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分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社区垃圾开题报告范文

社区垃圾开题报告范文社区垃圾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社区垃圾问题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垃圾治理困难,垃圾堆积难题逐渐加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社区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势在必行。
本课题选取了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社区垃圾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社区实际情况的有效管理和处理措施,提升社区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通过制定有效的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措施,实现垃圾分类和减量,改善社区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研究内容:1. 社区垃圾产生与排放情况的调查研究,包括垃圾产生量、垃圾成分、垃圾排放路径等方面的调查。
2. 社区垃圾管理现状分析,包括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管理机制的合理性与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3. 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措施的探讨,包括提出适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和效果。
4. 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模式的建立,包括制定具体的管理和处理方案,并进行实地实验与效果评估。
5. 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措施的推广与应用,包括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的普及,提高居民参与度和管理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社区垃圾产生和排放情况的调查和统计,了解社区垃圾问题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分析和探讨提供数据支持。
3. 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社区垃圾处理设施和管理情况,了解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为制定管理和处理方案提供现场依据。
研究步骤:1. 收集社区垃圾管理和处理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垃圾小知识开题报告

垃圾小知识开题报告垃圾小知识开题报告一、引言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它们来自于我们的消费和生产活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些关于垃圾的小知识,旨在加深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并探讨解决垃圾问题的可行性。
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垃圾分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垃圾的不同属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垃圾的再利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可以被再利用。
例如,可回收垃圾中的废纸可以被回收制成新的纸张,废塑料可以被再生利用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这种再利用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还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鼓励垃圾的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垃圾焚烧与填埋的争议垃圾焚烧和填埋是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可以将垃圾燃烧成灰渣,同时产生热能用于发电。
然而,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与之相比,垃圾填埋可以将垃圾掩埋在地下,但填埋过程中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五、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垃圾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将有机垃圾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减少垃圾的体积和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实现垃圾桶的智能管理和垃圾车的智能调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创新技术为解决垃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六、居民参与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垃圾问题不仅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
居民应当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正确投放垃圾,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此外,居民还可以通过减少消费和选择环保产品来减少垃圾的产生。
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管理对策探讨的开题报告

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管理对策探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是目前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量也不断增加。
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流动的加剧,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构成也发生了变化。
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垃圾堆积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垃圾处理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其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我国某些城市的实际情况,如垃圾堆积问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情况、垃圾分类与回收情况等,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将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解释和说明,同时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部分将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垃圾数量的增多、垃圾种类的增加、垃圾处理设施的满负荷运转、垃圾分类与回收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本部分将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政策法规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垃圾运输和处理方式落后、垃圾分类与回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第四部分: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本部分将提出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如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和管理体制,推进垃圾分类与回收机制等方面。
沈阳城市垃圾的分类及生物法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沈阳城市垃圾的分类及生物法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沈阳城市垃圾的分类及生物法处理的研究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垃圾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种类繁多的趋势。
在垃圾处理方面,传统的填埋和焚烧等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如何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沈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其产生的垃圾数量十分庞大。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沈阳市每天产生的垃圾约为5600吨,其中可回收资源的比例仅为10%左右。
如何将垃圾有效地分类,并通过生物法进行处理,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沈阳市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分析,并探索基于生物法的垃圾处理方法,为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对沈阳市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垃圾种类及其产生来源。
2.确定生物法垃圾处理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3.通过实验探索基于生物法的垃圾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法处理技术、处理时间等参数的研究。
4.评价生物法处理的处理效果,并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垃圾分类分析:对沈阳市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分析,制定垃圾分类的方案,并统计各类别垃圾的产生量。
2.生物法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介绍生物法垃圾处理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包括生物连续发酵技术、生物食物连续发酵技术、生物干化技术等。
并根据实验结果,选择适用于沈阳市城市垃圾的生物法处理技术。
3.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不同种类垃圾样品进行生物法处理实验,包括生物法处理技术、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参数的研究和优化。
4.处理效果评价:对处理后的垃圾样品进行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分析,评价处理效果,并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文献调研方法等。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进行介绍。
关于垃圾分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垃圾分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 学号 201103033231 班级 11商日2班指导教师 ===== 题目:浅谈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对我国的启示一、研究目的(依据、文献综述、意义、目的)1、地球上大约有70亿的人口,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会产生极大量的垃圾,进而引发了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而且这些都呈上升姿态。
当然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中国的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约为290,440千克,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近年我国每年产生约1.6亿吨的城市垃圾。
而目前中国城市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的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毫无置疑会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
那么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好呢,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了。
2、说到环境保护,日本可以堪称为世界典范,日本的街道是非常的干净的,就是雨天路面的积水也是非常清澈的。
日本之所以能堪称为世界典范,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是功不可没的。
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日本对垃圾的高度详细的分类和有效利用,和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实施的成果。
而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能顺利实施,是因为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强、自觉性高、国民素质高、法律保障全,宣传力度强、垃圾处理方法先进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等。
而中国跟长期以来一样,中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过任何处理就裸露地堆放在各城市周边的垃圾场里。
但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垃圾生产量极大且呈逐年上升的姿态。
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所包围,“垃圾围墙”将很有可能成为可怕的现实。
我国的垃圾分类早已有提出和实施,但效果不可乐观,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问题在于观念滞后、环保意识不强、政府做出的努力不够、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相关法律不健全等等。
日本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有切实可行的消减目标以及对国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等。
垃圾分类活动开题报告

垃圾分类活动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急剧增加,并且出现了许多无法降解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分类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我们计划开展一场垃圾分类活动。
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我们的主要目标如下: 1. 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识; 2. 培养公众主动投放垃圾和正确分类的习惯; 3. 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内容1.举办垃圾分类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讲解,包括垃圾分类的意义、分类的方法和分别投放的容器等。
通过讲座,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2.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向公众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分类的方法。
同时,举办垃圾分类测试活动,让公众参与并了解自己的垃圾分类水平,增加对垃圾分类的兴趣。
3.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在社区或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桶,并标明相应的分类方法和投放垃圾的种类。
通过示范点的设置,引导公众正确投放垃圾,并提供参考模板供其他地方参考。
4.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培训活动:邀请垃圾分类专家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志愿者的垃圾分类知识水平和技能。
志愿者将成为活动的核心力量,帮助组织活动和传播垃圾分类的理念。
四、活动预期效果1.提升垃圾分类水平:通过讲座、宣传和培训等方式,增加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识,引导公众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从根本上减少垃圾污染。
2.培养垃圾分类习惯:通过长期的宣传和示范点的设置,培养公众主动投放垃圾和正确分类的习惯,使垃圾分类成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将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垃圾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1.垃圾分类讲座:时间待定,预计活动时长2小时;2.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选址和海报设计完成后,活动时间为1周;3.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选址、设计和建设完成后,预计1个月内启动;4.垃圾分类培训活动:时间待定,预计每月一次。
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及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及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垃圾急剧增加,其中大部分是混合垃圾。
混合垃圾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对于生活垃圾的深度分选和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将重点探讨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和设备优化组合技术方面的问题,包括:1. 现有生活垃圾深度分选技术的分析和评价,包括传统的机械分选技术和现代的光学分选技术等。
2. 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的研究,包括不同设备的层级组合,以及如何达到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目标。
3. 研究深度分选和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的实现难点和技术瓶颈,并探讨解决方法。
4.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和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的示范系统,对其性能和效果进行实测和评价。
本研究将致力于开发和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和实现技术的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垃圾分类处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和汇报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成果。
2. 理论分析法:对现有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剖析技术实现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优化方案。
3. 设计仿真法:建立深度分选和设备优化组合技术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优化设计。
4. 实地调研法:到实际垃圾处理设备、垃圾处理场地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数据,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四、预期成果1. 总结和分析生活垃圾深度分选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让深度分选技术更加符合处理生活垃圾的实际需求。
2. 针对现有的垃圾分类设备,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案,设计一套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设备优化组合技术体系。
3. 建立一个生活垃圾深度分选和设备优化组合技术演示系统,对其性能和效果进行实测和评价,为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4.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X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400字》

X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分析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美国学者康芒纳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垃圾分类问题的重要性。
他认为垃圾不是废品,用对方法,垃圾就可以成为宝物。
Hui Zhou, Aihong Meng 等人(2014)以固体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将垃圾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木材、塑料、废纸、食物、纺织、橡胶。
然而,通过实验发现,垃圾分类不应局限于这六大类,还应该有更为细致的分类标准。
M.Liikanen, O. Sahimaa 等人(2016)表明垃圾混合是造成垃圾浪费的主要原因。
因此需要一套系统的垃圾分类的方法,避免将垃圾混合,也认为应该将垃圾分类标准进行细化,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Peter Beigl(2014)在其研究中针对政府是否有必要实施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详细探析了在实施与不实施的不同情况下社会的整体运作形态。
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政府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一方面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益于城市的整体环境。
综上,Peter Beigl 得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城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政府需要充分利用其行政职能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管理。
Issam(2010)指出生活固体废弃物65.1%为可以循环利用的有机废物,资源回收的潜力巨大,所以积极开展源头分类工作极为关键。
同时也论述了可持续的管理措施,需要以公众参与这个重要因素为基础。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研究员James D.Reschovsky(2009)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来鼓励家庭废物的回收利用,运用激励机制,引导公众进行垃圾分类,从而最大化提高资源再利用效率,让生活垃圾产生更高经济价值,提高公众参与意识,适当的市场激励机制对资源回收利用产生积极影响。
美国环境学科学家巴里·康芒纳,在研究中指出分类对于处理垃圾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垃圾可通过循环再生利用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重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垃圾分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 学号 201103033231 班级 11商日2班指导教师 ===== 题目:浅谈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研究目的(依据、文献综述、意义、目的)
1、地球上大约有70亿的人口,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会产生极大量的垃圾,进而引发了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而且这些都呈上升姿态。
当然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中国的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约为290,440千克,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近年我国每年产生约1.6亿吨的城市垃圾。
而目前中国城市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的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毫无置疑会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
那么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好呢,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了。
2、说到环境保护,日本可以堪称为世界典范,日本的街道是非常的干净的,就是雨天路面的积水也是非常清澈的。
日本之所以能堪称为世界典范,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是功不可没的。
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日本对垃圾的高度详细的分类和有效利用,和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实施的成果。
而日本的垃圾分类措施能顺利实施,是因为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强、自觉性高、国民素质高、法律保障全,宣传力度强、垃圾处理方法先进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等。
而中国跟长期以来一样,中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过任何处理就裸露地堆放在各城市周边的垃圾场里。
但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垃圾生产量极大且呈逐年上升的姿态。
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所包围,“垃圾围墙”将很有可能成为可怕的现实。
我国的垃圾分类早已有提出和实施,但效果不可乐观,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
问题在于观念滞后、环保意识不强、政府做出的努力不够、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相关法律不健全等等。
日本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有切实可行的消减目标以及对国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等。
这方面我们得好好借鉴和学习日本,去努力的改进,of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ystem, link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als, tasks, benefits, payroll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pproach, effectively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Meanwhile, strengthened cost management, focus on staffTraining, employee skills, service qua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aving
解决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问题。
3、本课题从研究日本和中国垃圾分类处理比较入手,希望能对更好的实施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实行循环经济型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对象研究)
1、引言
中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迫在眉睫
2、中日两国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差异。
(1)中日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比较
(2)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比较
(3)两国垃圾处理比较
(4)国民危机感的比较
(5)中日垃圾分类方面的法规制度比较
(6)中日政府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的比较
3、日本在垃圾分类处理上给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来对论题进行研究。
1、文献综述法:查阅大量文献、期刊等资料,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思路,推陈出新。
2、归纳法:通过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四、研究进程与安排
2013年11月17日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熟悉度选题、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选题的可行性,然后与指导老师协商,确定论文的题目和研究的范围,并撰写和提交开题报告。
2013年11月23日前:指导老师反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2013年12月25日前:整理材料,开始撰写论文,并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
2014年1月8日前:指导老师反馈毕业论文初稿修改意见。
2014年1月8日至2014年2月25日: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和指导意见来修改论
focus on staffTraining, employee skills, service qua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avingnagement by objectives approach, effectively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Meanwhile, strengthened cost management, of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ystem, link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als, tasks, benefits, payroll ma2 文,最后定稿。
2014年2月26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终稿。
五、最终成果形式
形成题为“浅谈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对我国的启示”的毕业论文六、参考文献
[1] 钱展. 浅析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A]. 现代交际. 2011.(6). 16-17.
[2] 郭晓. 借鉴日本垃圾处理经验,构建和谐环保社会[A]. 科教导刊. 2010.(3). 183-186.
[3] 杜军. 日本大都市废弃物处理的经验借鉴[A]. 学习与探讨. 2010.(6). 154-156.
[4] 张嫄. 日本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对我国的启示[A]. 现代城市研究. 2013.(21). 76-81.
[5] 窦林娟. 刘兆芳. 浅析日本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实施的原因[A].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2.(5). 101-103.
[6] 王玲.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分类从我做起[A]. 学术探讨. 2011.(3). 387-388.
[7] 应俊辉. 我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A].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5). 73-76.
[8] 寿舒舒. 赵安达. 日本资源循环利用对我国城市的启示[A]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9). 419-420.
[9] 方静. 中日垃圾处理比较及启示[A]. 科技创新导报. 2013.(16). 143.
[10] 周宏. 涂晓玲. 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A] . 城市问题. 2007.(7). 89-101.
[11] 窦林娟. 孔巧慧. 常娜.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4). 83-85.
[12] 王军. 邱少男. 垃圾处理政策的变化及其效果分析[A]. 中国发展. 2013.(1). 7-10.
ua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avingice q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Meanwhile, strengthened cost management, focus on staffTraining, employee skills, serv bution system, link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als, tasks, benefits, payroll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pproach, effectivelyof the reform of distri3
[13] 余洁. 关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A].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4). 13-15.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focus on staffTraining, employee skills, service qua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avingnagement by objectives approach, effectively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Meanwhile, strengthened cost management, of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ystem, link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als, tasks, benefits, payroll m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