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崔林 clwood263 Cuc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 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金林 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 邓超然等 人大
推荐: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2024年中国新闻传播史-李彬课件92611831

2024年中国新闻传播史-李彬课件92611831
记者先驱
我国的职业记者,出现在民国时期。此前,虽然已有一些知名的报人,但严格说来,他们或是思想家,或是革命家,或是宣传家。直到辛亥革命后,随着现代报业的形成,才开始有了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记者,如民国年间的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等从他们开始,记者才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不是像早期那种被人蔑视的所谓“访员”。
现代新闻事业
与这个转型时期相应,新闻事业也从一种传统的模式向现代的模式转化。比如,现代报纸的四大板块这时已经定型,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一整套程序基本形成,新闻事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构成机制,等等。 总之,经过五四运动,我国的新闻事业就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民立报》发刊词(节选)
秋高马肥,记者当整顿全神以为国民效驰驱。使吾国民之火声驰于列国,使吾国民之愁声达于政府;使吾国民之亲爱声相接相近于散漫之同胞,而团体日因;使吾国民之叹息声日消日灭于恐慌之市面,而实业日昌。并修吾先圣先贤、闻人巨子自立之学说,以提倡吾国民自立之精神;搜吾军事实业、辟地殖民、英雄豪杰独立之历史,以培植吾国民独立之思想。重以世界之知识,世界之事业,世界之学理,以辅助吾国民进立于世界之眼光。此则记者之所深赖,而愿为同胞尽力驰驱干无已者也。虽然,未已矣。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30多个,创办报刊50多种,开设学校50多所。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双日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 ,后应李提摩太的要求而改为《中外纪闻》(双日刊)——强学会的机关报。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五日刊)。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中国新闻传播史》二 共41页PPT资料

《中国新闻传播史》二 共41页PPT资料

《遐迩贯珍》
1853年9月3日创刊;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伦敦布道会对华文教机关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出版,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 1856年5月1日停刊。 《遐迩贯珍》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 文对照的目录,这是中文报刊的创举。 1855年起,增出附刊《布告篇》,刊登各类广告并开始收 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总体上英国殖民主义者立场,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 还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
《万国公报》2
后期《万国公报》很少部分宗教内容;明确把 “开放”中国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作为主要任务。 全录《京报》;报道中外新闻、西学知识、商业 信息,并增设了论说,演变为综合性杂志。 维新变法开始后,《万国公报》曾用大量篇幅刊 登了维新派的《强学会序》,对维新变法起了推 动作用。
上海的英文报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步取代香港成 为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 1960年代以前,香港外报影响力大;之后, 上海后来居上。报业的变化,实际上是上 海商业中心位置的反映。 19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了《字林西 报》、《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 立的局面。
英国在向中国扩张势力的道路上遇到了巨大障碍。 当时清朝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外贸易 限制很严格。英国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服是经常考虑的一个必要手段;思想征服 具有更多的意义,而且易于进行。派遣传教士到 中国开展活动是当时情况下的良策之一。
传教士办报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刻刊雕版印刷,中国书式 免费赠阅,传布于东南亚华人聚居区 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为米怜,其他还有麦都 思、马礼逊、梁发等。 米怜很注意研究和迎合读者;内容简短、 通俗、生动。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33年8月英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 外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 刊 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 组成 宗教内容大为减少,科学文化知识增加了 许多,且多是实用技术。 增加了新闻和言论专栏。 雕版印刷,中国书式

005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堂PPT)

005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堂PPT)
二、第一次国人办 报高潮的出现
《知新报》,1897 年2月22日创刊 于澳门,康广仁 是创办人之一。
8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一节 维新变法 运动与第一次 国人办报高潮
二、第一次国人 办报高潮的出 现
《国闻报》 1897年10月 26日在天津创 刊,严复是创 办人之一。
9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高潮 第三节 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4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 与第一次国人办报 高潮
康有为
一、《中外纪闻》、《时 务报》等维新派报刊创 办
• 1895年,康有为在光绪 皇帝的支持下,发起维新 变法运动,开会、办报是 主要的运动手段。
5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2,维新派报刊的历史贡献
1,思想政治贡献 民主思想启蒙、救亡图存教育
2,新闻业务贡献 冲破言禁、提高报业地位、 开创报章文体
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 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 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 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 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 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 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4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概说
1901年1月,清廷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后,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
自1906年至1911年的五年时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 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 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

00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课堂PPT)

00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课堂PPT)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3)唐代的进奏院状
– 唐朝中叶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形成。藩镇设在京都的邸实际上成了 情报机关,负责邸的官员被称为“邸务留后使”,由地方上的节度 使或观察使所委派。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改称为进奏 院,“邸务留后使”改称为“知进奏院官” 。
中国新闻传播史
黄瑚 博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
.
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本课程拟分为四编十六讲: 第一编 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 第二编 民族新闻事业的勃兴与全面发展(1895-1927) 第三编 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1927-1949)
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的 报纸最为相似,并随着这一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而 日趋接近,直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灭后 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
14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2)唐代的朝政公报
.
8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 期表现形式
二、文字的出现与新闻信息传播活
动的日趋成熟
(2)甲骨等早期文字传播形式
早期文字传播表现形式,主要 有刻有各类文字信息的甲 骨、金属铸件、岩石等。
甲骨大多是殷商时代的遗物, 金文刻铸之风盛行于周代, 而在岩石上刻字则是周代 以后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
3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期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一章课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一章课件

第四节 新闻传播业从算数级数到几何级数的发展
四、新闻传播业从算数级数到几何级数的发展
(一)电报 1.开端 1844年在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后,莫尔斯用电报代码发出了第一句 话。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了。 2.发展 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众,并不断得到改进,推广速度较快。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 洲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 出现。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电影技术。这些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 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全书概要
本书首先从宏观上概括了人类社会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 轨迹,使读者对15世纪末至今的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新 闻传播的发展大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接着,按照世界 各大文化板块的划分,分别介绍欧洲、美洲、西亚以外 的亚洲、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等六大区 域的新闻传播史。书中共涉及世界上101个国家,并 详细介绍了各文化板块、各代表性国家互联网传播的内 容。
第三节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三、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1.历史: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 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对报 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 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 2.特点: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 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 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二)近代 1.近代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谷登堡重新改进活字印刷术,且一开始就 是金属活字。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术用 于 “邸报”。谷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 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技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 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2.意义:谷登堡客观上成了自由交流思想的化身,因为印刷术使得信息得以规模化 地传播,禁锢信息的政策遭遇到信息公开的挑战,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 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但是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出现,还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 用,才可能出现并持续下来。

英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英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
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受到 挑战。
社交媒体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和传 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
01
数字化转型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带来了更多
的传播手段和形式。
详细描述
19世纪初,英国的报纸主要以政治运动和议会报道为主,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商业 和消费类报纸逐渐兴起。印刷技术的改进,特别是蒸汽印刷机的出现,使得报纸的印刷 速度大大提高,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报纸的扩张。此外,邮政系统的完善也为报纸
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报纸能够快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广播的兴起
新闻摄影的发展
总结词
18世纪,新闻摄影在英国开始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形式。
详细描述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新闻摄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报道方式。摄影师通 过拍摄照片,记录下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场景,为人们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信 息。
03 19世纪英国新闻传播
报纸的扩张
总结词
19世纪是英国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的推动,报纸数量 和发行量急剧增加。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新闻采集、 编辑、分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准 确性。
版权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版权问题 日益突出,需要建立更加完善
的版权保护机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新闻摄影的普及
总结词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化,新闻摄影 逐渐在英国普及开来。
详细描述
19世纪末,摄影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早期的新闻摄影主要通过照片刊登在报纸上,为报纸 提供了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摄影技 术的不断进步,新闻摄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媒介形 式,出现了专门从事新闻摄影的机构和摄影师。新闻 摄影的普及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也使得人们 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

中国新闻传播史 李彬课件.

中国新闻传播史 李彬课件.
❖ 从此,“英雄赞歌”代代传唱,志愿军的群像成为 “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象征!
从“文化主义”到“民族主义”
❖ 政治上:皇权 ❖ 观念上:天下 ❖ 外交上:朝贡 ❖ 认同上:文化 ❖ 文明上:农业 ❖ 施政上:理想主义 ❖ 思想上:忠君主义
❖ ······
❖ 政治上:主权 ❖ 观念上:国家 ❖ 外交上:均势 ❖ 认同上:祖国 ❖ 文明上:工业 ❖ 施政上:现实主义 ❖ 思想上:爱国主义
❖ 关于“传统”中国,梁启超曾论述道:“今我中国国土云者, 一家之私产也;国际云者,一家之私事也;国难云者,一家 之私祸也;国耻云者,一家之私辱也。民不知有国,国不知 有民,以之与前此国家竞争之世界相遇,或犹可以图存,今 也在国民竞争最烈之时,其将何以堪之!”
❖ 所以必须从“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民族)。
3.民族国家认同感与新闻史研究范式
1)革命范式——通行的新闻史叙事 2)现代化范式——新闻自由的发展 3)民族国家范式——认同感确立
想象的共同体
❖ 美国学者P·安德森在其名作Imagined Community里,提 出了一个有名的理论——作为拥有疆界与主权的民族国家, 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
民族-国家的由来
❖ 民族主义并不是人类社会中的古老现象,它只是在最近两个 世纪才问世的。虽然民族、种族、宗教、部族、地区的认同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但民族国家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民族 认同感、民族忠诚心、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权力观念, 则是现代的发展。正是资本主义时代,才催生了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工业化把人们从孤立的农村地区赶进大城市,发展 起各种大众交通工具,用市场关系的力量把广大的地区连结 成经济实体。所有这些过程都使得人们走出早期的部落、种 族、宗教和地方关系,融入更大的民族关系。 《来自上层的革命》P.1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忧PPT整理发布
《申报》锐意革新,创办了许多重大的新闻形式,被载入 中国新闻发展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 由此奠定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结构。 2、最早的战事通讯员。 3、最早出版的“号外”。 4、使用电讯传递新闻之始。 5、“画报”的出现。
无忧PPT整理发布
马礼逊 1782-1834 英国传教士
1804年5月,成为英国殖民主 义者派赴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 1807年1月前往中国,翻译 《圣经》编撰《英汉词典》
1815年在华创办月刊《察世俗 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无忧PPT整理发布
米怜1785-1822
无忧PPT整理发布
《申报》的经营理念: 1、市场志向的受众观
首先,实施“以读者为中心”的办报理念 其次,《申报》在内容上作了很多的改进 (1)对言论的重视。 (2)重视新闻,对社会新闻进行革新。 (3)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2、低价策略 3、发行策略 4、多元化经营策略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早期的《申报》
无忧PPT整理发布
试述《申报》的创办、特点及其在经营管理上 对当下报业的借鉴意义。
创办:1872年4月30日初为双日刊,第5期起改为日报,周日休刊,是英商 美查和友人合资创办 .
特点: 1)把赢利作为办报目的,十分重视办报质量; 2)经营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第一,尽量降低报价,采 用我国土产连史纸印刷。第二,努力搞好发行。第三,大 力招登广告。第四,搞多种经营,陆续出版各类期刊,同 时兼营书籍出版业务。 3)新闻业务上也有很大改进:第一,从办报人员到报纸 样式都尽量中国化。第二,重视言论。第三,重视新闻报 道,特别重视猎奇性、趣味性强的社会新闻的报道。第四 能够正确认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并注重提高新闻的时效 性。第五,重视刊载文学作品。
甲午海战一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对中国 人是个不小的震动,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萌生强 国的迫切要求,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与科学 而《万国公报》尤热心介绍吸血,恰好与中国知 识分子的维新运动相适应,于是《万国公报》成 为当时最具影响力且发行量最大的宗教性报纸。
无忧PPT整理发布
《申报》
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为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 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报为英 国商人美查伍华德、普莱亚、麦基洛四人合资创办。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科学文化知识的引进上,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 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 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新闻传播方面,每期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 部分译自外报 1834年1月,发表《新闻纸略论》,叙述了报纸 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前西方一些国家的报纸出 版情形。这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 学专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异同
1、《东西洋考》对时事政治很关注,具体表现是注重新闻 和言论。从《察世俗》的一条新闻开始到《东西洋考》的 新闻专栏,体现了报刊业务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2、与《察世俗》相比较,《东西洋考》的新闻文体得到 了初步的发展。 3、《东西洋考》有了固定的言论栏目。此时的言论栏目 摆脱了《察世俗》时期单纯阐发教义的状况,而是开始涌 来回答现实中的问题。 4、《东西洋考》还登载过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第一篇论述 西方报纸的专文《新闻纸略论》。
1907年美查将《申报》出售给中国报人席子佩 1912年席子佩将其转售给史量才,开始了《申报》第二个 辉煌时期
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历时78个年头 旧中 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
《申报》重视新闻采集,扩大发行,是中国近代报刊发挥 舆论监督的成功尝试。
《申报》以盈利为宗旨的报纸,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 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 报纸的重要发展。
《申报》聘请华人赵毅如为买办,主笔政者也均 为华人,这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是第一家。 内容大致上有:本馆告白、本馆条例、论说序文 本阜新闻、外阜新闻,广告及货物价格表、船期 并开设文艺栏目
无忧PPT整理发布
《申报》第一次改革
有别于《上海新报》极少发表论说的传统每日一 篇“言论”,且都在头版 重视言论也重视新闻 对于新闻报道的写作注重文艺与广告 宣传报纸广告的作用
1815年在华兴办教育,1818 年在马六甲建立著名的英华 书院。 创办英文季刊《印度支那汇刊》 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无忧PPT整理发布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报刊。
创办于1815年8月5日,马
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
米怜创办,米怜人主编。
麦都思一度代编,工作人
员中还有中国刻工梁发等。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By 马 兢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及其时代 背景
时代背景: 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
对中国采取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手段, 文化渗透主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 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一开始办报就是传教 士的基本宣传手段。
无忧PPT整理发布
《遐迩贯珍》1853.8-1856.5
无忧PPT整理发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新报”的萌芽和成长期1857— 1874
外文报纸 :地位和作用P68 《字林西报》 《德臣报》 《孖剌报》 中文报刊: 《六合丛谈》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万国公报》 《申报》(《申江新报》的简称 )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
• 广州:
– 英文:《广州探报》《中国 丛报》《中国之友》
– 中文:《中外新闻七日录》 等(创刊于1865年,是传教 士在中国办的第一份周报)
• 宁波:
– 中文:《中外新报》18541861、《甬报》
无忧PPT整理发布
1905年《申报》第二次改革 更新宗旨; 改良形式; 革新设备与技术 扩大信息来源 强化时事评论 增加新闻
无忧PPT整理发布
1907年《申报》第三次改革 文字运用了改良圈点法 1909年报纸由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 1911年8月24日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同时开 辟了副刊《自由谈》(中国现代报刊中创 办时间最久的副刊)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的其他中文报刊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1823年7月 巴达维亚 月刊
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 该刊实际是《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的续刊 1826年停刊
《天下新闻》 1828年 马六甲 中文月刊 白报纸活版印
刷 内容涉及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并以欧洲和 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1829年停刊
(宣扬西方文明外,新闻的比重开始增加)
以《遐迩贯珍》为代表
无忧PPT整理发布
《遐迩贯珍》P52
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 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 份中文报刊。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
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 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 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 大量刊登
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 《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 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 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的创办 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有“郭士立的杂志”之 称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宗教性报刊 刊载的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 退居次要地位 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 行为准则 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 的排外心理 1838年10月停刊
《察世俗》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法
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了科学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国情况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
首先是附会儒学 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为中国报纸文体的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察世俗》 最基本的文体是论说文和记叙文,但也有比较典型的新闻 文体。 第一,文章简短 第二,力求通俗易懂。 第三、力求生动活泼 。 提出要照顾各种类型读者的主张。
《依泾杂说》 1827-1828 澳门 葡萄牙人主办 中英文
对照报刊
《各国消息》 1838年10月在广州创刊 内容以刊登各国
和广州新闻, 以及航运消息、物价行情为主,该刊刊载 的各国新闻实为各国的历史、地理知识介绍,其本意是改 变中国人思想闭塞状况和宣扬英国统治殖民地的威力与德 政1839年停刊
无忧PPT整理发布
四、近代新闻事业的基本概况1815-1874
(一)宗教月刊时期1815-1858 1、从1815年到1830年前后(单纯为了传教 )
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 2、1830年前后至1842年《南京条约》签署为止
(从传教转至宣扬西方文明) 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代表
3、1842年《南京条约》签署之后
无忧PPT整理发布
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P56 创办人:林乐知 1874年由《中国教会新报》改名为《万国公报》 推行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万国公报》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
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更名为《万国 公报》后,宗教内容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 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 政论刊物。 《万国公报》的地位:
无忧PPT整理发布
史量才
●中国报业家。名家修。江苏江宁人。 1880年1月2日生。1908年任《时报》 主笔。1912年10月,同张謇等人购得 《申报》产权,自任总经理1929年,又陆 续购进《新闻报》(中国)和《时事新报》 等大部股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报 业资本家。 ● 从1932年 7月至1933年底,又创办 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妇女补习学校、 申报新闻函授学校,出版《申报月刊》 《申报年鉴》《申报丛书》等,为进 步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1934年11月 13日,在沪杭公路上的翁家埠被国民 党特务刺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