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作者:金 勇 董 阳 魏德卿摘要:介绍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其不同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重点从离子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缩合聚合、开环聚合、高分子化学反应、自由基胶束聚合等角度综述了近几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面活性一、引 言分子中具有亲水基与疏水基,能富集(吸附)于界面,使界面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而出现界面活性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1]。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分子量为数百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随着诸多热点领域如强化采油(enhancedoilrecovery)[2,3]、药物载体与控制释放[4]、生物模拟[5,6]、聚合物LB膜[7]、医用高分子材料(抗凝血)[8,9]、乳液聚合[10,11]等的深入研究,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和高性能化,具有表面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常将分子量在数千以上且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12]。
最早使用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以及作为胶体保护剂使用的天然海藻酸钠和各种淀粉[13]。
1951年Strauss首次合成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1 十二烷基 4 乙烯吡啶溴化物并将其命名为聚皂(polysoap);随后1954年美国Wyan dotte公司报道了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并将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商品名为Pluronics),其中分子量为8 1×103的Pluronic104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 1%时可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3 1mN m[14]。
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渗透能力差,可形成单分子胶束或多分子胶束;(2)溶液粘度高,成膜性好; (3)具有很好的分散、乳化、增稠、稳定以及絮凝等性能,起泡性差,常作消泡剂;(4)大多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低毒或无毒的,具有环境友好性;(5)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能力较弱,且表面活性随分子量的升高急剧下降,当疏水基上引入氟烷基或硅烷基时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显著增强。
表面活性剂概述、结构特点、分类

03 亲水基团的性质和数量对表面活性剂的离子类型、 溶解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连接基团
01
连接基团是连接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桥梁,通常为
碳链或芳香环。
02
连接基团的性质和长度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状态和性
能有重要影响。
03
连接基团的设计和优化是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中的关
短链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团较短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 低的表面张力和较好的润湿性。
长链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团较长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 高的表面张力和较好的渗透性。
按亲水基团分类
羧酸盐型
以羧酸及其衍生物作为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 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硬水能力。
硫酸酯盐型
以硫酸酯作为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 的耐碱、耐硬水能力。
磺化法
用浓硫酸或氯磺酸等强酸处理有机物,引入磺 酸基团,形成表面活性剂。
酯化法
通过醇和酸的酯化反应,生成酯类表面活性剂。
绿色合成方法
生物发酵法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表面活性剂,具有环保、可持续 的优点。
酶催化法
利用酶催化反应合成表面活性剂,选择性高、条件温 和。
绿色氧化还原法
利用环保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合成表面活性剂,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总结词
亲水亲油平衡值是衡量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和亲油性平衡程度的指标。
详细描述
H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HLB值越小,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强。选择合适的 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对于发挥其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泡沫性能与去污力
总结词
泡沫性能和去污力是衡量表面活性剂在 洗涤、清洁等领域应用效果的性能参数 。
实验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2

实验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 了解烷基芳基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用途;2. 了解洗洁精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o sulfonate)又称石油磺酸钠,简称LAS、ABS-Na,是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品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在碱性、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硬水中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分散、泡沫和去污能力。
易生物降解,易吸水,遇浓酸分解,热稳定性较好。
本品主要用做液体和浆状洗涤剂,用于制洗衣粉,在纺织、印染行业用作脱脂剂、柔软剂、匀染剂等。
1.合成原理主要的磺化剂为浓硫酸、发烟硫酸和三氧化硫等。
以发烟硫酸做磺化剂,由烷基苯与磺化剂作用,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制成,反应方程式为①C12H25-C6H6 + H2SO4(或SO3)→C12H25-C6H6-SO3H + H2O②C12H25-C6H6-SO3H + NaOH →C12H25-C6H6-SO3Na + H2O2.洗洁精的配制洗洁精(cleaning mixture)又叫餐具洗涤剂或果蔬菜洗涤剂,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于洗涤碗碟和水果蔬菜。
设计洗洁精的配方结构时,应根据洗涤方式、污垢特点、被洗物特点,以及其他功能要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条:(1) 基本原则:①对人体安全无害;②能较好地洗净并除去动植物油垢,即使对粘附牢固的油垢也能迅速除去;③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他器具;④用于洗涤蔬菜和水果时,应无残留物,也不影响外观和原有风味;⑤手洗产品发泡性良好;⑥消毒洗涤剂应能有效地杀灭有害菌,而不危害人的安全;⑦产品长期贮存稳定性好,不发霉变质。
(2) 配方结构特点:①洗洁精应制成透明状液体,要设法调配成适当的浓度和粘度;②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以及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界面科学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界面科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或界面张力的化学物质。
它们由一个或多个亲水性(亲水)头基和一个或多个疏水性(疏水)烷基或烷基链组成。
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结构使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界面科学领域。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通常使用有机合成方法来实现。
最常用的方法包括酯化、酸碱中和和醚化等。
例如,通过将一种疏水性溶剂(如脂肪醇)与一种亲水性溶剂(如硫酸钠)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以合成出一种常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取代和缩合等反应来合成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合成表面活性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反应的控制、纯度和产率等因素,以确保所得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于改变界面的性质。
通过在液体-液体界面或液体-气体界面上引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张力,使两种物质能够更好地混合。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形成胶束结构,将疏水性物质包裹在其亲水性外壳中,从而增强分散性和溶解性。
这些特性使表面活性剂在乳化、分散、润湿和湿润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次,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科学中还可以用于表征界面的性质。
通过测量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行为、表面张力和胶束形成等参数,可以研究界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些数据可以为界面现象的解释和理解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界面科学的理论建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被广泛应用于浮选、分离和萃取等过程中。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在矿物颗粒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来改变其表面性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类似地,在分离和萃取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与特定物质形成络合复合物,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这些应用不仅在矿物加工和环境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在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在界面科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调控界面的性质,实现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合成2

琥珀酸单酯磺酸盐在室温时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成品 呈白色膏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碳链的增 长而减小。琥珀酸酯磺酸盐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良 好的抗硬水性能,其去污力优于多数阴离子或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琥珀酸单酯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突出的优点是对皮 肤和眼睛的刺激性小,甚至比两性表面活性剂更温和
优良的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去污力及发泡能力,生 物降解性良好。一般地,脂肪醇硫酸盐的溶解度随碳 链增长而下降,C12~C14衍生物的溶解度较好。C14~ C18醇硫酸盐具有较好的洗涤性,C15醇硫酸盐具有最大 泡沫力,C12以上都具有优良的润湿能力。
脂肪醇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用途
洗涤剂、香波的主要成分,乳化剂、牙膏发泡剂等。
在印染加工中,渗透剂OT可用于织物的前处理加工中, 处理棉、麻、粘胶及其混纺织物,处理后的织物可不 经精练直接进行漂白或染色,可改善因死棉造成的染 疵。
② 渗透剂OT的制备
渗透剂OT是由仲辛醇和顺丁烯二酸酐在酸性催化剂存 在下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双酯,然后以亚硫酸氢钠进 行磺化处理而制得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HOCH2CH2SO3Na
羟乙基磺酸钠
CH3NH2
+
HOCH2CH2SO3Na
255~265℃
180~220atm
CH3
HN CH2CH2SO3Na + H2O
N-甲基牛磺酸钠
C17H33COCl
CH3 + HN CH2CH2SO3Na
O CH3
C17H33 C N CH2CH2SO3Na
胰加漂T
含芳香环的酰胺磺酸盐
40℃
反应:RH + SO2 + 1/2 O2 应用:高碳烷烃磺化制磺酸。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分子结构特殊、功能多样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化学合成技术和表征手段的不断提高,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进行探讨。
一、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分类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由亲水性或疏水性单体组成的高分子链,其中至少一个单体分子含有亲水性或疏水性基团,且链的末端带有亲水性或疏水性单元。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即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可吸附在界面上形成分子膜,使两种不相容的液体相互溶解,从而在乳化、泡沫化、分散和增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亲水性基团的不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和引发型等五类。
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基团为羧基、磺酸基等,常见的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基团为胺基、季铵盐等,常见的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基团为羟基、醚基等,常见的为聚氧乙烯辛醇(Triton X-100);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均存在,常见的为六十烷基-N,N-二甲基-3-磺丁基-1-胺氯化铵(SDS);引发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基团为引发剂基团,常见的为聚合氧化物单甲醚丙烯酸酯(PEG-PPG-PEG)。
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1. 单体聚合法单体聚合法是指将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不同结构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常用的单体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
单体聚合法可以得到一些规律单一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但其过程中难以控制分子结构,造成活性剂性质不均一。
2. 共聚合法共聚合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共同聚合,制备具有不同结构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常见的共聚单体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十六烷基丙烯酸酯(MMA/BA)、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乙烯酸甲酯(CMC/MMA)等。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一、概述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吸附性、降低表面张力和增强液体分散、乳化和稳定等性能的化学物质。
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护理、清洁剂、医药及农业等领域。
二、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硫酸酯类、磺酸盐类、胺盐类和羟基烷基硫酸酯类。
这里我们以磺酸盐类为例进行介绍。
磺酸盐类的合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磺酸与醇进行缩合反应,另一种是采用磺化反应。
最常见的是使用磺酸与醇缩合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磺酸与醇进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2.加热并搅拌反应物3.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分离出来并洗涤干净4.通过蒸馏和干燥,得到表面活性剂产品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个人护理领域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领域中的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中。
它们可以降低水和油之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强产品洗涤、清洁、发泡和柔顺的效果。
2.清洁剂领域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清洁剂中,如洗衣液、洗碗液、洗手液等。
它们能够有效去除油污、污渍、细菌和病毒等,同时还可以使清洁剂更易于涂布、清洁和排水。
3.医药领域表面活性剂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它们可以被用于药物的输送、制剂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可及性的提高等方面。
同时,它们还可以用于制备医用清洗剂、绷带和敷料等医用产品。
4.农业领域表面活性剂在农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农药的分散剂、增粘剂和稳定剂来使用。
同时还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来提高农药的喷雾均匀度和吸附性,从而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
四、总结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很特殊的化学物质,它可以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如个人护理、清洁剂、医药和农业等。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它的性质、合成和应用,从而更加全面地开发和利用这种化学物质。
N_十二烷基_氨基丙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HINA Surfactant Soap and Detergent中国洗涤用品工业452008.3前言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是一种典型的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它易溶于水,对硬水和热稳定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润湿、渗透、洗涤、发泡、抗静电及易生物降解等性能。
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对皮肤、眼睛柔和,配伍性好,是良好的洗涤剂材料,同时还可以用于洗发香波产品等个人护理产品中,应用范围广泛。
国外对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开发早,并有用作乳化剂、渗透剂等的商业品,而国内对其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报道都较少。
鉴于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的优异性能,本文用丙烯酸酯法将其合成出来,并测试了其中一些相关应用性能,旨在更好的指导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1、合成方法1.1 原料十二胺,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氢氧化钠溶液,均为工业品。
1.2 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的合成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的刘军海(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并配以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1mol的十二胺,加入至熔化状态,搅拌下于50℃下慢慢滴加1.1~1.2mol的丙烯酸甲酯,时间1小时,滴加完后保温反应5小时,减压蒸馏去除多余的丙烯酸甲酯即得到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甲酯中间体。
快速搅拌下向已加热至90~100℃的含1mol氢氧化钠的碱溶液中滴加上述中间体进行皂化反应,约1小时,然后降温至70℃,减压除去生成的甲醇,得到产品。
按文献介绍的分析方法[1],反应转化率为97.2%。
1.3 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的性能测试针对用途,测定了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的渗透力、去污力、表面张力和起泡力,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
渗透力的测定是取25mm×摘 要:用丙烯酸酯法合成了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介绍了合成该类表面活性剂的一些其他方法,同时将该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洗涤剂配方中测试了其应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7表面活性剂的合成7.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羧酸盐型(-COOH )代表: C17H35COONa硬脂酸钠R-CON-CH 2COONaCH 3N-甲基酰胺羧酸盐R-CO-NCONnR R COONa雷米邦2.磺酸盐型(-SO 3Na ) 代表:SO 3Na烷基苯磺酸盐3Na 烷基磺酸盐2SO 3Naa -烯基磺酸钠C 17H 33CONCH 2CH 2SO 3NaCH 3N -甲基油酰胺牛磺酸钠NaO 3S-CH-COORCH-COOR琥珀酸磺酸盐3.硫酸酯盐型(-OSO 3Na ) 代表:OSO 3Na脂肪醇硫酸钠2CH 2O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磷酸酯盐型(-OPO 3Na )二、磺酸基的引入方法 1.烷基苯磺酸盐H 2SO SO 3SO 3H2.烷基磺酸盐⑴磺氯化工艺(氯磺化工艺)Cl 2RSO2ClRSO 2ClRSO 3该反应属自由基反应,机理如下:Cl2SORSO RSO Cl2RSO 2Cl⑵磺氧化工艺(氧磺化工艺)SO O 2RSO 3H反应机理为:SOSOSO2RSO Cl 2RSO 2RSO 2RSO2SO2RSO 3HH 2SO 4RSO 2ClRSO 33.α-烯基磺酸盐(AOS )CH 2CH CH 2SO 32SO 3Na 2CH 2SO 3NaOH3CH2CH CHSO3CHCH2SO3H4.琥珀酸酯磺酸盐琥珀酸即丁二酸琥珀酸酯双酯磺酸盐单酯磺酸盐NaO3CH-C-ORNaO3CH-C-OR引入磺酸基的方法:通过亚硫酸钠与马来酸(顺丁烯二酸)酯的加成反应。
CH-C-ORNaHSO3NaO3CH-C-ORa.渗透剂Aerosol OT(快速渗透剂OT)CH3(CH2)3CHCH2C2H5H2SO42CH2CH(CH)3CH3CH2CH(CH)3CH3C2H5C2H5NaHSO 32CH(CH)3CH 32CH(CH)3CH 3C 2H 5C 2H 5NaO 3b.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如AESM 或AESS ,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润湿和增溶效果。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C 12H 25O(CH 2CH 2O)3HC 12H 25O(CH 2CH 2O)32SO 3C 12H 25O(CH 2CH 2O)335.高级脂肪酰胺磺酸盐2)2SO 3Naa. 羟基磺酸盐的合成2)2SO 3NaNaHSOHOCH2SO 3Na NaHSO 322HOCH 2CH 2SO 3NaNaHSO 322ClClCH 2CHCH 2SO 3NaOHb.氨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由羟基磺酸盐在高温高压下与有机胺反应制得RNH 2HOCH 2SO 3Na RNHCH 2SO 3NaRNH 2HOCH 2CH 2SO 3NaRNHCH 2CH 2SO 3Na另外,ClCH 2CH 2ClNa 2SO 3ClCH 2CH 2SO 3NaRNHCH 2CH 2SO 3Nac.最终产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RNHCH 2SO 3Na2SO 3NaRNHCH 2CH2SO 3Na2CH2SO3NaRNHCH 22SO 3Na22SO 3Na实例:a.净洗剂209Igepon (依加邦)C 17H 33CONCH 2CH 2SO 3NaCH 3NaHSO 322HOCH 2CH 2SO 3NaT:70-80℃ P:26.7KPa保温110×1.5hCH 3NH2HOCH 2CH 2SO 3NaCH 3NHCH 2CH 2SO 3NaC 17H 33COOHPCl3C 17H33COClC 17H 33COClCH 3NHCH 2CH 2SO 3Na C 17H 33CONCH 2CH 2SO 3NaCH 3N -油酸基-N -甲基牛磺酸钠b.净洗剂LSC17H33CONHSO3NaOMeC17H333H3PO317H33COClH 2N OMe SO3H2NSO3HOMeC17H33COCl H2NSO3HOMe C17H33CONHSO3NaOMe三、硫酸酯盐类表面活性剂①SO3作硫酸化试剂R-OH SO3R-OSO3H3Na如AESRO(C2H4O)H SO33H2H4OnOSO3Na②浓H2SO4硫酸化C12H252SO4C12H25OSO3③氯磺酸硫酸化RCH2OH ClSO3H R-CH2OSO3H R-CH2OSO3Na④氨基磺酸化硫酸化试剂CH2CH3HCH2CH2CH2CH2OnSO3Na四、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1.醇与五氧化二磷P2O5(RO)2PO(OH)2醇与P2O5 的配比(2-4):1(物质量之比)单烷基磷酸酯70%-45%双烷基磷酸酯30%-35%2.醇与焦亚磷酸反应ROHH4P2O7(RO)PO(OH)23PO43.PCl3与过量的脂肪醇反应PCl3(RO)24.用三氯氧化磷与醇反应ROH POCl3ROPOCl2ROPOClPOCl3(RO)2POCl3POCl(RO)2PO(OH)五、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取代羧酸盐酸的盐饱和或不饱和高级脂肪肥皂:天然动植物的油脂与碱的水汽液加热发生皂化反应制得,其反应方程式为:RCOOCH 2RCOOCH RCOOCH 2CH 2OHCHOHCH 2OH硬脂酸皂:C 17H 35COONa 月桂酸皂:C 11H 23COONa 油酸皂: C 17H 33COONa 7-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胺盐类 伯胺盐RNH2.HClC18H 37NH 2.HCl十八烷基胺(硬脂胺)盐酸盐仲胺盐(C 18H 37)2NH.HCl双十八烷基胺盐酸盐叔胺盐C 18H 37N(CH 3)2.HClN ,N -二甲基十八胺盐酸盐如缓染剂DC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杂环型吗啡型C16H2CH 22CH 22CH 22CH 222吡啶型哌嗪型2CH 22CH2噁啉型4.鎓盐型a.磷盐化合物CH 33C 12H 25Brb.硫盐化合物C 16H 33SC 2H 5CH 3X2H 5c.碘鎓化合物HSO联苯碘磷酸盐 d.二、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烷基季铵盐a.高级卤烷与低级叔胺反应举例:C 12H 25(CH 3)3N 12H 253)3C 16H 33Br16H 333)b.高级烷基胺与低级卤代烷的反应C 12H 25NH 2CH 312H 25-NCH 3CH 3C 12H 25-NCH 3CH3C 12H2523C 16H 37-NCH 3CH 3CH 3C 16H 3333石油醚加压,802.含杂原子的季胺盐 a.含氧原子①含酰胺基的季铵盐如SpamineiusC 17H 33COClH 2N-CH 2CH 2-NC 2H5C 2H5C 17H33CONHCH 2CH 22H 52H 5(CH 3O)2SO 4C 17H 33CONHCH 2CH 2C 2H 53CH 3SO17H 35COOHH 2NCH 2CH 2NHCH 2CH 2NHC 17H 35CONHCH 2CH 2NHCH 2CH 2NHCOC 17H 352-CH CH 2Clb.含醚基的季铵盐18H 37OCH 2N(CH 3)3C 18H 37C 18H 37OCH 2ClC 18H 37OCH 2ClN(CH 3)318H 3723)c.含氨季铵盐C 10H 21-N-CH 2CH 2BrCH 33)3C 10H 21NCH 2CH 2-N(CH3)3CHd.含硫原子季铵盐C 12H 25SH12H 25SCH 2Cl C 12H 25SCH 212H 25SCH 23)3.含有苯环的季铵盐12273CH 3C 12H ClCH 24.含杂环的季铵盐R-CO-NHCH2CH2HOCH 2CH 2NH 2CHCH 2CH 2OH222CH 222OH7-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a.醚类 聚醚类 聚乙二醇类 b.酯类 多元醇型聚乙二醇类⎪⎩⎪⎨⎧脂肪酸酯山梨醇及失水山梨醇的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甘油的脂肪酸酯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一)醚类1.脂肪醇聚环氧乙烯醚(平平加AEO )2CH 2HOCH 2CH 2OHCH 2CH 2OH 2C-CH22CH 2R :12-16 匀染、乳化 R :7-9 EO=5,渗透 2.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2CH 23.聚醚CHCH 2CH 32CH 3CHCH 2O nCH 3开环反应2CH 2CH 2-OH 2-OH CH 2CH 2OH副产物:一般用碱催化剂 4.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H 2C-CH 2CH 2CH 2O(二)酯类脂肪醇失水的山梨醇酯 Span 1. 用失水的山梨醇制备 22.羧酸酯合成C15H31COOH三、脂肪醇酰胺2CH2Op2CH2OqC17H33CONHH2C-CH2CH2CH2OpCH2CH2OqC17H33CONp=q=1C 17H 33CONHH 2C-CH2CH2CH2O pCH 2CH 2OqC 17H 33CONC 11H 23COOCH 32H 4OH 2H 4OHC 11H 23CONC 2H 4C 2H 4CH 3OHC 11H 23CON C 2H 4C 2H 42H4OH 2H 4OHα-聚氧乙烯烷基胺C 12H 25NH 4H 2C-CH 2C 12H 25NCH 2CH 2OH CH HC 2OH2CH 22CH 2Oq。