈总动脉 Common carotid artery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Ex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its branches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3. 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
4.神经点
nerve point
5.锁骨下动脉 subclavicular a.
6. 臂丛 brachial plexus
7.胸膜顶
cupula of pleura
肺尖
apex of lung
第二节 颈部浅层结构 • 皮肤 The skin( thin and pliable) • 浅筋膜及其内容The superficial fascia and its contents a thin layer of fat a sheet of platysma the anterior jugular vein the lateral jugular vein the superficial(lateral and anerior)cervical lymph nodes the cutaneous branches of the cervical plexus the cervical branch of the facial nerve
• 二腹肌后腹 Posterior belly of digastr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二)内容: 1、副神经: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此处有枕小神经勾绕。 2、副神经周围淋巴结: 上部注入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下部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3、颈丛和臂丛的分支:
颈丛皮支:
臂丛的肩胛背神经: 在椎前筋膜深面,副神经 与臂丛上缘。
49
50
二、锁骨上大窝
(一)境界: 前上为胸锁乳突肌下段,后上为肩胛舌骨肌下腹, 下界为锁骨,是颈、胸和上肢的交汇处。
分支: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胸长神经
53
第六节 颈部淋巴
一、颈上部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枕淋巴结、乳突淋巴 结、腮腺淋巴结 二、颈前淋巴结 颈前浅淋巴结: 沿颈前静脉排列 颈前深淋巴结: 位于颈部器管前面或 外侧
54
三、颈外侧区的淋巴结
(一)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
(二)颈外侧深淋巴结
胸导管颈部的毗邻 概念:颈动脉鞘、胸膜顶、斜角肌间隙、颈袢、胸膜上膜、 静脉角 1
第二章 颈 部
第一节
一、境界与分区
颈后区:项部 颈部区分 颈前外侧部 (固有颈部) 颈外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 锁骨上大窝: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33
后方:
甲状腺下动脉,左侧还 有胸导管,隔椎前筋膜有颈 交感干、椎前肌、颈椎横突。 内侧:
咽和食管颈部、 喉和气管颈部、喉 返神经、甲状腺侧 叶。
34
3、颈丛 (1)位置:
胸锁乳突肌上段和中斜角肌、肩胛提肌之间
(2)分支:
4条皮支、 肌支、 膈神经
35
4、颈交感干 位于脊柱两侧,被椎前筋膜覆盖。 由3个椎旁节和节 间支组成。 颈上神经节位于 第2、3颈椎横突前方。 颈中神经节位于 第6颈椎横突前方。
37
毗邻
前方: 前斜角肌、锁骨下动脉、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 下静脉、胸导管颈部(左)。
后方: 第1、2肋、
颈交感干,
第1胸神经前支。
38
外侧: 中斜角肌、臂丛 内侧: 气管、 食管、 左侧有胸导管 、 喉返神经。
39
2、锁骨下动脉
(1)走行:绕胸膜顶的前上方,向外穿斜角肌间隙, 至第一肋外缘。 (2)分段:
44
5.迷走神经 行于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之间。右侧在锁骨下动 脉第1段前方发出喉返神经。 6.膈神经: 经前斜角肌上份 外侧缘向内下沿前斜 角肌表面下降,再经 锁骨下动、静脉之间 入胸腔。
45
7、椎动脉三角 (1)境界 内侧界:颈长肌 外侧界:前斜角肌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1段; 尖: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后方有:胸膜顶、 第7颈椎横突、第8颈 神经前支,第1肋颈; 前方有:颈动脉鞘、 膈神经、胸导管弓。
在幼儿,胸腺、左头臂静 脉、主动脉弓常高出胸骨颈静 脉切迹。
上端: 两侧为甲状腺侧叶 后方: 食管,喉返神经。
后外侧: 颈交感干、颈动脉鞘
30
(4)食管颈部
毗邻
前方:气管颈部 后方:颈长肌、脊柱 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交感干相邻 两侧: 甲状腺侧 叶、颈动脉鞘 及其内容
31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包绕下颌下腺形成下颌下腺鞘; 向上续为腮腺鞘
胸骨上间隙。
6
2.中层(气管前筋膜):
形成甲状腺鞘。其后层 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对甲状腺有固定作用。 前下部覆盖气管,称为 气管前筋膜,向下入胸腔与 心包上部相续。 后上部覆盖颊肌和咽缩肌, 称为颊咽筋膜。
7
3、深层(椎前筋膜):
位于颈深肌群的浅面。上至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和胸 内筋膜,两侧覆盖臂丛、锁骨下动、静脉等,向下外方续 于腋鞘。 4、颈动脉鞘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
(二)内容 1、颈袢: 舌下神经降支为颈袢上根, 第2、3颈神经前支为颈袢下 根,两根在颈动脉鞘表面合 成颈袢,约在肩胛舌骨肌中 间腱附近。
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
32
2、颈动脉鞘
上起颅底,下续纵隔。 内容
毗邻
前方: 胸锁乳突肌、胸骨舌 骨肌、胸骨甲状肌、 肩胛舌骨肌下腹、颈 袢、甲状腺上、中静 脉
(3)气管颈部 位置: 上起环状软骨下缘,
下至胸骨柄颈静脉 切迹。 仰头或低头时可上 下移动1.5cm。
头向侧转时气管随 之移动,食管却向 反方向移动,故气 管切开时应严格保 持头正中位。
29
毗邻:
前方: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颈静 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峡、甲状腺下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 动脉。
1、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收纳外侧颈浅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 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 气管、食管、腭扁桃体、 舌的淋巴。 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 深淋巴结。
55
2、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收纳颈外侧上深淋 巴结和气管的淋巴,
输出管合成颈干。
位于颈横血管周围 的淋巴结又称锁骨上淋 巴结,位于左颈根部静 脉角的淋巴结,称为魏 尔啸(Virchow)淋巴 结。
第二章
重要内容:
颈部
颈深筋膜的区分、各层的包被关系和形成的结构 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被膜和血管
气管颈部的毗邻 颈外侧深淋巴结的区分、锁骨上淋巴结和魏尔啸淋巴结的位 置与临床意义 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和毗邻 前斜角肌、二腹肌后腹的毗邻
枕三角、锁骨上大窝、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发出喉上动脉,伴喉 上神经内支入喉。 喉上神经:
分内、外2支。 分布
22
23
甲状腺下动脉:
经颈动脉鞘后方弯向 内侧,入甲状腺前与喉 返神经交叉。
喉返神经: 在食管气管旁沟内上 行,入喉后改称喉下神经 分布 左喉返神经多在甲状 腺下动脉的后方与其交叉, 右喉返神经多在动脉的前方与其交叉。
结扎此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
51
(二)内容及毗邻
1、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 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的前下方,经膈神 经、前斜角肌前面达胸膜顶前方。 静脉角:在前斜角肌内侧,有淋巴导管注入。 2、锁骨下动脉: 经斜角肌 间隙进入 此三角
52
3、臂丛: Βιβλιοθήκη 成C5、C6 C7 C8、T1 上干 中干 下干 前股 前股 外侧束 前股 后股 后束 内侧束
(3)神经: 舌神经在腺体与舌骨 舌肌之间,舌下神经行于 舌骨舌肌表面,下颌下神 经节连于舌神经下方。
(4)下颌下淋巴结:
在下颌下腺的周围。
12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 和 二腹肌后腹围成。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 封套筋膜,深面椎前筋膜。
13
17
2、内容: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上腹,气管前筋膜,甲状腺、甲状旁腺、喉及气管颈 部、咽和食管颈部等器官。
18
(1)甲状腺
1)形态 两个侧叶:
平5~7颈椎;
峡:
第2~4气管软骨 的前面;
锥状叶
19
2)被膜: 假被膜(甲状腺鞘):甲状腺悬韧带 真被膜(纤维囊) 囊鞘间隙: 内有甲状旁腺、 血管、神经、 结缔组织等。
10
第三节 颈 前 区
一、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左、右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 内有颏下淋巴结。 (二)下颌下三角:
1、境界: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浅面有皮肤、 浅筋膜、颈阔 肌、封套筋膜, 深面为下颌舌 骨肌、舌骨舌 肌、咽中缩肌。
11
2、内容:
(1)下颌下腺:以下颌舌骨肌为界,分深、浅两 部。被筋膜鞘包裹。下颌下腺管由深部发出,开口于 舌下阜。 (2)血管:面动脉行于腺体深面,舌动、静脉经 二腹肌中间腱的后方。
概述
2
3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皮肤薄、移动性大。
颈浅筋膜内有颈阔肌。
(一)浅静脉
1、颈前静脉:
颈前静脉弓。
2、颈外静脉:
注入锁骨下静脉。
4
(二)神经
1、颈丛皮支 2、面神经颈支
5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分浅、中、深 3层。
(一)颈筋膜 1、浅层(封套筋膜):
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 肌,形成肌鞘;
24
25
甲状腺最下动脉:
出现率约10%,主要起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 至甲状腺峡。 4)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均注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注入头臂静脉。
26
27
(2)甲状旁腺
位于甲状 腺侧叶的后 面,或甲状 腺实质内, 或被膜外的 结缔组织内。 上、下 各1对。
28
15
(4)二腹肌后腹:
毗邻
浅面:耳大神经、 下颌后静脉、 面神经颈支 深面:颈内动、静脉、 颈外 动脉、 后3对脑神经、 颈交感干 上缘:耳后动脉、面神经、 舌咽神经 下缘:枕动脉、舌下神经
16
(二)肌三角 (1)境界: 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肩胛舌骨肌 上腹之间。 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 经和封套筋膜。深面为椎前筋膜。
46
(2)内容:
椎动、静脉、 甲状腺下动脉、胸 膜顶、颈交感干。
47
第五节
颈外侧区
包括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和锁骨 上大窝(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以肩胛舌骨肌下 腹为界。 一、枕三角 (一)境界: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
后界为斜方肌, 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下腹, 顶为颈深筋膜浅层, 底为椎前筋膜层及其覆盖的前、中、后斜角肌和肩 胛提肌。
8
(二)颈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静脉弓 、 颈前静脉下端、胸锁 乳突肌胸骨头、淋巴 结及脂肪等。
2、气管前间隙: 为气管前筋膜与气 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 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 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 头臂干和左头臂静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